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会计主体必须是能够进行独立核算的吗
会计主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 具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2)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3)实行独立核算。
2. 作为会计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会计主体 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采取的立场以及在空间范围上的界定。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若干个企业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实体。
会计主体具备条件是下列事项中的一种:
一是会计主体是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会计客体的“会计人”。
二是单独进行核算的经济实体(企业)。
三是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单位。
四是指具有独立资金和经营业务,单独进行核算的单位。
答案应该是BCD.
3. 关于会计主体的两个多选题
1、【答案】ABCD
【解释】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为日常的会计处理提供了依据;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故,选ABCD。
2、【答案】ABCD
【解释】会计主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具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2)、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它活动;(3)、实行独立核算,提供反映本主体经济情况的会计报表。
4. 请问会计主体必须要有独立的资金,独立的核算和独立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如何解释谢谢
会计主体一般以盈利为目的,符合这样的条件才可实现这样的目的
5. 会计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动态要素:
收入、费用、利润
静态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6. 会计基础题库
我这里有套试题你可以拿去练下手吧,这样考试的时候通过率会高很多,同时注意休息,保持最佳状态去迎接考试,相信亲一定能够考好的!
7. 作为会计主体注册资本必须达到一定数额
会计主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具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
(2)、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它活动;
(3)、实行独立核算,提供反映本主体经济情况的会计报表。
会计主体与法人不是对等的概念,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一个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部分;可以是一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所以你问的进行独立核算的企业和不进行独立核算的企业都可以是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注册资本必须达到一定数额”再加上题目的“必须”就应该理解为“必须具有独立的资金”,因此,这个说法不严密,一个会计主体并不一定非有独立的资金,比如一个企业的车间是一个单独核算的会计主体,它就不一定会有资金,但它有产品,产品就是经济资源。
“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这个说法也是不确切的,那么一个独立核算的车间就不是一个企业,还有会计主体可以是非法人,那么非法人本身就不一定是企业,它可能是一个社会组织、也可能是一个企业的某个部门。
8. 会计基础问题答案
4日 借:原材料-A 21600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35700
贷:应付账款 24570
银行存款 600
5日 借:银行存款 93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000
应交税费-增值税(销)13600
6日 借:其他应收款--李华 1000
贷:现金 1000
7日 借:现金 2500
贷:银行存款 2500
8日:借:生产成本 42560
贷:原材料-A 25200
原材料-B 17360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已交)648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648
银行存款 7128
9.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区别
区别:
1、概念不同
会计主体是会计核算的监督的组织,一般来说,一个独立核算的单位都是一个会计主体,比如,一个公司、一个商店、一个车间、一个家庭,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主体。
法律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法律上所称的“人“主要包括自然人和法人。通俗地讲,就是有资格在法院打官司的单位,或者,有资格成为原告或被告的单位。
比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都是法律主体。你可以起诉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但是你不能起诉一个车间,因为这个车间不是一个法律主体,他只一个会计主体。
2、包含主体不同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比如企业内部的某个单独核算的部门。一般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大于法律主体。
因为只要是一个法律主体,无论其规模多大,也无论其采取什么样的企业组织形式,它都必须要有自己的会计工作,进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
3、条件不同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但并不是所有的组织和单位都能成为法律主体,只有那些在法律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和单位才能成为法律主体。
首先要有独立的财产,也就是组织的财产和其成员的财产要区分开来,组织的财产要独立于其成员的财产,不能随便变动,因此属于会计主体的个人独资企业不是法律主体。
其次组织要能独立承担责任,也就是能够以自己的财产而不是成员的财产来承担责任,因此属于会计主体的企业的分支机构不是法律主体。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能成为法律主体。
10. 会计主体必须要有独立的资金,并独立编制财务报告对外报送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一般来说,只要是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都可成为会计主体。比如:一个经济上独立核算的车间可以确认为一个会计主体,设置会计核算体系描述属于该空间范围的资金运动。因此,会计主体不一定必须有独立的资金,所编制的财务报表也不一定对外报送,有些会计主体的报表仅供上一级次的会计主体合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