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业资金出逃会受到什么处罚,是否涉及刑事犯罪
行政处罚是肯定会有的,刑事处罚要看金额的大小了
㈡ 人民币贬值,意味着什么 1.资金出逃,资金短缺,物价上涨 2.资金出逃,大规模抛售人民币资产,
人民币贬值,首先想到的是海淘贵了,留学成本更高了,出境游不便宜了。国内无影响,淘宝还是那个价
卖给想盈利的看好该股得人散户还有新手了,他们机构盈利了或基本面发生状况了就会不计成本抛售股票,最后接盘的全是不了解的,还有刚刚入市不久的股民。结果就是高位套牢,然后割肉卖出。你卖了,他又接,赚了又卖。股市就是这样重复交易
㈣ 中国经济犯罪每年流失国外的资金是多少
日前,一份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贴出的课题报告显示,中国腐败分子通常利用现金走私、经常项目下的交易、对外投资以及信用卡工具等八种途径向境外转移资产,并称这已对中国金融稳定造成了影响。
据这份2008年6月完成,名为《我国腐败分子向境外转移资产的途径及监测方法研究》的报告,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外逃党政干部,公安、司法干部和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及驻外中资机构外逃、失踪人员数目高达16000至18000人,携带款项达8000亿元人民币。
《报告》在提到我国资金外逃现状时,开始便称:中国官员因经济犯罪外逃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近年来外逃的腐败分子及其转移至境外的资金究竟有多少?外逃贪官究竟卷走了多少钱?这个问题注定是一个难解之谜,公众也只能根据国外不菲的生存成本,加上当事贪官“举家定居”的规模加以揣测。
虽然《报告》也援引中国社科院的一份调研资料称,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外逃党政干部,公安、司法干部和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及驻外中资机构外逃、失踪人员数目高达16000至18000人,携带款项达8000亿元人民币。
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秘书长严立新告诉认为,他们手头也有很多个数据版本,但是始终没有统一的数据,这个规模估计达到万亿元。
最高法院前院长肖扬在其2009年出版的《反贪报告》中曾引用有关部门的统计称,1988年~2002年的15年间,资金外逃额共1913.57亿美元,年均127.57亿美元。如果按照当时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那么外逃资金超过了1.5万亿元人民币。
比较2001年至2010年的最高检年度工作报告,其中关于“加强境内外追逃追赃工作”的数据时就发现,追逃的职务犯罪人数已经从早期的数百人到高点时候的数千人,而追赃金额也从几亿元到高点时的几百亿元。
2009年2月,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的一项统计报告显示,过去10年逃往北美和欧洲等地的中国腐败官员达1万多人,携带出逃款项达6500亿元人民币以上;而2010年1月8日,中央纪委副书记李玉赋在中央纪委监察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通报消息:近30年4000官员外逃,人均卷走1亿。数据打架固然有口径不一等说法,但在外逃贪官问题上,有关部门要么不掌握真实情况要么不敢正视真实情况。
但有一点可以说明,上述数字都是金融危机之前的说法,这几年,随着国家4万亿的投资以及银行几十万亿的信贷投放,贪官卷走的钱无疑将远远超过上述数字,纵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乃至香港的房价上涨,处处闪烁着贪官及其代理人的身影!那些动辄数千万乃至上亿美元的豪宅,有几处是堂堂正正的生意人买下的?中央有关部门透露的信息数据完全低估了贪官的实力和智商,抑或是中央有关部门还完全不明真相!
当然,钱多钱少其实都是民众的血汗钱,如果贪官少卷走一点,各项民生投入可能会多一点,上亿人的最低生活补助可能会从每年一千元提高到二千元,全民医保每年所需的缺口1600亿也可能会少一点,失业人数也可能会少一点……当然,这只是可能。如果不从制度上来改变或约束官员的行为,再多的钱也会被贪官所吞噬!按说以中国现在的GDP总量和财政收入甚至人均收入,13亿中国人应该过上了所谓的小康生活,然而奇怪的是,在中国至少有10亿人并没有获得对外公布的人均收入,面对严重的通货膨胀,至少有10亿中国人的实际生活没有大的改变甚至日益艰难。
面对日益严峻的贪官外逃现象和各种转移资金的新手段,有关部门连真实的数字都不清楚,又怎么可能遏制汹涌的卷款潮呢?又如何约束监督腐败份子的贪婪之心呢?
