⑴ 苹果期货大涨大跌,为何业内人士称苹果价位或将低位运行
苹果是大家非常喜欢吃的水果,香甜可口,味道巴适,基本上都都是每家必备的水果。但苹果期货大涨大跌,业内人士称苹果价位或将继续低位运行这是为什么了?很多人对这个不是很了解,我想了很久,说说我的看法,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期货是远期炒作给当前苹果价格关系不大。
很多人会说你看期货价格都在上涨,苹果价格肯定要上涨,这只是一种可能,大家一定要知道期货都是远期合约,它炒作的是未来一两个月的苹果价格走势而不是当前苹果的走势,它们两个之间价格是相差很远的,所以不要看到苹果期货上涨就认为现在苹果价格要上涨,这是完全错误的理解,苹果期货是对未来预期的反应而不是对当下价格的预估,这一点大家一定要认识清楚。
苹果是非常健康的食品,有一句古话:多吃苹果少生病,这已经被医生证实,苹果的营养价值确实非常高,所以为了健康大家平时还是多吃苹果吧,物美价廉还香甜可口值得你拥有。
⑵ 为什么苹果公司规定了价格还会被炒到那么高的价格
铺货慢,刚上市的时候不容易买到,所以价格高。官网上预订应该是要排队的。
⑶ 今年苹果为什么这么贵
市面上一种产品价格高一个因素是供不应求,再就是人为炒作拉高价格。苹果炒作的可能性较小,唯一可能的原因就是今年苹果产量小,市面供应量不足。其实不仅仅苹果,今年的香蕉价格也较高。
⑷ 苹果12全线跌破市场价,为什么很多人不再选择苹果手机
即使今年苹果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的控价,但渠道商好像依旧不买账。
苹果12系列才发行不到半个月的时间,IPhone 12就跌破了发行价,虽然IPhone12 Pro目前看不到跌破发行价的趋势。
不过目前主要还是因为Pro系列的产能有限,当产能上去了以后渠道价掉下来也是肯定的。
可以肯定的是IPhone 12虽然不会跟去年的11系列一样,过了一个双十一就掉价上千,但目前的趋势也是慢慢往下降。
为什么苹果近几年的新机不再像从前,加价买都难求呢?
笔者也给你简单说说,苹果这几年的定价问题。
1,挤牙膏,消费者开始不买账了
从IPhone X开始令人惊艳一时后,苹果这几年的新机只能说稳打稳进。
要说升级完全没有,这也完全不可能。
拿今年的IPhone12系列来说,除了全面标配5G外,更换了高通基带,拍照系统也再次进行了更新……
当然了,这也有各家电商平台开始频繁促销的原因。
以某多多的百亿补贴为例,去年IPhone刚出来没多久,就被降价一千多。
你觉得消费者会如何选?
大多数人相信都会继续等,毕竟手机刚到手就亏了一千多,不是谁都能接受的不是。
苹果的技术升级加满,以及各电商平台的打骨折促销,才是促成了苹果销量放缓的真正原因。
⑸ 近年来水果中苹果怎么价格高
一 我国果品产业的现状 1 种植及产量我国是世界果树大国,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水果和干果达50余种,是世界果树起源最早、种类最多的原产地和世界著名果树古国之一。水果生产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已十分重要,在很多地区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50 年代以来,我国水果业发展较快,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以来,水果业进入了迅猛发展时期。据统计,1995年全国水果总产值达750多亿元,仅次于粮食和蔬菜,在种植业中居第三位。目前我国果树种植面积达847万公顷,产量达5000多万吨,占世界水果总产量的11-12%。苹果、柑桔、梨和香蕉四大主栽果品占总产量的70%以上,其中苹果占35%左右。我国水果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2 果品贮藏和加工果树种植业的发展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果品贮藏业和果品加工业的发展。但总的说来,我国的果品贮藏加工业远没有跟上果树种植业的发展。目前全国果品总贮量达1000万吨左右,占果品总产量的28.5%。其中冷藏量约为600万吨。果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如发展最快的果汁加工业,目前果蔬饮料约为120万吨,占不到饮料总量的20%。3 市场需求 目前全世界已有170多个国家生产果品,产量以亚洲为最多。其中,中国、印度、巴西、美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为主产国。自1995年以来,随着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果品生产的迅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是国内外水果的市场空间还很大。(1)从人均占有量看,我国水果人均占有量为43.7公斤,而目前世界水果人均占有量为80公斤。按比较科学的膳食结构,一个人一年的水果消费量应达到70-80公斤。发达国家年人均水果消费量一般为60-100公斤,多的达到150公斤;一般国家大多为季节性消费,年人均消费量也有50多公斤。我国目前只有山东、河北等极少数省市人均果品占有量超过80公斤,市场需求缺口很大。