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资金 > 第二轮页岩气中标价格

第二轮页岩气中标价格

发布时间:2021-07-24 12:53:59

『壹』 页岩气的技术进度

全球对页岩气的开发并不普遍,仅美国和加拿大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中,美国已进入页岩气开发的快速发展阶段,加拿大商业开采还处于起步阶段。美国页岩气开发有80多年的历史,参与的石油企业从2005年的23家发展到2007年的64家。2000年美国页岩气年产量为122亿立方米,而2007年,仅Newark East页岩气田的年产量就达217亿立方米,美国页岩气总产量接近500亿立方米,占美国天然气总量的8%以上。
但来自美国能源情报署网站的数据显示:美国页岩气产量占天然气产量比例从2007年到2011年分别是8.07%(2007),11.09%(2008),15.19%(2009),21.69%(2010),29.85%(2011)
专家表示,美国页岩气发展速度之快,离不开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和先进的开发技术,而这也是至少在2015年以前中国所不具备的。
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政府在《能源意外获利法》中规定非常规能源开发税收补贴政策,而得克萨斯州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对页岩气的开发不收生产税。另外,美国还专门设立了非常规油气资源研究基金。可以说,美国政府对页岩气开发的重视为页岩气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对页岩气这个新生事物而言,有利的政策支持无疑会大大降低开发成本,刺激页岩气的发展。
随着页岩气产量迅速提高,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15年美国将超越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气生产国。
美国能源当局则预测说,页岩气将取代煤炭而成为仅次于石油的美国第二大能源资源,而且可能改变美国能源生产格局。
至2012年,页岩气产量增加已经拉低了能源价格,已成为美国振兴制造业的一大法宝。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等许多国际大企业将一些制造项目迁入美国,看重的正是当地低廉的能源价格。
此外,得益于页岩气革命中的“水力压裂”技术,页岩油(一种石油)的产量也飞速增加,使美国石油产量强劲反弹,导致2011年,美国自1949年以来首次成为精炼石油产品净出口国。国际能源署认为,到2020年美国将成为全球最大原油生产国。美国康菲石油公司总裁瑞安·兰斯表示,到本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将不必进口石油。
美国页岩气的快速发展改变了美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仅降低了煤炭以及其他能源的消耗比例,也减少了对中东国家石油能源的依赖,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页岩气开发革命。 国土资源部2009年10月份在重庆市綦江县启动了中国首个页岩气资源勘查项目。这标志着继美国和加拿大之后,中国正式开始这一新型能源页岩气资源的勘探开发。 将对中国新型能源建设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在中国油气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2012年3月20日,壳牌公司已经与中国石油签署了一份产品分成合同,将在中国四川盆地的富顺—永川区块进行页岩气勘探、开发及生产。两家公司对页岩气的开发还处于勘探阶段,暂并未进入实质性开采。2012年9月24日 ,全国首个页岩油气产能建设项目——中石化梁平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及产能建设示范区8个钻井平台全面开钻
2012年11月13日-16日,为期四天的2012年中国国际页岩气大会在重庆召开,主题为“促进投资与合作,推动中国页岩气产业的商业化发展”。200多名全球各地的页岩气资源开发商、购买商、贸易商、技术支持方、油田服务及设备供应商、顶尖的页岩气产业研究专家以及政府顾问人士参会。而重庆瑞博、埃克森美孚、三菱商事、西门子等多家外企和三一重工、山东能源集团、华电重工等国内公司也到场,寻找挖掘潜在的页岩气装备项目机会。
会上,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玉喜透露,多项扶持页岩气产业化的政策正在酝酿中。这一系列扶持政策主要包括:一是页岩气市场化定价政策,同时页岩气利用方式可以灵活;二是监管体系强调一级管理,实际又分为二级三级监管,即让各省各级参与管理的监管体系,使整个监管过程向下延伸到页岩气井;三是税收上将多数利税留给地方,以对企业和地方都有利。
尽管业界对我国页岩气的关注度持续升温,但日前参与“2012年中国页岩气发展论坛”的业内专家认为,我国页岩气开发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包括技术准备、资源储量评价、政策研究到开发模式等方面,都需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不能急于求成。
中国涉及油气特种装备制造的公司包括杰瑞股份、石油济柴、江钻股份、神开股份、宝德股份、海默科技、惠博普、吉艾科技8家机械制造公司。李玉喜在会上透露页岩气开发三大利好后,这8家机械设备制造商全线飘红。
2012年11月15日,在北京举行的财富CEO高峰论坛上,中外能源行业的专家就能源世界新格局进行了探讨。此次探讨中,各方专家逐步形成一致观点:中国页岩气开发应当推进,更应当保持谨慎态度。相关专家表示,中国的页岩气储藏深度远远高于美国,而且地质复杂程度也超过美国,加上多数页岩气开发地区人口密集,从技术和社会两方面来讲,开发难度都很大,应当谨慎推进。由于开采页岩气所需的水力压裂技术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我国页岩气储量丰富地区多为水资源匮乏地区,同时水力压裂技术可能会带来地下水污染问题。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国将基本完成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建成一批页岩气勘探开发区,初步实现规模化生产,页岩气年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
“十二五”期间,我国在页岩气开发上的重点任务包括:一是开展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二是开展科技攻关,掌握适用于我国页岩气开发的关键技术;三是在全国重点地区建设19个页岩气勘探开发区。
我国的页岩气进入到大规模商业开发阶段还需要技术、资金、管道和政策上的种种支持,但是页岩气开发各方的准备工作也已经陆续展开。据《中国页岩气产业勘查开采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前瞻》 分析认为,我国页岩气开发距离大规模商业化还有3-5年的距离,预计2015年我国页岩气产量将会在40亿立方米左右,2020年将会达到500-700亿立方米之间。而由页岩气开发带来的相关技术和服务的市场空间将在2015年达到420-430亿元。
由国家能源局制定的页岩气产业发展政策已经制定完成,待有关部门批准后将会发布。同时,由国土资源部制定的页岩气探矿权招投标管理办法也计划出台。
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副司长杨雷表示,除国土资源部开展了一些页岩气基础性的资源调查工作外,国家发改委或能源局也从科技、研发中心、装备、示范中心等方面做了四位一体的科研攻关:一是依托重大科技专项,国家有很大的投入;二是设置了页岩气研发中心,给了很多装备和设备的投入;三是装备的国产化,支持国内企业进行国产化的实验;四是依托示范工程,能源局已批准了三个页岩气的示范区,包括四川、重庆和陕北。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在前面工作基础上继续推进科技攻关,包括示范区建设、资源评估等工作。另外,要加大政府支持和推动的力度。”杨雷说,备受关注的页岩气产业政策已经有了一个文本,里面包括了产业的准入、环保、监管及对外开放等问题,都有一些更细致的规定,更具有可操作性。此外,规划里还有一些财税支持、用地优惠等都会明确。
2013年10月18日,烟台杰瑞集团发布了“小井场大作业”成套页岩气压裂解决方案,并成功实现了全套设备的现场联机测试。这是专门针对复杂地理条件下页岩气压裂的解决方案,开创了中国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压裂增产完井设备的新方向。
2013年10月30日,国家能源局在其官网发布了《页岩气产业政策》,进一步深化页岩气发展地位,明确将页岩气开发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在2012年3月发布《页岩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和2012年11月出台《关于出台页岩气开发利用补贴政策的通知》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对页岩气产业发展的再次有力的扶持。 中国首轮油气探矿权公开招标
