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聚焦三农2015玉米为什么价格低
今年的玉米市场可谓惨不忍睹,特别是7月中旬以后,价格便开启急速下跌模式。本应借着临储收购政策的执行,玉米价格在9月新玉米上市前走出一条漂亮的上涨行情,但因国内外诸多因素打压,玉米市场呈现旺季不旺,价格并未如预期那般上涨。新玉米陆续上市、临储收购底价的大幅下调,这两大利空因素冲击国内市场,导致玉米价格进入漫漫熊途。小编了解了一下现在华北那边的玉米情况,新粮收购价格集中在0.8-0.86元/斤,较去年1.1-1.15元/斤的收购价格大幅下跌。俗话说:谷贱伤民!今年的玉米行情的确伤了不少农户的心啊!那么问题来了,玉米价格到底为啥那么低?
原因一:临储拍卖成交惨淡 去库存化迫在眉睫
2008年国家玉米收储机制开始实施,每年的临储底价及收储量呈现递增趋势,在保障农户利益的同时,其弊端也逐渐浮出水面。本年度更是以8279万吨的临储玉米收购量收尾,2013/14年度收储总量也是高达6919万吨,连续两年的大规模收购,导致国家临储玉米库存高企。有人会问:不是有拍卖么?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两年的拍卖情况。上午明显可以看出成交量持续走低,特别是今年,成交惨淡,流拍情况也是时有发生。
我们先来算一笔账:据统计,今年临储玉米拍卖至今累计成交566.9万吨。从近两年拍卖情况来看,2012年的3083万吨临储玉米已成交2137万吨,2013年的6919万吨临储玉米已成交915万吨。粗略计算一下,临储玉米库存剩余大概超过1.6亿吨,这还不算上目前农户、贸易商手中流通的玉米及临储进口玉米的数量。玉米库存过剩,严重打破了以往市场供需平衡的结构,直接造成供应过剩、价格持续下跌的结果。
原因二:新季玉米临储收购底价首次下调
今年的粮食收购价格较去年有所下调,2015年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国标三等质量标准)为1元/市斤,相邻等级之间差价在每市斤0.02元,比去年临储价格每斤最多调低了0.13元。其实早在政策发布之前,新季玉米临储收购底价调整的消息就被传得沸沸扬扬,政策一公布,各方对玉米市场的悲观情绪进一步加深,华北地区新上市春玉米开秤即跌破1元大关,目前新粮收购价格集中在0.8-0.86元/斤,较去年1.1-1.15元/斤的收购价格大幅下跌。
自2008年国家执行临储政策以来,首次下调了收购底价。今年的收储政策与往年一个明显不同是要严控霉变2%以内,同时公布时间较去年提前两个多月,且启动时间比往年提前20天左右。这样也有利于充分利用好烘干能力,尽量减少玉米霉变,适当提前启动时间,有利于农民收获后及时卖粮。
原因三:无“需求”哪儿来的“王道”?
对于今年的玉米,乃至整个饲料市场来讲,用“需求才是王道”这句话来形容真真的是再贴切不过了。之前讲了这么多,不论是玉米连年增产、临储库存过剩,还是进口替代品打入国内市场等利空影响因素,说到底,还是因为需求消费不给力所致。
从我国现阶段的生猪养殖形势来看,自2013年12月份开始,猪价就开始进入到漫长的下行通道,尽管猪价在今年3月开启连续上涨模式,主要由于供应紧张所致,也就是生猪存栏数量偏低引起的猪价上涨,而对玉米需求量却是持续减少趋势。图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国内生猪存栏及能繁母猪在今年年初开始存栏水平偏低。最新数据显示:9月能繁母猪存栏数据继续下行,较上月减少8万头,跌至3852万头,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15.4%;生猪存栏量38963万头,较上月增加232万头,环比上升0.6%,同比下降11.8%。猪价的上涨的确可以带动养殖户(场)补栏积极性,但不论是补栏母猪或者仔猪,对未来生猪存栏的增长都需要一定的周期,也就是说,价格上涨,存栏量企稳至饲用原料增加需要一定的转导时间。玉米的另一消费终端是深加工行业。今年以来,玉米深加工行业亏损情况不断扩大,==部分处于停产或暂停部分生产线状态,玉米库存消化缓慢。
尽管生猪存栏有所恢复,深加工行业在新政策补贴加码的带动下,能够带动一定玉米消费。但俗语有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玉米在下游需求消费的恢复周期还须较长时日,玉米价格仍将有一段低迷之路要走。
原因四:进口玉米及替代品大量到港
今年国外进口风儿刮得那叫一个狂!特别是咱玉米市场。今年打压玉米市场不可不提到的另一双“黑手”就是进口玉米及替代品的大量入市。玉米近些年来,因临储政策支撑价格可谓水涨船高。作为重要的饲料原料,各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不得不购买价格低廉的进口玉米或高粱、大麦等作物替代玉米。
