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现在国内的原油价格是多少
昨日,山东炼化界多位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中石化旗下的胜利油田将于下月调高原油结算价,涨幅约12%,具体的调价方案将于下月初公布。胜利油田有关人士对此消息予以确认。据分析,在其带动下,国内原油价下月可能大幅上调。 胜利油田将调高结算价 昨日,山东炼化界多位人士向本报透露:中石化旗下的胜利油田将于下月调高原油结算价,涨幅约12%,具体的调价方案将于下月初公布。胜利油田有关人士昨确认调价一说,但称并未接到具体方案。 来自石化资讯供应商“石油网”提供的数据显示,胜利油田原油结算价为5450元/吨(不含税),大庆油田为5478元/吨(不含税)。去年,国际原油价格还未突破100美元,我国进口原油平均价格就已接近5000元/吨。如今,国际原油价格已高居120美元之上,国内原油价格调价冲动骤增。 “因胜利油田是参考国际原油价格来设定国内结算价的,现在国际油价涨得那么凶,我们是肯定要调价”,胜利油田有关人士昨日说。 一位与胜利油田业务往来频繁的山东炼厂原油部负责人则告诉记者,胜利油田的初步方案是将现行的5450元/吨结算价提高至6200元/吨左右,“最终方案将在下个月月初公布,无论最终价格如何,大涨不可避免。”山东东营市另一家与该油田有业务往来的地方炼厂原油部负责人也证实了上述说法。 “全国各油田都将跟进” “如果调价,全国各油田都将跟进”,石油网一成品油研究员告诉记者,近期,多家炼厂都谈及油田调价一事。“各大炼厂按国家下发的指标给炼厂提供原油,胜利油田、大庆油田是行业内的标杆企业,只要一方调价,其他油田都会随之调价。” 尽管如此,因国内成品油价格并未放开,国内原油价格上调并不会波及现有的成品油零售价格。但“各大炼厂会相应地调高成品油批发价”,上述研究员说,这会给国内成品油调价带来压力。 同步播报 国务院:抓紧投产新建炼油能力 国务院常务会议昨日指出,当前我国煤电油气运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一些地区的电煤、柴油及电力供应仍比较紧张,必须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科学调度,协调配合,统筹解决突出矛盾。会议要求,做好成品油总量平衡和市场供应,抓紧投产新建炼油能力,加强产运销组织协调,支持企业增加生产。同时,千方百计保证农业“三夏”用油,增加重点地区柴油投放数量
希望采纳
㈡ 石油的问题,中国石油为什么这么贵,美国那么便宜可以进口啊
原油价格不同是因为运费,油的品质,当地供需以及资金的操纵,还有布伦特,迪拜,辛塔的原油盘子小,可以有资金在里面运作(这不是臆测可以看布伦特原油和纽约原油的走势图而且中国油价屏住不动一天赚很多的,应该知道我想说什么了吧)而纽约商品交易所由于交易量大不容易操纵。
美国人卖的原油不都是进口的,美国德克萨斯州也产油而且加拿大是世界第二大产油国(看不出来吧)离着近管道运输便宜,而布伦特,迪拜,辛塔大多要海运
㈢ 中国每年的原油进口价格怎么确定进口那么多石油是事先签订合同然后按照合同来还是一直在变动要是一直
你就记住一点,任何一个资源国都不是傻子,不可能在低价的时候按一个永远不变的价格签订长期协议。一般来说,进口协议都附带一个价格协议(或者叫价格计算公式),按照国际市场价格变化来调整具体的进口价格。
㈣ 请问进口原油比国内原油一吨能便宜多少
这个没有回答的必要,国内原油的价格分很多,有现货价格,期货价格,还有内供价格。进口原油即使价格贵点也没有问题,国内多数地方炼厂的原油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所以销售不用担心价格问题。
㈤ 中国每年进口石油价值多少美元
是这样分析的,
04年以前
美连原
石油期货
价格处于
35~45美元
。 巴菲特准确的判断出,美连原石油期货将有
一波专
大牛市
,就重新
估值
石油储备巨大的中国石油。美连原石油期货在2008年涨至
147元。属
涨了3倍多,中石油的
市值
也随之涨了3倍多。从300多亿,涨至1000多亿。 还有不明白可以追问
㈥ 中国出口的石油那么便宜,为何给自己人卖的这么“贵”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中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石油,2017年达到4.2亿吨。因此,中国的石油缺口非常大。然而,中国显然有原油勘探地点,为什么它总是表现出这样的“石油短缺”?