2011年6月27日,国土资源部举办中国首轮油气探矿权公开招标,中石油、中石化、延长石油以及中联煤层气、河南煤层气等公司受邀投标。首轮招标出让的页岩气探矿权区块共计四个,面积共约1.1万平方公里。国土资源部网站7月7日公布了招标结果,中石化中标渝黔南川页岩气勘查区块矿业权,河南省煤层气公司则取得了渝黔湘秀山页岩气勘查区块矿业权。
有关专家预测在四川盆地寒武系筇竹寺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地层中存在丰富的页岩气资源。据初步估算,单这两个组的页岩气资源就可以和整个四川盆地的常规天然气资源总量相媲美。
2006年年初,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资源规划所组织专家在四川盆地西南地区进行了页岩气资源调查研究。经过一年的艰难跋涉和潜心分析,专家们虽然没有对页岩气资源进行全面准确的估算,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据体积法估算结果,中国页岩气资源量高达(26~31)×10m,与美国页岩气储量相当。其中,中国南方、北方、西北及青藏地区各占页岩气资源总量的46.8%、8.9%、43%和1.3%。
国土部举行页岩气第二轮招标
2012年9月10日,国土资源部在官方网站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公开招标出让页岩气探矿权.本次招标共推出20个区块,总面积为20002km2,分布在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河南8个省(市)。
根据公告,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注册资本金在人民币3亿元以上,具有石油天然气或气体矿产勘查资质、或与已具有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的内资企业和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均可投标。
开发措施
一是编制我国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和勘探开发中长期发展规划。在认真分析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态势和我国现状的基础上,科学评价和分析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进行页岩气探明储量趋势预测研究,对我国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和勘探开发目标、重点和发展阶段作出科学规划,明确发展定位,编制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和勘探开发中长期发展规划。
二是制定鼓励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和勘探开发政策。在对美国等国家页岩气发展中给予的优惠政策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参照国内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优惠政策,给予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优惠政策。国家财政加大对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的投入,鼓励社会资金投入页岩气;减免页岩气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对页岩气开采企业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政策,企业所得税实行优惠;页岩气开发关键设备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和关税;对页岩气开采给予定额补贴;对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给予优惠等,引导和推动页岩气产业化发展。
三是完善和创新页岩气矿业权管理制度。根据页岩气分布广、勘探开发灵活性强的特点,深入研究我国页岩气矿业权设置制度。借鉴煤层气矿业权管理经验,设立专门的页岩气区块登记制度,实行国家一级管理。允许具备资质的地方企业、民营资本等,通过合资、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也可独立投资,直接从事页岩气勘探开发。
四是加快制定页岩气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政府引导,依托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重大项目和勘探开发先导试验区的实施,加快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和勘探开发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促进信息资料共享和规范管理。
此外,要密切关注世界页岩气发展动向,建立和完善页岩气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加强与国外有实力公司的合作开发,引进先进理念与开发技术,通过引进和消化页岩气开发技术,探索和创新适合我国页岩气开发的核心技术,为我国页岩气大规模开发奠定技术基础。
补贴标准
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出台页岩气开发利用补贴政策的通知》表示,2012年-2015年中央财政对页岩气开采企业给予补贴,补贴资金将按企业页岩气开发利用量以及补贴标准决定,2012年至2015年的补贴标准为0.4元/立方米,具体标准今后将根据页岩气产业发展情况予以调整。此外,财政部还规定地方财政可根据当地情况给予适当补贴,具体标准和补贴办法由地方确定。
页岩气界定标准及补贴条件
具体界定标准为:
(一)赋存于烃源岩内。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TOC>1.0%),吸附气含量大于20%。
(二)夹层及厚度。夹层粒度为粉砂岩以下(包括粉砂岩)或碳酸盐岩,单层厚度不超过1米。
(三)夹层比例。气井目的层夹层总厚度不超过气井目的层的20%。
财政部规定企业需具备以下条件才能够获得补贴:
一是已开发利用的页岩气;
二是企业已安装可以准确计量页岩气开发利用的计量设备,并能准确提供页岩气开发利用量。
能源局:拟出台页岩气产业化细则
据了解,国家能源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页岩气产业政策》,为推动页岩气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做出具体规定。业内人士表示,新政策应该在克服垄断体制障碍、落实安全环保要求、制定市场化定价机制等方面出台有力措施。
据国家能源局油气司综合处处长杨青介绍,《页岩气产业政策》将按照《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总体思路,出台一些推动页岩气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具体规定。
页岩气炒作趋向理性
日前,中央财政明确将在2012年~2015年对页岩气开采企业给予每立方米0.4元的补贴,国内页岩气产业前景被寄予厚望。彭孝影表示,页岩气的勘探开采最先受益勘探、开采相关的设备制造商。每个开采阶段对应相关的专业设备,如勘探阶段使用地震软件、物探装备,固井阶段使用固井车、泵送、套管等,压裂酸化阶段则有压裂车、混砂车,管汇车、仪表车和连续油管等专用设备。对于该产业的发展进程,彭孝影认为未来5至10年中国页岩气的开采尚难以和美国媲美,无论是技术实力,还是资金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未来要迎头赶上,还需要国家战略做主导推动力。
探矿权出让招标结果公示
2012年12月6日,国土部网站公示“2012页岩气探矿权出让招标”结果。公示名单分别列出了19个页岩气区块的前三名中标候选企业,共有华电集团、神华集团、中天城投等57家企业入围。
按照“页岩气探矿权招标项目招标文件”规定,公示名单中得分第一名的中标候选企业为项目中标企业。若该中标候选企业自动放弃,或中标企业未及时提交勘查承诺书,以及按有关法律规定被取消中标资格的,招标人将按照中标候选企业名单排序依次确定其他中标候选企业为中标企业。
这些企业中,除了华电集团、中煤集团、神华能源、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在内的大型国企;还包括中天城投这样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以及省属能源投资公司或省属地质系统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公示名单中,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等几大油气巨头无一上榜。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仅在湖南桑植页岩气区块竞标中取得第三名。按照招标规定,中石油也很可能无缘该区块探矿权。