就整个水果产品来讲,目前我国优质果率只有30%左右,50%是大路货,还有20%属劣质果。优质果畅销,大路货滞销,劣质果难销。市场需要高质量的果品。水果生产仍有很大市场潜力。(2)从时间角度看,水果生产的特点是产期集中,而水果消费的特点是周年均衡供应最好。尽管采取了若干技术措施,如种植早中晚熟品种、利用贮藏加工手段延后上市期、推广一年多熟新品种、利用地域差异(如四川省盐源县的苹果七八月份就成熟上市了,而此时北方地区的苹果还处于膨大期),但是水果周年供应情况仍然不理想,大量供应仍然集中在夏秋两季,冬春两季供应量相对很小。 (3)从产业链条看,过去只注重生产,现在开始向注重生产、流通、加工的产业化经营转移。国外水果经过采后贮藏加工,增值比例为1:3.8,而我国还处于1:1.8的水平,通过采用新的工业技术,加工需求量还有很大潜力。(4)从出口情况看,我国水果出口在1997年首次出现进大于出后,1998年仍然是进大于出。1998年全国共出口水果63.3万吨,而进口达到65.0万吨。出口中以苹果、柑桔、梨为主,进口的主要是香蕉。世界各国水果产量的10%参与国际贸易,而我国水果的出口量仅占水果产量的1.2%,这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一水果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可以说水果出口增收,还大有潜力可挖。4 供求形势 近几年,我国水果业发展由高速增长进入稳中趋降阶段,生产的发展日益受到需求的制约,供需矛盾突出。我国水果业出现了三大转变:(1)果园面积由高速扩张转为稳中趋降。1985年,国家对水果实行市场放开、价格随行就市和多渠道流通的政策之后,农民对种植果树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全国平均每年增加800多万亩果园面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幼龄果树的陆续投产和单产的提高,水果产量高速增长,1990—1997年水果产量的年递增率为15.3%,比1978一1990年间的递增速度高出6.2%;与此同时,水果业出现了结构性和季节性的剩余,从1995年开始,全国的水果价格开始下降,尤其是老品种和劣质果开始卖不出去,水果生产快速发展的势头受到了抑制。1998年全国果园总面积首次出现负增长,苹果园、梨园面积连续两年递减,柑桔园的面积首次减少,香蕉的面积也略有下降。(2)水果产量由平衡增长转为高速增长。随着幼树的陆续投产和技术的进步,水果总产量增长很快,1998年比上年增产7.1%。预计今后几年水果总产量仍将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3)水果供求形势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虽然我国的水果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近80公斤的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水果产量增长的速度远远高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还比较低,所以,近几年来,在局部地区、部分品种出现了卖果难的问题。从水果供需总量来看,未来10年,水果总产量有可能继续保持10%的增长速度,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5 国际贸易 我国水果生产在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消费市场主要在国内,对水果业的国际贸易影响不大。从1993年开始,我国果品总产量和果树栽培面积超过印度、巴西和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目前,我国水果产量份额占世界总产量的12%。苹果和梨的产量均居世界各国之首,分别占世界苹果产量和梨产量的31.8%和44.4%;柑桔产量占9%,排在巴西和美国之后,列世界第三位。1999年我国水果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全年共出口干鲜水果71.59万t,出口加工水果39.4万t。全国水果类出口总额达5.8亿美元,出口对象主要是日本、俄罗斯、香港、新加坡等少数国家和地区。 我国水果消费市场在总量上升的基础上,正向多需求,多层次、多样性的质量型消费结构发展、进口水果在种类和销量上明显上升。据统计,1995年全国进口水果20多种(或品种),总进口量超过14万吨,同年水果出口量为50万吨,为水果总产量的1.2%,仅占世界水果贸易量(约3000万吨)的1.67%。1999年我国干鲜水果进口量呈下降趋势,但进口额比上年增长18%;全年干鲜水果进口总量为63.43万t,比上年下降2.4%;加工水果进口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全年进口量为1.98万t,比上年增长36.2%。二 我国果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品种结构单一 目前中国水果产量的绝大多数是以鲜果消费为主的苹果、梨、柑桔、桃和油桃等,不仅其他小品种产量较少,各种水果的品种结构也比较单一,适合不同需要的不同特色品种和不同上市期的品种相对较少。