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廣東省國資委下屬企業有哪些呢
省國有企業:
1、廣東省廣業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2、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3、廣東省廣弘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4、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5、廣東省航運集團有限公司
6、廣東省商業企業集團公司
7、廣東新廣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8、廣東省絲綢紡織集團有限公司
9、廣東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10、廣東省鹽業集團有限公司
11、廣東省水電集團有限公司
12、廣東省粵電集團有限公司
13、廣東聯合電子收費股份有限公司
14、廣東省建築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15、廣東省韶關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16、廣東物資集團公司
17、廣東省廣新外貿集團有限公司
18、廣東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19、粵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20、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公司
21、廣東恆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2、廣東白天鵝酒店集團有限公司
23、南方聯合產權交易中心
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法對省人民政府授權管理企業的國有資產進行監管,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
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不得直接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使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和法人實體,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企業應當自覺接受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監管,努力提高經濟效益,不得損害所有者權益。
(1)廣東粵科風險投資集團擴展閱讀:
廣東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廣東省國資委)於2004年6月26日正式掛牌成立。作為廣東省人民政府的直屬特設機構,受省政府委託履行省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對監管企業實行「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
截至2018年末,廣東國資監管企業資產總額達到104,422.97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總額25,827.92億元。其中,省屬企業資產總額16,868.4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總額4,971.87億元。覆蓋電力、物流、交通運輸、建築、外經外貿、金屬冶煉、旅遊酒店等多個行業,為我省經濟社會正常運行發揮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廣東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② 廣東粵科軟體工程有限公司是干什麼的公司怎麼樣
想一想就知道啦,哪有不用面試就直接錄用的。我就這公司的員工,我們當初都是過了好幾次才進來的,除非樓主你天賦異稟,我們公司領導在廣州都能感受到你在山東威海散發出來的威力。哈哈哈,其實不只是我們公司不會這么兒戲,我覺得吧,正常點的公司都不會這樣,如果有這樣的公司找你去上班,你都會擔心啦。年底騙子多,小心嘍。
③ 國內著名的風險投資商有哪幾家
國內的一些主要的風險投資公司名單
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
軟銀亞洲投資基金
上海華盈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鼎暉創業投資中心
德豐傑全球創業投資基金
軟體銀行中國風險投資基金
寰慧投資咨詢(上海)有限公司
英特爾投資中國區
3i
上海聯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聯創策源
華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Doll Capital Management
英聯投資有限公司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
山東省高新技術投資有限公司
怡和創業投資集團
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聯想投資有限公司
美商中經合集團
龍科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匯豐直接投資(亞洲)有限公司
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
永威投資有限公司
