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铁矿石涨价,对钢铁类股票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铁矿石是钢铁企业的原材料,铁矿石涨价会使钢铁企业利润下降,股价可能会随之下跌。
但是,如果该企业拥有自己的铁矿资源,那么同其它只能购买铁矿的企业相比,它就有了优势,它的股价不跌反而会涨。
例如工资的增加又使得个人消费再度增加。企业投资的增加和个人可支配收人增加,使实物经济质量不断提高,企业效益不断上升,经济发展得到进一步刺激。
当经济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社会消费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产品供过于求,企业开始缩小生产规模,社会上对资金需求减少,产品价格回落,经济进入低迷状态。
(1)历年来铁矿价格扩展阅读:
股价变化因素对股价的影响:
就股市而言,概括地讲,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可分为:个别因素和一般因素。就影响股价变动的个别因素而言,通过该上市公司的季报、半年报和年报大抵可以判断是否值得投资该股以及获利预期。
就影响股价变动的一般因素而言,除对个股股价变动有影响,主要可以用作对市场方向的判断,而且市场对场外的一般因素的反应更为积极和敏感。
这是因为场外的任何因素要么利好市场,要么利空市场,这就意味着股价的涨跌除上市公司本身因素外,空头市场还是多头市场的判断来自于影响整个市场的诸多因素。
该上市公司的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前三年的收益率和未来三年的预测、历年的分红和增资扩股情况、大股东情况等等。这些是选股时应该考虑的要素。
⑵ 历年铁矿石价格
在梁瑞安的微博上看到的,只有大致走势,聊胜于无。
⑶ 5.矿产品价格
(1)矿产品价格总体上升三成
2010年,矿产品价格呈现迅速回弹之势,综合价格水平同比增长28.3%(图44)。三季度价格虽有所回落,但进入四季度矿产品价格重新上扬,部分矿产品价格逼近甚至超过金融危机前水平。首先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上年同期矿产品价格比较低,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回暖,矿产品价格开始回升;其次是一季度以中国等“金砖四国”经济的较快稳定运行,拉动了矿产资源的需求;再次是4月开始的房地产新政和6月开始的节能减排风暴暂时压制了矿产资源的需求造成三季度矿产品价格有所回落,进入四季度随着被压制需求的释放价格开始回升。从月度看,重要能源和金属矿产品价格铝略有回落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处于高位盘整状态;重要非金属价格受金融危机影响价格进一步回落,但三季度开始呈现摆脱金融危机之势,价格趋于上扬。
图 44 矿产品年度综合价格变化情况
(2)能源价格上涨较快
原油价格快速上涨。大庆原油现货价格全年平均为78.1美元/桶,同比增长45.5%;从月度来看,呈波动上行态势。从1月的76.9美元/桶上扬至4月84.4美元/桶,之后回落至7月的72.7美元/桶,8月开始缓慢上涨,12月均价涨至91.2美元/桶,12月30日一度高达93.7美元/桶(图45)。同期,美国纽约原油现货均价为78.4美元/桶,同比增长31.6%;从月度看,呈现振荡调整状态,从1月的79.2美元/桶涨至4月的84.4美元/桶,再回调至5月的73.6美元/桶,6月开始上扬至12月的89.1美元/桶,12月31日一度高达91.4美元/桶,2011年1月18日冲至97.3美元/桶。油价大幅上涨主要是由于美元走弱,刺激了市场对原油期货的风险偏好,以及投资者对经济复苏预期看好引起的。因为2010年全球原油供需平衡。根据IEA最新的报告,2010年全球原油需求是8660万桶/日,比2009年增加160万桶/日。原油需求的增量主要来自于非OECD国家,尤其是亚太地区的非OECD国家,需求增量占世界需求增量的一半以上。而OECD国家特别是欧洲地区的OECD国家由于需求较弱,原油需求量反而比2009年降低了10万桶/日,仅为4540万桶/日。年内原油价格的调整主要原因是希腊债务危机,整个欧洲经济的不景气,美国实体经济复苏难有显著起色,吉尔吉斯斯坦和朝韩地缘政治的不稳定。伊朗问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坚持对伊朗实行制裁,伊朗威胁如果美国进一步加强制裁,其可能会中断石油出口。尽管OECD国家充裕的库存和OPEC600万桶的剩余产能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伊朗中断出口的担忧,但伊朗问题如果恶化仍会刺激国际原油市场敏感的神经。伊拉克自2003年海湾战争后国内教派冲突频繁,局势动荡。另外,欧洲、美国及中国遭受到的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也是影响油价的重要因素。