『贰』 中石化下属的石油物勘院中标华能集团啥项目

石油物探院收到华能集团重庆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通知,中标了《重庆黔江页岩气区块濯页1井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一体化研究》项目。该项目是2015年5月25日在重庆开标,经过激烈的竞标,该院以总分第一的优势中标,该中标显示了石油物勘院的技术实力。

『叁』 中国页岩气开发现状怎么样第二轮招标后好像没什么后文了

现状是内行冷、外行热。资源多,但是不是很清晰;技术有,但是核心技术缺乏;扶持政策有,但是还不够;监管力量薄弱,环境保护等方面急需加强。
国内主要力量还是靠三桶油。但是主要技术还得让老外赚钱。
第二轮招标公示期已经过了,应该正在按照程序运转。政府办事慢,不过应该是等着发探矿权证了。

『肆』 中国页岩气可采资源潜力25万亿立方米,其中中石化有多少,中石油多少

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潜力为25万亿立方米,与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大致相当——
页岩气将扮演更重要角色

“到2015年,我国页岩气产量达65亿立方米。”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编制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了上述规划的具体目标。这标志着,我国页岩气开发已经正式走上新能源的舞台,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开采已经蓄势待发,有望在未来能源结构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3月1日,国土资源部发布的首次系统调查评价页岩气资源的报告显示,我国陆域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为134.42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潜力为25.08万亿立方米(不含青藏地区)。这表明,这个数字和美国页岩气可采资源潜力的24万亿立方米数字大体相当,也与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大致相当。“页岩气生产过程中无需排水,生产周期长,一般30年至50年,勘探开发成功率高,具有较高的工业经济价值。”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大伟表示。
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司长张玉清认为,页岩气开发是我国能源格局的一场革命,也是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一件大事。他表示,页岩气开发有利于促进改善能源结构。实现页岩气产业化开发,有利于增加天然气供给,缓解我国天然气供需矛盾,改善能源结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我国天然气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张玉清还表示,页岩气作为一项重大能源基础产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可拉动钢铁、水泥、化工、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和税收,促进地方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景春梅认为,由于世界页岩气储量丰富,开发前景乐观,页岩气正在全球掀起一场天然气革命。预计到2030年,天然气将成为和煤炭、石油分庭抗礼的能源之一,天然气市场将迎来黄金发展时代。页岩气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将广泛地应用于燃气化工、汽车燃料等方面,成为石油的替代能源。
各种资本对页岩气的投资热潮也正在涌动。
张玉清表示,将引入有实力的企业来参与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他同时表示,也鼓励民营资本参与页岩气,包括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以及对天然气的利用。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调研员高炳奇也表示,页岩气勘探开发矿权申请资格近期将确定,主要看其资金和开发资质情况,对所有制形式没有任何要求。
2011年,国土资源部举办了首次页岩气探矿权出让招标,推出四个探矿区块,中石化和河南煤层气各中标一个区块。两家公司承诺3年内将投入超过8亿元用于勘查。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3大石油企业纷纷开展页岩气的勘探开发。
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页岩气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问题有待探索,尤其是突破关键技术尚需时日。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天然气问题专家刘毅军提醒说,美国页岩气真正大规模开发的时间并不长,对其开发技术还存在争议。而美国的技术是否适合我国,也还存在质疑。页岩气行业前途未卜,对于纷纷进入的企业来说,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国家发改委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小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5年前,页岩气的开发还处于准备阶段,对全国的能源结构影响不会太大。她说,“如果到2020年,页岩气开发能够达到600亿—1000亿立方米的话,会对我国的能源结构改变有很大贡献。”她表示,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会减少天然气的进口依赖度。如果到时候进口天然气总量在2000亿立方米,那就减少了一半的依存度;二是对全国的能源结构调整能起到一定作用;三是如果用在替代石油,会对减少石油的进口依赖有一定积极作用,至于会影响多大,那就要看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替代石油。

