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欧成效是谁
除非来次恶性通胀,不过届时银行也不是吃素的,提高房贷利率到几十个点,缺乏流动性的很快就死翘了。要知道以房贷为核心的资产组合,成立的前提是你有充沛的流动性(不管是自己之前赚的钱还是已经买过房子将其套现),这样你才有资格谈“杠杆”这件事(只要你手头的钱再投资收益率的复利超过银行房贷利率,你就是在割银行的羊毛;像他欧成效就是直接用贷出的款去炒房了)。就好比我置换房子的时候,我手头有200万不用于支付房款,而是从银行贷出200万,这样我的200万就可以自行投资,跑赢房贷利率很轻松。广大刚需,尤其是坐标京沪在2016年岁末听到这句话的刚需,如果手头没多少钱而幻想用这套理论来“构建以房贷为核心的资产组合”,从而超出自己能力高额贷款的话,那么他们付出的是:每月的账单,高额本金和高额利息(以后还可能随银行加息负担加重);得到的是:零(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余力来做其他投资)。资产组合包?以目前的房价而言,对普通人来说是个天大的笑话。由于房价过去积累的暴涨,这套理论也已经越来越成了完全脱离普通人的屠龙之技,完全不具备普遍和重复适用的可能。当然,不管他在理论判断上怎么没水平,也影响不了他在实战中的杰出和顶级。在中国,理论一向是和实战脱钩的。像我就属于那种:理论已经自成体系,但对财富的渴求不够,而且生活中各种掣肘,所以缺乏执行力;兴趣广泛,不喜欢绞尽脑汁去想怎么赚钱。所以目前也只能堪堪自保,不让自己被房地产这个残酷游戏消灭而已。为自己和后代留下足够房产就可以了,从未也不打算从这个游戏中去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