图 54 水泥价格变化
⑷ 近年铁矿石期货走势图
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走势图,另注,2013年10月铁矿石期货上市交易。
2015年至今
⑸ 近年来,钢铁价格走势
2008年全球铁矿石价格谈判已尘埃落定。有关专家预测2009年全球铁矿石价格走势,认为明年的铁矿石价格将在今年的基础上保持基本稳定,不会有大的起伏,甚至略有回落,其理由如下:
一、铁矿石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近几年,世界经济经历新一轮高速发展,带动全球钢材需求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也在持续飙升。2007年,世界三大铁矿石出口国出口量达6.27亿吨,2008年将达到7.28亿吨。需求的增长,必然带动铁矿石价格的上涨。从2002年开始,铁矿石一年一个台阶。可以说,这几年铁矿石价格的增长,是市场的必然。然而,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美元贬值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近期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通胀明显。这种世界经济发展放缓的大趋势必然会影响到对钢材的需求也会放缓。导致对铁矿石需求的下降。
二、中国近年钢铁工业飞速发展,推动了世界铁矿石贸易的急剧增长。2007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3.83亿吨,占世界贸易总量的46%。但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宏观调控,节能减排,限制钢铁产品出口,这些措施抑制了对钢材的需求。今年中国钢产量预测将达到5.24亿吨,明年的增长幅度有可能降低。由于世界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刺激了国内铁矿石的生产。今后,中国钢产量有所增长的话,国内增产的矿石完全能够满足需求。因此,明年中国进口铁矿石不会有大的增长,很可能维持今年的水平。
三、2003年以来,全球铁矿石的投资是大幅度加快的。尤其是2004年之后,铁矿石的暴利刺激了投资进一步增长,世界铁矿石三巨头都扩大了生产规模。从最近得到的信息看,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仍然在扩大规模,并已经排出了扩大规模的计划,有的规划已经开始实施。比如,力拓未来5年将投入300亿美元,最终扩产目标达到6亿吨;必和必拓2015年的产能目标是3亿吨;淡水河谷未来5年将投资590亿美元开发铁矿石项目。而且,伊朗、印尼、菲律宾、俄罗斯等国家,也在不断地在出口铁矿石。未来两年铁矿开采业产量将增加 3.25亿吨,而需求量仅增加2.5亿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世界钢铁产量增长的主要国家及地区在东南亚、中东以及印度,但其增速远不及铁矿石的增速。
四、今年铁矿石价格的谈判机制有所调整,过去提一家谈完,各家认可,今年是一家谈完,其他家根据自己的利益还要谈。因此说,今年的价格是一个开放的价格、市场的价格、各方利益充分体现的价格。该涨的都涨了,价格已经到位。明年除非有大的动荡,比如军事、政治、经济、自然灾害的大动荡,否则铁矿石价格不会有大的起伏。
⑹ 沙钢宝钢历年铁矿石进口量 品味 国别 价格 以及库存信息 急求啊
这些国家内部资料,怎么会随便查到呢,要不你去黑客内部网站,说不定就可以查到
⑺ 中国历年铁矿石进口数据哪里可以查到
中国历年铁矿石进口量(万吨)
2000年 6997
2001 9231
2002 11150
2003 14813
2004 20800
2005 27500
2006 32600
2007
2008 44366
2009 62777
最好到海关总署查
⑻ 中国的铁矿多吗
近些年来,全球铁矿石价格持续大幅上涨。数据显示,国际铁矿石基准价格2006年、2007年和2008年涨幅分别为19% 、9.5%和65%。最近市场传言,必和必拓和力拓两大矿业公司将在与中国的铁矿石谈判中赢得85%的提价。
