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私募基金托管规模”是什么意思
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在发行证券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投资者作为发行对象,由此,可以将证券发行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种形式
私募(Private
Placement)是相对于公募(Public
offering)而言,私募是指向小规模数量Accredited Investor(通常35个以下)出售股票,此方式可以免除如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注册程序。投资者要签署一份投资书声明,购买目的是投资而不是为了再次出售。
第一,“私募”的投资基本没有流通性(Liquidity);
第二,之所以叫“私募”,就是不可以公开招募投资人,不可到公开的市场上去卖,不可以在INTERNET上卖股份等等。
第三,私募的投资人,可以是天使投资人(Angel Investor),也可以是VC;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Institutional Investor。但不管是谁,他必须是Accredited Investor。
Accredited
Investor台湾人翻译成“投资大户”,也有人翻译成“合格投资者”,“认可投资者”,或“受信投资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D条款规定,要成为Accredited Investor,投资者必须有至少100万美元的净财产,至少20万美元的年收入,或者必须在交易中投入至少15万美元,并且这项投资在投资人的财产中所占比率不得超过20%。
如果想以“私募”融资,在美国要注意这条规定。不在美国,比如在中国搞私募,还没有什么明文规定。
私募的载体包括股票、债券、可转换债券等多种形式。股票可以做优先股,普通股,等等,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把DEAL设计得很复杂。但也别太复杂了,会把投资者都吓跑了
2. 私募基金银行托管的责任有哪些
托管银行主要职责一般包括:
( 1 )安全保管基金资产;
( 2 )执行基金管理人内的划款及清容算指令;
( 3 )监督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运作;
( 4 )复核、审查基金管理人计算的基金资产净值及基金价格等。
我国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希望托管人负起监督责任。但现实是我国现在的托管银行没有履行其监督职责。
在实务环节上,托管人对管理人的自主交易行为范畴内的投资运作实际上无法监督。
托管行的监管包括:
基金托管人代表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签订信托契约、保管基金资产并负责监督基金经理人对基金资产的运作;托管人在监督基金运作的同时,其本身还应受到监督。
3. 私募基金托管和营运外包业务的区别
1、不同外包是指呼叫中心服务外包给呼叫中心提供商,托管是指呼叫中心提供回商的答系统服务。简单地说,托管是"放手",所有工作都由托管人管理,外包是自我管理,部分工作委托给外部管理。
2、注意不同点保管,可以要求,主要是结果,能够评估。过程、制度、监督为主。外包,只对部分工作、操作问题,需要及时、合法、按月评估。
3、不同特点 外包服务是指在公司/企业内部运营中消耗大量资源的私募股权机构,如销售资金清算、赎回基金清算、股票注册、估值会计、网下等外包给专业第三方机构实现集中投资,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同时,提高信息发布的客观性和透明度。托管业务具有收入稳定、成本低、资金沉淀稳定、业务协同效应显著等特点。
4. 私募基金为什么要托管在银行账户
因为这是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基金托管人由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担任。
商业银行担任基金托管人的,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会同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其他金融机构担任基金托管人的,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担任基金托管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净资产和风险控制指标符合有关规定;
2、设有专门的基金托管部门;
3、取得基金从业资格的专职人员达到法定人数;
4、有安全保管基金财产的条件;
5、有安全高效的清算、交割系统;
6、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设施和与基金托管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第八十八条规定:
非公开募集基金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募集,合格投资者累计不得超过二百人。合格投资者的具体标准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
除基金合同另有约定外,非公开募集基金应当由基金托管人托管。担任非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应当按照规定向基金行业协会履行登记手续,报送基本情况。
5. 基金托管业务与私募基金综合托管业务有何区别
1. 基金托管业务的核心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基金托管人对基金管理人筹集到的资金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基金投资人的权利不受侵犯,这一业务既包括公募也包括私募。具体来说,托管人需要办理有关资金清算,安全估值,会计核算,监督基金管理人投资运作等业务。
2. 私募基金综合托管业务虽然带有“托管”二字,但是实质上开展这项业务的金融机构并没有充当私募基金托管人的资质。综合托管业务更多的是经济业务的延伸,和运营外包业务有重合,主要是产品备案、交易系统、估值核算等服务,但也应区别于私募基金业务外包服务,后者的外延更丰富,涵盖销售、销售支付、份额登记、估值核算、信息技术系统等服务;此外,外包机构需到中基协备案并加入成为会员。
3. 多说一点,关于PB业务,这是下一步行业发展的趋势。笼统地说,广义的PB业务是资产托管业务和运营外包业务的总和。由于资产托管是需要比较高的准入门槛,因此很多独立第三方机构现在都在宣传自己做的事类PB业务,即剥离托管业务之外的所有PB业务,其中最核心的业务是估值核算。目前取得私募运营外包业务资质的独立第三方机构有国金道富(第一批名单),海峰科技(第二批)和上海元年(第三批)。
6. 私募基金托管标准是怎样的
除基抄金合同另有约定外,私募基金应当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建立健全私募基金托管人遴选制度,切实保障资金安全。
基金合同约定私募基金不进行托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建立保障私募基金财产安全的制度措施和纠纷解决机制。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二十一条
目前法规并没有对私募有强制托管的要求,也就是说:基金合同约定要托管的,需要由基金托管人托管;
未选择托管的,需要在合同里约定建立保障私募基金财产安全的制度措施和纠纷解决机制。
注意,尽管当前并未有法规要求私募基金一定要进行托管,但就数据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私募基金选择了托管。截至今年6月底,中基协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9,709家发行的66,649只已备案的私募基金中,48,136只私募基金选择了托管机制,占比约为72.22%。也就是说,有超过70%的已登记私募基金选择了进行托管。
7. 私募股权基金的银行托管和银行监管有什么区别,对于投资者两种哪种更好一些
银行托管,只是资金托管在银行,保证了资金的安全。
银行监管,是指银行监督私募基金管理者的遵守基金协议等各种协议,限制其不正规的运作。这个更靠谱。
8. 关于银行托管的,或者私募基金的问题
首先你要规模做大,规模大了,银行或者信托机构才有兴趣帮你托管
比如1亿规模。托管是要收费的,托管费每年资产的1%
米有1亿,人家不回来管你的
第2,要成立阳光私募基金,你需要注册法人,暂且不说你的业绩如何
而且私募发行要宣传费,推广费等,非常复杂。
你现在最多只能算是目前股票炒得比较好而已,今后还很难说,也有可能你不炒股,这都是未来的事情。
如果要做大,我建议你集合资金自己找个小盘股做主力去
不要去搞什么私募基金,赚一票走人,股市里没有专家,只有输家和赢家
很多大赢家最后都是输光了走人的。他们的资金在他们自己的卡上,非常安全
不需要你多虑,你也不可能随便转走人家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