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目前我国的牛肉平均价格是多少,比之前上涨了多少
目前我国的牛肉平均价格是75至98元一公斤,之所以有浮动,主要是地区不同,牛肉的平均价格也不尽相同,牛肉的价格比之前上涨了大约0.1至0.2%。
进口量少,国内食用牛存栏量不足是导致牛肉价格节节攀升的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疫情稳定了,国内的餐馆相继开业,牛肉供不应求,自然牛肉价格会持续性上涨,而且这种情况恐怕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管是牛肉还是猪肉,价格居高不下,都是这几个原因,质优价廉的牛肉只能等一段时间再吃了。
『贰』 2015 年全国肉牛的存栏和消费量
2015肉牛价格在14.5元左右
(一)优势区域建设取得的成效
1.优势区产量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经过近五年的发展,肉牛区域布局不断优化,牛肉产量持续增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据统计,2007年肉牛优势区域共存栏1232.5万头,比2002年增长5.6%;出栏919.3万头,比2002年增长18.4%。优势区域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肉牛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增强。
2.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各地逐步建立健全省(区)肉牛育种站、市级贮氮站、县级冷配站、乡镇品改站的品改网络体系;积极进行良种引进、改良与推广,大力开展经济杂交,突出抓好肉牛冷冻精液配种,冷配比重逐年提高,肉牛品种得到改善。东北优势区主要用西门塔尔和夏洛来进行杂交改良,以提高生长速度;中原地区加大地方良种黄牛的选育力度,着重提高肉牛品质;西部地区用瑞士褐牛和安格斯肉牛进行改良,提高环境的适应性。经过几年的改良,优势区肉牛良种杂交改良的比重不断提升,由2002年的35%提高到了2007年的60%。
3.规模化养殖水平逐步提高。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小区,积极推行肉牛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优势产区的规模化饲养比重 达42%。积极推广配合饲料、人工种草、青贮等适用技术,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区域内肉牛个体生产力显著提高,部分地区平均胴体重已达到200公斤的国际平均水平。肉牛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培育了一大批养牛专业合作社和养牛协会,广泛推行“公司 合作组织 农户”的组织化模式,肉牛生产与市场衔接日益紧密。
4.屠宰加工能力不断增强。生产加工条件逐步由开放的手工屠宰向封闭的机械屠宰过渡,由热分割向冷分割过渡,由简单分割向精细分割过渡。一大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大品牌的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在优势区内崛起,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了优势区肉牛业蓬勃发展。2007年,肉牛优势区域肉牛屠宰加工厂305个,年加工能力达到38.4万吨,年屠宰加工能力5000吨以上的肉牛屠宰加工厂18个。部分企业已具备了国际先进的屠宰加工水平,并已初步培育出一系列全国性的知名品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总体评价
经过近五年的发展,优势区域肉牛业持续、稳步发展,产品产量显著提高,《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到2007年,肉牛优势区域牛肉产量达151.1万吨,比2002年提高了18.4%;产品质量逐步提高;牛肉的优质率达到35%左右,比2002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比规划目标高出15个百分点;平均胴体重比《规划》目标提高6个百分点。《肉牛肉羊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对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促进我国肉牛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一期《规划》所选优势区域县偏少,优势区域覆盖范围较小,优势区域牛肉产品市场主导地位尚不明显。
二、发展前景分析
(一)产品需求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牛肉消费量不断提高。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牛肉2.59公斤,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牛肉0.68公斤,分别比2000年增长30.8%和30.8%。但同时,我国牛肉消费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较大,与世界人均牛肉消费超过10公斤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牛肉消费量是农村居民消费量的3.8倍。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对牛肉的消费将不断增加。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人口刚性增长也是肉牛的消费需求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另外,目前,我国牛肉产品在生产成本和出口价格上仍然具有较大比较优势。随着我国牛肉产品质量提高和市场营销网络逐步健全,对东南亚、中亚、中东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潜力巨大。
『叁』 2015年牛肉销量大幅下降是什么原因
和外国鉴合同进口外国的了
『肆』 2015俄罗斯牛肉多少钱
今天正好买了一些牛肉(在莫斯科)。根据品质和位置的不同,价格在360卢布到580卢布一公斤不等。我买的是牛腩,价格是410卢布一公斤。
『伍』 牛肉的价格和猪肉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全国给地物价不同,牛肉和猪肉品种不同,价格差距也很大。普通的牛肉一般是40元一斤,猪肉是15元一斤,好点的牛肉或者进口的牛肉一般是88到198元一斤,好点的猪肉一般是58到98元一斤。祝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