与此同时,铁矿石现货行情更是强劲攀升。2008年4月份,印度现货铁矿石到岸吨价在1500元人民币左右,比去年初大约上涨1.3倍,其2007年的价格涨幅分别是澳大利亚的2.1倍,南非的1.3倍。
对于铁矿石价格强劲上涨的原因,目前已有不少论述。归纳起大体有四个方面:一是国内外经济快速运行和钢铁消费的旺盛增长,引发了铁矿石的巨大需求:二是美元贬值等通货膨胀因素;三是生产成本显著提高;四是铁矿石生产商的高度垄断;五是国内钢铁企业分散,竞争激烈。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被人们所忽视。即国内部分钢铁企业的乘机炒作,客观上也产生了推波助澜作用。
据测算,2008年3月末,全国30个主要城市、五大品种的钢材平均价格为5642元/吨,同比上涨41.8%,绝对吨价提高了1662元。如果按照钢铁企业平均出厂价格低于市场价格200—300元/吨计算,3月末全国钢铁企业的平均出厂价格也提高了1300多元/吨,而同期大型钢铁企业所增加的铁矿石费用不超过500元,即使将焦炭、废钢、动力、物流、环保、工资等全部费用考虑进去,所增加的吨钢成本也不会超过1000元。由此可见,国内钢铁企业乘铁矿石涨价之机,又扒了下游行业一层皮。根据中钢协统计,今年1-2月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225.63亿元,在去年增长41%的基础上,同比又增长了20.4%。钢铁行业实现利润能够连年大幅度增长,其中提高价格“功不可没”。
中国钢铁企业不断提高出厂价格,在生产成本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实现利润不减反增,也就意味着国际市场铁矿石的涨价因素,能够通畅地向下游行业传导,甚至还可以获得炒作题材,借此拮取“超级红利”。有观点认为,现阶段铁矿石价格谈判中,中国钢铁企业不断上涨的出厂价格和大幅增长的实现利润水平,已经成为全球两大家矿业公司涨价铁矿石的理由之一。因此,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所以能够连年急剧上涨,如果追根溯源,国内部分大型钢铁企业连年频繁上调出厂价格(甚至一月数次提价),缺少自我约束,无疑也是一个重要诱因。
二、铁矿石价格行情有可能出现深幅调整
下阶段铁矿石价格走势如何?是否会一直涨下去?其实也不尽然。种种迹象表明,由于上述涨价支持因素向相反方向的转化,铁矿石价格行情有可能面临深幅调整风险。
(一)国内外经济同步减速
这是铁矿石价格深幅调整的最大风险因素。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经济开始滑坡。次贷危机暴发,其负面效应向全世界的扩散,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显著减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据此将2008年世界经济增幅调降至3.7%,并认为2009年进一步减缓,未来两年全球经济增长低于3%,即进入衰退的几率为25%。
美国和世界经济减速,直接引发中国出口紧缩,导致经济增速回落。多数观点判定,2008年中国经济(GDP)增长速度在9.5%-10%之间,比上年水平回落1—2个百分点。有观点认为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还将进一步下滑。
国内外经济增长的同步放缓,尤其是美国这个最大的最终消费品市场的萎缩,势必带来中国钢铁产品需求力度减弱,比如今年1季度中国钢铁产品出口量由上年的强劲增长转为大幅下降,从而引发中国钢铁产量增长势头回落,也就导致了这个铁矿石涨价的最大支持因素弱化。据统计,2008年1季度累计,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仅增长8.6%,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了近14个百分点。如果按照今年前3个月的平均产量计算,预计全年中国粗钢产量大约为49976万吨,只比上年增长2%左右。即使将今后新增产能因素考虑进去,2008年全国粗钢产量增幅也将在10%以内,大大低于上年增长水平。
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中、小钢厂产能,是2008年中国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如果上述目标能够实现,或者是部分实现,都会进一步减缓中国钢铁增产势头。