据了解,高粱在畜禽料中可以实现100%的替代玉米,从理论上来讲,高粱在猪料中对玉米的替代也能达到100%。同时,进口高粱、大麦并不像玉米那样存在进口配额限制,因此今年进口量大幅增长。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7月份中国进口的玉米以及替代品(包括大麦、高粱和玉米酒糟粕)创下历史新高。其中:7月份中国玉米进口量为111万吨,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0倍左右;7月份中国大麦进口量为128万吨,比上年同期提高68%; 7月份中国高粱进口量达到111万吨,同比提高183%。
最近,随着新玉米陆续上市,国外谷物进口量开始下滑,但9月中国部分谷物品种进口量再度反弹,图中明显可以看出这一趋势。对于今年供应过剩的玉米市场来讲,庞大的进口谷物是导致国内玉米价格持续走软的一大重要原因。
B. 吉林省2015年2月2号玉米价格 今天吉林省公主岭市玉米价格
吉林四平地区临储玉米收购价格2280元/吨;与上周收购价格持平,
玉米出库价格是2280元/吨,与上周出库价格持平。
本周国家临储玉米生霉扣价,玉米价格实际下降,近期农民惜售较为严重。
C. 听说15年的玉米要掉价是真的吗
不会掉价 基本保持去年价格水平新玉米都下来了,以及存上年玉米的库存量,还有下游用玉米的行情不好
临储收购量过大 为15年玉米价格上行带来动力
2015-2-4 10:01:31 中国食品科技网
国内玉米市场基本维持平稳走势,节前价格波动幅度有限。东北玉米临储收购进度过半,华北玉米市场整体运行稳中偏弱;需求疲软导致销区玉米价格低迷运行,今日成都地区玉米到站价2500-2550元/吨,较昨日跌10元/吨。深加工情况未见好转,养殖市场持续萎靡。
产区情况:目前东北玉米临储收购已过大半,农民手中玉米库存基本见底;但贸易商手中余粮较多或引起部分霉变。饲料企业对霉变控制要求过高,优质玉米后期较受吹捧。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已经处于近4年来低点,部分贸易商看好后市,收购玉米量增加,提振华北产区玉米价格。
销区及港口情况:节前备货清淡,销区玉米市场整体难有起色。饲料厂观望情绪较浓,主要受养殖业低迷影响,部分企业考虑节后建库。港口玉米库存持续增长,销售低迷所致,且节前的小波备货基本完成,因此港口玉米价格持续下行。
下游及深加工:造就整个原料市场低迷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养殖业。生猪价格自年初开始继续维持下跌趋势,养殖整体未见好转;禽流感疫情逐步来袭,本就低迷的养殖业再度雪上加霜。酒精、淀粉等玉米深加工行业疲软,春节需求不给力,导致整个深加工行业难有起色。
后市预测
随着临储收购的加快,市场玉米流动库存基本见底。不少饲料企业看好后市,预备节后简历库存,给玉米市场带来提振。不过下游养殖业、深加工业整体改善仍需时日,且替代品逐步到港,打压玉米市场。农博饲料小编预测,国内玉米市场难有大涨大跌行情。
D. 今年玉米价格是多少
2019年3月3日据猪价格网统计全国玉米价格行情,单位:元/吨
安徽省 淮上区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1900.00 元/吨
安徽省 蚌山区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1890.00 元/吨
安徽省 祁门县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1980.00 元/吨
安徽省 泗县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1980.00 元/吨
安徽省 淮上区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1900.00 元/吨
安徽省 定远县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2000.00 元/吨
安徽省 叶集区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1960.00 元/吨
安徽省 利辛县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1900.00 元/吨
北京市 朝阳区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2000.00 元/吨
福建省 南靖县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1900.00 元/吨
福建省 湖里区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1900.00 元/吨
福建省 仓山区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1900.00 元/吨
福建省 永春县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1940.00 元/吨
甘肃省 凉州区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1900.00 元/吨
