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理解资产配置
1.资产配置的意义
大卫·史文森在《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和《不落俗套的成功》中阐述的资产配置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资产配置+指数化+被动再平衡。
理解这个思想大致包括几个方面:
1).理解各个大类资产的长期收益水平和价格波动特点;
2).理解择时和证券选择的困难,以及它们对总收益的贡献很低,理解配置决定收益;
3).结合自身的资金性质、心理特点等,有一个合理的收益预期;
4).设定各个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并用指数化投资的方式构建投资组合来实现收益预期;
5).在持有过程中,由于价格波动使得大类资产的比例偏离一定程度时,进行交易使之恢复到既定的比例。
资产配置+指数化+被动再平衡的意义在于一旦理解并按此操作,那么你在投资方面不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只需要注意管理好心理情绪,做到知行合一,就能达到比较不错的收益水平。
另一个意义在于,这个思想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和处理投资的框架,也是一个实践的起点。我们可以先采取“资产配置+指数化+被动再平衡”的投资策略进入市场,如果不愿意深入研究,那么就这样效果也不错;如果确信在此基础上可以优化,就一步步前进。
2.择时之难
在资产配置框架里,择时的意思是主动调整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史文森用股票基金申购赎回的统计数据来衡量投资者整体的择时能力。申购基金相当于投资者整体上增加了股票配置比例;而赎回则表示减少了股票配置比例,以此来衡量投资者整体的择时能力。统计结果显而易见,投资者整体上在做高买低卖,择时对收益的贡献为负的。
但是,投资者整体不可能跑赢市场,另一方面,股票投资本来就是少数人赚钱。所以上述统计只能说明择时之难,而不能说择时无效。
根据技术指标来择时是很难的。但是如果锚定一些基本面指标,比如某类指数的PB、PE、股息收益率等,据此设定投入股票的比例,则非常可能做到成功的择时。这种择时保证了低估时股票仓位相对较大,高估时股票仓位相对较小,真正做到了大级别上的高抛低吸。
3.证券选择之难
在资产配置框架里,证券选择是指偏离指数化而进行主动选择股票来购建组合。史文森主要通过主动型基金与指数基金的业绩对比并没有明显优势,说明了证券选择之难。我对此毫不意外,如果统计的是“格雷厄姆部落”的那些价值投资者的业绩,结果又是另一番景象,他们个个都是证券选择的高手。
证券选择确实很难,从收益来源分解来看,在统计主动证券选择的收益时,只有超越指数收益的那部分才算作证券选择贡献的收益。这个定义本身就对证券选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为什么说配置决定收益
为什么说配置决定收益,为什么说统计表明资产配置贡献了90%以上的收益?
正如刚才提到如何计算证券选择的收益贡献那样,超过指数收益的那部分才会算作证券选择的贡献。对于择时来讲也类似,以既定的股票比例为基准,择时(调整股票比例)的结果超出基准收益的那部分才算作择时的收益贡献。
再考虑到投资七亏二平一赚的残酷现实,那么大量样本的统计结果出现“资产配置贡献了90%以上的收益”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告诉我们,择时和证券选择很难,靠资产配置就能取得投资成功。
5.择时和证券选择的意义
尽管如此,择时和证券选择对于积极投资者仍然是有意义的。一般地,从风险和收益来衡量,择时或证券选择可能带来的好处是:
1).在风险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提高了收益;
2).在收益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降低了风险;
3).降低风险的同时提高了收益。
其实不仅这些,只要能带来足够的好处就是值得的,可能还包括:
4).在风险和收益差不多的情况下缩短了投资期限,适用于到期后仍能有较好的再投资选择,提高了周转率;
5).在风险和收益差不多的情况下换到了期限更长的证券,前提是这个收益率很满意愿意长期持有,避免到期再做决策的麻烦;
6).在风险和收益差不多的情况下降低了波动幅度,有利于心态稳定;
7).在风险和收益差不多的情况下构建的组合是自己更熟悉和善于把握的。
6.择时 vs. 证券选择:积极投资者的努力方向
在我看来,从基本的资产配置框架出发,择时比证券选择更容易掌握和操作。就如前面提到的用指数的PB作为锚进行股票比例的主动调整,涉及的知识不多,主要是理解和实践。但证券选择涉及的知识就太多了,没达到一定的水平前只会适得其反。
从资产配置框架出发,积极投资者的努力方向首推择时,即根据估值水平调整股票比例;另一个可选方向是研究各类风险套利机会,以及类似网格交易等系统化的操作策略;最难的是主动选股。
⑵ 在资产配置能力方面,歌斐资产怎么样
歌斐资产在资产配置项目方面一直都做得很好
⑶ 在资产配置方面,你都有哪些心得
一般资产配置需要考虑下几个方面:
(1)影响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要求的各项因素,包括投资者的年龄或投资周期、资产负债状况、财务变动状况与趋势、财富净值和风险偏好等因素。
(2)影响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状况以及相关关系的资本市场环境因素,包括国际经济形势、国内经济状况与发展动向、通货膨胀、利率变化、经济周期波动和监管等。
(3)资产的流动性特征与投资者的流动性要求相匹配的问题,现金和货币市场工具如国库券、商业票据等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而房地产、办公楼等则是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投资者必须根据自己短时间内处理资产的可能性,建立投资中流动性资产的最低标准。
