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原油价格的波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突然性重大政治时间(石油除了一般商品属性外,还具有战略物质的是属性,所以受政治实力和政治局势的影响。
2,石油库存变化(库存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一个缓冲,当期货价格高于现货时,商业库存会增加,刺激现货价格上涨。相反促使现货价格下跌)
3,OPEC与国际能源署IEA的市场干预(他们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市场供应格局,从而改变人们对石油价格走势的预期)
4,国际资本市场热钱流出或者流入(当全球金融市场投资机会缺乏,大量的自己进入国际商品市场,尤其是原油市场,不可避免地推高国际油价,并使其严重偏离基本面)
5,汇率变动(原油价格变动和美元与国际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存在负相关关系,美元上涨使以美元结算的原油承压。当地缘政治动荡时,原油与美元呈正相关性,两者相得益彰)
6,异常气候(异常天气可能会对石油生产设施造成破坏,导致供给中断,从而影响油价)
7,利率变动(当利率提高时会减少资本投资,导致较小的初始开采规模;高利率也会提高替代技术的资本成本,导致开采速度下降)
8,税收政策(税收加大时会减少原油开采的净利润,相应减少了开采时期的积极性。
Ⅱ 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中石化有什么影响
你应该知道中国的原油有6成还是8成靠海外进口的,中石化中石油等就是买家,国际油价波动你说有没有影响,进货价涨了,加工售卖价不涨,那不是等着亏么
Ⅲ 原油价格波动受什么影响
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
1、供求关系(不用解释太多吧),
2、宏观经济(政策法规,通货膨胀,货币汇价:主要是美元,利率等)
3、国际政治因素(地区动乱争端,战争)
4、相关市场的联动性(黄金,外汇(主要是美元),股票)
5、投机活动和国际游资 ,
6、心理因素(交易者对市场的信心程度)
通常认为都是以上因素 还有一种观点 是老师傅说的 相当精辟;真正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东西记住只有一个:资金。 资金是否进入了原油市场或者资金是否从原油市场抽离。资金可以分类为:供求的资金、炒作资金、避险资金。 1、供求资金,就是需求,市场上的正常需求。2、 炒作资金,一旦价格超过了供求关系,偏离了正常价值。或者一个超常波动的出现都是供求资金的进出造成的。
Ⅳ 美元加息对原油价格波动有什么样的影响
从理论上来讲,美联储加息对于原油来说是有着利空影响的,但是个人认为,有关于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最主要的还是供需,这是一个长期的影响因素。例如欧佩克成员国某些成员国出现了产量下降,或者出口受到影响等,这些会影响到市场供需减少,原油价格就会受此影响,推动上升。再例如EIA库存,美国EIA原油库存大幅增加的时候,市场供应可能就会大于需求,原油价格也会下跌。
Ⅳ 影响原油价格波动的因素有哪些
现货原油的涨跌和主要和下列因素有关
(一)石油的商品属性——供求关系决定油价方向
决定原油价格长期走势的主要是原油供需基本面因素。由于原油是不可再生性资源,因此原油短期供给弹性较小,所以在没有新的大型油田被发现以及重大技术创新出现时,影响原油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是决定原油需求的世界经济发展状况。
(二)石油库存——影响油价波动预期
1.何为石油库存
石油库存分为商业库存和战略储备,商业库存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在石油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的情况下企业能够高效运作,同时防止潜在的原油供给不足;
2.石油库存与油价
石油库存对油价的影响是复杂的,当期货价格远高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倾向于增加商业库存,减少当期供应,从而刺激现货价格上涨,期货现货价差减小;当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倾向于减少商业库存,增加当期供应,从而导致现货价格下降,与期货价格形成合理价差。
(三)石油生产成本
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其生产成本会影响生产者跨时期的产量配置决策,进而影响到市场供给量,间接地引起石油价格波动。
具体你可以问不懂的话可以问老湿Ϙ1652075923希望能帮到你
Ⅵ 影响原油价格波动的因素有哪些
供求关系,原油库存,汇率因素,经济发展状况,突发事件与气候状况。
习惯上把未经加内工处理的石油称为容原油。一种黑褐色并带有绿色荧光,具有特殊气味的粘稠性油状液体。是烷烃、环烷烃、 芳香烃和烯烃等多种液态烃的混合物。
(6)原油价格波动对航天的影响扩展阅读:
原油主要成分是碳和氢两种元素,分别占83~87%和 11~14%;还有少量的硫、氧、氮和微量的 磷、砷、钾、钠、钙、镁、镍、铁、钒等元素。比重0.78~0.97,分子量280~300,凝固点-50~24℃。