总之,2008年中国钢铁增长水平回落已成定局。预计2009年,甚至今后若干年内,这种低增长局面都不会改变。受其影响,中国铁矿石的需求增长力度势必减弱,这对于多年来强劲上涨的铁矿石行情肯定会产生很大抑制。
(二)美元贬值逐步见底
美国陷入次贷危机后,美联储频繁降息,美元持有者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因此成为美元贬值的重要因素。由于现阶段越来越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尤其是抑制消费的副作用日趋严重,预计美联储降息救市将要告一段落,本轮超过300基点的降息有可能在近期画上句号。
受其影响,持续数年之久的美元贬值可能在2008年下半年逐步见底。如果美元贬值见底开始反弹,一定会推动铁矿石价格相应跌落。
(三) 高价格对于消费的抑制作用
多年来供求关系的“紧平衡”,是全球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高物价本身也会对消费产生很大的抑制,促成供求宽松局面出现。比如钢材强劲上涨后,并由于人民币的快速升值,使得许多家电出口萎缩。据海关统计,今年1季度累计,全国金属加工机床、钢铁紧固件、不锈钢厨具、餐具、金属工具、缝纫机、微波炉、电扇等耗钢产品出口量都出现了同比下降;电动机、摩托车、自行车、洗衣机、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产品出口量虽然还在增长,但多数产品出口增幅不超过5%;轴承、集装箱等出口增速较高,但也出现了较大幅度回落。再如,近些年来钢材等投资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同等投资金额所消费的钢材量下降。2007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长30.2%,但商品房竣工面积仅增长4.3%,处于过三年来的最低水平,今年1季度的情况也相差不多。有关专家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不仅是开发商减缓施工进度,拖延竣工时间,也反映了目前房地产市场开发成本的提高,同样的资金投入,消耗的建筑材料少了,其中就包括建筑钢材的消费。
(四)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多和贸易顺差的居高不下,人民币呈现升值趋势。进入2008年后升值速度明显加快。有关数据显示,自2007年4季度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达到5%。其中今年1季度升值幅度在4%左右,按年计算超过15%,创下汇改以来的最快速度。
尽管美元贬值拉高了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增加了中国进口成本,但人民币较大幅度升值,则在另一方面对冲美元贬值的通胀效应,一定程度上减弱铁矿石进口价格上涨势头。
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虽然现阶段人民币升值速度赶不上美元贬值速度,致使人民币升值对冲输入性通货膨胀效应未能显现。可是一旦美元贬值见底回升,而人民币继续其尚未完结的升值周期,届时人民币的升值效应便会充分显现,引发国内铁矿石价格更大幅度降低。
(五)国际资本操作转向
总体来看,前期全球流动性过剩、中国需求旺盛因素、美元贬值催生巨量保值避险需求,是全球范围内投机基金顺势而为,战略做多的三大基础。随着上述条件的逐步变化,以及价格行情本身已经进入高风险价位,国际资本将会考虑其操作主方向的调整。当今全球存在三大泡沫,即股市泡沫、楼市泡沫和商品泡沫。前两个泡沫已经或正在破灭,随之而来的将是商品价格泡沫的破灭。
实际上,市场中从来就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因为目前铁矿石和钢材价格涨的太高、涨得太快了,已经达到了损害自身需求增长的“盛极”高位。据中钢协分析,2007年,印度出口到中国的铁矿石价格上涨高达128%,位居所有出口铁矿石国之首。由于印度矿较巴西和澳大利亚矿品位低、运距近、价格高、涨速快的特点,因此中钢协认为,出口到中国的印度铁矿石价格虚高充水,这很有道理。
既然价格构成中包含较多的泡沫成分,那就总有泡沫破灭的一天。随着中国钢铁产品出口负增长的出现,随着中国钢铁产量增长势头的回落,随着中国对铁矿石需求力度的减弱,一直被国际资本大肆炒作的“中国需求因素”将不再“耀眼”,正逐渐减弱。目前国内主要港口铁矿石出现积压,许多地区铁矿石行情回落,均表明国内市场消化能力有所疲软。
