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叫股价除息,还有送红股的话叫除权,即送现金,又有红股的话,叫除息除权.那股票现金分红或送转赠股票后股价为什么要除权?
这是因为送红股或转赠股都只是通过把每股净资产中的可分配利润或资本公积金转化为股本送给全体股东,只是增加公司的注册资本,股东权益并不会因为股本的扩张而增加,假设送股前,每股净资产为3.00元,10送10后,每股净资就是1.50元.而送现金的原理跟送转股的原理差不多,送现金的直接把公司的可分配利润拿出来分给全体股东,公司的股东权益会相应的减少,每股净资产也会因此而减少.如果实行了送转股或现金分红,而股价却不除权的话,就会导致股价虚高,一样会引来股价的大幅下跌,因为投资者不会笨到用同样的价钱,去买价值已经减少的东西,而除权只是给出一个参考的开盘价,投资者如果继续看好该公司,股价就会填权,如果不看好,那就会贴权,这跟每天的股价涨涨跌跌的原理是一样的;
如果没有除权机制,其一,就会误导很多不了解的投资者逢低买进,造成不公平;其二,就会让公司的大股东频频送转赠股,然后在二级市场获利,最后受伤的还是无知的小散户,造成更大的不公平.所以送股后股价要除权,是国内,国外都一样存在的,这是一种公平的制度.
http://..com/question/53181229.html
Ⅱ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为什么要从处置价款中扣除已计入应收项目但是尚未收回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
因为实际上你这部分应收股利或者应收利息已经计算进了卖价里面,并且已经按照会计准则在前期计提了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如果再将这部分计算,就重复了
举个极端的例子你就明白了,还差一天就发放股利了,你卖的时候难道不会把这部分股利计算进卖价?
本质上就是将已经确定将收到的收入按季度或者月分期预提了,那么就不能再将这部分重复计算为资本利得收入
一般股票都分为资本利得也就是股票本身的买卖差价收入 ,以及股利收入这两部分
两部分要分开计算,因为其确认原则是不一样的,资本利得按照差额计算,股息则直接是全额计算。
Ⅲ 基金是分红前买入好,还是分红后买入好呢假设采用红利再投
有业内基金专家提醒投资者,分红通常来说是好事,但是投资者最好不要选择基金分红前购买基金。他表示,目前仍有不少金融知识缺乏的投资者,看到基金分红,认为是好基金便积极买入,然后过几天分红下来以为是好事,但是实际上,因为申购基金需要费用,你刚交了申购费,把现金变成基金,结果没几天,基金还没什么涨,又因为分红把基金变成了现金,投资者等于是白白损失了申购费。
其实,如果市场没有变化,分红前后买基金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基金分红的实质,是将基金资产的一部分分配给基金持有人,那么在分红之后,基金单位净值就会下降。在不考虑市场变动因素的情况下,这下降的部分就是单位分红的金额。
比如1月5日,某基金份额净值是2元,拟分红每份0.5元。1月6日是分红除息日,那么当天分红之后的基金份额净值就为1.5元。
假如你在1月5日投资1万元买了该基金,那么获得基金份额是5000份(为方便计算,假设申购费率为0)。1月6日,分红后获得5000×0.5=2500元。红利再投资的话,当天可获2500/1.5=1666.67份。因此分红后的总份额是6666.67份,基金总市值为6666.67×1.5=1万元。假如你在分红之后购买,那么投资1万元获得的份额也是6666.67元。可以看出两种情况没有什么差别。
当然,现实中基金单位净值会由于股市的波动而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分红前还是分红后购买所拥有基金资产发生差别。但理论上讲,这个差别不是分红所带来的。即便基金不分红,这一前一后购买基金,净值也会有变化。
只不过对于大比例分红的基金,不少基金或多或少都有减仓行为,以应对基金分红需要的派现资金。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些分红后的基金净值,在市场强劲上扬时会涨得比较吃力。但如果后市出现大幅调整,对这些基金而言倒是好事情。因为这些近期大笔分红的基金,往往都会吸纳很多新的申购资金进入,这样既规避部分下跌风险,又可相对低成本建仓。所以大家大可不必以分红时间作为自己投资基金的风向标,后市怎么走,这才最重要。
最后提示一个小细节。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资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如选择红利再投资,那么是在分红除息的当天,如上面例子中的1月6日,按照当日1.5元的价格直接转换成相应的基金份额,而且没有任何手续费。所以对红利再投资者而言,分不分红,在一个上升的市场中意义并不大。如果选择现金分红,则一般是在除息后两日才能划到你的资金账户。
Ⅳ 股票现金分红还要扣税,分红后总资产不变,分不分红有区别吗
A股市场的分红制度确实存在一个很大的争议,名义股票现金分红了,但股票的总资产并未发生任何改变,这个现金分红还有意义吗?那股票分不分红有区别吗?