㈤ 怎么看出股票资金出逃
股市主力资金出逃的特征:
1、大幅度高开
大盘高开幅度不大甚至低开,但个股却毫无征兆地高开,甚至高开幅度超5%(有的可能直接高开涨停),此时要警惕庄家高开出货的可能。
2、开盘后竖杆
有的个股在一段行情的末端,某日早盘开盘后,在几分钟内利用买单抬高股价,在分时上看,像贴边而起的一根竖杆。此种情况下,大概率是主力资金出逃,务必及时清仓。
3、开盘后径直冲高
通常的个股走势,都是跟随大盘而动,但有的个股,走势完全不受大盘任何左右,开盘即直奔高点而去,当到达某一可观高度后,也不管大盘走势,直接滑落,这种分时走势,不是庄家拉高出货,就是庄家大幅振荡洗筹。
4、开市后走高,回调下破开盘价位
开市后走高,回调不破开盘价是强势特征,但建议缺少经验的股民不要在低点杀入。因为一旦下破开盘价位,就变成了主力出货时机。
5、剧烈振荡
庄家利用股价全天剧烈震荡,吸引散户进场。当股价强势上扬时,散户以为股价还将拉升,追涨进场;当股价下降非常多时,散户以为底部到来,争相“抄底”,此类走势,大概率是大资金出逃。
6、阴跌
股价急跌不可怕,那是庄家震仓行为。阴跌则不同,那是庄家出逃的真动作,出发点多在股价的高位区。
这些可以慢慢去领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经验与技巧,这样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新手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不防用个牛股宝手机炒股去跟着里面的牛人去操作,这样要稳妥得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㈥ 如何能看出有资金出逃迹象
第一,股价长期下跌末期,股价止跌回升,上升时成交量放大,回档时成交量萎缩,日K线图上呈现阳线多于阴线。阳线对应的成交量呈明显放大特征,用一条斜线把成交量峰值相连,明显呈上升状。表明主力庄家处于收集阶段,每日成交明细表中可以见抛单数额少,买单大手笔数额多。这表明散户在抛售,而有只“无形的手”在入市吸纳,收集筹码。
第二,股价形成圆弧度,成交量越来越小。这时眼见下跌缺乏动力,主力悄悄入市收集,成交量开始逐步放大,股价因主力介入而底部抬高,成交量仍呈斜线放大特征。每日成交明细表留下主力踪迹。
第三,股价低迷时刻,上市公司利空。股价大幅低开,引发广大中小散户抛售,大主力介入股价反而上扬,成交量放大,股价该跌时反而大幅上扬,唯有主力庄家才敢逆市而为,可确认主力介入。
第四,股价呈长方形上下震荡,上扬时成交量放大,下跌时成交量萎缩,经过数日洗筹后,主力庄家耐心洗筹吓退跟风者,后再进一步放量上攻。
2、主力出逃:如何判断主力出货
关于主力出货,过去有些很经典的文章,不过,如果有人披露了他们出货的方法,尤其是大面积公开的情况下,他们完全可能改变出货方法,力求隐蔽,但是有些东西是主力永远也无法改变的
K线方面:出现下插入线,并且幅度越来越深时 ?
涨幅方面:上涨幅度越来越小时
成交量方面:量坑越来越浅时
换手率方面:横盘换手率越来越大时(注意:这个时候往往没有单根大量,但是累积起来换手率并不小)
出现上述四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主力都有可能已经在隐蔽出货,一般情况下还有一个或者两个新高,但离头部已经很近了;如果三种或四种情况同时出现,那就只有一个新高甚至没有新高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这里不能发图,朋友们自己找图看吧,准确率非常高 ?
还有 [ 阴阳界 ] (属于 [ 下插入线 ] 的特殊形态,原来曾经论述过,不再罗嗦)和做盘心理价位,做盘心理价位比较抽象,描述起来不太容易,一般情况下可以用MA 代替,但是关键时刻出错的概率很大。(文章来源:股市马经)
辨识主力动向---五种预示庄家出货的征兆
一,达到目标。有一个加倍取整的理论,这个方法在股市中还没有被广泛的应用,而一种理论在市场中掌握的人越少,可靠性就越大,所以,这是判断股票高点的一个好方法。简单的说,我们准备买进一只股票,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加倍和取整的方法联合起来用,当你用几种不同的方法预测的都是某一个点位的时候,那么在这个点位上就要准备出货。当然,还可以用其它各种技术分析方法来预测。故当预测的目标位接近的时候,就是主力可能出货的时候了。
第二,该涨不涨。在形态、技术、基本面都要上涨的情况下不涨,这就是要出货的前兆,这种例子在股市中是非常多的。形态上要求上涨,结果不涨。还有的是技术上要求涨,但该涨不涨。还有的是公布了预期的利好消息,基本面要求上涨,但股价不涨,也是出货的前兆;技术面决定了股票该涨而不涨,就是出货的前兆。
第三,正道消息增多。正道的消息增多,就是报刊上电视台、广播电台里的消息多了,这时候就是要准备出货。上涨的过程中,报纸上一般见不到多少消息,但是如果正道的宣传开始增加,说明庄家萌生退意,要出货。
第四,传言增多。一只股票你正在作着,突然这个朋友给你传来某某消息,那个朋友也给你说个某某消息,又一个朋友又给你说某某消息,这就是主力出货的前兆。为什么以前没有消息呢?
