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球富人榜,亚洲富人榜,中国富人榜分别是谁,资金有多少
这样的女儿真是没见过
Ⅱ 有谁能说说中信泰富巨亏的经过,原因和影响
中信泰富 利用国家对荣智健家族的支持大力在国内进行发展,最后他们开始涉足国外的期货,你应该知道期货的杠杆比例是很大的,那样的话一旦大资金操作失误会导致无限亏损。最终导致荣智健家族不停的亏损,并且还不停的亏损,最后就是个大窟窿。
Ⅲ 买股票时说资金可用数不足是什么意思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说明你证券账户里面的资金不足,需要从第三方银行转入,也就是证券交易系统里的“银证转账”(银行转证券)。
处理办法:你需要在股票交易日里进行转账交易,转账前要保证绑定的银行卡里有钱。
(3)中信泰富资金扩展阅读:
股票交易费用内容:
1.印花税:成交金额的1‰ 。2008年9月19日至今由向双边征收改为向出让方单边征收。受让者不再缴纳印花税。投资者在买卖成交后支付给财税部门的税收。上海股票及深圳股票均按实际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支付,此税收由券商代扣后由交易所统一代缴。债券与基金交易均免交此项税收。
2.证管费:约为成交金额的0.002%收取
3.证券交易经手费:A股,按成交金额的0.00696%收取;B股,按成交额双边收取0.0001%;基金,按成交额双边收取0.00975%;权证,按成交额双边收取0.0045%。
A股2、3项收费合计称为交易规费,合计收取成交金额的0.00896%,包含在券商交易佣金中。
4.过户费(从2015年8月1日起已经更改为上海和深圳都进行收取):这是指股票成交后,更换户名所需支付的费用。根据中国登记结算公司的发文《关于调整A股交易过户费收费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 》,从2015年8月1日起已经更改为上海和深圳都进行收取,此费用按成交金额的0.002%收取。
5.券商交易佣金:最高不超过成交金额的3‰,最低5元起,单笔交易佣金不满5元按5元收取。
Ⅳ 中信资本与中信信托是一回事吗
不是。
中信资本,全称“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CITIC Capital Holdings Limited),为中信集团旗下公司之一。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主攻中国市场的投资管理及顾问公司。核心业务包括私募股权投资 、房地产基金、结构融资、资产管理及特项投资。
中信信托,成立于1988年3月5日,系经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全国性金融机构,公司自营贷款主要面向大型制造企业、商业零售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借款人须以上市公司股权、土地使用权、房产等作抵押或者质押担保,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
(4)中信泰富资金扩展阅读:
中信信托的服务领域
1、在农业领域,中信信托正在推出中信国元农业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拟筹集4亿元资金,以贷款、发放附转股权的贷款、认购增资、受让股份等方式运用于河南省内具有高成长性的农业加工业类企业,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
2、在产权领域,公司于5月联合金融同行启动北京版权产业融资平台,以借款企业的版权信托作为保障,以对贷款项目的全过程监控为手段,为拥有自主版权的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开创了国内版权信托的先河。
3、在面向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领域,推出支持灾区重建和灾区中小企业发展的中信扬帆一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为中小企业提供过桥融资的中信达道系列、中信同盈系列、中信信逸中小企业等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和中信开元汽车信托租赁项目,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4、在公益信托领域,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和招商银行合作推出抗震赈灾系列集合资金信托产品。960万元人民币的信托收益捐赠给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用于援建地震灾区的学校,成为国内捐款规模最大的公益性信托项目,并第一次由信托公司联合银行发起爱心信托项目。
Ⅳ 中信泰富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啊怎么亏你们多的啊和中心银行有关系啊
2009年4月8日,67岁的荣智健宣布辞去中信泰富董事长一职,标志着中信泰富“荣智健时代”的终结,接任者是53岁的母公司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常振明
荣智健辞职后,甚至于有外电猜测,此事可能令荣智健面临10年的牢狱之灾。此外,传出被视为荣氏产业主要继承人的荣智健的长子荣明杰(目前担任公司董事)可能辞职的消息
作为企业家群体中最特殊的一位,红色资本家荣智健及其所代表的荣氏家族的命运,成为大众最关注的问题(关注度远远高于中信泰富公司的命运)。现在下结论说荣智健将退出商业舞台,显然为时过早;说荣智健的辞职意味着“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再次被验证,荣氏家族将从此走向没落更是无稽之谈;唯一可以确认的是,作为红色资本家的荣智健已经成为历史。而这,也许正是荣智健在辞职信上签名时最为伤感的地方
致命的“止赚不止蚀”合约