『伍』 页岩气的政府支持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对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不断攀升,规模储量大、易探好采的常规能源越来越少,这严重威胁着各国的能源战略安全。近20年来,随着勘探和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资源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特别是美国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对提高该国能源安全、降低对外依存度、缓解天然气供应不足起到了积极作用。这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美国最早发现、研究、勘探和开发页岩气的国家
1821年,在美国纽约州的弗罗里达,页岩气第一次作为一种资源从浅层、低压的裂缝中采掘出来。页岩气的水平钻探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1947年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口页岩气井。页岩气的大规模工业开发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那时,美国的传统天然气储量的下降驱使联邦政府对相关的研发项目进行投资,并且最终促成了定向井与水平井、微震成像以及大型水力压裂技术的形成。直到20世纪70、80年代,页岩气开发仍然被认为是无法商业开发的。 面对传统天然气储量的下滑,联邦政府对许多替代能源项目进行了投资,其中包括页岩气。投资项目包括1976年东部页岩气项目,以及每年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对天然气研究所的研究经费支持。1982年,联邦政府对该研究机构投入了巨额资金。联邦政府通过1980年的能源法案对能源行业提供了税收优惠等其他优惠政策。能源部随后于1986年与几家私人天然气公司成功建造了第一口利用空气钻井技术的多裂缝页岩气水平井。在20世纪80至90年代,联邦政府进一步通过29号法案对非传统天然气的税收优惠鼓励页岩气钻探。微震成像技术起源于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对于煤床的研究。这一技术后来在水力压裂法页岩气开发和远洋石油钻探方面有广泛应用。George P. Mitchell是公认的水力压裂法之父,而且他成功地将开采成本降到4美元。这使得水力压裂法具有商业价值。Mitchell Energy公司利用各种技术于1998年成功实现了第一次具有经济效益的页岩压裂。他们创造性地利用了非胶化压裂液技术。从此以后,页岩气成为了美国发展最为迅猛的主要能源组成部分。世界其他各国也纷纷开始页岩气的研究。据国际能源署估计,页岩气能够从技术上增加50%的可开采天然气储量。
Mitchell能源公司在美国东部纽约州Chautauqua县泥盆系Perrysbury组Durdirk页岩中钻探,在井深21米处,从8米厚的页岩裂缝中产出天然气。美国的页岩气开发取得巨大成功,扭转了美国天然气一直以来进口的局面。美国的页岩主要发育在20个州21个大小不等的盆地里。据最近的估算,美国页岩气资源量为42万亿立方米~52.6万亿立方米,2012年前后商业开采主要集中在5个盆地,即密歇根盆地的Antrim页岩、阿巴拉契亚盆地的Ohio页岩、福特沃斯盆地的Barnett页岩、伊利诺伊盆地的New Albany页岩和圣胡安盆地的Lewis页岩。其中,Barnett页岩是当前美国页岩气开发的主力层位,也是各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学习的样本,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最新的统计,其资源量约0.74万亿立方米,产量在2005年已经超过美国页岩气产量的一半,现所占比例更高。
美国页岩气开发技术历程,从Barnett页岩开采看,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年以前——直井大型水力压裂;第二阶段:1997~2002年——直井大型清水压裂为主;第三阶段:2002~2007年——水平井压裂技术开始试验;第四阶段:2007年至今——水平井套管完井及分段压裂技术,逐渐成为主体技术模式。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鼓励替代能源发展的税收激励或补贴政策,这些政策法规包括:1980年的《能源意外获利法》出台替代能源生产的“税收津贴”条款,对1979~1993年钻探的非常规油气,包括2003年之前生产和销售的页岩气和致密气实施税收减免,对油气行业实施5种税收优惠;1990年的《税收分配综合协调法案》和1992年的《能源税收法案》扩大了非常规能源的补贴范围;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1992年取消了管道公司对天然气购销市场的控制,规定管道公司只能从事输送服务,这使得非常规天然气的供应成本大幅度降低;1997年的《纳税人减负法案》延续了替代能源的税收补贴政策;2004年的《美国能源法案》规定10年内政府每年投资4500万美元用于包括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天然气研发等;2005年美国《能源政策法案》将水力压裂从《安全饮用水法》中免除,解除了环境保护局对这一过程的监管权力,从而让水力压裂技术很快应用起来。从2005年起,美国政府加大了开发难采天然气的政策扶持力度,大大降低了天然气开采税;为激发土地所有者与开采公司签署土地租赁合同的积极性,政府给土地所有者增加了25%的强制提成;并且鼓励天然气企业积极开展水平井钻探和多级地层水力压裂工序等技术创新。在这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的推动下,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果。
最近几年,随着墨西哥湾深水油气产量的急剧下滑,一些大石油公司开始通过对已有页岩气开发经验的中小公司的合伙、参股或收购等形式参与美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 世界上第二个对页岩气进行勘探开发的国家
