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资金 > 8月国内生鲜乳价格

8月国内生鲜乳价格

发布时间:2021-07-24 04:57:02

㈠ 蒙牛伊利杀入新西兰是真是假

11月下旬,中国两大乳业巨头伊利、蒙牛在新西兰大动作频频,引发业内外关注。业内人士对此表示,随着中外原奶生产成本差距的拉大,中国乳企出海意愿加强,未来随着乳业巨头在海外投资产能的释放,将对中国乳制品行业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
中国乳企
杀入恒天然大本营
记者注意到,与此前中国乳企在海外建厂不同,伊利和蒙牛这一次在新西兰的项目,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液态奶生产上。
记者从伊利方面了解到,公司用于新西兰南岛怀马特市生产基地2期扩建的20亿元投资中,有很大比例用于UHT(超高温瞬时灭菌)液态奶及生牛乳深加工项目。无独有偶,在伊利发布公告的第二天,蒙牛乳业也宣布,将与新西兰合作伙伴鹏欣和美卡(Miraka),就以中国作为目标市场,增加新西兰UHT产品产量和品种,并加强在新西兰乳制品产业的资本投入展开合作。
同时,蒙牛旗下雅士利位于新西兰北岛怀卡托的海外生产基地,将于2015年初全面量产,预计年产婴幼儿奶粉5万吨。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高端UHT市场规模约为150亿元,除了伊利金典和蒙牛的特仑苏,进口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约为60亿元,且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4年1至8月,中国进口液态奶达20.3万吨,同比增长64.6%。伊利、蒙牛在海外构建奶源,生产自己的高端UHT奶进入中国市场,将有效地同国外厂商竞争高端UHT奶的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和蒙牛分别扎根于新西兰南、北两岛,尤其是蒙牛所处的北岛,原本就是恒天然的“大本营”,未来中国乳企将同过去的供应商从奶源到市场展开直接竞争。
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从新西兰进口奶粉68.7万吨,基本都由恒天然提供,按照伊利、蒙牛以及2010年收购新西兰新莱特的光明乳业(600597,股吧)三家目前的产能布局,恒天然近三成的市场份额将被中国企业取代。
国内奶源饱和
乳企被迫出海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2013年的恒天然“乌龙奶粉”事件,所导致的奶粉禁运和中国市场“奶荒”,是中国乳企加速出海的直接原因。“我们加快海外牧场的布局,不仅仅是为了奶粉,而是一个低成本的资源保障,这是未来市场竞争的基础。”资深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现在不做,将来在奶源等方面都将受制于人,谁都不可能长期与缺奶、高成本相抗衡。”
同时,国内奶源趋于饱和,乳企也不得不将争夺优质奶源的军备竞赛向国外延伸。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奶源能发展的增量已经所剩无几,“全部霸占不可能,但所谓的三个黄金奶源带已经被各大企业分得差不多了。”呼和浩特奶业协会一位人士分析,如果在奶源布局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中国乳业的竞争格局仍难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万头牧场”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但中国存栏100头以上的奶牛场和养殖小区的比例上升的速度却非常有限,截至2013年末仅为40%左右,年增长率不到3%。投资成本高、回报周期长,企业自建奶源基地积极性并不高。宋亮告诉记者,中国目前在建的奶源地的确不少,但是真正投产的却不多。
北京一家大型牧场的负责人苏先生表示,“国内牧场建设的‘标配’是每头牛1.5—2.5万元,以前建一个千头规模的牧场只需1000万元,现在动辄要上亿元。特别是近年来国内饲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回报期也越来越长,风险也随之升高。”
乳企出海
养殖业恐受波及
记者从伊利方面了解到,公司已与当地47家奶农签订了长期购销协议,基本能够满足生产所需。据介绍,在新西兰,乳企可以通过各种指标检测对每天收购的原料奶进行定价,按月、季等时间段进行结款,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价格大幅度波动,有利于企业掌控成本。
然而,对此业内也有反对的声音。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指出,国内乳制品企业海外投资与国内投资有一定冲突性,因为海外投资更具有经济性的话企业或会降低对国内投资的兴趣。
“像伊利、蒙牛这类作为中国乳企中的佼佼者都跑到国外去开发奶源,会对国内的奶源市场造成不小的冲击,不仅对国内中小企业的影响非常大,还会对国内养殖人员养殖热情造成严重打击。”业内专家王丁棉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进口奶源在品质和价格上都占据优势,是企业首选,而且为了减少成本,企业可能会越来越多的使用进口奶源,所以,未来国内对生鲜乳的需求量可能会出现下滑。”国内的一家乳企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今年乳企收奶明显减少,原奶的价格一路下滑,可我们的成本不断增加,现在每产1吨奶要赔七八百元。”山东省一家养殖场的负责人说,“很多养殖场和养殖户都在卖牛,过去1000多头牛,现在只有100多头了。”

