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海寧經濟開發區的產業導向
1.皮革業 海寧皮革產量約佔全國總量的1/3,已成為中國目前最大的皮革及皮衣、皮革製品的集散中心,被國家命名為「中國皮革之都」,並形成牛皮沙發革和汽車坐墊革及成品生產基地。開發區專門開辟箱包皮具生產區域,國內外企業可參與投資標准廠房建設,租賃或購買標准廠房進行箱包皮具、皮革製品加工製造,並享有專門扶持和優惠政策。2007年規模以上皮革工業實現產值130.81億元。我們還將成立了皮革研究所,為皮革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配套服務。開發區內主導產業皮革業已產值占近50%。
2.經編業 全市擁有國外引進的先進經編機佔全國同類引進設備的1/3左右,主要來自德國卡爾邁耶、利巴公司。經編產業已形成服飾、裝飾、產業用布三大類經編產品,產品出口國家主要是美國、歐盟、日本和中東、東南亞地區,被稱為「中國經編名城」。
3.家紡業 裝飾布是海寧三大特色產業之一,其產量約占國內市場的1/3。海寧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紡織產業基地」。
4.IT業 海寧是世界重要的軟磁生產基地。重點支持發展LCD、晶圓、光電等高新技術產業。
5.汽配業 上海目前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轎車生產基地,以及上海將建成投資達5億元的汽車領部件全球采購中心,這使海寧發展汽車具有「近水樓台」優勢。依託海寧發達的經編業,為輪胎製造商所提供良好原材料。開發區已有多家汽車4S公司,大型汽配市場即將在開發區啟動建設。
6.機械裝備業 依託海寧已有的機械裝備產業基礎,已列入海寧市重點支持發展的產業,目前開發區已專門規劃裝備產業園。
『貳』 浙江海寧20年的變化
2003年,海寧市經濟社會發展繼續保持良好的勢頭,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全面完成。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88.13億元,比上年增長17.4%;財政總收入18.08億元,增長23.2%;全社會因定資產投資80.22億元,增長49.5%;實際利用外資1.01億美元,增長10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05億元,增長1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13265元,增長13.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516元,增長8.6%;城鎮登記失業率4%。2003在經濟社會運行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經濟發展中的要素和基礎設施制約問題開始突出,電力供應嚴重不足,建設用地供給緊張;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難度加大;部分城鄉居民生活仍然困難,被征地農民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還需加強;對外開放總體水平還不高,招商引資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不夠明顯等。 農業結構繼續調整優化: 全市糧食種植面積2.86萬公頃,比上年減少2520公頃,總產量18.16萬噸,比上年減少1.67萬噸。花卉、苗木、優質水果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繼續擴大,各類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2.26萬公頃。畜牧業發展良好,優質肉雞和湖羊穩步增長,飼養量分別達到17963.75萬羽和43.59萬頭。全市肉類總產量4.19萬噸,比上年增長15.7%。水產品總產量2.31萬噸,增長14.4%。養殖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55.9%。農業產業化程度不斷提高,擁有農業龍頭企業26家,各類農業專業合作組織42家。農業招商工作穩步開展,工商企業和民間資本投資效益農業資金億元。農業標准化工作扎實推進,新制定農業標准備5隻,全市農業標准累計已達19隻。土地整理暨標准農田建設有序開展,農業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進一步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有新的提高。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7.76億元,比上年增長5.3%,實現農業增加值13.0億元,增長6.4% 工業經濟快速增長: 工業經濟總理持續擴大,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90.27億元,比上年增長25.1%;實現工業總產值490.27億元,比上年增長18.4%。規模企業運行良好,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產值243.57億元,增長41.9%;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9.7%,實現利稅總額27.59億元,其中實現利潤17.98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42.1%和49.9%,在全市工業經濟發展中的支柱作用進一步顯現。特色產業發展步伐加快,皮革、經編和家紡產業分別實現產值131.97億元、121.75億元和47.18億元。全年完成工業生性投入突破50億元。全年完成工業生產性投入突破50億元。比上年增長77.2%。企業的自我積累發展能力進一步提高。工業用電量達13.23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21.1%。開發區工業園區整合力度和投入力度加大,全年完成投資40.28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33.68億元,成為市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11項工業經濟效益指標綜合得分達236.48分,繼續保持嘉興市首位。 商貿、旅遊、金融等較快增長: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05億元,比上年增長11.7%;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99.99億元,增長29.6%。成功舉辦中國國際錢江觀潮節、海寧中國皮革博覽會、海寧中國家用紡織品博覽會和海峽兩岸經編產業發展研討會等一系列「節會活動」,有力地帶動了商貿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旅遊業投入力度加大,「宰相府第風情街」等旅遊項目建成運行。