然而,归根结底,炼油技术遇到瓶颈,炼油成本高是主要原因。由于税率和技术两座大山的挤压,高油价的局面似乎暂时无法解决。
㈦ 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石油和天然气市场是一个最典型的全球化市场。虽然V.I.Vysotskii和A.N.Dmitrievskii乐观地估计,目前全球可开采油气资源为5547×108t石油和634.3×1012m3天然气[42]。但是,因为油气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禀赋的不均衡性,以及卖方市场的特殊性,致使石油和天然气产品被国家垄断,其销售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因此使得世界油气市场的价格受控于这些国家或其组织。那么,价格变化规律也不例外。而油气价格的波动将会给石油进口的成本管理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导致经济风险增加。
另外,石油价格与国家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据IMF公布的数据显示,原油价格每上升10%,全球的GDP会减少0.10%~0.15%[47]。2005年原油国际价格较2004年上涨42.1%,世界经济因此减缓了0.8%[48]。因此,说明油价的波动将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战略油气储备的价值。另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是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变化趋势,这将关系到中国石油进口的经济安全性。
1.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化分析
近30年来,世界油气市场的价格变化波动很大且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80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的交易价格总体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的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其他特征。
一是不同地方的石油交易价格差别较大的同时又具有地域代表性。就BP公司2010年的世界能源报告中公布的数据来看,4个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石油交易价格,即迪拜(Du)、布伦特(Brendt)、福卡斯(Nigerian Forcados)和西德克萨斯(West Texas Intermdiate,W T I)。它们分别代表着中东、欧洲、非洲和美洲地区的石油交易价格。基本呈现前者的石油交易价格最低,西德克萨斯价位较高的规律。但是,2005年以后福卡斯取代了高油价地位,2011年和2012年西德克萨斯取代了低价位地位(图6-3)。这与该地区的石油需求状况和油质水平挂钩,2007年后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各地石油交易价格差从7.09美元/桶(2008年)降到1.96美元/桶(2009年)。同时,也应该看到美国的页岩气的开发利用,这个石油资源替代品对其价格的影响非常明显。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国土资源年鉴2001-2009;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9-201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注:平均进价由进口量与金额计算而得。
图6-6 中国进口原油平均价格与国际油价比较(数据来源:中国国土资源年鉴2001-2009,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9-201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中国石油进口量增加时国际油价就上升,当然这本身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这个现象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只要中国石油进口需求加大,国际市场就会提价;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认为中国的石油需求对国际油价已经有了影响的力量。前者对于中国发展经济,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地位等都为威胁因素,后者则说明已有了影响市场的机会。所以应该想办法采取措施,抓住该机会,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际名声的提高。
㈧ 中国石油进口比例是多少
中国石油进口比例是32.7%,因为中国进口原油价格比同期明显下降,主要是由于需求复苏相当脆弱,全球疫情造成历史上最大的石油需求暴跌,在需求前景仍然黯淡之际,国际油价依然承压。
中国原油进口环比下降3.55%,同比增长24.99%,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数据走强以及美元贬值,需求迹象好转等因素提振市场乐观情绪,国际油价走强,但中国国内成品油消费能力相对疲软,炼厂利润空间缩窄,7月份原油进口量相对6月有所下降。
发展趋势:
1、中国原油进口量5129.1万吨,进口金额1016.5亿元;1-7月,中国原油累计进口量32003.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2.1%,累计进口金额7431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1.3%。
2、三季度炼厂受高油价、低利润的影响,未能呈现以往‘金九银十’的乐观预期。整体来看,预计四季度原油进口量将延续下降的趋势,这主要取决于前期原油配额的消耗和炼厂利润空间。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中国原油进口量增长趋势不变 业内:进口量仍将增长
㈨ 中国从不同国家进口石油价格一样吗
肯定是不一样的。沙特、安哥拉、伊朗、俄罗斯等等石油供应价格都不同的,不然咱们也不需要找那么多国家进口石油。
㈩ 什么是中国原油价格
中国原油价格是中国国内石油贸易中石油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计量单位常用“元/吨”表示。
中国原油价格定价机制经历了四个阶段:完全计划价格体制阶段、双轨制价格体制阶段、逐步向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水平靠拢阶段、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接轨阶段。
1980年以前,是完全计划价格体制阶段。这段时间,中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由国家统一制定原油价格。在1973年以前,国内油价与国内物价水平相比一直处于低价位,但与当时国际油价相比却呈现高价位状态。比如,1960—1970年,中国原油价格为130元/吨,按当时汇率折算,价格水平高于同期国际油价。1971年国家适当调低了国内原油价格,1973年的油价水平仍然高于国际油价。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以后,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但中国原油价格变化不大,1974—1981年一直低于国际水平。
1981—1993年,是双轨制价格体制阶段。1981年国务院批准实行了1亿吨原油产量包干,允许超产原油按当时的国际油价出售,从此原油价格出现了包干内平价和包干外高价的双轨价格定价机制,综合水平由于价格双轨制的出现而逐步提高。
1994—1998年,是逐步向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水平靠拢阶段。1994年5月,鉴于国内石油市场秩序的混乱,国家对原油价格进行了重大改革。国家对国产陆上原油实行国家定价,并根据不同油田的情况将油价分为两档价格:一档价格为原计划内平价、高价原油“并轨”提价;二档价格为部分较困难的油田和计划外原油。这一改革改变了中国原油低价的历史,为油价水平逐步向国际油价接轨打下了基础。此时期的陆上原油价格,一档平均每吨946元,二档平均每吨1202元。一档、二档综合平均每吨1020元,合16.8美元/桶。海上原油按国际油价水平销售。
1998年以后,是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接轨阶段。1998年,中国石油市场受到了国际油市低迷、国内油市不振的双重打击,成品油走私又一次对国内油品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稳定国内市场,实现国内原油与国际市场的接轨,199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划委员会出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定价原则是,国内陆上原油运达炼油厂的成本与进口同质原油到厂成本基本相当。其具体作价公式为:原油结算价格=原油基准价+升贴水。确定原油基准价的机构是国家计划委员会(现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从此,中国原油价格实现了与国际石油市场接轨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