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能源公司投資並購

能源公司投資並購

發布時間:2021-02-14 17:19:15

A. 煤炭企業如何並購

資源開發和利用,企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社會、企業和環境和諧發展的角度,探討了發展循環經濟的必要性,提出用科學的發展戰略指導烏海市的煤炭建設,構建就地吃干榨盡的循環產業結構,依託產權改革,實現體制創新,創新管理體制,激發企業活力。

關鍵詞 節約型社會;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烏海礦區

近年來,烏海市的煤炭工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煤炭產量持續增長,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煤礦安全生產條件逐步改善。煤炭工業發展對支撐我市經濟的快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煤炭既是資源性行業,又是高危產業。烏海市96%的煤礦採用井工生產、地下作業,礦井開采深度大,水、火、煤塵、瓦斯、頂板和沖擊地壓等災害俱全,煤礦管理和安全生產難度大。長期計劃經濟體制遺留下來的深層次矛盾與經濟轉型期中出現的新問題交織在一起,煤炭工業發展還存在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科技水平低、安全事故多發、資源利用率低、環境治理滯後和歷史遺留問題較多等突出問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煤炭需求的不斷增加,煤礦安全、資源和環境壓力將進一步加大。在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戰略進程中,如何將資源環境因素綜合到經濟發展過程中,變革傳統的經濟增長與發展模式,是煤炭企業亟待解決的重大而又具有前瞻性的問題。

1 循環經濟是煤炭工業發展必走之路

循環經濟是物質閉環流動型經濟、資源循環型經濟的簡稱,是遵循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將人類經濟活動高效有序地組織成「資源—生產—消費—再生資源」的封閉型物質能量循環的反饋式過程。目的是實現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進入生產和消費系統的物質和能量,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達到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相協調。烏海市是內蒙古自治區一座新興的資源型工業城市,以烏海為中心的小三角區域是自治區重要的煤炭工業基地。近年來隨著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問題也日漸突出,高消耗、高污染、粗放經營的傳統經濟增長方式亟待轉變。根據2005年最新的《烏海市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障能力的調研報告》,烏海市可采礦產資源不容樂觀。烏海行政地域狹小,煤炭資源儲量十分有限,加上周邊區域同類工業的迅猛發展和無序化競爭及資源消耗浪費,可持續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所以,必須發展循環經濟以做到資源的「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從而合理開發和充分利用各種自然資源,推進資源利用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和效益型轉變,達到提高綜合經濟效益的目的。近幾年來,烏海市在煤電轉換、煤化工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具有了一定規模。但絕大多數工業企業均為加工工業,製造業很少,多為資源能源消耗大,工藝流程簡單落後,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粗放型經濟,萬元產值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均列自治區前列。加之工業布局不合理,結果造成環境質量和生態狀況不但不能改善,而且有加重和惡化的趨勢。為此,尋求新的發展方式,實現烏海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已迫在眉睫。以循環經濟理論指導烏海市煤炭生產,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想途徑。

我市煤炭資源量為24.9億t,現開發區域保有儲量為11億t,可采儲量為7.6億t;未開發區域煤炭資源量約為10億t,可開采儲量6億t;全市煤炭資源開采儲量共計13.6億t。國民經濟要實現快速發展的目標,又要保持現有的環境質量,資源生產率的要求就會更高,這樣勢必會面對更大的資源發展瓶頸。與此同時,在煤炭的開發利用中,由於開采不合理,煤炭資源平均采出率極低,煤系共生、伴生的20多種礦產,絕大多數並沒有利用,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由於煤炭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具有不可替代性,而發展循環經濟,就可以沿著煤炭產業生產多種相關產品,如洗選精煤煉焦,煤焦油生產煤化工產品,中煤、煤泥和矸石綜合利用發電,煤矸石、粉煤灰及煤渣生產建築材料、修路、復墾土地、美化生態環境等,把資源吃干榨盡,實現綜合利用。因此,要發揮煤炭資源的更大效用,就必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樹立大能源觀,對產業鏈上下游生產要素進行合理的優化配置,使煤炭和電力、煉焦、建材等產業同屬於一個利益主體,從而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和價值含量,使企業在更大范圍和更高層面上提高競爭力。

