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可转债上市第一天可以卖掉吗
可以。可转债和其他债券以及期货、期权一样,可以在当天买入并卖出回,也即是T+0交易,而非股票的答T+1交易。所以上市第一天可以卖掉。
可转换债券是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债券。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则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如果持有人看好发债公司股票增值潜力,在宽限期之后可以行使转换权,按照预定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成为股票,发债公司不得拒绝。
(1)可转债上市首日价格如何确定的扩展阅读:
可转换性是可转换债券的重要标志,债券持有人可以按约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成股票。转股权是投资者享有的、一般债券所没有的选择权。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时就明确约定,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则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
如果持有人看好发债公司股票增值潜力,在宽限期之后可以行使转换权,按照预定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成为股票,发债公司不得拒绝。正因为具有可转换性,可转换债券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债券利率,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降低筹资成本。
㈡ 新债上市首日卖出怎么算收益
您好,按照卖出的价格来计算收益的。
股票万1的开户流程可以发送给您,望采纳!
㈢ 可转债收益如何计算
可转债在中国市场也有25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可转债也历经过繁荣,也有过停滞,就如2017年债市低迷,而18年可转债发行规模扩大,基金投资可转债规模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历史数据显示,绝大多数转债持有人以转股的形式退出。2010年以前,单只可转债发行金额相对较小;2010年之后,得益于银行与其他大型上市公司发行规模较大的可转债,转债发行规模扩大。在所有行业中,银行业发行的可转债规模最大。绝大部分转债持有人以转股的形式退出。可转债的退出时间与股市的总体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股市表现较好的2007年与2015年,有更多的可转债选择退出。
可转债价格与正股价格相关性较高。对已退市的107只可转债的价格与其正股价格的相关系数进行计算,统计结果显示已退市可转债的转债价格与正股价格高度相关。其中41只可转债价格与正股价格相关系数在0.95以上,19只可转债价格与正股价格相关系数在0.90与0.95之间。部分可转债价格与正股价格相关系数较低,其主要原因为:当正股股价持续下跌甚至大幅度低于转股价时,对于转债而言,由于债底以及债底相关条款的保护,转债价格有一定支撑,此时转债和正股走势不一致,相关系数减弱。
高收益转债依赖正股行情,投资者在股价持续上涨时通过转股实现高收益。按照以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的收益率排序,我们将收益率排名前20的可转债定义为高收益可转债,根据相关计算方法得出的最终收益率均在60%以上。高收益转债所属行业较为分散,与行业相关性不大,但它们的转债价格与正股价格相关系数较大。当正股价格持续上涨时,转债持有人及时转股。转债市场的牛市也是股票市场的牛市。
转股比例低、转股时间过早、上市首日转债价格过高、股价高点时未及时转股等,是造成转债低收益的主要原因。造成转债低收益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原因有:转股比例低,转债持有人只能选择以回售、提前赎回或者到期赎回等价格较低的方式退出;转股时间过早,未能将存续期内股价的良好表现转化为持有人的收益;上市首日转债价格过高,一级市场投资者获得了转债的大部分收益;股价高点时未及时转股。
除高收益转债和低收益转债外,大部分转债收益率处于中间位置。该部分转债情况各不相同:部分价格与正股价格相关系数较低,通过条款博弈获得了较高收益;部分转债持有人没有把握住股价高点,错过了最佳收益;部分转债上市首日转债价格上升较多,吸收了部分转债的收益;少数转债未转股比例过高。
㈣ 什么是可转债它和打新债是一会事吗打新债上市第一天什么时候卖出最合适
你好,抄可转债:可转债在一定时间袭内可以按照既定的转股价格转换为指定股票的债券。其持人有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获取公司还本付息的固定收益,也可以选择在约定的时间区间内转换成股票。是一种介于普通债券与普通股票之间的混合证券。
可转债打新,其实就是购买新上市的可转债。与打新股一样,打新申购可转债操作也比较简单。每只可转债都有对应的申购代码。打开交易软件进入委托买卖页面,操作方向是买入,输入申购代码后,该只转债信息即可自动弹出。特别要注意的是,关于打新可转债顶格申购填写委托数量,可参看交易软件给出的相关提示。投资者根据“最多可买”最高数量提示,直接手动输入即可。
申购完成后等待新债上市即可卖出。各新债上市时间不一,一般在1个月以内,快的会在两周左右上市,具体可查看相应上市公司的公告。
新债上市首日即可选择卖出,投资者可根据自己预期目标时机卖出。
㈤ 新债上市的价值点位怎么祘
可转债发行定价关乎着我们购买可转债的收益,很多人只知道买这个可以赚钱,但是具体能够获得多大收益,可转债发行定价怎么算?相信很多人不知道,下面一起了解。
可转债发行定价怎么算?
近段时间以来,可转债无疑是市场最大的热门之一,最新上市的林洋转债上市首日两度临时停牌,价格一度突破130元,更是给可转债火上浇了一把油。继之前的打新股热之后,现在打新债也蔚然成风。
那申购可转债到底可以获得多大收益呢?
