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然气的价格到底是怎么确定的
两套方案都实行阶梯气价
价格总体下降
市区居民生活用气实行阶梯价格,有2套定价方案。
方案一:
第一阶梯户年用气量为0~216(含)立方米,含税价格为每立方米2.98元;
第二阶梯户年用气量为216~408(含)立方米,含税价格为每立方米3.58元;
第三阶梯户用气量为408立方米以上,含税价格为每立方米4.47元。
制定理由:据调查,以金华新奥燃气发展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的管道天然气覆盖到80%的居民用户(不包括已开通未使用的用户)月均用气量为15立方米,覆盖95%的月均用气量为24立方米。
考虑到以后居民用户人口增加的因素,提出了这一套方案。
方案二:
第一阶梯户年用气量为0~300(含)立方米,含税价格为每立方米3.05元;
第二阶梯户年用气量为300~480(含)立方米,含税价格为每立方米3.66元;
第三阶梯户用气量为480立方米以上,含税价格为每立方米4.58元。
制定理由:考虑到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应该适当扩大居民分档气量,参照嘉兴、衢州等地的阶梯气量标准制定此方案。
两个方案中,居民用户用气地址对应的户籍人口多于4人的,每增加1人,相应增加年用气量60立方米。
不过,从两套方案第一阶梯每立方米含税价格来看,都比现行每立方米3.8元的价格要便宜。
大多数听证会参加人员
赞成第一方案
此次听证会参加人员有23人,其中消费者代表10人,经营者2人,其他利益相关方1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2人,机关部门、社会组织9人。
听证会现场,大家各执己见,分别对这两套方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记者现场统计发现,其中有12人赞成方案一,4人赞成方案二,3人要求两者结合,4人未发表明确态度。
支持方案一的人普遍认为,如今金华绝大多数居民的年用气量都不会超过216立方米,这个方案更省钱。
“我曾经对我们小区里的10户人家做过调查,他们的月用气量都在15立方米上下,一年也就180元,方案一的第一阶梯足够了。”机关部门代表陈晨说。
而支持方案二的人则表示,和其他能源相比,天然气的优势很明显。一旦家里通上天然气,使用频率肯定会提高。
“现在二胎政策开放,人口数肯定会提高。况且生活条件也会越来越好,生活观念也不断在变化,用气量肯定会上升。”消费者代表于继年认为,从长远来看,方案二显然更符合实际。
延伸阅读
天然气的价格是怎么定的?
那3名选择折中态度的代表则认为,如果第一阶梯的年用气量按方案二来,而每立方米的价格又以方案一的标准,或许更合适。
他们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观点,主要来源于一份数据。
记者了解到,在浙江省内,湖州、嘉兴、衢州的天然气收费都已经实行了阶梯气价,第一阶梯的年用气量均在0~300立方米。而每立方米的起价分别为2.92元、2.98元、2.99元,都低于3元。
“享用同样的用气量,金华的价格没理由这么高。”三位代表普遍有这样的观点。
不过在物价局提供的听证方案上,记者也看到了这个价格制定的来龙去脉。
文件显示,金华天然气的销售价格由定价成本、税金、利润三部分组成。
而定价成本又包括了购进成本、运营成本和输气官网损耗三部分,这三部分的核算数据分别是2.142元/立方米、0.472元/立方米、0.081/立方米,再加上0.403元的法定税金。在不考虑利润计算的前提下,销售价格约为3.10元。
金华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认真听取和研究代表们意见的基础上,他们会尽快完善调价方案,满足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找到双方的平衡点。
⑵ 有谁知道2014年中俄石油4000亿大单,天然气3000亿大单的价格
中俄签署了30多份涉及到各领域的合作协议,独不见天然气购销合同。“坦率地说,我原抱着不乐观的态度。”邢广程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在签约前一天,中石油发言人毛泽峰的话称:“我们不会签协议。目前进口价格和国内销售价格背离,我们进口天然气一直在亏钱,不能再亏了。”
不过,中石油的进口天然气业务确实一直在亏损,几乎成为拖累中石油业绩的最大负担之一。据悉,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到岸价格为2.5元/立方米,中国政府规定西气东输天然气均价为1.27元/立方米。
俄罗斯方面在之前的谈判中一直希望,出口到中国的天然气按照欧洲高达400美元/千立方米的价格计算,而中国则希望参照中亚235美元/千立方米的价格商议。
⑶ 材料:201二年5月21日,中俄签署了一份右0年的东线天然气购销合同,而关于这份协议的谈判时间持续了长达
中俄天然气合作将加快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远东地区油气资源开发,实现出口6元化.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目标市场主要是我国东北、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满足中国国内能源消费增长、改善大气质量、优化能源利用结构、促进能源进口6元化等需求,并带动沿线地区相关产业发展.
故选:AC.