从整个世界市场来看,虽然新鲜水果消费量很大,且在不断增长,但加工水果消费增长速度大大快于新鲜水果消费增长速度。中国适合加工的水果品种较少,即使有一些适合加工的品种也由于加工技术落后,大批量生产的成本和质量问题严重,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因此,从品种结构上看中国水果的国际竞争力较弱。2 水果质量差无论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消费者对鲜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果实内在质量好、外观好看,而且要求果实无污染,这使得优质高档水果不仅价格高、销路好、经济效益高、国际竞争力也强。目前中国优质果率不到总产量的10%,达到出口标准的高档果不足5%,而其他水果主要出口国的优质果率可高达70%,可供出口的高档果占总产量的50%左右。鲜果质量差的主要原因是:(1)有些品种因栽植在不适宜地区,使其果实不具有该品种所特有的风味,即使栽植在适宜地区也由于长期大量施用氮肥,或由于干旱缺水使其果实风味淡化。(2)由于果农素质低、栽培技术落后、防治病虫害以农药为主,不仅果实外观质量差,还经常由于农药使用剂量、时间、次数不当,不但防治病虫害效果差,造成人力物力浪费,还使果实农药残留超标。(3)果园管理粗放,尤其是山区和瘠薄地果园,农民普遍缺乏管理技术,对果园投人不足,直接影响果园的产量和质量。3 摘后商品化处理程度低 近年来通过引进和调整水果品种结构,在国内产生一些优质水果品种,如山东红富士、四川脐橙等其内在质量和外观都达到或超过国际市场的要求,但由于鲜果收获期比较集中,且采摘后商品化处理落后,难以满足消费者需要长年均衡消费新鲜水果的要求。目前中国采摘后进行分级、打腊、包装、贮运的水果只占总产量的1%,贮藏的水果不到总产量的20%,加工的水果不到总产量的10%。当鲜果收获集中上市时导致市场价格下降在所难免。而其他水果主要出口国为适应市场需要,已能通过保鲜和包装技术来保证水果新鲜上市,而且能在采摘后30天内在国际市场上销售新鲜水果。由于不同质量等级果品价格差别较大,而且不同质量等级的同一果品,在不同时间上市其价格差异更大。因此,中国新鲜水果虽然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在满足消费者长年均衡需要优质水果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则较弱。4 水果营销不畅 从宏观方面看,政府对水果生产经营中的宏观指导、咨询、投资和调控较少,市场体系不够健全;水果生产经营的科技研究、推广和应用相对比较落后;市场供求及其变化的信息很少,即使有也由于信息渠道不健全很难传递到农户。从微观方面看,中国农业生产中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在水果生产中大量存在,大多数农户是在本地区内封闭经营,不仅不了解国际市场供求及其变化,也不了解国内市场供求及其变化;大多数农户还是以生产为中心,水果生产出来之后再寻找销路,还没有以市场需要为导向进行水果生产的思想,更没有属于自己的营销和信息沟通组织,只能独自分别面对和进入市场。所有这些不仅使果农的市场营销绩效很差,而且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因此,当水果集中上市时果贱伤农的现象经常发生。5 产品价格竞争力小 1995年以来,全国苹果、梨、柑桔等大宗水果市场销售价格逐年降低,但优质高档果的价格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劣质低档果差价在3—5倍之间。分品种看,目前,我国优质富士苹果市场销售价格为4.00—6.00元/公斤;美国新红星苹果价格为6.00元//公斤左右,但口感不符合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日本苹果品质好,但销售价格高出我国10倍多,不具有竞争性。可见,我国苹果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占柑桔产量5%的优质柑桔,与美国柑桔品质相当,但价格竞争力较差。 由于以上多种原因,随着生产的发展,我国水果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出现了结构性的、季节性的、地区性的过剩。同时,加入WTO后,国家开放果品市场,所有的果实、加工品都将实行自由化,果品市场将进入真正的国际化竞争时代。我国果品产业在面临新的发展契机的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 三 果品产业出路与发展策略 1 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通过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在产地和销地市场两个环节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提高产品质量,确保“果篮子”产品的安全。