受其影响,盛极一时的全球铁矿石价格迟早要转向“衰落”,必须做出适度调整,以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大量进入铁矿石市场的投机资金、避险资金和保值资金大量出逃,加之“买涨不买落”的市场行为,势必加剧铁矿石价格的下跌。
由此可见,国内外铁矿石价格强劲上涨的支持因素并不稳固,隐含着相反方向变化的上述五大风险。如果这五大方面因素同时显现一齐发力,就会出现铁矿石价格深幅调整局面。这种调整极有可能先从印度现货铁矿石行情开始。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极有可能在1年之内击穿印度现货铁矿石的价格泡沫。对此不可掉以轻心。
三、此次行情深幅调整,并不意味着铁矿石价格寒冬到来
当然,我们提示美国经济有可能出现严重衰退,世界经济存在明显减速风险,以及国际市场铁矿石可能出现深幅调整,并不是说这种情况马上就会发生。但是,中国相关产品的生产企业、消费者和贸易商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风险的存在,未雨绸缪,谨慎应对。
另一方面,这种价格的调整,尽管幅度很大,也并不意味铁矿石行情将进入“价格寒冬”,即漫漫“熊市”的到来。此次铁矿石价格行情的深幅调整,很可能只是一次泡沫的挤压与释放。由于世界及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并未动摇,依然坚实。主要是中国和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增长空间很大,可以逐步替代或部分替代欧美国家经济下滑后减弱的需求份额,因此可以避免了大的需求危机出现。比如,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国还有庞大的低收入人群,还有较为薄弱的医疗、教育、公用设施等巨大的投资空间,尤其是环境保护方面薄弱,都需要大量的物资投入。除此之外,印度、巴西等人口大国也存在类似情况,由此而产生了旺盛的钢材及矿石消费,可以支持全球铁矿石价格行情继续高位运行。当然,这是一种行情深幅调整后的相对历史价格高位。
不仅如此,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行情还受到地缘政治的很大影响。最近传言美国正在加紧制定进攻伊朗的战争计划。如果美伊之间真的暴发战争,哪怕仅是一时的冲突,都会导致矿石、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的大幅飙升,再创历史新高。
四、对铁矿石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在全球铁矿石价格谈判中,一直处于被动局面。铁矿石价格是否上涨?涨幅有多大?基本上是两大铁矿石生产巨头说了算,中国钢铁企业最后只能无奈接受。这当然主要受我们的“先天弱势”地位所影响,但中国钢铁企业并非完全无能为力,没有任何反制空间。
为了尽快击穿国际市场价格泡沫,推动铁矿石价格行情的深幅调整,促进中国钢铁产业的平稳、健康运行,建议国家宏观调控方面采取如下对策:
(一)进一步提高出口关税,抑制钢铁出口
虽然2008年1季度全国钢材出口量同比下降19.3%,但按年计算仍然达到4556万吨,折算粗钢不少于5000万吨,这个数量显然还是太多,与国家宏观调控目标背道而驰。值得注意的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008年以来国际市场钢材价格大幅上涨,势必刺激中国钢材出口量反弹。比如今年3月份全国钢材出口量416万吨,比上月增长33.8%,已经出现明显反弹。
如何有效地抑制钢铁产品出口?经过比较,进一步提高钢铁产品出口关税,应该是现阶段最好的调控办法。
这样做不仅见效快,还可以同时获得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是借此压迫国内过多的钢铁产量回落,减少进口铁矿石的需求量,打压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上涨势头。二是实现中国钢铁出口减量增收。中国减少钢铁产品出口后,在暂时难以找到新的替代来源的情况下,势必导致国际钢铁市场货紧价杨,中国钢铁出口企业可以因此获得更大利益。据测算,今年1季度,全国钢材出口量同比下降22.6%,但出口金额却增长了8.6%。从绝对值来看,3月份中国出口钢坯同比多卖了119美元/吨,出口钢材多卖了254美元/吨。中国钢铁产品减量增收局面的出现,与国家增加出口关税密不可分。随着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关税的调高,中国出口吨钢收入还会进一步增加,有利于中国利益的最大化。
(二)钢铁企业自我约束,克制涨价冲动