2烏海市煤炭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基本條件

近年來,烏海市煤炭工業在「以煤為本,相關多元化」的發展戰略指導下,把企業的發展放在更廣闊的空間中去思考,通過並購、聯合、資產重組等手段,整合了礦區的大部分資源,使烏海礦區初步形成了采礦、洗選、電力、焦化、建材等較為全面的發展循環經濟的產業基礎。多年來,我市配套建設了選煤廠和焦化廠,充分發揮資源豐富、煤種齊全的優勢,逐步擴大煤炭洗選加工、煉焦及化工產品生產能力,為原煤就地加工創造條件。煤炭企業積極發展具有較大潛力的煤基支柱產業,大力發展煤電聯營,延伸煤電產業鏈,實現了煤炭資源就地轉化,使煤炭企業的產業結構向著優化的方向發展,為實現煤炭資源就地轉化,變輸煤為輸電,提供了最有利的基礎條件。我市的一些煤炭企業發展建材業,配套建設制磚、水泥等項目,對坑口排出的煤矸石和電廠粉煤灰等廢棄物進行深加工,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實現資源的「吃干榨盡」。這將進一步拓寬其他產業生產環節的廢物綜合利用途徑,實現資源的最大產出效益。綜上所述,烏海礦區采礦、洗選、電力、焦化、建材等產業基礎已經具備。面臨國家新一輪能源建設的良好發展機遇,要認真總結汲取建礦幾十年來單一產品、粗放經營的教訓,堅定不移地貫徹科學發展觀,用發展循環經濟的思路統領烏海市煤炭工業的建設,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產業層次,形成較完善的資源再生和循環利用的經濟體系,增強企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能力。

3烏海市煤炭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思路和要解決的問題

在加快建設經濟社會的進程中,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為煤炭企業帶來了空前良好的發展機遇。應加快烏海礦區這一能源基地的建設,以科學的發展戰略為指導,構建全新的產業結構,立足自身條件,優化組合資源,通過「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流動,實現生產要素的最佳搭配,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3.1用科學的發展戰略指導烏海礦區建設

制定烏海礦區的發展戰略,首先要考慮充分利用礦區的資源、地理、管理、技術等條件,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增加經濟效益為核心,通過建立生態工業群落,謀求優化配置,實現節約土地、互通物料、提高效率,以礦區企業成員間副產物和廢物的交換、能量的逐級利用、基礎設施和其他設施的共享在經濟和環境上實現整體良好表現。通過確定清晰立體的循環經濟輪廓,建設資源綜合利用的循環經濟型礦區,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其次要確定烏海礦區的發展目標,利用當地資源和優勢,以做強煤炭采選主業為基礎,加快發展煤電、煤化工、煤建材、煤焦化、煤氣化等相關產業鏈。經初步規劃,到2010年,烏海市煤炭產量將達到2 000萬t以上,電力裝機容量達到300萬kW。最後,要充分考慮企業未來可利用的各類資源,考慮投入資源的轉換能力和礦區企業的基本素質,圍繞礦區較長遠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合理安排計劃,籌措資金,優化配置各種生產要素,使企業方方面面協調一致,朝著既定的方向努力奮斗。

3.2構建就地吃干榨盡的循環產業結構

3.2.1發展煤炭主業,夯實煤炭生產基礎

以海勃灣礦業公司、烏達礦業公司、煤焦公司等大型企業為基地,對現有煤礦進行技改擴建,實現生產的規模化和現代化。同時,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實施低成本擴張,通過並購、重組國有地方煤礦,改造聯合鄉鎮煤礦,取得煤炭資源礦業權,擴大煤炭生產能力,確保煤炭主業發展目標實現。

3.2.2延伸產業鏈條,發展煤基相關產業

加快煤炭洗選業的建設,提高生產能力和入選能力的基礎,增加煤炭品種,提高經濟效益;大力發展焦化業,生產煉焦化工產品,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加快煤電聯合步伐,建設劣質煤綜合利用發電項目和大型坑口發電項目,實現資源的就地轉化,加大轉化力度;加快建設一批煤矸石制磚、粉煤灰制磚和水泥等建材項目,拓寬資源利用途徑,實現生產廢料的吃干榨盡。

3.2.3轉化資源優勢,構建連續生產體系

將各種廢物變成下一生產環節的資源,獲得連續生產效率,變廢為寶。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提高資源利用的經濟效益。發展「煤炭—洗選—熱電—建材」循環產業鏈,將洗選加工產生的中煤、煤泥調漿處理,與煤矸石用於綜合利用發電,熱電聯產發展供熱;發展煤炭—煉焦—煤化工循環產業鏈,對生產焦炭的煤焦油、粗苯等副產品進行深加工,生產煤化工產品;構建礦井水循環產業鏈,以礦井廢水和選煤廢水,綜合利用於礦井生產、選煤、發電、生活及農業;構建新型建材循環產業鏈,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生產礦用砌塊、標磚、路面磚等新型建材,並進行土地復墾。