⑷ 中俄达成1.6万亿天然气订单后,澳大利亚是什么态度呢
澳大利亚的态度是羡慕嫉妒恨,澳大利亚做梦都想与我国达成像这样大手笔的贸易。
⑸ 天然气的国际贸易价格是什么
天然气国际贸易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以管道运输为主。70年代以后,由于天然气液化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天然气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天然气的国际贸易价格主要有边境交货价格、合同价格、液化天然气离岸价格(FOB价)和液化天然气到岸价格(DES价)。
边境交货价格:即天然气经长输管道跨越国界,天然气生产国和消费国双方进行谈判确定的天然气价格。这种价格类似一般商品的现货价格,属同时供气付款的天然气买卖价格。如俄罗斯用长输管道给西欧十几个国家供气,以及美国进口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天然气等。其计算单位是103英尺3(或103米3)和百万英热单位(MMBtu)。
合同价格:天然气与其他商品在供货方式上有很大差别。天然气田一旦投入开发,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稳定用户,供需双方的合同期一般长达20~30年。在天然气合同价格谈判时,一般要考虑照付不议量、压力等级与天然气的生产成本、净化费用、管输费用、合同期内天然气供求状况及变动因素、预期利润、预期金融市场变动因素(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等)。
液化天然气离岸价格:由卖方在出口港将液化天然气(LNG)装上专用船为条件的价格。采用离岸价格时,卖方负责在出口港在规定的时间内将LNG装上买方指定的LNG船,缴纳出口税,承担LNG装上船以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装上船后的一切费用则由买方承担。计算单位为百万英热单位(MMBtu)或吨。
液化天然气到岸价格:由卖方负责租船,将LNG装上船并支付由起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费和保险费、出口税,承担买方收货前的一切风险为条件的价格。卖方需向买方提供保险单据。计算单位为百万英热单位(MMBtu)或吨。
⑹ 如何看待俄罗斯在天然气对中国的让步
中国和俄罗斯正努力克服一些棘手的障碍,以便在俄罗斯总统普京5月21日结束在上海的访问之前,达成一宗巨额天然气供应合同。
好消息是,中俄双方领导人21日下午在上海共同见证了中俄两国政府《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的签署。
谤据协议,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俄罗斯天然气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向中国供应的天然气价格是商业机密,中俄期限为30年的天然气供应协议总价值4000亿美元,俄罗斯在中俄天然气协议中提供了税项优惠。
事实上,普京已把达成这份价值达数千亿美元的协议作为其上海之行的首要任务。而在这之前,舆论场对中俄天然气谈判并签署协议并不看好。其原因是,中俄双方虽然承诺深化能源合作关系,但未能就俄对华供应天然气达成最终协议,显示出价格分歧仍是这一久拖未决交易的主要障碍。
众所周知,在俄罗斯对中国的贸易出口中,除了武器交易外,石油天然气是俄罗斯唯一一项有着绝对优势,而中国又迫切想得到石油天然气等的战略资源,因此,俄罗斯不会轻易放弃运用这个筹码的机会。对中国来说,能获得稳定的天然气供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俄罗斯把天然气看作是民族复兴的战略保证,但对于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却心态复杂。
正如此,中俄就天然气合作的谈判已经持续10多年,一直没有达成共识。1999年,俄罗斯天然气公司曾与中方达成意向性的天然气出口协议,但由于国际能源市场价格飙升,双方最终没有签署合同。
2006年,中俄开始设计建设东西两线天然气管道,西线方案在2008年遭到否决。2009年6月,中俄签署《关于天然气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决定修建中俄天然气管线。同年10月,两国签署协议规定从2014年或2015年起,俄罗斯每年向中国供应700亿立方米天然气,但由于种种原因均未实施。
在中俄天然气谈判过程中,双方遇到的主要障碍主要是价格问题。因为中国不愿接受俄罗斯提出的价格要求。俄方坚持使用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的将天然气价格与石油价格挂钩的方式——现在全球石油价格处于高位。显然,中国很难接受俄罗斯的这一要求,而希望对方将价格降低一些。
相对于俄罗斯,目前中国有很大的谈判筹码。俄罗斯急于利用中国天然气需求不断增长这一机遇获利,特别是在近年来一些欧洲买家的需求下降之际。东西伯利亚的天然气滞留,除了给中国以外,无法输送给其他国家。
近几年,中国已从土库曼斯坦进口了约200亿立方米天然气,约占进口总量的一半。两国2013年还签订了一份协议,将在2020年之前将提高天然气年出口量至650亿立方米。就在上周,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访问中国时,并与中国领导人承诺加强双方石油天然气合作。
再说,在俄罗斯目前围绕乌克兰问题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发生的对抗中,俄罗斯虽然“收编”了克里米亚,但也得罪了美国等西方大国,导致其在国际上越来越孤立。这当中,中国担心发生动荡以及疏远美国等西方国家,所以一直保持观望态度。由于俄罗斯希望中国支持的姿态并未得到报答,普京感到十分焦虑。
因此,俄罗斯不得不放下身段有求于中国的支持。此次普京访问中国意在凸显中俄的战略伙伴关系,比如进一步加深军事合作和能源合作。更重要的是,中俄发现双方可以联手削弱美国的影响力,为自身谋求国际经济和战略利益开拓更大的空间。俄罗斯与美欧关系的恶化以及寻求中国的支持等因素,影响了中俄天然气谈判,并迫使俄罗斯对中国作出了较大的让步。
⑺ 中国天然气价格指数
我国天然气进口和定价跟成品油一样比较特殊,基本属于垄断没有完全市场化,所以国内并没专有行程属权威的天然气价格指数,国外市场的天然气标准价格像楼主提到的价格都是公认的期货市场或是期货指数价格, 比较权威比较有代表性, 而国内公布的一些价格都是一些资讯网站根据地方销售价格指定或是编辑的,不具有权威性。
⑻ 中俄天然气合同的计价货币
人民币+卢布
对于这次天然气交易,美元已不再是两国之间的结算货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