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债券的名词解释
债券是一种金融契约,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同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或投资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债券购买者)即债权人。
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由于债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确定的,所以债券是固定利息证券(定息证券)的一种。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债券可以上市流通。在中国,比较典型的政府债券是国库券。人们对债券不恰当的投机行为,例如无货沽空,可导致金融市场的动荡。
债券尽管种类多种多样,但是在内容上都要包含一些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是指发行的债券上必须载明的基本内容,这是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权利与义务的主要约定,具体包括:
债券面值
偿还期
付息期
票面利率
发行人名称
② 债券相关术语
是要付92.14元不是87.869元,后者是债券交易的净价,现在对于附息债券(转债除外)一般都是净价交易,全价结算,所谓净价就是指不含该债券的应计利息,全价就是净价加上应计利息。距付息底下的单位的确是天。
对于剩余年限有两个不同时间源于备注中的3+2,这3+2实际上指的是债券的存续期限并且在这期间附有一个回售债券的权利,详细解释如下:一般这种对于存续期限的几加几的发行模式,通称是X+Y发行模式,所谓的X+Y发行模式是指该债券的存续期限是X+Y年,但在第X年年末,发行人有权决定在本期债券存续期的第X年末上调本期债券后Y年的票面利率,并且发行人发出关于是否上调本期债券票面利率及上调幅度的公告(实际上是发行者可以选择不上调的,但一般债券条款限定只能上调或不上调,却不能下调,这个是否上调主要是看X年年末时当时的市场因素情况而定)后,投资者有权选择在本期债券的第X个计息年度的投资者回售登记期内进行登记,将持有的本期债券按面值全部或部分回售给发行人或选择继续持有本期债券。投资者选择将持有的本期债券全部或部分回售给发行人的,须于发行人上调票面利率公告日起五个工作日(这个的天数要视乎相关债券条款是怎么规定,一般就是五个工作日)内进行登记;若投资者未做登记,则视为继续持有本期债券并接受上述上调或不上调。
由于存在这回售债券的权利,故此会导致存在两个不同的时间,那个收益率是按照票面利率不变的情况下计算出不同到期时间的对应收益率,故此会不一样。
对于在债券发息日前一天卖出,发息日后买入,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按原来的价格买回来的,这类似股票的送转股的除权效应,但比股票的送转股的除权效应更明显一些。一般情况下,除息日的债券价格一般其价格上涨的绝对值不会超过其付息额的10%,原因是债券付息时利息征税的税率来说,机构户的税率是10%,一般个人投资者的税率是20%,如果超过付息额的10%说明这次除息机构能额外获得收益,一般较少出现这类情况。总体来说这种避税方法对于税率较高的个人投资者来说的可操作性还是很高的,主要原因是个人投资者的税赋较高造成的,相对于付较高的征税,这种除息后价格不利波动的风险要比征税所带来的风险要小。
债券前面的那个数字12是指监管部门核发批文放行的年份(并不是指债券发行年份),获得批文后一般这些企业不一定立刻发行债券的,但一般这些批文都是有一定的有效时间限定,所以这些一般要打算发行债券的企业会在得到批文的有效时间内发行债券。
③ 经济学中的 名词解释 1.道德风险2.有效年利率 3资本成本 4溢价债券和贴现债券
道德风险是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道德风险亦称道德危机。
资本成本是指企业取得和使用资本时所付出的代价。取得资本所付出的代价,主要指发行债券、股票的费用,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的手续费用等;使用资本所付出的代价,主要由货币时间价值构成,如股利、利息等。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广义讲,企业筹集和使用任何资金,不论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都要付出代价。狭义的资本成本仅指筹集和使用长期资金(包括自有资本和借入长期资金)的成本。由于长期资金也被称为资本,所以长期资金的成本也称为资本成本。
溢价债券 (Premium Bond) 以高于面值发售之债券。当市场利率低于息票率时,债券通常以溢价方式发行。
贴现债券是指在票面上不规定利率,发行时按某一折扣率,以低于票面金额的价格发行,到期时仍按面额偿还本金的债券。贴现债券又称贴水债券,指以低于面值发行,发行价与票面金额之差额相当于预先支付的利息,债券期满时按面值偿付的债券。
④ 债券资本的名词解释