B. 一個公司對另一個公司進行投資,入股,控股,收購,並購,分別是什麼意思

投資:是指一個公司為了特定目的,與對方簽訂協議,向對方輸送資金的過程。也是這個公司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是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另一公司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投資可分為實物投資、資本投資和證券投資等。

入股:是指公司成立後,原始地取得股東權。只要公司有增加股東的必要,且另一公司有購股投資的目的,雙方經過協商,建立認購契約,即為入股。

控股:是指一個公司通過持有另一公司一定數量的股份,而對該公司進行控制。

收購:是指一個公司通過產權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權,以實現一定經濟目標的經濟行為。

並購:是指兩家或者更多的獨立企業、公司合並組成一家企業,通常由一家占優勢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

(2)能源公司投資並購擴展閱讀:

投資、入股、控股、收購、並購都是一個企業或公司對另一企業或公司做出的經濟措施,以便於自己可以更好的發展。他們會事先調查並預算該公司的基本價值和未來發展,從而決定對該公司報以什麼樣的態度。

無論是什麼形式的投資,最終目的是為了通過生產經營獲得被投資公司一定的利潤。企業的投資活動明顯地分為兩類:對內擴大再生產奠定基礎,即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對外擴張,即對外股權、債權支付的現金。投資帶有一定的風險性,不是每一次投資都能成功的。

控股又分為絕對控股和相對控股。絕對控股是指股東出資額佔有限責任公司資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

相對控股是指在企業的全部實收資本中,某經濟成分的出資人擁有的股本所佔的比例雖未大於50%,但根據協議規定擁有企業的實際控制權;或者相對大於其他任何一種經濟成分的出資人所佔比例。

並購的實質是在企業控制權運動過程中,各權利主體依據企業產權作出的制度安排而進行的一種權利讓渡行為。產生並購最基本的動機就是可以讓企業更好的的發展。並購是在一定的財產權利制度和企業制度條件下進行的,企業並購的過程實質上是企業權利主體不斷變換的過程。

收購根據關聯性可分為橫向收購和縱向收購。橫向收購是指對於生產或銷售同一類產品的公司進行收購。而縱向收購是指生產過程或經營環節緊密相關的收購。

收購根據是否抵制又可分為善意收購和惡意收購。善意收購是指事先與被收購公司進行協商,被收購公司同意之後進行的收購行為。惡意收購指的是被收購公司不同意的條件下仍然進行強制收購的行為。

網路—投資

網路—入股

網路—控股

網路—收購

網路—並購

C. 說一個公司對另一個公司,投資,入股,控股,收購,並購,都分別是什麼意思啊,

投資指的是特定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是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的標的物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可分為實物投資、資本投資和證券投資。前者是以貨幣投入企業,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取得一定利潤。後者是以貨幣購買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間接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

以資財,依計劃可選擇購置服務公司發行的新股(即現金增資股),或在證券市場上購買服務公司上市股票,這就是入股。

控股指通過持有某一公司一定數量的股份,而對該公司進行控制的公司。控股公司按控股方式,分為純粹控股公司和混合控股公司。純粹控股公司不直接從事生產經營業務,只是憑借持有其他公司的股份,進行資本營運。混合控股公司除通過控股進行資本營運外,也從事一些生產經營業務。

收購(Acquisition)是指一個公司通過產權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權,以實現一定經濟目標的經濟行為。收購是企業資本經營的一種形式,既有經濟意義,又有法律意義。收購的經濟意義是指一家企業的經營控制權易手,原來的投資者喪失了對該企業的經營控制權,實質是取得控制權。行業蕭條和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可以在對方公司的二級市場進行低價股票收購。從法律意義上講,中國《證券法》的規定,收購是指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發行在外的股份的30%時發出要約收購該公司股票的行為,其實質是購買被收購企業的股權。

並購的內涵非常廣泛,一般是指兼並(Merger)和收購(Acquisition)。兼並 —又稱吸收合並,即兩種不同事物,因故合並成一體。指兩家或者更多的獨立企業,公司合並組成一家企業,通常由一家占優勢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收購 — 指一家企業用現金或者有價證券購買另一家企業的股票或者資產,以獲得對該企業的全部資產或者某項資產的所有權,或對該企業的控制權。與並購意義相關的另一個概念是合並(Consolidation)——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合並成為一個新的企業,合並完成後,多個法人變成一個法人。