㈡ 西牧乳业在国内这么多乳业品牌中处于何种地位呢

虽然这个牌子成立时间不算很久,但是相比较其他,我觉得西牧乳业的实力一点都不差,价格更亲民,质量有保障,我更愿意选择这个品牌

㈢ 请问生鲜乳和复原乳有什么区别

一直“隐藏”于巴氏消毒奶、高温灭菌奶、酸奶之中,并被当作纯鲜牛奶销售的“复原乳”,自今年10月15日起将被“复原”。这一规定是国务院办公厅于近日所发出的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中明确的。

九成消费者在喝“糊涂奶”!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喝牛奶的人越来越多。可许多消费者在购买纯鲜牛奶时,大多只注意品牌和生产日期,很少有人关注其成分。

“纯鲜牛奶的原料当然是鲜牛奶了,难道还假?”但事实是,现在国内市场上出售的纯鲜牛奶制品绝大多数都含有“复原乳”。可这些乳制品的包装上,无一例外地都标注着纯鲜牛奶。

在记者所接触的人中,有九成以上的人在喝“糊涂奶”--不知道他们花鲜奶价格购买的所谓巴氏消毒奶、高温灭菌奶、酸奶,并不都是纯鲜牛奶,而是含有以奶粉为原料还原的“复原乳”。特别是酸奶,绝大多数都是用“复原乳”制成的。

市场上究竟有多少纯鲜牛奶制品含有“复原乳”呢?据了解内情的人透露,目前国内市场上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纯鲜牛奶制品含有“复原乳”。其中,巴氏消毒奶所含的“复原乳”最少,高温灭菌奶次之,酸奶最多,有些酸奶甚至全部是用“复原乳”制作的。

在消费乳品的人群中,收入较少的人喝的“复原乳”最少,因为他们多喝价格便宜的巴氏消毒奶,也就是保持期在三天左右、用简易塑料袋装的纯鲜牛奶,受骗也最轻;收入较高的人喝的“复原乳”最多,因他们讲档次,购买的往往是利乐包装的高档纯鲜牛奶,受骗也最重。

那么,“复原乳”究竟是什么东西?他与生鲜牛奶有什么不同?据奶业研究专家陈渝介绍,“复原乳”就是用生鲜牛奶加工成奶粉再液化成液态奶。说白了,就是用奶粉还原的液态奶。其加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鲜牛奶中掺入比例不等的奶粉;另一种是以奶粉为原料生产的调味乳。

“复原乳”与纯鲜牛奶主要有两方面不同:一是原料不同。“复原乳”的原料是属干乳制品的奶粉,纯鲜牛奶的原料为液态生鲜奶;二是营养成分不同。“复原乳”在经过两次超高温处理后,营养成分损失较大;而纯鲜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基本保存。

厂家为何钟情“复原乳”?