原油产品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 其中,各种燃料产量最大,接近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
原油分类
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
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
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Ⅶ 如何看待航油价格波动对我国民航发展的影响
随着航油需求量的上升,航油价格的波动对民航的影响将十分深刻。
1. 直接导致民航业的整体亏损 在民航业内部,航油公司负责航油的采、供、储、油品的计量与化验及为航空公司提供加注服务;航空公司是航油的最终需求者,是航油公司的最终用户。以航油价格上涨来分析,航油公司作为销售企业,可以将油价上涨转嫁给航空公司,即提高航油销售价格使自身不受影响;航空公司作为航油供应链的下游企业,受到航油价格上涨的影响较大,其成本中航油成本必然上涨,在短期内消化成本上涨的最直接办法是提高机票价格或削减航线,这样做的后果是将航油成本转嫁给了消费者-乘客。如2000年直到11月1日,票价仍维持原价。而航油成本的上升,由民航业内部自我消化。致使今年上半年民航全行业因油价上涨新增12.7 亿元亏损,其中航空公司7.5亿元,航油公司承担5.2亿元。油价的上涨对经营形势已十分严峻的航空公司无疑是雪上加霜,2000年上半年航空公司共亏损9.9亿元。 2. 影响当今民航业的战略重组 针对民航业规模经济性差、经营成本高、航空公司间恶性杀价竞争的弊端,中国民航业定下了进行战略重组的方向,即把小而散的众多航空公司重组为国航、南方航、东方航三大集团公司,以期增强国际竞争力。但这战略的实施,却遇到了航油价格上涨的不利形势,航空公司在普遍亏损的情况下进行战略重组,难度很大。 产业重组的直接含义就是通过并购(M&A)、分立(Spin-off)及资产剥离出售(Divestiture)对企业的相关资产进行调整,一般原则是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遵循市场规律进行。但现状是航空公司因航油价格上涨全部亏损,若以利润标准衡量,航空公司除了历史上的辉煌外,没有哪个是真正意义上"强强联合"中的优势企业。另一方面,巨额的亏损使得民航企业背负更高的负债,资本结构劣化,以资本为纽带演变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不利于民航业积极应对加入WTO的挑战 中美就中国加入WTO签署的协议标志着中国入世的必然趋势。中国民航业受长期军事化及计划经济影响,在技术、资金、人才、管理和市场化方面,与国际民航业存在较大差距。从发展的观点,也说明我国民航业在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方面还有许多潜力可挖,即高油价与高票价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另一方面,从现在到中国加入WTO乃至国家取消对民航业保护的期限,只有不到四年的时间,留给民航业降低成本的空间与时间非常有限。伴随航油价格上涨,使得民航业企业的服务价格继续走高,这与要求在短短几年内价格由高处下调存在着明显的逆向及抵消作用,给中国民航入世增加了困难。从微观上说,也不利于航油公司与航空公司的发展。我国加入 WTO后,将逐步取消或减少原油及成品油的关税,开放国内成品油市场,允许国外石油跨国公司参与国内油品市场经营;对航空公司而言,天空的开放,意味着国际航空业的"巨无霸" 将介入国内航空市场,与国内航空公司抢占市场。如果不存在航油价格上涨的压力,航油公司与航空公司还有时间与精力改善管理、降低成本以迎接WTO的到来;那么在现今油料价格飞涨的情况下,航空企业疲于注视油价波动,不会有太多时间、精力去练降低成本的内功。这样,高成本加高油价,对于介入中国航空市场的国际资本而言,根本不处于相同的起跑线。在日趋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中国民航企业处于极其不利的局面。 解决航油价格波动对民航业影响的对策思考 在目前国内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走出通货紧缩困境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作为第三产业中居于主要地位的民航业,有责无旁贷的重任。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民航业,由于资源禀赋及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的特殊性,长期处于国家政策保护下的自然垄断地位,其市场应变力、竞争力非常薄弱。民航业多年的亏损,有体制、管理、组织、人文等诸多因素,而去年上半年因航油价格上涨而导致的全行业亏损,不过是民航业内部重重矛盾激化的再次体现。解决航油价格波动对民航业影响,应横向、纵向联系民航业内部各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由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入手,积极寻求应对措施,达到标本兼治。