拿林洋转债为例,即使顶格申购大多投资者也只能中一签,也就是1000元,最大收益也不会超过300元,虽然绝对额不大,但收益率却不低。虽然比起打新股的收益可能还不够塞牙缝的,但几乎相当于白给的钱当然是不要白不要。况且在可转债上如果投资者参与了优先配售的抢权游戏,收益可能就不一样了。
我们再来举一个例子。就拿近期即将上市的隆基转债为例吧。隆基股份的原A股股东可优先配售的可转债数量上限为其在股权登记日(2017年11月1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持有的隆基股份股份数量按每股配售1.402元面值可转债的比例计算可配售可转债金额,再按1,000元/手的比例转换成手数,每1手为一个申购单位。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投资者持有10000股隆基股份的股票,他就可以获得14020元价值的转债。隆基股份在11月1日前的收盘价为32.43元,股票成本为324300元,债券成本为14020元。如果隆基股份的价格在上市首日可以维持在40元左右,那么其转债价格将不会低于120元。也就是说,隆基转债上市首日的收益就有2804元,再加上正股隆基股份75700元的收益,总收益高达78504元,综合收益率为23.2%。
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可转债的收益取决于可转债上市首日的价格,但上市首日什么价格比较合理呢,是开盘就卖,还是等涨涨再卖,等涨涨要涨到多少就可以卖了等一系列问题又会成为投资者的困扰,那我们要怎么预估其上市首日的价格来做到心中有数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说可转债的定价。其实如果从理论上说,可转债的定价相当复杂,一般投资者别说算,能理解都很不容易,但为了体现严谨性,我们还是得大概交待一下,如果实在看不懂也没关系,您可以果断跳过,直接看最后就行了,最后结论会简单到出乎意料。
可转债是指持有人有权利在规定期限内(转股期)将持有的债券按约定价格(转股价)转换成发行公司股票的债券。由于其除了具备一般公司债的性质和最基本的转股权外,可转债内还含有赎回权、回售权和下修权,从而增加了可转债结构的复杂性,使其定价和投资策略的难度要比股票、债券、甚至普通的期权更大。
一般情况下,为方便定价,通常将可转债的价值简化成普通债券价值和美式看涨期权价值之和。同时,按照期权定价的方式不同,可转债定价的理论方法可以分为BS方程、二叉树模型和蒙特卡罗模拟等。是不是光看看名字就晕了,没关系,反正我们也不详细说,大家就知道这个相当复杂就行了,以至于复杂到一般人没法用。于是,为了更直观和更具有可操作性,大家最常用的是隐含波动率法和转股溢价法。对于隐含波动率法来说,一是对隐含波动率的估计是关键,一般情况下会采用180天年化的历史波动率作为估计值;二是估计完了隐含波动率之后,还是得运用BS公式进行计算,一般人依然不会算。所以对于资本市场来说,转股溢价率法是比较简单实用的可转债定价方法。
转股溢价率,又称平价溢价率,是衡量可转债的最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
㈥ 可转债上市首日浮动是多少
您好,可转债没有涨跌幅的限制,只不过涨多了会临时停牌而已。
上市券商股票万1的开户流程可以发给你,电脑端查看我的标签,望采纳!
㈦ 新债上市当天卖出应该如何定价
卖出标准参考:
01新债第一天只要有获利,挂现价卖出即可
比如,咱们的新债每张成本是100元,如果开市价格是110元,此时挂单卖出就行,获利了结
02新债第一天开盘价格低于成本价100元时,咋卖
此时,没必要过于担心,因为可转债本身有债性保底,即公司找我们借的钱,所以会有利息。低于成本价时,我们吃利息就行。等到高于成本价时,我们再获利了结。
03我的操作手法
我一般是等新债价格涨到130元后卖。因为按照可转债的设定规则,涨上130元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㈧ 可转债上市首日设涨跌幅吗
是的。
可转债按抄T+0规则交易,投资者上市首日即可卖出转债,且新债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
不过沪市可转债设有熔断机制,根据交易所有关规定,若无价格涨跌幅限制的国债、地方债或政策性金融债较收盘价上涨或下跌幅度超10%的,交易所有权进行临时停牌、口头或书面警示、暂停证券账户当日交易等举措。
沪市可转债熔断机制如下:开盘涨跌幅超过20%将临时停盘30分钟;涨跌超过30%将直接停牌至14:55;14:55分以后不熔断。
(8)可转债上市首日价格如何确定的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根据交易所权证管理暂行办法,权证交易实行价格股票涨跌幅限制,涨跌幅按下列公式计算:
权证涨幅价格=权证前一日收盘价格+(标的证券当日涨幅价格-标的 证券前一日收盘价)×125%×行权比例。
权证跌幅价格=权证前一日收盘价格-(标的证券前一日收盘价-标的证券当日跌幅价格)×125%×行权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