甘肃省 永登县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2000.00 元/吨
甘肃省 永登县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2050.00 元/吨
甘肃省 肃州区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1800.00 元/吨
甘肃省 凉州区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1900.00 元/吨
甘肃省 景泰县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1890.00 元/吨
广东省 信宜市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2240.00 元/吨
广东省 连山自治县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1920.00 元/吨
广东省 普宁市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2100.00 元/吨
广东省 江城区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2070.00 元/吨
广东省 普宁市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1950.00 元/吨
广东省 阳春市 玉米价格 3月3日 15%水分 2080.00 元/吨
感觉有帮助 请采纳
E. 今年的玉米价格多少钱一斤
今年的中秋和国庆双节刚好刚上了玉米、水稻收割,天南地北大丰收,农民们喜回过丰收节。东北地区新玉答米开始少量上市,国内玉米主产区预计会在中秋节后,国庆节期间集中收玉米。因此,秋玉米的价格受到了大家的关注。从今年的8月份开始,市场上就传来玉米价格上涨的消息,在今年9月份玉米的价格也确实有了小幅度的上涨。有的粮食行业的专家说秋玉米的价格会卖到8毛6分钱左右。
F. 玉米价格行情
截至2020年,玉米价来格的平均值为源2043元/吨。
据数据监测显示,2020年全国玉米价格均价为2043元/吨,玉米价格仍旧维持上涨趋势,东北局地上涨、整体企稳,其中江西、天津、上海涨幅较为明显,价格上涨幅度为15-25元/吨,
玉米价格的上涨原因有多种,有国内因素的影响,也有进口因素的影响,不过仔细分析近一周或者十天内的玉米价格,会发现前段时间玉米上涨幅度较大的区域,目前的上涨势头正在放缓。
注意事项:
1、目前一些玉米淀粉深加工企业,虽然已复工,但是据了解,生产的玉米淀粉处于亏损状态,而在这种情况下,深加工企业也不会继续大幅度提高收购价格。
2、从养殖业来说,近期的猪肉价格处于下跌趋势,另外除了猪肉外,鸡、鸭等常见的家禽价格,价格方面也是回落,在这种情况下,饲料的价格也会受影响,进而影响玉米价格的回落。
G. 玉米收购价格
山东省 平度市 玉米价格 3月31日 15%水分 1840.00 元/吨
山东省 济阳县专 玉米价格 3月31日 15%水分属 1800.00 元/吨
山东省 龙口市 玉米价格 3月31日 15%水分 1820.00 元/吨
山东省 禹城市 玉米价格 3月31日 15%水分 1850.00 元/吨
山东省 环翠区 玉米价格 3月31日 15%水分 1860.00 元/吨
山东省 诸城市 玉米价格 3月31日 15%水分 1760.00 元/吨
山东省 莒南县 玉米价格 3月31日 15%水分 1940.00 元/吨
H. 今年玉米价格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日前联合发出通知明确,2015年国家继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记者18日从国家粮食局了解到,今年玉米临储政策调整完善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合理确定临储价格水平
今年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水平确定为1元/斤(国标三等质量标准)。主要是综合考虑国内外市场供求和价格情况,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将临储价格水平尽量贴近市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粮食价格回归市场。
这个价格水平,既有利于鼓励饲料和深加工企业等多元市场主体多收粮、多存粮、多用粮,促进国内玉米产业长期健康发展;又使种粮农民能够直接通过价格得到必要的种植收益;还能释放信号,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逐步调整玉米供求关系,积极稳妥地引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严格执行玉米国家标准