近年来,“果篮子污染”越来越受人们关注,果品不安全隐患增多,如猕猴桃施用“膨大剂”增大,这些不安全食品直接影响了居民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建立市场准入制度,虽然给农民和经营商增加了很多限制,但从长远看是有利的。消费者一旦建立了消费信心,食品的总消费量肯定会扩大,价格也可提高,可以弥补因不用或少用农药、化肥等带来的损失。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市场准入制度,还能有效缓解我国当前果品供大于求的矛盾。也能促进农产品的出口,于国于民都有利。2 实施农业标准化,提高果品质量 当前要做好农产品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无公害生产体系等基础工作。有关方面应加强农畜产品质量的标准化管理,尽快制定出一批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检测和判定标准,总结和摸索出一套标准化的生产规程。要加快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增强实验检测装备,引进检测技术人员,逐步拓展检测项目,发挥质量监测功能,同时加强企业内部质检体系建设,形成企业检测与政府监测相结合的完整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体系。 实施标准化与国际接轨。农业的发展趋势是标准化,我们应当与世界接轨,在每个品种上都要制定标准,看看国际标准是什么,我们采取什么办法能达到。只有标准化的农产品,才能有标准化农业,才能扩大果品的国内外市场。水果缺少标准化的生产,制约了国内国际市场大流通。许多水果生产没有标准化,造成食品加工业原料一批一个样,大小不一、色泽不一、内在质量不一,影响了食品工业的产品质量,产品也很难走出国门。3 搞好深加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果产量增长了几十倍,但由于加工技术和产业化滞后,每年大约有 2-3成到手的水果,因缺乏贮藏及加工手段而烂掉,令人十分痛心。由此而带来的农民卖果难至今也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增长方式上,加工技术不高,增产不能增收,制约了中国果品业的大发展。果品的深加工既是消费市场的需要,也是解决农民卖果难的根本出路。据估算,中国果品的深加工和市场开发每年能够带来几十亿元的收入。4 实现果品产业化果品产业化市场化的核心问题,是要建立产贮、运销、加工配套的服务体系,使农民摆脱市场风险。当前特别要加强现代化龙头企业的建设,目前我们的服务体系是断裂式的,技术、卖肥卖药、保鲜贮藏、食品加工都是各干各的,各在—段,形不成整体的利益关系。很多时候,高价对农民一刺激,农民就违约不管公司了,还有时把适合鲜食的留下来,把最差的给了公司。 通过"助优"和政策资金等一系列政府行为,尽快建立现代果品产业集团。将分散运行的果树种植业,采后处理与贮藏加工业,相关科技服务业和营销体系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公司(或合作经济组织、或专业市场、或科技协会)等多种形式,把分散的个体果农(果园或贮库等)组成农工贸一体的联合组织,并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和合理的利益分配原则,解决目前已不断加剧的大市场与小生产的矛盾。5 运用现代营销方式,开拓水果产品市场 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我们应尽快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推动我国水果产品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首先,要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要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乱设卡、乱收费现象,开辟全面性的水果运销“绿色通道”,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全面搞活流通。还要立足区内市场建设,在水果集中产地要健全产品批发市场、专用生产资料市场和技术市场。要进一步完善销地批发市场,重点支持有一定基础的大中城市销地批发市场的改建和扩建。在打破行业部门界限、实现生产与贸易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最终实现水果生产和贸易的一体化管理。其次,要鼓励柑桔、苹果等各类行业协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的建立与发展,规范市场行为,进行行业自律,避免内部无序竞争、相互倾轧的现象。通过在国内外组只、举办各类贸易展览,扩大国内外市场销售,使之成为沟通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的桥梁。第三,采取各种措施开拓国际市场。对于苹果、特色水果等具有出口优势的农产品,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扩大知名度,拓展出口空间。