其实针对A股上市公司股票现金分红问题,为了更多股民投资者能弄懂股票现金分红的意义和区别,在此首先告诉大家答案,股票现金分红和不现金分红确实有不同意义,同时也会存在很大的区别,下面进行分析。
首先要弄明白一个道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钱是哪里来了?相信这个问题很多股民都会知道,股票现金分红都是上市公司通过运营赚到的钱,把赚到的钱拿出部分然后回报给所有股东。
通过例子告诉所有散户投资者,现金分红的股票只能证明这家公司有分红能力之外,其他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是一个亏本的分红,这个现金分红是给大股东回报的形式而已。
汇总
综合通过上面对股票现金分红的意义和区别,以及现金分红对大股东和中小股民投资者的最终差异作出详细分析。股票现金分红对股民没有实际意义的,这是为大股东长期投资量身定做的分红。
从中小投资者角度考虑,股票分不分红无所谓,股价能常年稳步上涨,股价涨起来才是对股民最大的投资回报,股价不涨再来分红都是没用的。
Ⅳ 股票 公司分红的钱是从哪来的,如果是从公司来的,股价为什么分红多少就跌多少
是来自公司的净利润,净利润分摊到每一股中去了。比如公司净利润1000万,股本1000万股,股权登记日回时股价为10元,现公答司决定拿其中的100万来分红,净利润则剩900万,反映到股价上则只有9.9元,0.1元已到了股东的账上
Ⅵ 股票分红,我账户总资产里一分钱也没有多,反而还扣掉了我的钱,分红纳税,要纳税分红部分的20%分红的
你说的没错,股票分红,总资产不会增加,反而因为扣除红利税,总资产会减少。但是,股票能分红,说明企业是盈利的,将来可能会有更大的上升空间,而且持股达到一年的,免除红利税。
Ⅶ 在会计中,由于当前现金状况不佳,为什么将现金股利分配政策改为分配股票股利
如果现金状况不佳 贸然分配现金股利 那么企业将会面对筹资的压力 这样再去花费精力和金钱筹集发展用的资金 是非常不划算的 因此企业首先肯定要保留发展必须的资金 然后再视情况是否分配股利 分配股票股利不需要支付现金 企业的资金压力就小得多 其实股东如果真的想要现金 完全可以将股票出售换取现金
Ⅷ 基金分红是先扣除我的收益然后再进行分红这样我有什么好处不要复制。
基金分红就是你持有基金盈利部分分给投资人,把钱打入基金账户。但是分红后基金净值也会相应的下来。分红实际对于持有人来说意义不大,基金赚钱是靠基金净值波动差来实现的。
基金分红对持有人所持有的总额(基金+货币)是不会产生影响的,只是基金公司减少基金净值的一种手段,减少净值的目的各有不同,分红频率也不一样,仅此而已。
网上对于基金分红的看法褒贬不一,从分红的目的来看,基金分红有其一定合理性,如为了降低基金规模以方便管理规避风险,所谓船大难掉头;也有赚噱头的成分,如通过分红降低净值降低准入门槛吸引大众购买。
(8)现金分红的资金会先从资产中扣除扩展阅读:
分红并不是越多越好,投资者应该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分红方式。基金分红并不是衡量基金业绩的最大标准,衡量基金业绩的最大标准是基金净值的增长,而分红只不过是基金净值增长的兑现而已。
对于开放式基金,投资者如果想实现收益,通过赎回一部分基金单位同样可以达到现金分红的效果;因此,基金分红与否以及分红次数的多寡并不会对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产生明显的影响。
Ⅸ 基金现金分红怎么是从本金里扣的!
分红就是降低单位净值把钱结算给你。实际上还是自己的钱。
例如:有10000份,每100份红利得10元,相当于每份基金的红利为1毛,假设原先没分红时的单位净值为1.10元,分红后单位净值变成1.00元。
没分红前市值 10000份*1.10=11000元。
分红后市值:10000份*1.00=10000元。
分红得红利1000元。
合计财产是分红后市值10000元+1000元=11000元。
实际上你分红也还是你的钱。也许你会问,既然分不分红都差不多,何必分红,有什么意义啊!其实还是有小小的区别的,分红,通常在下跌的时候降低了风险。
(9)现金分红的资金会先从资产中扣除扩展阅读:
基金分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现金分红,一种是红利再投资。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若投资者未指定分红方式,则默认收益分配方式为现金分红。投资者可以在权益登记日之前去您购买基金的机构处进行分红方式的修改。
例如,持有一基金10万份,现每基金份额分红0.05元:假设选择现金分红方式,那么基民可以得到0.5万元的现金红利;假设选择红利再投资,分红基准日基金份额净值为1.25元。
基民就可以分到5000元÷1.25元/份=4000份基金份额,基金份额就变为10.4万份。由于基金总资产因分红减少,所以在分红后基金净值降低。
开放式基金默认的分红方式为现金分红,但基民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以及基金行情的变化自主更改。更改分红方式时,代销客户需持本人身份证和证券卡去原先购买基金的代销机构修改;直销的客户可通过基金公司网站或电话交易系统自行修改。
Ⅹ 分红为什么还要在股票上扣 扣得钱谁得了
现金分红属于个人所得,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这就是说,个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与任职、受雇有关,不管其单位的资金开支渠道或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课税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