今年玉米临储收购政策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不再放宽生霉粒含量等相关质量标准。达不到质量要求规定的玉米,由地方政府按照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食品安全地方负责制组织收购。
在这方面,去年国家有关部门通知中已经发出明确信号,“2015年将进一步扩大生霉粒超标等级差价或实行更严格的收购质量标准”。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引导农民“种好粮、收好粮、卖好价”,从生产源头上提高国产玉米品质。同时强调,各地要及早做好质量超标粮食的收购处置具体工作方案并适时启动,确保不出现农民“卖粮难”。
今年的临储玉米收购政策与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政策在严格执行质量标准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的小麦不完善粒超标问题,安徽、湖北、河南等省按照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要求,自行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避免出现农民“卖粮难”。
——适当提前玉米临储启动时间
今年玉米临储收购政策执行时间调整为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启动时间比往年提前20天左右。适当提前启动时间,有利于农民收获后及时卖粮,也有利于充分利用好烘干能力,尽量减少玉米霉变。
——扩大辅助主体
今年玉米临储收购政策按照“一主多辅”的思路,扩大辅助主体,增加中航工业集团与中粮集团、中纺集团一同作为中储粮公司的补充力量。主要考虑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粮油业务板块龙头企业中航国际在东北地区有一部分仓容,将其一并纳入作为辅助主体,可以充分利用其仓容,适当分担中储粮公司的收储压力。
I. 2016年玉米多少钱每吨
玉米价格连续暴涨的行情自2015年开始不复存在,甚至出现大幅走低现象。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再加上个低需求,价格能不跌?临储收购执行8年首次下调收购底价,时不时坊间再传点补贴、拍卖传言,价格还能涨?2016年过去的两个月里,新季临储收购提前顺利进行、春季前阶段性补库,并未令玉米价格行情有所起色。那么,问题来了!今年的玉米价格涨跌到底谁说了算?政策说了算?!咱先抛出几个关键词:定向销售、临储收购、价补分离第一个:临储收购。这次临储收购提前公布、提前执行,尽管底价下调,但收储量依旧惊人。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东北玉米临储入库累计8260多万吨、去年同期5499万吨。随着临储收购持续进行,东北基层粮源持续减少,将阶段性支撑玉米价格。第二个:定向销售。从去年开始,国家将对国储粮进行定向销售的传言便流入市场。近日终于拍板,玉米定向销售的文件流出,但也仅仅是公布了定向销售加工企业的初步名单,销售价格、数量均未给出。而定向销售主要是为了制约临储收购后的基层供粮紧张而带来的突发行情。2016年玉米价格涨不涨谁说了算?第三个:价补分离。春节前“中央一号文件”如约而至,其中“价补分离”这个词首次被写进文件中。也就是说,继2015年临储托市底价首次下调后,今年临储政策将继续发生变化。但考虑到农民的利益,预计临储收购制度仍存在,但价格持续下调。同时,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补贴低收入者;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目前进口成本在1500左右,临储收购价格就不应该低于1500元/吨。市场说了算?!说到市场,肯定是供应和需求这两方面。供应:咱拿数据说话!去年玉米总产量2.25亿吨;上一年度临储入库量8929万吨;从近两年拍卖情况来看,2012年的3083万吨临储玉米已成交2137万吨,2013年的6919万吨临储玉米已成交915万吨。而去年临储拍卖成交不足500万吨。再加上今年已经收储的8260万吨的玉米……粗略算下来,国储库玉米库存早已破2亿吨。意味着,就算全国一年不种玉米都能满足供给。需求:需求差!都说玉米走的是政策市,从去年开始市场化影响日趋严重,而需求差对玉米的打压影响首当其冲。首先要说的是饲料需求,就从应用最多的猪料说起吧。生猪产能持续淘汰,导致存栏的减少,玉米饲用消费大打折扣。而深加工企业常年开机率不足50%,玉米工业消费持续低迷。从最新数据来看,母猪存栏持续偏低,尽管猪价上涨,市场出现补栏仔猪、母猪现象,但饲料消费恢复性增长将在下半年体现。
J. 2013年吉林省玉米价格走势
如果你能放到明天夏天,那就先存放一部分,否则现在能卖赶紧卖了,以后肯定降价,原因是今年美国玉米大丰收,期货价急速下滑,随着实物交易的拉开,价格还得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