我国乳品生产厂家为什么要用“复原乳”当作纯鲜牛奶来蒙消费者呢?一些业内人士透露,主要是“复原乳”的成本低,利润惊人!这也成为许多厂家的“商业机密”。

按理说,“复原乳”经过两次超高温处理后,成本应该更高,在价格上根本不具备与鲜奶直接竞争的实力。可实际上,用我国鲜奶制成的纯牛奶与洋奶粉制成的“复原乳”竞争,竟明显处于下风。

统计资料显示,关税下调后,洋奶粉到岸价格在每吨1.2万元左右,一吨奶粉可以还原成8吨液态奶,而8吨鲜奶在国内仅收购价就达2万元以上,巨大的利润空间使得厂家对“复原乳”格外钟情,并趋之若鹜。

乳品企业钟情于“复原乳”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国原料奶质量差。据了解,我国大多数奶农生产的鲜奶细菌数要高于国外鲜奶上百倍,因此,用这样的原奶作原料,生产出的乳制品质量上不去。特别是酸奶,因为含有乳酸菌,对原料奶要求更高。故国内许多厂家宁愿选择进口奶粉,也不愿使用国产原料奶。

乳品企业钟情于“复原乳”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国内有关法规不健全。由于我国一直没有出台对液态奶生产经营相关的法规和制度,致使液态奶生产经营没有制度的约束。一些厂家就此钻了空子,把“复原乳”当作鲜奶卖,蒙蔽了消费者。

据有关方面调查,现在我国至少有70%以上的乳品企业生产的纯鲜牛奶和酸奶中含有“复原乳”,一些厂家生产的酸奶甚至全部用“复原乳”。在我国十大乳品企业中,至少有三家企业生产的液态奶中“复原乳”含量在三分之一以上。

乳品厂家的这一举动,严重地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使一些地区的奶业市场出现了鲜奶“过剩”的怪现象,挫伤了农牧民养奶牛的积极性,影响了我国奶业健康发展。

乳品标志令“复原乳”现原形

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对优质液态奶的需要,制止乳品消费市场混乱的现象,维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喝上“明白奶”,国务院办公厅于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液态奶生产经营的管理,完善液态奶标准并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实行生产备案制度,严格产品标识标注管理。

通知要求,自今年10月15日起,凡在灭菌乳、酸牛乳等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复原乳”的,不论数量多少,生产企业必须在其产品包装主要展示面上醒目标注“复原乳”。在巴氏杀菌乳生产中不允许添加“复原乳”,大力提倡和鼓励在灭菌乳生产中全部使用生鲜乳。

国办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通知呢?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源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两大协会协调的结果。为解决纯鲜牛奶与“复原乳”问题,中国奶业协会和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早在两三年前就开始酝酿出台鲜奶标识,但由于各方利益难于摆平,一直未能实现。如今,随着我国奶业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乳品加工行业水平的提高,各方终于达成一致共识。

二是乳品企业竞争的结果。前些年,各大乳品企业竞争十分激烈。为了抢占市场,北京三元牛奶曾率先启动了“纯鲜牛奶加AD”“纯鲜牛奶加钙”的“纯鲜”战略,但遭到其他一些生产“复原奶”的大型乳品企业的围攻,结果是把三元挤出了中国乳品企业的“三甲”之列。现在,随着这些大型乳品企业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实行“复原乳”标识的时机已经成熟。

三是国家加强了对奶业的宏观调控。去年以来,我国饲料上涨,奶牛价格暴跌,奶农的利益受损,各地不断传出“倒奶杀牛”事件。因此,国家从保护奶农的利益、促进奶业健康发展的方面考虑,发出了这个通知。

一些专家指出,国办通知的出台,将有利于规范我国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混乱的局面,有利于市场优胜劣汰、公平竞争。还有利于维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消费者以选择权。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原料奶提升质量,最终促进我国奶业的健康发展。