实践证明,中国钢铁企业频繁上调出厂价格,直接刺激了铁矿石行情的不断扬升,至少是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钢铁企业虽然也获得些许利润,但更大的好处,却被国际铁矿石生产巨头拿走,中国钢铁企业的频繁涨价行为,更多地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因此,中国钢铁企业,尤其是具有主导地位的大型钢铁企业,必须自我约束,克制其涨价冲动。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国内钢材市场价格的急剧上涨,从而“釜底抽薪”,使得国际矿业巨头的铁矿石涨价行为失去依据,实现中国全局利益的最大化。
(三)紧缩信贷,打击囤积炒作
如前所述,铁矿石价格的过快上涨,与投机资金的推波助澜有重大关系。据有关资料,受涨价预期影响,一些钢铁企业和贸易商突击大量进口铁矿石,导致近期全国主要港口铁矿石大量积压。目前国内沿海主要港口的压港铁矿石已达到创纪录的6200万吨,同比增加45%,并有可能继续增加,突破700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压港的铁矿石中,至少有2300万吨为贸易商、钢铁企业囤积。按照180美元/吨计算,则囤积价值额已经达到42亿美元,约折合290亿元人民币。这样数额巨大的资金占用量,应当主要来自于金融机构贷款。为此,应当紧缩这个方向的银行信贷,尽可能地切断囤积铁矿石的信贷资金来源,打击投机炒作,以促进铁矿石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⑼ 中国历年钢铁产量
据从1896年到1948年的半个多世纪的统计,全中国累计的钢产量只有760万吨(包括机械厂的钢产量在内)。其中达到最高年产量的1943年,也只有92.3万吨,而且绝大部分产量还分布在日本侵占的东北地区。发展概况由于受到战争的影响,1949年全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
1952年全国钢产量为135万吨,1983年达到4002万吨,增长了28.6倍,平均每年的递增速度为11.6%。1949~1983年,中国累计产钢5.47亿吨,生铁5.75亿吨,钢材3.87亿吨。
产地分布 钢铁工业的地区分布发生了可喜变化。旧中国的钢铁工业由于被日本帝国主义垄断,主要集中在东北一隅,如1943年东北的钢产量就占全国钢产量的94.5%,分布极不合理。到1952年,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未计台湾省)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高达85.8%。
东北地区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70%。但经过30多年建设,布局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983年,沿海各省、市、自治区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已降到57.3%,东北地区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也降到了25.5%。
(9)历年来铁矿价格扩展阅读:
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70年代后期,全世界铁矿石总储量约为3500亿吨,其中富矿储量约为1500亿吨(以上均不包括中国的储量)。苏联铁矿石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近三分之一,居世界首位,以下依次是巴西、玻利维亚、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这五国铁矿石储量之和占世界总储量的90%左右。苏联70年代各年的铁矿石产量为1.95~2.46亿吨,占同期世界年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强,是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
澳大利亚、巴西、美国、中国、加拿大的铁矿石产量依次占第二至第六位。铁矿石资源丰富是发展钢铁工业的重要条件。全世界平均的矿铁比总的趋势是下降的,20世纪50年代末高于2.00,60年代末降为1.80左右,70年代末又降至1.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