中新蘇州工業園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富達國際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日本亞洲投資(香港)有限公司
華登國際投資集團
凱雷投資集團
智碁創投股份有限公司
集富亞洲投資
高通策略投資
維眾創業投資集團(中國)有限公司
深圳清華力合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招商局富鑫資產管理公司
盈富泰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光大控股創業投資 (深圳)有限公司
招商局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成為基金
北極光創業投資基金
GSR Ventures
Accel Partners
廣東省粵科風險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湖南高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戈壁合夥人有限公司
浙江省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
廣州科技風險投資公司
橡子園創業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深圳市達晨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武漢華工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清華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啟明創投
④ 廣東省粵科金融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粵科集團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2000年8月,廣東省經貿委、廣東省財政廳決定將科技創業投資公司等8戶企業劃入廣東省風險投資集團公司(粵科集團成立時名稱原擬定為廣東省風險投資集團公司)。 2013年9月,廣東省粵科風險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廣東省粵科金融集團有限公司。本次變更已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
法定代表人:侯外林
成立時間:2000-09-21
注冊資本:96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00000009890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
公司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珠江西路17號廣晟國際大廈4501房
⑤ 廣東省粵科風險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老牌國營風險投資公司。搜索一下他們的官方網站就知道了。
⑥ 投資風險的背景
成思危等學者在人大提出一號提案以後,各種各樣形式的資金大量進入這個行業,仿如一夜春風,吹開了滿樹的梨花。但回顧中國的風險投資之路,也許痛苦比成功的喜悅要更多一些。90年代初政府就提出風險投資的思路,並且創立了第一個政府背景的風險投資公司中國
成思危等學者在人大提出「一號提案」以後,各種各樣形式的資金大量進入這個行業,仿如一夜春風,吹開了滿樹的梨花。但回顧中國的風險投資之路,也許痛苦比成功的喜悅要更多一些。90年代初政府就提出風險投資的思路,並且創立了第一個政府背景的風險投資公司——中國創業投資公司(簡稱中創),但是經過幾年的折騰,結果是虧損累累,最後國務院不得不將其關閉,時間還在臭名昭著的「廣信破產」之前。雖然目前中國本地的風險投資公司在運作上有很多的改進,但是因為公司法的原因,風險投資最有效的組織形式——有限合夥制在中國仍然沒有能夠確立。本文將對目前在中國從事風險投資事業的各階層的狀況進行分析,以便揭示目前我國風險投資行業面臨的問題。
目前在中國進行風險投資的公司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1.政府背景的風險投資公司
97年亞洲金融危機使眾多亞洲國家從繁榮的夢境中清醒過來,明白了粗放式經濟增長在長期里是不可持續的。金融危機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使各國政府苦苦探索長期經濟高速增長的動力。而美國持續長達十年的經濟增長使人們看到了高科技的力量,矽谷的模式在金融風暴以後更加深入人心。中國歷來是個政府主導的經濟,在缺少勢力雄厚的民間大企業集團的情況下,政府直接的介入風險投資公司的設立與資金的供給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有統計表明中國的風險投資募集的資金總額在百億以上,政府背景的資金佔了相當大的分額。例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建立的幾個風險投資公司,目前在規模上無疑是國內的佼佼者,規模在幾個億到十幾個億不等。其中較為突出的是深圳創新科技投資公司,聘請了原申銀萬國的總裁闞治東掌舵,力爭在三年內達到50億的規模,該公司目前無論是人才還是在實力上都走在前列。
這些公司在組織形式上無一例外都採用了公司制的形式,在中國目前的情況下是否可以很好地控制營運的成本,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控制投資的風險仍然是未知之數。政府背景的風險投資公司在美國就有過慘痛的教訓,美國60年代成立的小企業投資公司雖然資助了當時很多企業的發展,但是卻導致了政府的巨額虧損。廣東省的兩家風險投資公司,主要的管理人員仍然是官員式的任命,這和風險投資家所需要具備的素質是完全不同的。在國外,風險投資基金的一般合夥人是有技術、金融、市場管理等背景的復合型的人才,對人的要求非常的高,也是名校MBA最熱衷的一個時髦職業。我國政府背景的風險投資公司的人才在選拔上的缺陷是非常明顯的。