㈣ 为什么现在袋装牛奶一直涨价

生鲜乳价格飞涨、收购数量严重不足。
今年八月新西兰乳制品剧透恒天然的“肉毒杆菌”事件导致国内与其合作的三大企业失去固定奶源供应,之后又未及时找到替代奶源,导致国内有限的奶源被争抢,需求多而生鲜乳少,利润低的袋装牛奶自然就首当其冲的涨价了。

㈤ 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生鲜乳价格持续下降的因素有哪些

2014年规模牧场生鲜乳价格和成本变化:规模牧场生鲜乳价格下降达到11%,仍有下降趋势。中原奶业带,西部奶业带和大城市周边区域最为明显,奶价下降幅度在12%-14%。

一、生鲜乳价格下降的原因

(1)国内行业对2014年奶业形势误判。(2)国际市场的竞争:进口的奶粉数量大,进口奶粉价格持续下降。(3)受俄罗斯食品禁令的影响,目前全球有上千吨的乳制品不得不另找出路。奶粉1-10月进口84.51万吨,同比增长37.2%。11月全球乳制品拍卖,全脂奶粉价格竞得均价推算,中国港口到岸价最低跌破20000元/吨。(4)市场奶类制品价格上涨,居民消费力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国内乳制品产量同比下降1.8%,其中液态乳产量同比下降1.42%,奶粉产量同比下降10.87%。

二、生鲜乳价格下降的其他原因

(1)生鲜乳供应充足,供过于求:养殖积极性和投入增加,疫情控制好,气候偏于凉爽适合产奶。(2)乳品公司库存较多:据业内人士估计现市场库存奶粉量约30万吨;(3)乳企数量减少。(4)政策影响:中央八项规定,团体采购及高端礼品奶销售下降。

近期大型乳企喷粉调研情况:主要乳企收购生鲜乳喷粉量在10%左右。

规模牧场生鲜乳价格和成本变化: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统计分析,近几年规模牧场生鲜乳成本并未明显下降。

三、鲜奶拒收和奶价变动调研情况

据调研,山东、河北、黑龙江地区尤为明显,内蒙、新疆和南方地区拒奶现场尚不严重。

山东个别牧场出现了拒收,拒收量在10%左右。某大型乳企决定从今年8月1日起将青岛、烟台等地收奶价格降至目前的3.4元/kg;部分400公斤以下的小规模散养户生鲜乳收购价格仅为2.4-2.8元/公斤。河北地区同样出现鲜奶拒收和限量现象,个别小区月拒奶次数超过60%。天津调查50多家牛场基本都有拒收现象,比例在3%-5%。黑龙江地区乳企对个别不足一吨奶量的小奶站开始停站拒收,总体收奶与去年同期量相比减少5%-10%。

㈥ 奶业报告显示我国生鲜乳价格创6年新高,生鲜乳的抽检合格率如何

奶业报告显示我国生鲜乳价格创6年新高,生鲜乳的抽检合格率高达99.8%,说明了我们国家的奶牛养殖逐渐的规范化,不管是环境还是奶牛的保健等等,都处于行业内的一流水平。据悉,在抽检生鲜乳的时候,检测的项目有蛋白、脂肪等等,这两项指标已经远远的超出了我国的国家标准,这说明了我们今后喝牛奶的时候,大概率喝的都是高标准的牛奶,这一点不必去质疑。

因为行业内整体的水平都很高,也说明了各个品牌的奶在工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产出的产品都是质量非常有保障的。在抽检的过程当中,还抽检了体细胞数以及菌落总数以及黄曲霉M1等等,这些项目不仅符合我们的国家标准,也符合欧盟的标准,这说明了我国的奶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高度!