加拿大是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对页岩气进行勘探开发的国家,页岩气生产也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加拿大页岩气资源也十分丰富,且资源分布面积广、涉及地质层位多,主要分布在西部盆地地区,包括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东北部中泥盆统的霍恩河盆地和三叠系Montney页岩,艾伯塔省与萨斯喀彻温省的白垩系Colorado群,魁北克省的奥陶系Utica页岩,新不伦瑞克省和新斯科舍省的石炭系Horton Bluff页岩。根据加拿大非常规天然气协会(CSUG)的资源评价结果,加拿大页岩气的资源量大于42.5万亿立方米,其中霍恩河盆地和Montney的页岩气资源最为丰富,据世界能源委员会估计,其页岩气资源量为39.08万亿立方米。已有多家油气生产商在加拿大西部地区进行页岩气的开采或开发试验,但与美国相比,加拿大页岩气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性开采。按照CSUG主席Michael Dawson在2009年9月一次报告的观点,加拿大的页岩气区带中只有Montney达到了他所称的商业开发阶段,霍恩河盆地则部分处于先导生产试验阶段,部分还处于先导钻探阶段;魁北克低地、新不伦瑞克省以及新斯科舍省的页岩还处于其所称的早期评价阶段。
加拿大在西部沉积盆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东部和艾伯塔地区)上白垩统Wilrich组及其同时代地层、侏罗系Nordegg/Fernie组、三叠系Doig/DoigPhosphate/Montney组、Exshaw/Bakken组和泥盆系Ireton/Duvernay组开展了页岩气勘探潜力评价,预测该区页岩气资源量约24万亿立方米。CSUG认为西部(包括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北部Bowser盆地)Colorado页岩段、侏罗系及古生界页岩和东南部的泥盆系页岩具有开发的潜力。
早期的页岩气生产来自艾伯塔省东南部和萨斯喀彻温省西南部白垩系科罗拉多群的Second White Speckled Shale,2000年~2001年才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三叠系的Upper Montney页岩开始商业性的页岩气生产。
2004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能源矿产部将页岩气的区域资源评价列入能源发展。泥盆系评估工作已完成,三叠系评估项目正在进行。2006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油气委员会已核准的白垩系和泥盆系页岩气试验区块共计22个。
随着对页岩气的认识加深,加拿大对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兴趣大大增强,勘探开发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东北部的中泥盆统霍恩河盆地与三叠纪的Montney页岩。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许多公司对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还扩展到了萨斯喀彻温省、安大略省、魁北克省、新不伦瑞克省以及新斯科舍省。 英国和波兰是该洲页岩气前景最好的国家
2009年,国际能源署预测欧洲的非常规天然气储量为0.35万亿立方米,其中将近一半蕴藏在泥页岩中,这个数字远低于美国,从全球来看,除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欧洲的页岩气储量可能是最少的。欧洲页岩气主要集中在英国的威尔德盆地、波兰的波罗的盆地、德国的下萨克森盆地、匈牙利的Mako峡谷、法国的东巴黎盆地、奥地利的维也纳盆地以及瑞典的寒武系明矾盆地等。其中,英国和波兰是欧洲页岩气前景最好的国家。
欧洲启动了多项页岩气勘探开发项目。2009年初,德国国家地学实验室启动了“欧洲页岩项目”(GASH)。此项跨学科工程是一个为期6年的多学科页岩气研究开拓计划,由政府地质调查部门、咨询机构、研究所和高等院校的专家组成工作团队,工作目标是收集欧洲各个地区的页岩样品、测井试井和地震资料数据,建立欧洲的黑色页岩数据库,与美国的含气页岩进行对比,分析盆地、有机质类型、岩石矿物学成分等,以寻找页岩气,对欧洲页岩气资源潜力进行评价与有利盆地优选,探索欧洲页岩气的赋存空间、成因机制及其性质。2010年,欧洲又启动了9个页岩气勘探开发项目,其中5个在波兰,波兰的马尔科沃利亚1号井1620米深处已出现页岩气初始气流。
多个跨国公司开始在欧洲地区展开行动。埃克森美孚、康菲、OMV及壳牌等国际石油公司已经分别在德国、波兰、奥地利和瑞典开始实质性的工作。2007年10月,波兰能源公司被授权勘查波兰的志留系黑色页岩。壳牌公司声称对瑞典的Skane地区感兴趣。埃克森美孚公司已在匈牙利Mako地区部署了第一口页岩气探井,并计划在德国下萨克森盆地完成10口页岩气探井。Devon能源公司与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获得在法国钻探的许可。康菲石油公司宣布已与英国石油公司签署了在波罗的海盆地寻找页岩气的协议。波兰政府发放了100多个页岩气勘探许可证,积极引入外资开发本国页岩气,埃克森美孚、康菲和埃尼等国际能源巨头都已介入。2011年4月底,阿索纳塔公司与意大利ENI公司签署了联合勘探和开发页岩天然气的合作协议,借鉴ENI公司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双方将开辟能源合作新领域。同年6月,保加利亚政府将为期5年的页岩气勘探许可授予了雪佛龙公司,允许其在面积达4400平方千米的Novi Pazar页岩气田勘探作业。2011年6月,俄罗斯TNK-BP计划投资开发乌克兰页岩气。2012年6月,雪佛龙(Chevron)和荷兰皇家壳牌(Royal Dutch Shell)宣布,将在乌克兰得到非传统天然气的勘探权,此举可能使该国置身于欧洲新兴的页岩气开采领域的前沿。同期,世界最大油气生产商埃克森美孚公司(XOM)宣布,将停止在波兰勘探页岩气,原因是发现该国东部的两口勘探井的天然气储量不足。这一消息打击了波兰政府的页岩气勘探计划。已有20多家全球性能源公司正在波兰勘查页岩气。 页岩气华东第一井
2013年5月8日,江西省地矿局召开了页岩气勘查工作推进会,确定“华东第一井”首钻施工地点为武宁县清江乡,设计孔深1500米,计划2013年6月左右开钻。至此,号称“页岩气华东第一井”的江西页岩气钻探点火井进入开钻倒计时。
外商助推页岩气开发
中国产业洞察网《2013-2017年中国页岩气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预测报告》显示2012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2015年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60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000亿立方米。而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页岩气勘察开采方面施工钻井80余口,其中水平井20余口,2012年年的产量不过0.5亿立方米。显然,按照这样的进度,《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目标难以实现。