政府背景的風險投資公司一般都打著支持高新技術的口號,但在投資方向上沒有形成非常鮮明的方向,一般都是大而全,多投資於生物醫葯、新材料等行業,對互聯網、信息技術、軟體、通訊等行業的投資相對較弱。雖然有了幾年的歷史,但是到目前為止仍然乏善可陳,成功的案例更是鳳毛麟角,不免讓人對這些公司的經營能力產生懷疑。
2.國內大企業的戰略資本
經過20年的改革開放在中國成長起來很多大型的企業集團,如聯想、四通、方正、紅塔山、上海第一百貨等。它們當中很多是實力雄厚的上市公司,或處於特定壟斷行業的企業。但在企業的發展中遇到了重要問題是如何獲得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例如上海一百,雖然規模不小,但是所處的行業決定了公司的成長性非常有限,但是實施公司的多元化戰略又是非常危險,那麼通過風險投資(或者叫產業投資)的形式投資於新興的高成長的行業來獲取資本增值的收益就不失是一種比較好且風險可以進行控制的方式。年初聯想一分為三,其中柳傳志親自掌舵的就是聯想的風險投資部門,其中的戰略意圖和INTEL是非常相似的——對IT行業內的初創企業進行投入,尋找企業未來發展的新動向。
國外風險投資中有兩類是比較成功的——有限合夥風險投資基金和大企業集團的產業風險投資部門。前者依靠的是一般合夥人在投資上的天才與經驗,後者是把成功建立在大企業多年積累起來的經驗基礎之上的,包含了企業戰略發展的意圖。一般來說,這樣的投資會穩定很多。筆者認為在中國目前有限合夥公司的成立在短期內是不具備這個條件的,而且有經驗的一般合夥人的隊伍也沒有形成。在這樣的情況下,大企業集團的戰略性資本對於我國高科技企業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不過,在選擇基金的管理人員的時候,應該突破傳統的以財務人員為主的現象,轉換經營管理的理念,因為在評價初創的項目的時候財務指標並不是最重要的,甚至是不重要的。國外的很多研究的結果都證明了這個結果,對於企業管理團隊、企業技術含量以及市場前景方面的分析和評價變得尤為重要。
中國幾大風險投資公司背景
北京科技風險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5億元人民幣 (注冊資金) 股份制,北京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國際電力開發投資公司\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各佔25%股份;其他25%. 高新技術企業
廣東省粵科風險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即:廣東省風險投資集團 資產總額10億元 人民幣,凈資產 7億元人民幣 國有獨資公司 重點支持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 廣東省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 廣東省科技創業投資公司、 廣東粵財信託投資公司、 廣東華僑信託投資公司 等三家股東組成的企業法人 傾斜領域主要有電子信息、光機電
一體化、新材料、生物工程、精細化工、 新能源及高效節能、環保和核應用等高技術及各類專利技術的應用
廣州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 3億元(注冊資金)至2003年將達到10億元人民幣。 市政府組織各種渠道籌集而來,今後,積極大量吸收民間資金投資,尋求與國外風險投資機構合作設立中外合作風險投資公司 向數字移動通信產業、軟體開發產業、生物工程、中葯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等行業傾斜
上海創業投資公司 6億元 地方財政出資的國有獨資公司 高新技術的創新和產業化
武漢高新技術產業風險投資有限公司 注冊資本3100萬元人民幣,投資總額一億元 武漢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及武漢科技會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 高新科技項目開發、成果轉化、知識和技術創新
深圳市創新科技投資有限公司 注冊資本7億元,股東會議已決定增資擴股到16億元。 市投資管理公司出資5億元,其他股東均為實力雄厚的企業集團和上市公司 主要投資信息技術、生物醫葯、新材料及其他高新技術行業
3.國外風險投資
從不同的傳媒我們都理解到國外的風險投資資金普遍看好中國的市場前景,紛紛表示要搶灘中國的風險投資市場。IDG就明確表示要在中國投資10億美元以上,而事實上情形並沒有那麼樂觀,IDG目前的投資只有1.4億美元。進入中國的風險投資基金大多數並非行業中的佼佼者,以IDG為例,中國人都把它當成了風險投資的代表,它在美國不是什麼風險投資商,而主要是以市場調查為主的公司。其它一些進入中國的風險投資公司在本國也只是二三流的風險投資者,從資金的規模和聲譽上都很難以在擁擠的市場中立足,進入中國市場獲取一些一流的項目對它們來說無疑是最優的選擇。在進入中國的風險投資商中軟銀無疑是名聲最響的一個,但是由於軟銀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在今年的風險投資50強排名中只排在12位。軟銀從年初1900億美元的市值,跌至現在的大概230億美元,跌幅近90%,公司目前的盈利仍然主要來源於軟體的銷售。軟銀各個分部投資的理念上存在著很大的分歧,除了YAHOO外,大多數的互聯網投資並不是那麼成功。
2000年世界風險投資前十強 風險投資前10強 目前基金(億美元) 創業資金 (百萬美元) 增長幅度 資金總數 (億美元)
1、CMGI 30 290 934% 49
2、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 27 600 350% 37
3、T.A.Associates 25 800 212% 50
4、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 20 580 244% 25
5、Spectrum Equity Investors 17.5 650 169% 27
6、Emerging Markets Partnership 16.7 1500 11% 46
7、Accel Partners 16 600 166% 30