(4)投资期限,投资者在有不同到期日的资产(如债券等)之间进行选择时,需要考虑投资期限的安排问题。
(5)税收考虑,税收结果对投资决策意义重大,对面临高税率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而言,他们更重视在整个资产配置中合理选择避税或缓税的投资产品。
⑷ 资产配置是什么意思啊有人能解释一下的吗
资产配置,指代的是投资者或者投资机构根据投资需求,将用来投资的资金在不同的资产类别之间根据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的行为,以此来进行投资组合,更好的实现风险—收益的组合。在进行资产配置时,要考虑以下问题:⑸ 什么是资产配置
据权威估算,我国二零二零年中产阶层人口数量将高达7亿人,比两个美国的人口数量还要庞大,若按照中国当前十四亿人口来估算,也就意味着,明年我国将会有50%的人口达到中产阶级水平。中产阶层大量的涌现,对理财需求也将越来越旺盛。那么,作为中产阶级的大多数,如何理财保值,甚至增值呢?麻博士今天就来和大家谈谈资产配置与组合的问题。
市场理财投资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任何一个理性的理财投资者,都必须清楚的明白:
第一,投资理财产品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相关理财投资风险是什么,是系统性的风险,还是局部性的风险,是道德风险,还是操作性风险,或者标的存在的难以避免的市场风险;
有效的资产配置,需要不断的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理财能力,还要学会理性的控制自己的理财情绪与倾向,将自己与家庭的资产合理分配在不同的投资时间和不同的投资理财产品里,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财富实现保值的同时,实现增值,还能保证在今后不同的时间里,都能获得大量的现金流,从而实现自己与家庭的理财目标,让家庭资产配置越来越合理,让自己和家庭的被动收入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让轻资产项目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能在短期理财投资产品和长期投资理财产品之间寻找到一种张力,能在高收益、高风险之间寻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自己和家庭可以自由控制的资产越来越多,家庭成员在一起的幸福时光也越来越多,最终实现真正的财务自由。
⑹ 资产利润率为什么能反映企业管理者的资产配置能力
一个公司的资产配置,而他的资产利润率代表公司的盈利能力,正好就能反映企业管理者资产配置能力。
⑺ 资产配置有多重要
你做过资产配置吗,有什么心得体会呢?欢迎在评论栏分享你的观点。
职场进化论:穿越过世界500强和创业公司的职场辣妈,微信公众号【职场一二一】。
⑻ 资产配置的黄金三原则
1、跨资产类别配置
很多投资者过去投资的经常是听这个朋友说投资机会很好我就去研究研究,那有一个投资机会我就去琢磨琢磨,但这种方式其实是不正确的。在这里请大家记住一句话:无论做何种投资,资产配置的理念必须先行。
正确的资产配置方式是,先确定可投资资产是多少,然后结合自身特点来进行配置。比如对于流动性需求比较高可以多投一些短期的理财产品,比如未来有海外定居或者孩子留学的需求可以多配置一些海外资产。
2、跨地域国别配置,即由人民币到美元,由中国到全球
作为投资人资产组合之中应该有相当一部分的海外配置。数据显示美国投资者平均20%多的资产是配置到本国之外的,中国的投资者配置是多少呢?据调查,目前不超过5%。
无论是为下一代上学,还是为养老,或是为其他企业的发展等等的需求,海外这一部分都应该有相当的比例。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规避本国的政策、经济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还可以寻求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性收益。
3、超配另类资产
所谓“另类投资”是指在股票、债券及期货等公开交易平台之外的金融和实物资产, 为投资者在较长的投资周期内达到资产稳健上涨,分散风险的作用,为资产配置中重要的资产类别。
另类资产涉及许多类别如:私募债、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对冲基金、地产、母基金等诸多品种。
(8)资金配置能力扩展阅读:
考虑因素
1、影响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需求的各项因素,包括投资者的年龄或投资周期,资产负债状况、财务变动状况与趋势、财富净值、风险偏好等因素。
2、影响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状况以及相关关系的资本市场环境因素,包括国际经济形势、国内经济状况与发展动向、通货膨胀、利率变化、经济周期波动、监管等。
3、资产的流动性特征与投资者的流动性要求相匹配的问题。
4、投资期限。投资者在有不同到期日的资产(如债券等)之间进行选择时,需要考虑投资期限的安排问题。
⑼ 资产配置选择能力与证券选择能力的衡量有哪些
基金在不同资产类别上的实际配置比例对正常比例的偏离,代表了基金经理在资产配置方面所进行的积极选择。因此,不同类别资产实际权重与正常比例之差乘以相应资产类别的市场指数收益率的和,就可以作为资产配置选择能力的一个衡量指标。
⑽ 什么是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是指根据投资需求将投资资金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分配,通常是将资产在低风险、低收益证券与高风险、高收益证券之间进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