D. 為什麼我國能源企業要進行國際化的戰略並購

這個要從我國的能源供給和消費來看啦
中國的能源進口依賴度很高,戰略性儲備很低。 然後中國的能源結構現在還是以石炭為主,新能源比例很少的傳統能源結構。 所以增加投資,並購降低風險,成本。 另外通過國際化戰略並購可以一定程度上刺激中國能源結構的改變
建議你有空看下有關能源best mix,能源風險投資和中國能源供給方面相關的資料

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的 你看著辦吧 哈哈

E. 建電廠有靜態投資和動態投資分別指哪方面投資

靜態投資和動態投資

一般把建築安裝工程費,設備、工器具費用,其他費用和預備費之和,作為靜態投資。也即指編制預期造價(估算、概算、預算造價總稱)時以某一基準年、月的建設要素的單價為依據所計算出的造價瞬時值,包括了因工程量誤差而可能引起的造價增加,不包括嗣後年月因價格上漲等風險因素增加的投資,以及因時間遷移而發生的投資利息支出。相應地,動態投資是指完成一個建設項目所預計所需投資的總和,包括靜態投資,價格上漲等風險因素而需要增加的投資以及預計所需的利息支出。

參考信息:

國華呼倫貝爾能源項目電廠一期工程

信息名稱:國華呼倫貝爾能源項目電廠一期工程
行業類型:電力
信息摘要:

發布時間:2008年05月06日
內 容:
信息類別:擬建項目

所屬行業:能源化工

所屬地區:內蒙古

進展階段: 可行性研究報告階段

最新進展階段:9月30日,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印發了國華呼倫貝爾能源項目電廠一期工程可研報告審查意見

項目簡介:本工程擬建設2x60萬千瓦國產超臨界燃煤空冷發電機組,同步建設煙氣脫硫裝置和脫硝裝置,並留有再擴建條件。工程靜態投資353872萬元,工程動態投資169257萬元。

詳細內容:

項目名稱:國華呼倫貝爾能源項目電廠一期工程

進展階段:9月30日,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印發了國華呼倫貝爾能源項目電廠一期工程可研報告審查意見

項目簡介:

本工程擬建設2x60萬千瓦國產超臨界燃煤空冷發電機組,同步建設煙氣脫硫裝置和脫硝裝置,並留有再擴建條件。本工程建設規模、機組選型和裝機方案最終以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核准意見為准。同意西北電力設計院推薦的將寶日希勒廠址作為本工程建

設廠址。國家電網公司批復了本工程電廠接入系統方案,同意以500千伏一級電壓、出線2回接入系統。本工程擬燃用寶日希勒露天礦褐煤

作為設計煤種和校核煤種,2×60萬千瓦機組需燃煤約367 x10^4t/a。寶日希勒礦區原寶日希勒煤業有限公司所屬的寶一礦、露天礦及寶

雁煤礦等煤礦2006年實際原煤產量約700xx10^4t/a。

2005年12月,神華集團公司出資並購寶日希勒煤業有限公司,組建神華寶日希勒能源有限責任公司,集中精力開發建設寶日希勒露天礦,對露天礦進行擴能改造,使露天礦生產規模達到1000 x10^4t/a.以滿足海拉爾地區和鄰近呼倫貝爾的東北地區的工農業生產需要,實現本工程的煤電一體化運營。目前,寶日希勒礦區總體規劃和寶日希勒露天煤礦改擴建項目己上報國家發展改革委。

按005年價格水平估算,工程靜態投資353872萬元,工程動態投資169257萬元。

F. 漢能的技術並購到底有哪些

2010年,漢能正式進入薄膜太陽能光伏產業。
2012至2014年,漢能先後將四家當時擁有全球最先進的薄膜太陽能技術公司收入囊中,一躍成為全球技術領先的薄膜太陽能公司,實現了從傳統水電企業向跨國清潔能源企業的轉型。以全球領先的薄膜太陽能技術為基礎,漢能已經發展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薄膜太陽能領軍企業。
2012年,漢能收購德國Q-CELLS的子公司,即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製造商Solibro。當時,該公司的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發轉換率最高已達21%,並獲得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院(Fraunhofer ISE)認證。
2013年,漢能完成對美國企業MiaSolé的並購,獲得全球量產轉換率最高的CIGS技術,當時MiaSolé冠軍組件轉換效率達到17.3%。同年,漢能成功並購美國Global Solar Energy(GSE)公司,成為全球首家實現柔性薄膜太陽能組件大規模量產的公司,當時,該公司的子組件冠軍轉換效率達到17.7%。兩次並購的完成,標志著漢能控股集團通過全球技術整合,站在了薄膜技術的最前沿。
2014年,漢能完成對美國阿爾塔設備公司(AltaDevices)的並購,擁有了轉換率最高的薄膜太陽能技術——砷化鎵(GaAs)高效柔性薄膜技術。當時,其單結砷化鎵電池研發轉換效率達28.8%,雙結砷化鎵電池轉換效率達到31.6%,均為全球最高紀錄,進一步增強了漢能的技術領先優勢,使其成為全球太陽能光伏行業毋庸置疑的技術領導者。
2014至2018年,漢能在薄膜太陽能技術領域持續吸收轉化,通過設在北京、四川、江蘇、美國、德國、瑞典等地的八個研發基地,並與摩拜、奧迪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展開合作,在納米硅電池、銅銦鎵硒電池、砷化鎵電池、高端裝備、儲能技術、薄膜發電應用等領域不斷獲得突破。