2006年3月,中信泰富动用4.15亿美元收购了澳大利亚两个分别拥有10亿吨磁铁矿资源开采权的公司的全部股权。这个项目使得中信泰富对澳元有着巨大的需求,到2010年,资本开支中澳元需求为16亿,外加每年的营运开支约10亿澳元,项目为期25年。
为了防范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前几年澳元兑美元一直在大幅升值),2007年8月到2008年8月,中信泰富与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签订了数十份外汇合约,其中澳元合约占最大比重,中信泰富实际上最终持有90亿澳元,炒汇金额比实际矿业投资额高出4倍多。
每份澳元合约都有最高利润上限,当澳元兑美元汇率高于0.87时,中信泰富可以赚取差价,合约自动中止。但如果该汇率低于0.87,却不能自动中止协议,中信泰富必须不断以两倍或多倍接货。这一合约的特点是“止赚不止蚀”,澳元继续升值,中信泰富最多可赚5350万美元;如果澳元大幅贬值,则亏损是个无底洞。中信泰富把宝完全压在了多头上,做多澳元
金融海啸的爆发,让澳元急遽贬值。2008年10月20日发布巨亏公告日,澳元兑美元仅为0.7,依据相关汇率计算,公告日预计的总亏损为155亿港元,如果不是主要控股股东中信集团提供15亿美元的备用信贷,中信泰富将陷入破产境地。最终在2008年12月,中信泰富以亏损91亿港元的代价结束了这场诡异的投机。
至于中信泰富为何要赌徒式地签署这样明显不公平的协议做多澳元,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谜。吊诡的是,中信泰富早于2008年9月7日,已获悉该公司巨额亏损,但直到一个半月后,公司市值损失过半才作公布。而就在这段时间,资本市场上中信泰富的沽空规模忽然急剧上涨,甚至是出事前的十几倍。巨亏事件公布后,股价最低跌至3.66元,沽空者获利众多,而中小股民损失惨重。
事后荣智健称,对于这项投资他事先并不知情,是财务部门绕过他所做的决定,而财务部门的两位负责人(前财务董事张立宪及财务总监周志贤辞职)也最早被“问责”。不过,荣智健的女儿、前财务主管荣明方则只被降职,并没有离开公司。荣智健还否认张立宪为“替罪羊”之说。
警方介入调查 荣智健逊位
2008年10月22日,香港证监会开始正式介入调查。香港证券交易所22日也表示,会跟进有关投诉。
为了应对困局,中信泰富在2008年10月21日深夜紧急宣布拟出售子公司大昌行的全部或部分股权,以获取部分资金。在自救的同时,荣智健没有忘记向母公司中信集团求救。关键时刻,中信集团再次伸手,决定向中信泰富注资15亿美元用于重组外汇合同的部分债务义务。中信泰富也随即终止出售大昌行。
在中信泰富积极解困的同时,证监部门对中信泰富的调查也在不断深入。2009年1月2日公布公告称,17位董事正接受证监部门调查,包括主席荣智健、其长子荣明杰及集团董事总经理范鸿龄,以及七位执行董事和七位非执行董事。不过,被认为是事件中的三位关键人物的荣智健爱女、前财务主管荣明方,因事件遭解雇的前财务董事张立宪及前财务总监周志贤,均不在调查名单内。
3月25日,中信泰富公布2008年业绩。年报显示,2008年,中信泰富税后股东应占净亏损为126亿港元,其中,外汇合同所导致的变现及市场公允值的税后亏损为146亿港元。如果剔除该项亏损,则去年可以取得税后溢利19亿港元。“这是中信泰富成立19年来第一次亏损。”当满头银发的荣智健道出这个事实时,据说当时整个发布会现场顿时陷入了沉寂。荣智健表示,仍有信心在2009年扭亏为盈,但盈利幅度难以预测。
凭借荣智健“红顶商人”的背景,加上中信集团的鼎力支持,业界普遍认为,中信泰富“澳元门”事件,到此应该会画上个句号。然而,4月3日,香港警方对中信大厦进行突击调查,调查公司是否有董事作出虚假陈述,以及串谋欺诈的违规行为,使得事件陡然升级。4月8日,67岁的荣智健宣布辞去中信泰富董事长一职。
Ⅵ 中信泰富资本股票T 0融资融券安全吗
不太清楚,这个没有听说过这个中信泰富资本股票这个。这个你可以在网上搜一下,人们对他的评价其实没什么东西,都是有风险的,没有绝对的100%安全的。
Ⅶ 中信资本怎么样
中信资本为中信集团旗下公司之一。中信集团是以金融为主业,涉足一系列行业的大型专集团公司,其超属过80%的资产及90%的收益来自于金融业务。
中信资本的主要股东为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和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前者为于香港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各持中信资本50%权益。
中国的经济实力及对全球经济影响不断增强,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加上中国资本资源越渐充裕,对外投资及完善的投资平台需求增大。中信资本凭借对中国营商环境及资本市场有深入的了解,以及一支国内、外市场经验和技能兼备的高素质团队,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多种类投资产品和服务,灵活而高效益的解决方案,在创造价值的领域上拥有领先的优势。
Ⅷ 悦方ID MALL的关于中信资本
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信资本)是一家主攻另类投资的投资管内理公司。我们容的核心业务包括直接投资、房地产基金、结构融资及资产管理,管理资金超过200亿人民币。中信资本在香港、上海、北京、东京和纽约等地设有子公司或办事处。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为中信资本主要股东。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均为中国最大的跨业集团公司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旗下企业。
凭借对中国商业运营环境及国际资本市场的深入了解,中信资本将以商业物业作为投资重点方向之一,通过收购已竣工或接近竣工的商业物业,并由专业经营管理团队策划、招商、推广、运营。中信资本计划未来继续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商业地产项目投资,并经系统化专业经营管理形成拥有统一品牌的优质商业地产资产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