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安徽三联学院的创办人是谁
学院的创办人金会庆院长,留日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具有10年高等教育管理经验。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首批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现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全国工商联民办高等教育协会会长、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三联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站长等职务。
⑵ 金会庆的工作简历
1990年12月— 迄今 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所长 1993年04月— 迄今 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研究员 1993年08月—1994年08月 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客员教授 1994年11月—1995年03月 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 1996年04月—1996年06月 美国堪萨斯大学访问教授 1997年03月—1997年05月 美国圣荷西州立大学访问教授 1999年05月— 迄今 第三军医大学交通医学研究所兼职教授 2000年09月— 迄今 安徽三联学院院长、教授 2004年06月— 迄今 安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 2005年02月—2006年01月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2011年08月— 迄今 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任
⑶ 三联大学
安徽三联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具备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本科高校。学院位于合肥大学城翡翠湖畔,拥有第一、第二两个紧邻的校区。占地面积共898亩,校舍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建有各类实验室70余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600万元,馆藏纸质图书71万册。
学院现有交通工程学院、外语学院(英语系、日语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信息与通信技术系、工商管理系、经济法政系、艺术系、护理系、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院(系),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基础部、体育部、图书馆、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单位。
学院开设本科专业23个,高职专业39个。其中交通运输(本科)、市场营销(本科)为省级特色专业,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为省级精品(示范)专业,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应用日语3个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汽车构造》、《液压与液力传动》、《标志设计》、《SQL SERVER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6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新编实用英语拓展教程》、《新编实用英语》、《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经济法》、《新活力旅游英语》为国家及省“十一五”规划教材。“复合型、应用型交通安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实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获批为省级重点质量工程项目,“软件技术实习实训中心”为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院长金会庆博士领衔的“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教学团队被省教育厅批准为安徽省第一批省级教学团队。
学院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牢固树立“依法办校、专家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人才兴校”的办学理念。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已在省内外建立就业和实训基地118个,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连续10届毕业生平均一次性就业率达97%。2004、2008、2009、2010年先后四次被授予“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1年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安徽三联学院的办学定位是:以工为主,文、经、管、艺、理、法、医等学科门类兼有;以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为主,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兼顾高等职业教育;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为我省乃至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特别是事故预防、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行业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努力将学院建成国内外有影响的、办学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⑷ 金会庆的学术论文
1. Jin Huiqing, Study on accident proneness among 7—14 year old children in China. Studies on Public Health in Asia. 2004,:173-179 2. Jin Huiqing, Depth perception and dynamic vision of accident prone arivers: a case-control study. Studies on Public Health in Asia. 2004,:122-126 3. Jin Huiqing, Patterns of unintentional in juries and injury proneness to children in four cities of China. Studies on Public Health in Asia. 2004,:36-42 4. Jin Huiqing,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n Road Accidents in China Studies on Public Health in Asia. 2004,:10-27 5. 金会庆,中国车祸流行病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3):190-192 6. 金会庆,李湖生. 公安应急指挥系统研究. 人类工效学,2004,10(4):7-11 7. 孟凡雨,金会庆,田宝瑛.交通事故现场自动测绘系统开发及应用.人类工效学,2003,9(2):23-25. 8. 金会庆,戴平. 灰色理论在车祸预测中的应用.人类工效学,2001,7(4):24-26. 