不过,国家在页岩气政策上有所转变,就是鼓励外国公司开发中国页岩气。新近批准中国石油与壳牌签署中国首份页岩气产品分成合同是标志之一。
受政策鼓励,壳牌将加大对华页岩气投资,法国第一大石油公司道达尔、雪佛龙集团、BP中国公司也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中国页岩气开发。这些国际巨头已拥有美国等地30来年的页岩气开发经验,它们的加入将加快中国页岩气开发的进程。
高端管材需求大增
页岩气开发的提速,除使石油设备制造商进入长期的高景气周期外,相关油井管和输气管制造商也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油井管的年需求量在500万吨左右,随着页岩气开发的提速,预计未来油井管的需求每年增长30%以上。其中,高端油井管的增长更快。
同时,根据“十二五”规划,2015年末全国油气输送管总长度将达约15万公里,以全长9035公里的西气东输二线消耗440万吨钢管来测算,则“十二五”油气管需求量近3500万吨。
页岩气井的地质条件要比常规油井复杂得多。据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工程技术人员何宇介绍,页岩气井钻探的深度往往要达到3000~5000米,甚至7000米,如川东北地区的高酸性油气田,油气资源中含有很高的硫化氢,又含有二氧化碳等腐蚀性气体,需要使用镍基合金油井管。
中国钢协专家介绍,镍基合金油井管有多个型号,含镍量从8%~20%不等,有的还需要加钼、加钨、加碳,国内这类管材的售价也从10多万元/吨至20多万元/吨不等,进口的则要达到100万元/吨。目 前,500万吨/年油井管需求中,镍基合金油井管等高端管材占10%左右,因此,尽管国内油井管总体上供大于求,但高端管材需求旺盛,并呈快速增长之势。
岩气中标企业萌生退意
2012年底,国土资源部进行了第二轮热火朝天的页岩气探矿权招投标。在20个区块中,资源条件最好的重庆黔江区块和酉阳东区块引来众多企业的竞逐,而最终拿下这两个区块的是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重庆能源”)及其当时控股的重庆矿产公司。按照合同,在3年内仅黔江区块重庆能源就得投入17.34亿元。这个中标价是中石化出价的10倍,成为当时的“标王”。
然而,不到半年的时间,重庆能源就通过转让重庆矿产公司65%股权的方式,将酉阳东区块转让给了华能集团公司勘探。而如今,其与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就黔江区块的合作谈判也正进入最后阶段。“页岩气开采企业投资巨大,基本属亏损经营。重庆能源是迫于勘探开发巨大的风险投资,才将区块进行转让,以降低风险。”参与日前国家有关部门针对页岩气开采现状调研的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两大油开发成本高产量小
中国页岩气开发勘探程度低、区块资源情况不清、面临开发成本高、产量小且不稳定扶持政策不够等投资风险,这从中石化、中石油这两大先行者的身上可窥一斑。
调研显示,截至2012年4月底,我国共计完钻63口页岩气(油)井,其中石油企业61口,国土资源部2口,有30口页岩气井获得工业气流,但产量很低。
“井深3600米,每米费用1.8万元左右,投入7000万元,由于没有精勘、储量不清,也无法测算能否实现连续产气,能否收回成本或盈利还很难说。”上述参与调研人士称。
据他介绍,美国的页岩气埋藏深度仅为1000米左右,储层厚度达数百米,单井钻井成本不足两千万,完钻时间仅需一周左右,经估算,页岩气开采成本是1元至1.27元/立方米。但中国四川、重庆等地的页岩气埋藏深度普遍在2600米至3000米,储层厚度仅几十米,单井钻井、压裂成本接近亿元,而且钻井平台整体水平明显落后美国等发达国家,智能化和系统化水平低,打一口井需3个月左右,综合下来中国开采成本大约是美国的4至5倍,即5元至6.3元每立方米。
我国没有专门的页岩气运输管道,页岩气只能通过现有的天然气管道和公路进行运输,加之天然气管道在页岩气分布地区非常有限,且缺乏分支官网,页岩气无法接入管道,只能通过公路运输,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四川长宁和重庆涪陵焦石坝页岩气生产井每天生产页岩气5万至6万方,只能通过压缩,使用压缩天然气运输车进行运输,增加了成本。上述参与调研人士告诉记者,如没有国家扶持,前期投入巨大,企业基本属于亏本经营。因此,截止2012年,参与页岩气实验区勘探开采的基本上仅是中央油企。虽然国家出台了补贴标准为0 .4元/立方米的扶持政策,但页岩气开发企业能否收回成本或实现盈利心里没底,开发的积极性普遍受到影响。
四川盆地取得页岩气勘探突破
2014年9月17日,经过近5年的努力,我国率先在四川盆地取得页岩气勘探突破,探明首个千亿方整装页岩气田,勘查开发技术基本实现国产化,开始进入规模化开发初期阶段;页岩气这种清洁高效资源,可望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9月17日国土资源部专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彭齐鸣介绍,中石油、中石化、延长石油相继在四川、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宁、威远、昭通、涪陵、延长等地取得页岩气勘探突破,获得三级储量近5000亿立方米,形成年产15亿立方米产能,建成首条93.7公里的输送管道,累计生产页岩气6.8亿立方米。
预计到2015年,我国页岩气产量将达到65亿立方米,2017年达150亿立方米,2020年将超过300亿立方米,如果措施得当,有望达到400亿~60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产量的1/5左右。专家预计,页岩气这种清洁高效资源即将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焦石坝页岩气生产能力将超过50亿立方/年
2014年10月18日,中石化集团党组成员王志刚在一个能源论坛上表示:焦石坝地区的焦页1井获得高产,围绕焦石坝地区部署的焦页2、3、4这三口井也都获得了成功,钻明页岩厚度基本上在38到42米之间,产量15万到35万之间,动用的面积是229平方公里,部署了253口井。初步估算,实际钻的100多口井,最终产能高于50亿。 印度、阿根廷、澳大利亚均发现页岩气资源
2011年1月25日,印度ONGC公司在靠近西孟加拉邦杜尔加布尔的一口研究和开发井的大约1700米深处的Barren Measure页岩中发现了天然气。
阿根廷的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为21.9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三,是南美天然气开发利用前景最好的国家,特别是内乌肯盆地页岩气前景看好,为此吸引了一些世界大油气公司的青睐。
澳大利亚Beach石油公司在大洋洲7个盆地中发现了富有机质页岩,前期评价的资源潜力大,计划对库珀盆地的页岩气进行开发,已在新西兰获得单井工业性突破。