债权资本(Debt Capital),债权资本是指公司从包括原告债权人在内的所有债权人筹措的债权资本,而不限于主张揭开公司面纱的特定债权人的债权数额。 债权资本的筹资编辑企业的资金,可以从多种渠道,用多种方式来筹集。不同来源的资金,其使用时间的长短、附加条款的限制、财务风险的大小、资金成本的高低都不一样。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资金,这些资金怎么配合,怎样形成一个最优的结构来支持企业在实体经济中的扩张,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这些问题就涉及到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影响因素。 企业资金的类型 企业资金有三种类型。一种就是所谓的自有资金,或者在经营过程中不断积累下来的资金;第二种是负债;第三种是对外增加的股权资金。 企业中存在着三种结构 即财务结构、资金结构与资本结构财务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产的对应项目,反映筹资构成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等等。资金结构是财务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企业长久性筹资的各有关项目,主要有普通股权益、优先股股本、长期借款和长期债券等筹资项目,但不包括短期筹资项目,反映除去短期负债以外的全部项目构成及比例关系。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财务结构中,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⑤ 基金、债券名词解释是什么 具体怎么操作 请简要回答,不要长篇大论哦
你好:下面我给你一些简单的解释,具体怎么操作要根据你自己的风险承受版能力和理财目标来决定的。推权荐给你一个不错的网站,金基网,是一个不错的基金导购网站。
Q: 什么是基金?
通俗地说,证券投资基金是通过汇集众多投资者资金,交给银行保管,由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负责投资于股票和债券等证券,以实现保值增值目的的一种投资工具。
Q:买基金有什么好处?
买基金最大的好处是借专家智慧参与股票和债券市场投资,降低了个人直接投资股票和债券风险,达到使个人资产增值的目的,最后实现您关于退休、子女教育等理财目标。
Q:什么是债券?
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债券购买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债券持有人)即债权人。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
⑥ 零息债券的名词解释(急用!)
零息债券是指以贴现方式发行,不附息票,而于到期日时按面值一次性支付本利的债券。
零息债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金融工具创新。但是,税法的变化影响了市场对它的热情。零息债券不支付利息,象财政储蓄债券一样,按票面进行大幅折扣后出售。债券到期时,利息和购买价格相加之和就是债券的面值。零息债券的波动性非常大,而且还有一个不吸引人的地方:投资者的零息债券投资不会获得现金形式的利息收入,但也要列入投资者的应税收入中。
零息债券发行时按低于票面金额的价格发行,而在兑付时按照票面金额兑付,其利息隐含在发行价格和兑付价格之间。零息债券的最大特点是避免了投资者所获得利息的再投资风险。零息债券是不派息的债券,投资者购买时可获折扣(即以低于面值的价格购买),在到期时收取面值。由于这些特性,零息债券对利率的改变特别敏感。一般而言,债券价格与利率变动呈反比关系。
零息债券在国际债券融资市场中也占有相当大的份额,我国在国内债券市场上也曾成功地发行过零息债券,但其债券期限较短。
⑦ 名词解释: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兼具有债券和股票的特性,含有以下三个特点:
(1)债权性。与其他债券一样,可转换债券也有规定的利率和期限。投资者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收取本金和利息。
(2)股权性。可转换债券在转换成股票之前是纯粹的债券,但在转换成股票之后,原债券持有人就由债权人变成了公司的股东,可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红利分配。
(3)可转换性。可转换性是可转换债券的重要标志,债券持有者可以按约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成股票。转股权是投资者享有的、一般债券所没有的选择权。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时就明确约定,债券持有者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股票。如果债券持有者不想转换,则可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
可转换债券的投资者还享有将债券回售给发行人的权利。一些可转换债券附有回售条款,规定当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持续低于转股价(即按约定可转换债券转换成股票的价格)达到一定幅度时,债券持有人可以爸债券按约定条件回售给债券发行人。另外,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人拥有强制赎回债券的权利。一些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时附有强制赎回条款,规定在一定时期内,若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高于转股价达到一定幅度并持续一段时间时,发行人可按约定条件强制赎回债券。