1.宏观角度:尽快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体制 国内目前原油价格已与国际市场接轨,但成品油价格却未做到,仍执行政府指导价,国内航油价格的变化明显滞后于国际市场。,航油公司作为直接面对航油价格波动的见证与运作者,无法自主决定购销价格。同样,航空公司在票价的浮动上,也只能服从民航总局的决定。因此现行民航价格带有浓厚的行政规定性,政府及代理机构直接插手企业的生产经营,致使企业对价格波动的漠视、对经济利益的漠视、对不合理现行政策反馈意见的漠视。 针对以上弊端并结合航油价格上涨的影响,政府应密切加强对民航业的行业调控,改善现有的价格体制,减少政府直接行政干预手段、增强市场配置功能。 (1) 国家应根据国际航油市场的变动,视航油与汽柴油一样,每月及时调整价格,并在价格上给予航油公司一定比例的价格贴水。(2) 继续深化石油与石化行业的产业升级与优化,以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降低两公司生产成本。 (3) 提高航油公司报请进口航油的审批效率。我国在进口油品管理上实行配额和许可证制度,航油公司每年的进口油计划需上报国家有关部委审批,由于审批环节过多、时间过长,往往会出现在国际油价较低位时,航油公司想多组织进口,但额度未批下来;在国际油价处于较高位时,额度反而批下来了。国家有关部门应在审批效率上多下工夫。 2. 中观角度:尽快转变民航业现行管理体制 (1) 民航总局在航油公司与航空公司之间价格规定上,应重点听取双方意见,不应直接介入双方价格的订立。而应该将工作重心放在监督价格形成、防止两公司出现价格分配不均和出现滥用资源垄断性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上。即在航油价格上涨时,民航总局促使两公司建立互利互惠、共担风险与成本的贴水浮动价格体系,并结束两公司互相指责、推委亏损责任的恶性循环。 (2)民航总局在对待航空公司的票价上,应遵循市场导向。 航空公司票价的变动、航线的增减,是应对国内外航空市场瞬息变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策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航空公司并没有自己决定的权限。 3. 微观角度:尽快实施航空企业的低成本战略 航空业属于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资金流动量大,资产、投资和物资采购规模大的特点,且由于民航企业属非生产性企业,依靠技术进步降低成本的空间十分有限,所以将成本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内部经营运行机制及其内部管理上。,民航企业应变航油价格上涨的压力为动力,努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具体途径是: (1) 航空公司 a. 应积极利用当前战略重组的大好时机,努力提高规模经济性,从全局出发调整运力;杜绝购进油耗大、机队结构不合理的机型。 b. 降低人力成本:国外航空公司一架飞机养100人,而我国却养400人,说明航空公司在减员增效上大有文章可作。可以通过减员增效,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2) 航油公司 a.紧跟国际市场油价,将油价波动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力争在低油价时多组织进口航油,加大储备。 b. 航油公司的吨油成本之所以高,主要由于国内炼化企业及机场总体布局不合理致使航油的运输费用过高造成的,此外航油公司也同样存在规模经济性差的弱势。因此航油公司在如何降低航油运输成本的问题上有许多潜力可挖。
Ⅷ 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各方面的影响
第一,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将降低国内生产总值。油价上涨50%,将导致外汇支出增加、出口减少1.468%,投资下降0.106%,消费支出减少0.206%,进而使实际GDP总量减少0.137%。 第二,油价上涨会打破贸易平衡。报告认为,国际原油价格上涨50%,人民币汇率将下跌0.636%。人民币贬值会使进口商品昂贵,出口商品便宜,从而减少中国实际收入,恶化中国国际收支状况。 第三,油价上涨,将加大以石油为燃料或原料的企业的成本,增加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中国国内对原油进口需求量持续上升,而高油价直接导致支付原油采购成本上升,最终将由国内各行各业承担,从而降低行业利润。 第四,石油价格上涨将使出口面临下降的潜在危险。一方面,以石油为主要燃料、原料的产品,因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使出口面临下降的潜在危险;另一方面,出口对象国因油价上涨使国际收支出现困难,进而降低进口能力。 第五,油价上涨对农村和城镇居民的福利影响不同。总体而言,油价上涨会使两类居民福利同时下降,但农村居民福利损失比城镇居民大,且前者福利下降速度也比后者快。 第六,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使得原油和以原油为主要原材料的成品油价格上涨,促进劳动与资本资源向石油开采部门流动,这有利于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第七,油价上涨将推动各国在技术进步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技术进步在抵抗油价风险中作用明显,其中以石化和交通运输部门技术进步的作用最大。石化和交通运输部门低、中等程度的技术进步,可分别在油价涨幅不超过20%至50%的情况下,完全消除油价上涨对实际GDP造成的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