『陆』 您好,请问页岩气中标企业进展都怎么样啦

国土资源部于2011年组织第一轮页岩气区块招标:共计4个区块,中标两个区块。中石化华东分公司中标渝黔南川区块、河南煤层气公司中标渝黔湘秀山区块。目前渝黔湘秀山区块已处于认证阶段,渝黔南川区块已启动打井。
今年初,16家企业在国土资源部第二轮页岩气招标中获得19个区块探矿权。但截至今年6月,除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贵州绥阳页岩气区块钻探工程已启动外,其他中标的企业正在制定勘探方案。也有企业转让中标矿权。重庆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4月向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转让矿权,出让大部分股权。
国内两轮页岩气招标区块勘察开发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但二轮招标项目受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进展略慢。第二轮页岩气中标区块计划投入的工作量包括:野外地质路线调查10848.5km、野外地质剖面实测476.5km、二维地震部署8808.8km、微地震检测486层次、三维地震部署2468.5平方千米、钻井直井部署216口、水平井35口、分析测试分析102274项次,计划总投入127亿元左右,其中2013年计划投入约30亿元。截至2013年9月,初步统计完成的工作量有野外地质路线调查5069km,完成工作量的46%;野外剖面实测280.9km,完成58.9%;二维地震采集处理1258.1km,完成14.2%;钻井5口,完成2.3%;分析测试6750项次,完成6.6%。
总体看,第二轮页岩气中标企业的工作进展相对缓慢。一方面,二轮招标的区块大多处于四川盆地外,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进展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二轮招标的中标企业大多没有直接油气开发的经验,因此操作比较谨慎。
更多相关问题,可以网络前瞻网,页岩气行业了解。

『柒』 2015年我国页岩气优惠政策有哪些调整

2015年,国家能源局正在制定页岩气产业政策,目前已经形成初稿。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产业政策将对页岩气产业的准入、环保、监管、对外开放等问题有更细致的规定,可操作性也将更强。而由国土资源部制定的《页岩气探矿权招投标管理办法》也计划出台。国土资源部鼓励各类投资主体进入,鼓励国外企业以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鼓励国内企业开展对外合作。下一步还要继续完善出台符合页岩气勘查开发实际的探矿权竞争出让办法。

『捌』 页岩气什么时候公布结果

第二轮页岩气中标结果终于出炉。今日国土部网站挂出了2012页岩气探矿权出让招标项目公示,此次公示的企业为进入每个区块的前三名。照此次规定,得分第一名的中标候选企业为项目中标企业,不出意外,所有区块中得分第一名的企业将是最终中标企业,总共有19家企业为第一名即中标企业。
国土资源部2012页岩气探矿权出让招标项目(项目编号:GT2012YQTKQCR0001),经评标专家组评审,现对各区块前三名中标候选企业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玖』 页岩气有那几个公司关注

鼓吹页岩气矿权招标,国土资源部门意欲何为?
国土资源部在全国鼓吹打破油气垄断,页岩气要引进民营企业,在全国搞页岩气招标主要有以下三个目的:
1、为原来地矿部门下属地矿企业寻找出路,想成立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监管之外的油气企业
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从重工业部中分设出地质部。1970年6月撤销,改国家计委地质局,1975年国务院设立地质总局。1979年9月重设。1982年5月改名为地质矿产部。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地质、矿产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和行政法规及法令;制定和完善地质矿产工业的规划、计划和计划管理方案;制定和完善地质矿产工业的管理体制;领导全国地质矿产工业的生产和建设以及其他地质矿产工业的管理工作等。1998年3月10日,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根据这个决定,由地质矿产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测绘局共同组建国土资源部。其下属地质矿产大队,地质矿产研究院等部门或撤销或并入国地质调查部门,原来新星公司并入中石化,但是仍然有大批队伍没有解决好出路,日子一直不好过,虽然国土资源部门与他们具有很深的关系。他们一直想成立一个油气公司,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一个来自地质矿产部门的局长曾经赤裸裸地说:这次我们不能再失去机会了,不能地矿部门找到石油天然气,然后交给三大石油公司去开采、去发财,要抓住页岩气大发展的机会。
举个例子: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在机构调整过程中,挂靠了重庆市国土资源局,所以在页岩气第一次招标中发挥了重要的内幕作用,它既是国土资源部门招标区块和评标委员会的成员,又是参与者,他们伙同河南煤层气公司共同中标渝湘黔秀山煤层气区块,他们私下达成协议,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帮助河南煤层气公司中标,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享有秀山区块30%的权益。于是,河南煤层气公司在第一轮招标出让的页岩气探矿权区块共4个中很顺利的中了一个。力克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中标的渝黔湘秀山页岩气勘查区块,面积2038.87平方千米,在三年勘查期内,该公司承诺勘查总投入2.4亿元,为法律法规规定勘查投入的4倍,实施参数井和预探井10口。
第一次招标区块主要位于重庆、贵州等省市,分别为渝黔南川页岩气勘查、渝黔湘秀山页岩气勘查、贵州绥阳页岩气勘查、贵州凤冈页岩气勘查,面积共约1.1万平方千米。这次出让招标得到了受邀请投标企业的积极响应。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延长油矿管理局、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等符合资质条件的企业参加了页岩气探矿权出让招标。2011年6月27日,国土资源部在北京举行页岩气探矿权出让招标开标仪式,4个区块共收到6家企业9套投标文件。“渝黔南川页岩气勘查”、“渝黔湘秀山页岩气勘查”两个区块各有3家投标。
2、国土资源部下属企业以及部分人员参与招标,自己开标、自己中标,谋求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
在准备第二次招标的过程中,原来地质矿产部门的公司,在国土资源部门的领导的授意下,纷纷成立页岩气勘探开发公司,准备进入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过去一年内地质矿产部门成立的有关页岩气的公司或合资公司多达60多家,如雨后春笋。可想而知,这些公司于国土资源部门具有千丝万缕的连续,其参与页岩气矿权招标将享有超级优惠待遇,国内页岩气矿权面临被他们瓜分的危险,同时国土资源部门的官员也纷纷以各种名义入股这些公司,谋求个人利益。
举个例子:
2011年12月22日下午,重庆能源集团与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正式签订页岩气合作勘探、开发、利用三方合作框架协议。 重庆能源集团作为重庆市大型国有能源企业,具有较强的生产开发和资本实力。中国华能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以经营电力产业为主。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一直致力于页岩气开发与研究,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国土资源部和重庆市页岩气项目合作开发办公室就设在该院。三方通过平等友好协商,同意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加快推进重庆市页岩气的研究勘查和开发。 这次页岩气合作开发,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重庆能源集团投资2.55亿元人民币,占注册资金的51%,中国华能集团投资1.45亿元人民币,占注册资金的29%,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投资1亿元,占注册资金的20%,由新成立的重庆矿产资源公司进行页岩气的研究勘查和开发工作。这个公司在将来招标中,肯定享有超国民待遇,因为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属于重庆市国土局,也就是说重庆矿产资源公司中国土资源部拥有20%的股份,他要参与投标页岩气矿权招标,不中才怪。
3、房地产地皮抄不动了,开始炒矿权地皮
在国务院三令五申的控制下,房地产地皮吵不动了,开始炒矿权地皮吧。民营企业进入页岩气开发的目的只有一个:挣钱。这么挣钱快,炒作矿权,他们可不是真正为解决国家能源问题而来,最后油气生产的任务是落到三家比较大的石油公司头上。
民营企业一般获得一个矿权后,打上几口井,炒作一下,升值后就可以高价卖出了。
(未完,待续)

