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资管新规为什么对信托影响很大
资管新规对信托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三方面:打破刚兑,取消通道业务和资金池业务。对个人投资者,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
此前,很多个人投资者习惯买预期收益型信托,类似“高收益理财”。同银行理财一样,建议投资者以后一定要认清产品细节;
取消通道业务和资金池业务,将进一步倒逼信托朝净值化发展,以往信托公司热销的“短期预期收益型产品”(基于资金池业务发展的)将逐步消失。
㈡ 资金信托新规意思是不允许机构投资者投资了吗
《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投资人准入条件、数量、渠道等都做回出了明确答要求。准入条件在沿袭资管新规要求基础上,增添包括养老金等社会公益基金、QFII/RQFII、资管产品在内三类合格投资者,并要求资管产品要求穿透识别但不合并计算人数。
对于数量限制,在遵守资管新规200人限制同时,也保留300万以上投资者不计数量规定。获客渠道上,新规明确要求限于六大持牌金融机构且需向信托公司提供客户信息。
通过《办法》不难看出,本次办法对于投资者人数规定更加严格,将信托产品属性坚决定位为私募性质,否定了信托公司发展公募业务的可能性。而对于资本实力较弱或一直以非标融资为主、业务发展模式单一的信托公司将面临较为迫切的资本补充和业务结构调整压力。
机构投资者一向是信托产品的重要的委托人,不会存在不允许投资的情况!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更多信托理财咨询可以私信于我!
㈢ 请问资管新规会带来哪些影响
一方面,开启资产行业统一监管新篇章。中国当前实施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各资管业务在不同监管体系开展,监管要求不一致,这也给了资管业务嵌套规避监管、扩大投资范围以可乘之机,导致通道业务盛行。而监管新规只允许理财非标业务通过自己管辖的信托公司进行。因此,这次央行牵头制定资管监管新规在推动我国资管行业统一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另一方面,求同存异,对现阶段资管行业重大问题进行了基本规范。
㈣ 信托杠杆新规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首先这次的股市下跌是因为杠杆新规造成,就是信托比例下降了,内一些持有股票的信托不得不卖容出而降低杠杆,造成了流动性暂时的问题,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现在的降杠杆和过去有所不同,因为有了2015年的前车之鉴,要想重复犯错第二次的难度还是有些大,所以不要过度的恐慌。
㈤ 资管新规对我国信托公司是利好还是利空
规定的不断改进都是为了更好的管住信托公司,防范金融风险。从讲大道理的角度肯定会说是利好。从信托公司来说管头管脚了业务必定缩手缩脚了。
㈥ 信托杠杆新规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信托公司固有业务证券投资规模大幅增加,带来的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等也有所提回升。针对这答一现象,《意见》要求各银监局督促信托公司加强固有业务市场风险的防控,将自营股票交易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市价下跌对资本的过度侵蚀。
㈦ 近期出台的资管新规和网络小贷整治策与不良资产处置有没有关系
网络小贷主要是对现金贷的业务的重点整治,而资管新规则是对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
资金信托计划,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子公司、期货公司、期货公司子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等的管理
不良资产处置业务主要是银行的不良贷款处置,与前述银行表外业务并非同一性质。
㈧ 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业务都有哪些影响
对于我国百万亿元规模的资产管理市场,资管新规从酝酿到征求意见一直牵动着市场的神经。特别是存量规模接近30万亿元的银行理财,向标准化、净值化转型的进展备受市场关注。
截至2017年底,除了招行、中信银行之外,多数股份行理财余额大幅减少。
资管新规落地后对银行理财冲击有多大?周之行分析称,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依然会持续发展新产品,即便是采用表外转表内的方法,也会试图将资管资金存留在银行体系内,但这部分一定会外溢,初步估算大概七成规模依然在银行体系之内。部分资金体量会慢慢往外部资管公司流转,包括公募基金,甚至包括私募基金都有可能吸收银行外溢的存量资金。
奥纬研究报告显示, 当前,银行客户行为正在加速市场化,其中个人金融资产投资配置中,银行理财、股票、公募基金、信托、私募、保险的占比显著增加。而居民储蓄却从2007年的69%下降至50%。
在资管新规的新导向下,将严格区分合格投资者和非合格投资者,这从本质上有利于银行。“未来非标投资者会部分回到银行存款体系,尤其是降低债权类合格投资者的标准以后,他们可能进入债权的非标投资,成为合格投资者。”
此外,他认为,资管新规落地后,资管市场将出现底层资产替换。首先,债权资产从影子银行资产替换成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资产,资产特性变得更分散了;其次,资管新规后,底层资产将向二级市场转向,实际上变成二级市场公开的资产;最后,期限拉长后,底层资产将向PE类资产转变。银行做不了二级市场和PE市场,某种程度对银行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