9. 金会庆,戴平,张树林. 智能运输系统(ITS)研究现状及展望.人类工效学,2001,7(3):39-41. 10. 金会庆,余皖生,张树林,等. 机动车驾驶员身体素质条件及测评指标的研究.人类工效学, 2001,7(3):1-6. 11. 金会庆,余皖生,戴平. 机动车驾驶员驾驶适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5):390-392. 12. 金会庆,张树林,戴平,等. 机动车驾驶员心理素质综合评价的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5):369-371. 13. 金会庆,张树林. 驾驶适性研究回顾与展望.中华创伤杂志,2000,16(4):197-199. 14. 金会庆,戴平. 电工职业适性心理检测指标参考值范围的研究.疾病控制杂志,2000,4(4):327-329. 15. 金会庆,戴平,刘禹国,等. 锅炉司炉作业人员职业适性检测指标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0,27(1):7-9. 16. 金会庆,刘禹国,戴平,等. 计算机在特种作业人员职业适性检测中的应用.人类工效学,2000,6(4):67-68. 17. 金会庆,戴平. 电工作业人员职业适性检测系统测试及评价.人类工效学,2000,6(2):54-55. 18. 金会庆,张树林. 职业应激与神经行为.人类工效学,2000,6(1):37-39. 19. 金会庆,刘禹国,田地. 运用ISO9000系列标准管理现代企业—ISO9002标准在安徽三联科技发展公司计算机厂的应用.人类工效学,1999,5(2):62-64. 20. 金会庆,杨志新,张树林,等. 儿童早期适应行为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优生优育,1999,10(4):162-164. 21. 金会庆,张树林,潘涛. 事故倾性与外周血神经递质水平关系的研究.疾病控制杂志,1999,3(4):263-264. 22. Jin Huiqing, Chen Rong, Jiang Xiuli. Driving competence assessment i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English Edition), 1999,2supplement:14-16. 23. 金会庆,孙业桓,张树林,等. 事故倾性儿童相关心理、生理特征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国学校卫生,1999,20(1):53-54. 24. 金会庆,戴平,刘禹国. 电工作业人员职业适性检测指标研究.人类工效学,1999,5(3):1-4. 25. 金会庆,戴平,刘禹国. 起重机械作业职业适性心理指标正常值范围的研究.人类工效学,1999,5(2):1-5. 26. 金会庆,张树林,陈朴,等. 儿童非致死性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人类工效学,1999,5(1):1-5. 27. 金会庆,戴平,田地,等.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职业适性检测指标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9,9(2):59-64. 28. 金会庆,李湖生,戴平. 职业适性与职业适性测评研究进展.人类工效学,1998,4(4):42-46. 29. 金会庆,陈嵘,邹文艺.合肥市388名驾驶员体内神经递质水平的实验室研究. 荒记俊一编集.交通安全と健康—第2回日中国际会议论文集.东京:日本杏林书院,1998.94-96. 30. 金会庆.驾驶适性研究进展.荒记俊一编集.交通安全と健康—第2回日中国际会议论文集.东京:日本杏林书院,1998.52-54. 31. 荒记俊一,金会庆,横山和仁.日中の交通事故に关する疫学的研究.荒记俊一编集.交通安全と健康—第2回日中国际会议论文集.东东京:日本杏林书院,1998.13-21 32. 金会庆,汪泓,李健. 中国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量表编制及常模的制定(国家 “八五”攻关项目).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4):204-206. 33. 金会庆. 中国机动车驾驶员职业适性研究及应用.中华创伤杂志,1996,(3):171-172. 34. 金会庆,张树林,解梅. 儿童事故倾性与外周血神经递质和激素水平关系的初探.疾病控制杂志,1996,3(1):13-15. 35. 金会庆,戴平.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安全态度的制定.《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交通工效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1996.129-131. 36. 金会庆,卢先发. 关于确定起重机械作业人员检测指标体系的研究.《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交通工效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1996.102-107. 37.金会庆,戴平.中国特种职业适性研究现状.《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交通工效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1996.93-95. 38. 金会庆,卢先发.五种特种职业适性生理、心理检测指标研究.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交通工效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1996.71-76. 39. 金会庆,王文跃. 事故倾性驾驶员和事故倾性儿童体内神经递质水平的比较研究.《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交通工效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1996.8-11. 40. 金会庆,邹文艺. 驾驶员与儿童事故倾性流行病学研究.《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交通工效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1996.1-7. 41. 金会庆,邹文艺. 驾驶员与儿童事故倾性研究.人类工效学,1996,2(3):20-23. 42. 金会庆,荒记俊一,段露玲,等.驾驶员体内神经递质水平的研究. 见:金会庆主编.《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外驾驶适性与神经行为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639-644. 43. 陈嵘,段露玲,金会庆.驾驶员的应激研究. 见:金会庆主编.《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外驾驶适性与神经行为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607-612. 44. 段露玲,荒记俊一,金会庆,等.驾驶员视机能影响因素研究. 见:金会庆主编.《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外驾驶适性与神经行为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563-570. 45. 陈嵘,金会庆,段露玲,等.年龄、驾驶经历对速度估计、复杂反应判断、操作机能影响的研究. 见:金会庆主编.《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外驾驶适性与神经行为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553-562. 46. 陈嵘,段露玲,金会庆.职业适应性检查. 见:金会庆主编.《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外驾驶适性与神经行为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132-136. 47. 金会庆,陈嵘,段露玲.中国驾驶适性研究现状. 见:金会庆主编.