第五,放量不涨。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是放量不涨,就基本确认是处理出货。
如果有了这些征兆,一旦出现了股价跌破关键价格的时候,不管成交量是不是放大,就都应该考虑出货。因为对很多庄家来说,出货的早期是不需要成交量的。
㈦ 资金出逃是什么意思
资金出逃一般是指公司股东或发起人依法履行了出资义务即向公司交版付了货币、实物权或转移了财产权,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的行为。
在公司财务账册上,关于实收资本的记载是真实的,并且在公司成立当日足额存于公司,后又以撤回、转移、混同、冲抵等违反公司章程或财务会计准则的各种手段从公司转移为股东个人所有的行为。
(7)2017中国资金出逃扩展阅读
一般认为抽逃出资的构成要件如下:
1、行为主体
该行为的主体为公司出资者,即股东;
2、主观方面
公司股东有无“抽逃出资”的故意,如果没有正常的业务往来、借贷关系或其他依据,不支付任何代价而长期占用股东出资不还的话,就可能涉嫌抽逃出资;
3、侵犯客体
国家对公司的管理制度,根据《公司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
4、客观方面
在公司验资成立后又抽逃出资的行为,如果抽逃的数额巨大、造成的后果严重,就可能涉嫌构成抽逃注册资本罪。
㈧ 大事不好,灾难将至,中国金融崩盘短期将会爆发。官员、富豪获取的信息快,已经开始安排资金出逃。全球金
中国的金融问题也不是今天才出现的,从前年开始就已经显现。李嘉诚的资金出逃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只不过那时的股民们对股市还抱有希望。股市要崩盘从去年才开始出现苗头,近年底来一次做空,股市就彻底动摇了。
如果中国在2016年不能稳住金融局势、股市继续巨幅摆动,或者再做空,后果难以预料。
㈨ 股市资金出逃怎么解释可以详细点吗
说道资金出逃其实是建立在BBD资金流指标基础上的。BBD以大户和机构为研究目标,也就是研究他们的操作方向,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BBD指标的基础是认为大户和机构由于能够获得更全面的资料和分析,因此他们的操作方向总是正确的,而散户不具备这样的优势,总是被动的。这种研究不失为一种研究方法,但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因为按这种研究方法,由散户资金推动的牛股也不在少数,而且这类股票由于有较高的人气,很少暴涨暴跌。从另一个侧面来讲,BBD资金流其实更可能成为机构和大户控盘的一种工具,通过大单买,小单卖或者大单卖、小单买吸引散户抛盘或跟风,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因为BBD对资金的计算方法,1100手/单和990手每单对我们来说区别不大,资金流BBD却把他们算入了两个阵营,由于该指标现在已经普及,逐渐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也就是指标已经钝化。)
㈩ 中国如何管制外汇流出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资本外流”成为了不少媒体、机构的热点话题,其中不乏对“中国资本外流加剧”的担忧。那么资本外流对经济生活有什么不利影响?
外流的资本在外流之前,在本国是以资产的形式存在的,比如股票、债券、房地产、实体企业等等,或者干脆存在本国银行吃利息(这种情况是本国的利率必须高于资金来源国的贷款利率)。当大规模资本外流时,必然伴随着对本国资产的抛售,因而就会带来本国资产的暴跌。比如抛售房地产,抛售股票等。
若本国的外汇储备不是足够多,即当外流的资本超过了本国的外汇储备量时,由于本国央行无法按现有的汇率向外逃的资本者兑现外汇,所以只能宣布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贬值,而这会进一步加剧仍然在本国的外资的恐慌,进一步加剧外资的出逃,形成恶性循环.....暴跌的资产价格会引发众多的资产持有者(如银行、企业、个人等)亏损,最终因资不抵债而破产......,本国金融市场、实体市场出现极大的混乱,即,危机。发端于金融市场,由金融危机最终演变为经济危机。
据今年1月数据显示,中国的外汇储备去年减少了7,000亿美元。这种大规模的资本外流不仅使中国的经济转型变得更加复杂化,也增加了其他新兴市场面临的风险,这些地区已经出现了资本外流现象。
与中国相比,俄罗斯的资本外流现象造成的影响则更加严重。俄罗斯是近期出现大规模资本外流的另一个主要国家。2014、2015年俄罗斯资金流出规模为3,300亿美元,相对于俄罗斯经济规模来说,资本流出规模已相当高,造成的影响也更加深远,并引发卢布崩盘、经济急剧萎缩和流动性收紧。
而与之相比,中国一直未出现俄罗斯的情况,这显示出中国的经济实力(比如坚实的资本账户盈余),以及政府仍有政策工具可加以利用。蒂尔顿说,中国不需要彻底阻断资本外流,加以控制即可。
自去年12月起中国为控制资本外流所采取的八项管制措施。
1.加强向海外转移资金的监管,检查是否存在分批转移外汇以购买外汇资产的行为,并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惩罚。
2.控制离岸人民币供应,提高做空人民币成本。
3.限制企业购买外汇。
企业只能在实际支付款项前的五天之内购买外汇,之前企业可以自由决定购买外汇的时间。
4.暂停外资银行的部分外汇业务,为防止资本外流进行外汇套利。
5.冻结境外投资额度。
6.推迟开通深港通,中国起初计划去年开通深港通,但由于内地股市大跌,深港通计划一再推迟。
7.打击银联借记卡的非法使用。
8.打击地下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