『拾』 2015年中国页岩气将有哪几个地区开发动工

随着技术进步和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目前的页岩气勘探突破主要在四川、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宁、威远、昭通、涪陵、延长等地,获得三级储量近5000亿立方米,已形成年产15亿立方米产能。2015年有望达到或超过65亿立方米的规划目标。各中标企业也都在积极推进页岩气勘查开发工作。(一)四大国有石油公司(中石化涪陵区块、中石油、延长、中海油);
(二)第一轮中标企业进展情况(中石化川南区块、河南煤层气秀山区块);
(三)第二轮中标企业进展情况(16家企业,19个区块);
(一)四大国有石油公司(中石化涪陵区块、中石油、延长、中海油)
中国石化先后在四川威远新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五段下亚段、四川盆地川西南坳陷金石极造下寒武九老洞组、重庆彭水、黔北丁山极造、重庆涪陵焦石坝龙马溪等页岩都有重大发现,其中焦石坝龙马溪页岩实现了规模化开采。涪陵280平方公里范围内,预测储量2400多亿立方米。其中,在106平方公里范围内,地质探明储量1067.5亿立方米,技术可采储量266.88亿,经济可采储量134.77亿立方米。涪陵页岩气是典型的自生自储型页岩气。
目前中石化取得重要进展的主要有两个页岩气区块,一个是重庆的涪陵区块,另一个是第一轮中标的重庆南川区块,如图1所示。南川区块的进展情况在下面第一轮中标企业中进行详细阐述,现在主要对中石化的涪陵页岩气区块展开详细介绍。
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位于重庆市涪陵区,西、北临长江,南跨乌江,东至矿权边界,属于山地-丘陵地貌,地面海拔300-1000米。中石化礁石坝页岩气集中了几乎所有有利条件。页岩气厚度大,脆性高,孔隙度大,压力系数高,2250-3000米埋深。游离气占90%,吸附气占10%。储层好,且位于路边江边,交通便利,濒临长江,水资源丰富。
利用情况
涪陵页岩气田现有用户共三家,重庆建峰化工、重庆燃气集团、重庆四合燃气。目前日销售330万方。至2015年6月前,三家用户总计销量可达600万方/天。后期连接川气东送管线外销。
发展目标
战略
中石化施行“走出去”战略,向埃克森美孚、BP、壳牌等国际公司学习,且花巨资收购了美国戴文能源公司5个区块的页岩气资产。
中石油主要从事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是西南油气田公司和浙江油田公司,其中中石油的长宁区块由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滇黔北昭通区块由浙江油田公司负责。
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2013年12月8日在成都挂牌成立,由中石油西南油气田(55%)、四川省能投公司、宜宾市国资公司和北京国联能源产业投资基金联合组建。
浙江油田公司计划在2015年之前,在滇黔北昭通实施8个平台33口井建设,开发面积335平方公里,预计2015年底形成5亿立方米产能并稳产十年以上,“十三五”末期达到30亿立方米产能。

阅读全文

与第二轮页岩气中标价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红枣期货即将上市 浏览:878
爱建信托客服 浏览:508
基金外包服务市场 浏览:293
融资融券c 浏览:125
2015年神秘资金 浏览:909
黄骅外汇 浏览:832
悟空理财体验金什么用 浏览:327
择期外汇交易是 浏览:844
投资大连油亏损情况 浏览:532
尿素期货有 浏览:585
资金占用监管核查的专项说明 浏览:312
投资是艺术不是科学的区别 浏览:922
基金华夏2号净值 浏览:873
2018年投资者信心 浏览:74
融资入股协议 浏览:166
马云健康股票是什么意思 浏览:992
父母投资 浏览:708
五一后基金行情 浏览:474
证券投资方法 浏览:637
外汇稳吗 浏览: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