《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外驾驶适性与神经行为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1-16. 48. 金会庆,陈嵘,张树林. 机动车驾驶员的速度估计、复杂反应判断和操纵机能特征研究.人类工效学,1995,1(1):13-18. 49. 金会庆,陈嵘,许军. 摩托车交通事故特征及其预防对策.中华创伤杂志,1994,10(6):295-296. 50. 金会庆,陈嵘. 儿童行人事故.中国优生优育,1994,5(1):44-46. 51. 金会庆,陈嵘. 驾驶员个性与事故倾向性研究概况.应用心理学,1994,9(1):47-51. 52. 金会庆,何存道,陈嵘. 危险感受.心理科学,1994,17(1):42-46. 53. 金会庆,邹文艺,许军. 复杂反应判断与交通事故安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117-120 54. 金会庆,陈嵘,许军. 摩托车交通事故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114-117. 55. 金会庆,徐勇. 老年驾驶员与交通事故.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110-114. 56. 金会庆,陈嵘. 安全态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108-110. 57. 金会庆,陈嵘. 驾驶员的注意品质及其影响因素.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106-108. 58. 金会庆,许军. 速度估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104-106. 59. 金会庆,邹文艺. 深度知觉及其影响因素.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101-103. 60. 金会庆,徐业根.夜视力与夜间交通事故.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99-101. 61. 金会庆,王国军,陈嵘. 驾驶员的动态视力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96-99. 62. 金会庆, 事故倾性.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91-95 63. 金会庆,陶芳标. 新考与在职机动车驾驶员生理、心理素质指标的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87-95. 64. 金会庆,陶芳标. 新考机动车驾驶员生理、心理素质指标的年龄、性别特征及其正常值范围的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81-87. 65. 金会庆,陶芳标. 在职机动车驾驶员生理、心理素质指标的年龄、性别特征分析及其正常值范围的制定.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75-81. 66. 金会庆,徐勇. 事故倾性驾驶员人体形态指标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73-75. 67. 金会庆,徐勇. 事故倾性驾驶员的生理机能指标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71-73. 68. 金会庆,陈嵘,张元友. 事故倾性驾驶员安全态度特征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68-71. 69. 金会庆,陈嵘,王国军. 事故倾性驾驶员的人格特征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65-68. 70. 金会庆,陈嵘. 驾驶员的危险感受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60-65. 71.Jin Huiqing, Shunichi Araki, Wu Xike,et al. Effectiveness of choice reaction time test for mass-screning of accident prone drivers, 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1994,15(suppl.2):55-60. 72. 金会庆,王国军. 事故倾性驾驶员与安全驾驶员操纵机能的比较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52-55. 73. 金会庆,张元友. 事故倾性驾驶员与安全驾驶员动态视力的比较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49-52. 74. 金会庆,许军. 事故倾性驾驶员与安全驾驶员夜视力的比较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46-49. 75. 金会庆,张元友. 事故倾性驾驶员与安全驾驶员深视力的比较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44-46. 76. 金会庆,徐勇. 事故驾驶员与安全驾驶员体内神经递质水平的比较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42-44. 77. 金会庆,王国军.中国机动车驾驶员事故倾向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 志,1994,15(增刊 2):35-42. 78. 金会庆,王国军. 不同地区车祸发生的比较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32-35. 79. 金会庆,徐业根. 1988-1992年西安市车祸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26-32. 80. 金会庆,徐业根. 1988-1992年济南市车祸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21-26. 81. 金会庆,徐业根. 1986-1990年杭州市车祸的流行病学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16-21. 82. Jin Huiqing, Shunichi Araki, Wu Xike,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rtain climate factors and traffic accidents: an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in China. Chinese Journal Epidemiology, 1994,15(suppl.2):9-16. 83. Jin Huiqing, Shunichi Araki, Wu Xike,et al. Traffic accidents in China: a descriptive study. 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994,15(suppl.2):1-9. 84. 金会庆,徐勇. 儿童意外伤害的研究进展.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3,27(6):374-375. 85. 金会庆,陈嵘. 危险感受检测技术的开发.见:龙升照主编.《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进展》(第一卷).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82-487. 86. 金会庆,徐勇.一般职业适性测试的标准研究. 见:龙升照主编.《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进展》(第一卷).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00-403. 87. 金会庆,蔡维平. 气温、能见度与车祸关系的分析.《首届中日驾驶适性理论与对策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428-432. 88. 何存道,金会庆,蔡维平,等.危险度感受性检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首届中日驾驶适性理论与事故对策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137-140. 