6 国家要在市场经济中准确定位,明确支持重点,促进水果业的发展 一是针对我国目前水果种质资源流失严重的现状,国家要投资建设“水果种质资源保护库”,保护、研发水果种质资源,培育新的水果优良品种,为水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储备。二是加快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和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重点抓好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推广以提高质量为主的整套技术措施,提高果农的生产管理水平和果品的商品质量。三是制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水果生产和出口标准。要修改果树树苗管理办法,鲜苹果、鲜梨等国家标准;重新审定鲜桃、山楂等行业标准;尽快制定苹果、梨、葡萄等果品的出口质量标准;并要建立相应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四是重视果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及时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7 实行名牌战略,带动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建设 要积极促进各地区发展优质水果商品基地,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树立水果名牌,带动基地生产。发展一批适应国际潮流的绿色果品基地,树立我国的绿色果品名牌;建设一批我国特有的优质水果品种,打出独特的“中国牌”,最终促进我国水果业的发展进入新的水平,走向世界。
⑹ 苹果价格怎么这么低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苹果价格一路走低,出口量急剧减少,大大影响了果农的收入,严重挫伤了果农的积极性。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其一,国际环境的影响。世界经济水平整体下滑,说白了就是经济危机。国外市场疲软,消费水平下降,物价上涨,苹果销量锐减。而国内市场更是处于饱和状态。单是栖霞市的苹果产量就达到了150万吨,而全国的苹果总产量更是无法估算。到目前为止,中国北方的省份基本都产苹果,这么多的苹果,价格要卖得高,比登天还难。
其二,品种单一。从八十年代日本红富士引进,到现在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一提起苹果就是红富士,虽然后期也出现过新品种,但是吃得好、拿得出手的,主要还是红富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红富士苹果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的口味了。三十多年前的红星、红王、小果光、印度青哪去了?比如烟台龙口市,以今年为例,一亩地茄梨跟一亩地苹果相比,纯收入是一样的!龙口的水果种类繁多,茄梨、长把梨、葡萄、杏子、桃子等等,各个季节,都有水果上市,各地收购商蜂拥而至,要的人多了,价格自然而然就高了。
其三,生产销售渠道不畅。
⑺ 今年苹果价格怎么样
据了解,目前苹果最差的也要3.00元/500克,较好的卖在4.00元/500克,最好的富士苹果价格还要高一些,而去年,最好的苹果也只卖到2.50元/500克,按平均价格计算,涨幅达到50%以上,据水果摊主介绍,造成苹果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1、去年苹果正值开花时遭遇下雪天气,不少花被冻死,导致产量大幅下降;2、化肥、农药价格上涨,人工费用增加,果树维护费用增加;3、一方面产量下降,一方面各收购商看准时机,纷纷大量收购苹果囤积,再加上冷库的迅猛发展,给收购苹果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市场流通苹果稀少,所以苹果价格上涨不乏市场炒作因素;4、受到了通胀预期大环境的影响。
⑻ 为什么今年的苹果价格那么高
今年苹果的价格高的吓人两个苹果就要二十几块,因为今年的早春有一场春寒,导致很多苹果的产地的苹果冻坏了庄家的收成不好,所以今年的苹果产量减少。所以今天的苹果市场稀缺导致价格比较高。
⑼ 苹果中国官网价格乌龙,是无意为之还是故意炒作
我觉得应该是无意之举,因为这件事对苹果公司没有起到多大的正面影响。就算是想要炒作的话,应该也不会拿自己的口碑作为筹码。
每个商家都会想要维护自己的利益,想要挣更多的钱。这是大家都明白的事情。可是,挣更多的钱和争取到更多消费者的支持,是很难做出平衡的两件事情。一些商家之所以可以成功,就是在挣钱的同时让消费者感觉自己占到了便宜,认为商家是那种让利给消费者的企业。
苹果公司在一部分人看来,不是一个主打性价比和亲民的企业,他的处理方式也常常受到质疑。这次的事件应该不是他们有意的炒作,因为对他们的形象没有多大的好处,用一些微不足道的流量来消耗自己的口碑,实在是不太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