奶业报告显示我国生鲜乳价格创6年新高,生鲜乳的抽检合格率可以说几乎是百分百的合格率。



㈦ 全国生鲜乳抽检的合格率达99.8%,牛奶究竟该怎么选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兴趣水平都是得到了一个显著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变的是越来越好,在人们常生活当中,牛奶已经成为了早餐必备的一种音频,因为牛奶的营养价值十分的丰富,对于孩子的成长,对于很多人的身体都是有着很积极的作用,所以说很多人都是十分喜欢在早餐喝一杯牛奶,但是如今牛奶的厂家也是十分的多,而且牛奶市场也是参差不齐,也是出现了很多假冒伪劣的牛奶。如果长时间喝着一些不合格的牛奶的话,那么对于自己的身体都是有着很大的伤害,今天主要介绍一下,再购买牛奶的时候应该怎么选择具体介绍如下。

一、选择正规品牌

如今牛奶市场上有很多正规的大品牌,但是也有很多小厂家所生产出来的牛奶,在我看来想要购买健康的牛奶的话,那么一定要选择那些正规的大品牌,虽然价格可能会稍微昂贵一点,但是为了自己的健康,这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各位看官,以上就是关于我对“全国生鲜乳抽检的合格率达99.8%,牛奶究竟该怎么选?”的看法,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下面评论哦。

㈧ 为什么一些生鲜乳品网上卖的没有超市便宜

这个就是因为生鲜乳品类的商品保质期短,价格调整比较快,超市的实时跟踪比较方便,价格调整很迅速,这一点是网上所不能比拟的。有时生鲜类商品早上一个价,到了晚上就可能打折处理,这只能是在超市里才能实现,而网络是无法达到这个要求的。所以生鲜类商品网上的优势没有超市便宜。

如果在超市购买的话,我们买多少都可以,不像在网上限制比较多,这也造成了一种浪费,生鲜的价格其实相应的也增高了。说白了这就是因为新鲜度,灵活度不够,网络在这一点上是没办法和超市相比的。

㈨ 网络谣言对学生的危害具体事例

网络谣言对学生危害的具体事例:

1、2011年8月,该网站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征收若干问题规定的公告》,即所谓的《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47号公告》,被国内多家媒体解读、转载和放大。上海警方以伪造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国家文件罪拘留了一名行政官员15天。

2、2011年10月,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本科生皮xx以“我很热,重庆的ci事件真的发生了”为题,在网络的转发栏上发帖,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回复。由于没有证据证明皮是故意的,警方拘留了他三天。

3、2011年11月11日,有人在互联网和手机短信中传播消息:新疆艾滋病患者通过滴血食品传播病毒,很多人感染了艾滋病。这一消息一度引起公众恐慌。一些捏造、编造、散布谣言的人被治安拘留。

4、2012年2月21日,一位名叫“mido hemp”的网友发布了“今天的疫苗接种,医生说252家医院被封了,还有非典变异病毒,真是吓人”,在网上迅速传播。保定市公安局新城区分局查处一起传播非典谣言案。涉案人员、网站经营者刘某被劳动教养两年。

5、2012年3月以来,有人在网上捏造、恶意散布所谓“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等谣言,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北京警方拘留了6名在网上编造谣言的人。16家散布谣言、忽视管理的网站被关闭。

㈩ 2016年生鲜乳价格会不会上涨

北京超市 大型卖场就有光明牛奶

阅读全文

与8月国内生鲜乳价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看看钱包理财 浏览:394
提姆理财 浏览:165
持有可口可乐股票的基金 浏览:307
正确的理财观念顺序是 浏览:699
公司的钱能买理财吗 浏览:464
2018年全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浏览:456
台湾股票理财走势 浏览:983
正规信托公司 浏览:618
信托风控排名 浏览:538
信托未兑付 浏览:216
信托产品归哪管 浏览:217
牙黄金价格 浏览:243
融资租赁bt 浏览:698
2015公积金贷款额度计算器 浏览:397
代理理财程序 浏览:354
银监会地方融资平台 浏览:591
全国社保基金114组合什么意思 浏览:23
苏州贷款融资公司 浏览:133
基金水位线 浏览:836
买理财的申报 浏览: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