89. 金会庆,蔡维平,俞义年. 速度估计、复杂反应判断对筛检事故多发者的作用研究.见:金会庆,何存道主编.《首届中日驾驶适性理论与事故对策研讨会论文集》,1992.60-65. 90. 金会庆. 事故倾性. 见:金会庆,何存道主编.《首届中日驾驶适性理论与事故对策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1-7. 91. Jin Huiqing, Shunichi Araki, Wu Xike, et al. 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of accident-prone automobile drivers in China: a case-control stu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991,20(1):230-233. 92. Jin Huiqing, Shunichi Araki, Wu Xike, et al. Neurobehavioral study on accident-prone motor-vehicle drivers in China. Instrial Health, 1991,29:23-26 93. 金会庆.车祸流行病学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87,22(1-4):81-82 94.金会庆,余皖生,李迎春.学龄儿童事故倾向性与家庭相关因素关系的探讨.中国公共卫生杂志(已录用) 95.金会庆,余皖生,李迎春.意外伤害及事故倾向性的家庭聚集性分析.中国妇幼保健(已录用) 96. 金会庆,道路交通安全生命保障系统研究.工程前沿论文集(已录用) 97. 金会庆,徐雪,周荷琴.基于视频的复杂路口车流量检测方法(投递中) 98. 金会庆,宋扬.基于模拟驾驶的事故倾向性动态测评模型构建.中国科学(投递中) 99. Li Yingchun,Jin Huiqing.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 and Injury Among School-aged Children in Rural China: A Case-Control Pilot Study. Ambulatory Pediatrics.(In Submiting ). 100. 宋扬,金会庆.现代交通安全教育训练方法与技术研究进展.工程前沿论文集(已录用) 101. 张维一,宋扬,金会庆.基于描述逻辑的汽车动力学本体研究.计算机学报(投递中) 102. 宋扬,张维一,金会庆.本体模块化研究.计算机研究进展(投递中)
⑸ 安徽三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安徽三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合肥高新区望江西路800号合肥创新产业园D9楼607室经营范围:智能家用及工业用机器人的研发、销售;机器人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医疗器械生产技术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电子电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多媒体音频视频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精密机械技术的研发。安徽三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合肥高新区望江西路800号合肥创新产业园D9楼607室经营范围:智能家用及工业用机器人的研发、销售;机器人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医疗器械生产技术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电子电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多媒体音频视频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精密机械技术的研发。
法定代表人:金会庆
成立时间:2014-08-08
注册资本:55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40191000037729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华佗巷88号1幢一层、2幢一层、3幢三层
⑹ 安徽三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安徽三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属名: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是主要从内事交通安容全和智能交通领域技术开发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本6042万元。公司学术带头人金会庆,留日医学博士,长期从事事故预防研究工作,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综合研究车祸第一人”,系我国著名的事故预防专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篇,获国家专利17项,研制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4项,取得国家科技部、经贸委、卫生部、交通部、公安部、铁道部、质监局及安徽省科技成果4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以金会庆博士为项目第一完成人的“中国道路交通事故主要预防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基于本体的交通系统驾驶员个性化培训技术开发及标准化”项目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我国民营企业和民办科研院所零的突破。
法定代表人:金美莲
成立时间:1990-12-30
注册资本:6042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40000000044087
企业类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669号F地块9号楼
⑺ 人类工效学的其他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
主编:金会庆
ISSN:1006-8309
CN:34-1147/G3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环湖东路45号
邮政编码:230081
⑻ 安徽三联学院评价怎么样啊
我是三联大二的 我来个公正的评价吧
三联以交通防治为核心的集团 学校最大的学院 也是交通学院 因为和日本贸易较多 又开设了 日语 英语等专业
目前本科只有5个专业有学士学位 不过每年都在申请 估计等你毕业的时候 应该都会有学士学位了(必须学习过得去,而且英语四级得过四级,学校才给证书的)
关于住宿 学校有6人间宿舍 也有4人间的公寓(有独立卫生间) 住公寓的不会有助学贷款
关于食堂 我去过合肥很多学校 我们学校的饭 还是可以的 记得中医学院的菜都是水煮的
关于学习风气 老三联以前是和卫校在一起的 所以比较乱 但现在分开了(一校区为统招区,专科区。二校区为红十字卫校,校区收购了以前的水利水电学校) 学校英语 日语同学 学习最为努力,有早晚固定自习,努力看得见。其他就看自觉了
还是那句话,你考得怎么样,自己应该清楚,三本专科,也就是看自己吧 不过三联的教师还是资历不足(好的教师,博士生都去安大,工大了,这都明白)
好的三本 合肥的新华学院 实力比三联强点 不过他们主要好像是土木工程吧
⑼ 合肥三联学院外语系毕业有学位证吗
合肥三联学院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安徽三联集团控股,总裁兼院长金会庆。主校区位于合肥大学城,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民办普通应用型本科高校;
既然在学信网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那么在外语系毕业就同时拥有合肥三联学院的毕业证和学位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