G. 四川遠富能源投資公司是否收購了大英光華學院

您好!四川遠富能源投資公司沒有收購大英光華學院。謝謝閱讀!

H. 礦業投資與並購

礦業(包括油氣業)投資變化情況與礦業經濟發展的趨勢是一致的。1998~2002年在較低水平上起伏波動,2003年起增長,2004、2005和2006年增加尤為明顯。

據法國石油研究院估計,世界(不包括前蘇聯地區與中國)油氣勘查與生產(上游產業)投資1996年為860億美元,1997年為1060億美元,1998年為1100億美元,1999年劇減至885億美元,2000年回升為990億美元,2001年升至1135億美元,2002年因油價下跌等因素減至1095億美元。加上前蘇聯地區與中國的投資,該院當時估計2002年全球為1284億美元,2003年全球回升至1388億美元。2004年續增,全球投資為1506億美元,2005年預計達1704億美元,比2004年增13.1%。預計2006年全球投資為1850億美元。該院指出,這些年油氣勘查與生產投資明顯集中於已生產的油氣田,以及開發20世紀90年代新發現的油氣田,從而阻礙了在新的地區進行油氣勘查工作。

據CSB調查的近年油氣勘查與生產的費用,結果見表1-7。2003與2004年的增幅都超過10%,2005年增幅更大。

表1-7 2002~2006年世界油氣勘查與生產投資(單位:億美元)

FBR對2002年油氣勘查與生產費用的估計數為:美國320.25億美元,加拿大109.48億美元,世界1296.83億美元。

J.S.Herold Inc.和Harrison Lovegrove&Co.Ltd年度調查報告稱,全球油氣上游產業支出2002年比2001年下降4.4%,2003年比2002年增加9%,達到1610億美元(據194家公司),其中油氣勘查與開發費用為1321億美元。開發費增長最快,達1001億美元,勘查費增加不及1%,為300億美元,證實礦地收購費為289億美元,而未證實礦地收購費為55億美元。該報告也指出,過去5年費用明顯轉向投資開發項目,而勘查費用仍保持相對固定,大致佔15%左右,礦地收購費趨於下降。2001年以來在「成熟」地區(如北美)的上游產業費用相對趨於下降,而拉美、非洲、中東等地區則明顯上升。J.S.Herold Inc.等公司的2004年上游產業費用調查結果為1950億美元,費用增加的地區為非洲、中東、亞太、美國、加拿大和歐洲,拉美則有所減少。2005年為2770億美元。

Lehman Bros.公司調查估計的結果見表1-8。

美國《油氣雜志》每年4月提供的數字匯集如表1-9。

表1-8 2001~2006年世界油氣上游產業費用(單位:億美元)

閱讀全文

與能源公司投資並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萬歐元多少錢人民幣匯率 瀏覽:749
123信託網 瀏覽:550
三安集團安信基金 瀏覽:475
22紐是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294
每日基金凈值查詢002021 瀏覽:523
零首付購房融資犯法嗎 瀏覽:612
福牌阿膠股票 瀏覽:583
國通信託股東 瀏覽:104
基金如何凈值表 瀏覽:61
諾安基金公司價值多少 瀏覽:745
融資額與股價的關系 瀏覽:296
企業融資利息 瀏覽:844
國家性融資 瀏覽:917
公募基金發售時間 瀏覽:398
融資余額東方財富 瀏覽:513
發行短期融資券利好 瀏覽:337
上海證券交易所港股通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 瀏覽:513
中金所國債期貨手續費 瀏覽:813
愛投資ppt 瀏覽:688
原油外匯符號 瀏覽: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