由于可转换债券附有一般债券所没有的选择权,依次,可转换债券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债券利率,企业发行可转化债券有助于降低其筹资成本。但可转化债券在一定条件下可转换成公司股票,因而会影响到公司的所有权。
可转换债券兼具债券和股票双重特点,较受投资者欢迎。我国证券市场早期进行过可转换债券的试点,如深宝安、中纺机、深南玻等企业先后在境内外发行了可转换债券。1996年,我国政府决定要选择有条件的公司进行可转换债券的试点,并于1997年颁布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
希望采纳
⑧ 名词解释:可转化公司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兼具有债券和股票的特性,含有以下三个特点:
(1)债权性。与其他债券一样,可转换债券也有规定的利率和期限。投资者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收取本金和利息。
(2)股权性。可转换债券在转换成股票之前是纯粹的债券,但在转换成股票之后,原债券持有人就由债权人变成了公司的股东,可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红利分配。
(3)可转换性。可转换性是可转换债券的重要标志,债券持有者可以按约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成股票。转股权是投资者享有的、一般债券所没有的选择权。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时就明确约定,债券持有者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股票。如果债券持有者不想转换,则可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
可转换债券的投资者还享有将债券回售给发行人的权利。一些可转换债券附有回售条款,规定当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持续低于转股价(即按约定可转换债券转换成股票的价格)达到一定幅度时,债券持有人可以爸债券按约定条件回售给债券发行人。另外,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人拥有强制赎回债券的权利。一些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时附有强制赎回条款,规定在一定时期内,若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高于转股价达到一定幅度并持续一段时间时,发行人可按约定条件强制赎回债券。
由于可转换债券附有一般债券所没有的选择权,依次,可转换债券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债券利率,企业发行可转化债券有助于降低其筹资成本。但可转化债券在一定条件下可转换成公司股票,因而会影响到公司的所有权。
可转换债券兼具债券和股票双重特点,较受投资者欢迎。我国证券市场早期进行过可转换债券的试点,如深宝安、中纺机、深南玻等企业先后在境内外发行了可转换债券。1996年,我国政府决定要选择有条件的公司进行可转换债券的试点,并于1997年颁布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
⑨ 短期公司债券的名词解释
短期债券:偿还期限在1年以下的债券为短期债券。
短期债券的发行者主要是工商企业和政府,金融机构中的银行因为以吸收存款作为自己的主要资金来源,并且很大一部分存款的期限是1年以下,所以较少发行短期债券。
政府发行短期债券多是为了平衡预算开支。
⑩ 证券术语有个dirty price,指的是什么
实际支付价格。
比如在2个券息的支付期间买入债券,那么支付的钱是债券的book value(也叫clean price),加上上一个付息日到买入债券的隐含的券息(accrued price),就是实际支付的价格(dirty price)。
证券基本特征:
1,证券实质上是具有财产属性的民事权利,证券的特点在于把民事权利表现在证券上,使权力与证券相结合,权利体现为证券,即权利的证券化。它是权利人行使权利的方式和过程用证券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法律现象,是投资者投资财产符号化的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信用发达的一种标志和结果。
2,证券必须与某种特定的表现形式相联系。在证券的发展过程中,最早表彰证券权力的基本方式是纸张,在专用的纸单上借助文字或图形来表示特定化的权利。因此证券也被称为“书据”、“书证”。
3,随着经济的飞速前进,尤其是电子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发展,现代社会出现了证券的“无纸化”,证券投资者已几乎不再拥有任何实物券形态的证券,其所持有的证券数量或者证券权利均相应地记载于投资者账户中。“证券有纸化”向“证券无纸化”的发展过程,揭示了现代证券概念与传统证券概念的巨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