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收到专项应付款的研发费用如何账务处理
财税[2008]151号文规定,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除属于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而《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规定,对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要按资产实际受益年限分期计入当期损益,税法与会计处理不同就会产生可抵扣性时间差异,对于政府补助的时间性差异,每个财务人员应正确处理。
收到专项应付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
② 收到高新技术企业申请资助区级研发资金怎么走账
可以向我们咨询,我们会给咱们企业免费指导的。
③ 我公司收到科研经费,属于专款专用,收到及支出时如何做会计分录
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资产负债表日: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支出时:
不满足资本化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
满足资本化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
④ 企业收到科技局的研发补贴款,如何做账
计入递延收益-政府补贴里面,后面再分期摊销。
⑤ 企业收到上级拨款(研发费用),是否列入实收资本
原会计准则体系未对政府专项拨款的会计处理作出规定,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国家对企业技术改造、技术研究等项目的专项拨款,企业应在收到时,暂作长期负债处理;待项目完成后,属于费用而按规定予以核算的部分,直接冲减长期负债,属于形成资产价值的部分,记入“资本公积———拨款转入”。
新会计准则体系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将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根据这个定义,政府专项拨款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对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政府补助准则第七条规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由此可见,企业收到的政府专项拨款,应在“递延收益”核算,并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各期的“营业外收入
⑥ 收到科技局为研发项目的资金补助怎样做分录是在研发过程中收到的资金。两年后结题验收。能否一次性计入
收到专项补贴款可免税,因此应计入专项基金科目,如计入营业外收入则应交纳所得税,在使用时通过专项基金科目核算,待最终项目结算后分别转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但须注意免税补贴形成的资产折旧和摊销不得税前列支,而如果做为营业外收入完税的话形成的资产折旧和摊销则可以税前扣除,因此企业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处理方式。
⑦ 研发企业收到一笔符合企业所得税规定的财政性资金专用研发某项目,此笔研发资金对应的发生的研发费用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97号)第二条(五)的规定,财政性资金的处理:
企业取得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的财政性资金用于研发活动所形成的费用或无形资产,不得计算加计扣除或摊销。
⑧ 收到科技创新基金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收到创新基金时复应该确认制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会计处理上取得时不能全额确认为收益(确认为递延收益),应当随着相关资产的使用逐渐计入以后各期的收益(营业外收入).
收到基金时,借:银行存款,贷:递延收益购买材料时,借:原材料,贷:银行存款(注意,你这时购买的原材料所使用的资金不应计入专项资金的支出,也不能确认为收益,就像处理自己正常的业务那样处理)(如果是购入固定资产,在以后各期计提折旧是确认为营业外收入)当购买的原材料使用到专项或特定用途(如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时才能确认为当起营业外收入;
例如你将材料用于研发时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或者资本化支出) 贷:原材料同时,借:递延收益,贷:营业外收入希望我的解释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概念和处理你还以看一下注会里面关于政府补助的讲解.
⑨ 收到科技局的用于项目的研发资金计入什么科目是在研发项目过程中收到的资金补助。
这应该做为政府补足计入请给采纳递延收益
⑩ 收到科技局研发资金如何入账
新的会计准则要求将研发费用列入当期损益,超出研发资金资助合同规定拨款总额的研发费用应当直接转入各期管理费用,各期研发费支出帐户余额只能保留符合基金开支范围且不得超过资助总额减去研发资金购置固定资产价值数。
结转项目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XX项目
贷:生产成本-XX项目生产成本
项目完成:
借:专项应付款-XX项目研发资金
贷:生产成本-XX项目开发及试制费(资金支出费用)
项目验收合格:
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XX项目研发资金(资金尾款)
借:专项应付款-XX项目研发资金
贷:资本公积-拨款转入XX (资金购置固定资产或拨款结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