8、Technology Crossover Ventures 16 712 124% 25
9、Redpoint Ventures 15.2 600 113.40% 19.5
10、VantagePoint Venture Partners 15 不詳 不詳 35
國外的風險投資公司雖然非常看好中國龐大的市場,但是在進入中國仍然要面臨文化的差異等問題。中國的許多企業家可能會缺乏象外國名校畢業這樣的背景,但是管理團隊對中國本土經營方式的深刻理解乃是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以互聯網為例,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海龜」型的留學生,帶著可以統稱為C2C(COPY TO CHINA)的模式,其經營的成效不見得就比中國本土企業家的經營會更成功。這些國外風險投資公司在評估中國的企業家的時候,如何更好地克服文化差異問題對項目的准確評估至關重要。
4.大中華經濟圈風險資金(香港、台灣、新加坡等)
來自大中華經濟圈的風險資金源於一種對文化的認同,也是受這些地方經濟的限制。以香港為例,雖然香港的經營環境非常的自由,但是經濟的容量畢竟有限,香港有很多經營得非常好的公司,如李嘉誠旗下的和黃、長實等。這些公司經營的業務主要是以金融和房地產為主,而投資銀行家已經預期在未來的幾十年裡,這些行業的成長性都是非常有限的。在這樣的壓力下,大的財團都在努力尋求新的成長方向,和黃和新世界等集團都積極進入電訊、IT等新興的行業。李澤揩的電訊盈科在寬頻網路、互聯網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開拓。
盡管這些集團實施的都是國際化的經營策略,爭奪中國這樣的龐大市場仍然是重中之重。今年新世界集團向做無線互聯的美通公司注入了一筆高達65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成為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一筆風險投資。由於文化分為接近,這些財團的投資會比歐美的投資更容易進入中國,並獲得良好的發展。但是在大中華地區象李氏家族企業、宏基、新世界這樣的財團並不是很多。其他一些小集團提供的資金支持就比較有限,不一定有長期戰略投資能力,其投機性也要強很多。
5.國外戰略型風險資金
WTO的臨近使得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窺覦中國市場,金融、電信將是兩個開放最快的行業,目前有很多大企業已經對中國市場進行了初步的試探,試探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對中國的初創企業進行風險投資。這些投資主要來自兩個行業,金融與IT。前者如MORGAN和高盛這樣的投資銀行,它們投資中國的科技企業,本身是一種金融服務的創新,同時可以建立和這些企業的良好關系,並且為它們提供海外上市、並購等金融服務。金融資本通過這種方式延伸自身金融服務的鏈條是有非常明確的戰略意圖的,雖然在高盛這樣赫赫有名的投資銀行在風險投資行業里卻也是默默無聞,但是它還是對此樂此不疲,原因非常的簡單。第二類的戰略投資來自於跨國企業,主要是IT企業如INTEL、YAHOO、新聞集團、三星等,最近科達也宣布要成立1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基金投資中國的科技企業。對於傳統公司而言,本身的創新可能已經跟不上技術進步的步伐,唯一的方法是對最有創新能力的企業進行投資,從中獲得長期發展的源動力。戰略型的風險投資在中國將是中國企業成長的重要來源,經濟的全球化已是不變的趨勢,這些資金的投入對於中國本地企業的全球化發展也是一個良好的契機。
6.天使投資
我們把國內外個人的一些投資都可以歸入天使投資這一類,主要是一些比較富有的個人的私人投資安排。搜狐、易趣都起家於國外的天使資金,而國內進行天使投資的個人有如TOM.COM的王先先、華登的矛道林、連邦的蘇啟強、8848的王峻濤等人。天使投資一般只局限在處於種子期的企業,投資額比較小,對項目的判斷完全基於個人的感覺。天使投資的存在對於創新無疑是非常必要的,MIT的很多教授就曾經資助了眾多的種子項目的成長。我國富裕階層已經基本形成,但是受這些富裕階層自身素質和觀念的限制,天使投資的觀念沒有形成。因此,在近期以內來自國內的天使資金數量不會很大。而大多數本地的企業家要獲得國外的天使投資更是難上加難。
通過對中國風險投資各階層的分析,我們不禁要問一個問題就是,誰來投資中國的互聯網產業?政府背景的風險基金不敢涉足這個行業,而國外進入中國的風險基金整體素質並不高。如果國內的互聯網公司圍繞這樣的二、三流的風險投資的指揮棒走將是非常危險的事情,他們往往只是根據華爾街的證券分析師的分析報告進行投資,而證券分析師的意見總是莫衷一是的,而且證券分析師大多是必要2、3年的MBA,對行業發展的把握並非總是如此正確。NASDAQ的大起大落,可以說是成亦蕭何,敗亦蕭何。
總的來說,筆者認為在中國要獲得風險投資的途徑並非是非常的通暢,中國高新技術企業,尤其是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將面臨更大的困難。在近期內,風險投資都不會成為帶動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而產業戰略投資的進入才是支撐一個新興行業發展的最大動力。NASDAQ暴跌了,平庸的風險投資者會退縮,事實上他們更希望的是投機,而不是真正的投資。風險投資的離開不可怕,更可怕的是對於一個充滿希望的行業的拋棄。
⑦ 廣東省風險投資促進會介紹
簡介:廣東省風險投資促進會是粵科金融前身廣東省風險投資集團於2003年聯合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生產力促進中心、清華科技園(珠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由廣東省科技廳作為業務指導單位,經廣東省社會團體管理機關核准注冊登記的社會團體,是以廣東地區的風險(創業)投資及相關擔保、咨詢、服務機構,以及創業投資領域的相關專業人士為基本會員的行業自律管理組織。
注冊資本:3萬人民幣
官網地址:www.gdv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