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223.0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1.27億元,分別增長19.1%和33.9%。通信、網路、中介等服務業繼續快速增長,消費結構升級態勢明顯,住房、汽車、教育等消費熱點進一步形成。全年物價穩中趨升,累計居民價格消費指數為101.3%。金融總量持續擴張。年末全市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186.55億元,比上年增長33.7%,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09.21億元,增長25.7%;各項存款余額達127.75億元,增長51.8。 固定資產投資增勢強勁: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0.22億元,比上年增長49.5%,其中限額以上民間投資完成35.57億元,「百億工程」進展順利,全年累計完成投資40.80億元,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50.9%。重點工程加快推進,全市27項重點項目,全年完成投資11.35億元,其中交通建高完成投資1.61億元,城市基礎設施完成投資4.02億元,電力設施完成投資1.29億元。硤斜公路、硤尖公路(袁花至尖山段)竣工通車,220千伏長安民誼輸變電工程和110千伏錢江輸變電工程建成運行,行政中心、文化中心(文化館)交付使用,景雲橋舊城改造和洛塘河北側綠化工程基本完工,教育中心、市委黨校等重點項目啟動實施,重點鎮污水處理聯建項目、農橋改造、新海寧賓館(暫定名)和經濟適用房等一批重點工程加快建設。 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加快。企業改革不斷深化,國有城鎮集體企業所有制結構調整和勞動關系轉換加快,累計改制率達到92.1%企業上市培育工作國度加大,新批股份公司2家,1家股份公司實現增資擴股。積極推行城鄉統一的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市場經濟秩序得到理一步整頓和規范,「信用海寧」建設加快,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95家,合同利用外資2.70億美元,增長105.6%。外貿出口增勢強勁,全年自營進出口8.05億美元,增長78.1%。外貿出口隊伍迅速擴大,全年新增獲權企業70家,有出口實績的企業達到199家。對外經濟合作穩步發展,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全年新批境外合作項目3個。 科技和教育事業有新的發展: 全年列入國家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2項,新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園區信息化啟動工作進展順利,信息化示範企業建設全面開展。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南苑小學建成投入使用,海寧一中後續工程進展順利,海寧中學整體改造一期工程和市實驗小學擴建工程相繼完工。基礎教育升學率保持較高水平,全年初中升高中比例達到90.11%。創新辦學體制,全市第一所民辦助的外來民工子弟學校——海寧市友誼學樣投入使用。 就業和社保等工作積極推進: 勞動力的市場就業機制和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工作扎實推進,社會保障覆蓋面不斷擴大,幫助1700餘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年末全市養老保險人數5.47萬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人數6.13萬人,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保人數45.64萬人。繼續堅持「兩個確保」,低收入居民、困難企業職工和特困人員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抗擊「非典」疫情,公共衛生應急機制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城鄉公交和供水一體化工作加快推進。計劃生育工作取得新的成績,人中出生率保持較低水平。 海寧特色支柱產業 1、皮革產業 海寧皮革,以其濃厚的產業基礎、馳名的產品質量、興旺的皮革市場、領先的技術優勢、良好的商業信譽而享譽國內外,被中國皮革協會命名為「中國皮革之都」。 經過多年的發展,海寧皮革產業從『來樣訂貨』發展到『看樣下單』,設計能力、工藝水平、管理流程已經和國際皮革時尚潮流基本同步。 成立於1994年的海寧中國皮革城是全國最大的皮革專業市場。在海寧中國皮革城的背後,則是全國首屈一指的皮革生產基地。據了解,多年來浙江省海寧市一直在皮革行業產值、皮衣產量、皮衣及皮革製品出口交貨值等多個方面領軍全國皮革產業。 2010年下半年,一座建築面積達17萬平方米,投資4.5億的「皮革航母」——佟二堡海寧皮革城,將在東北開門迎客,標志著海寧皮革產業逐步邁向連鎖專業市場領域,建成後的佟二堡海寧皮革城,將成為佟二堡皮裝市場的航空母艦,將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項目建成後將設900多個商鋪,可產生5000多個就業崗位,可有效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安置社會剩餘勞動力就業,另外項目配套興建的14層商務酒店也可產生180多個就業崗位。 2、家紡產業 海寧是全國裝飾布的主要生產基地和重要集散中心,年產家紡裝飾布6億米,年銷售額名列全國第一。於前年新建的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家紡裝飾城,目前位居全國家紡裝飾布專業市場榜首。 資料顯示,「許村現有家紡企業萬余家,年交易家紡裝飾布10億米,現創下了裝飾布年交易量、產品市場佔有率、外貿銷量、市場規模檔次「四項全國第一。到2010年,實現年產值200億元,外貿出口貿易值超50億元,成交額達100億元,打造全國先進家紡製造業基地,把許村建設成全國家紡裝飾布交易中心、展示中心和信息中心。」 對於海寧家紡產業所取得的傲人成績,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家紡行業協會會長楊東輝在海寧家博會開幕式上給予充分肯定。楊東輝表示,從小企業到大產業,海寧家紡的成長歷程,對培育區域品牌、推動家紡行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經編產業 與皮革、家紡一樣,經編產業被列為海寧市特色支柱產業之一,擁有全國唯一的經編特色園區——浙江海寧經編產業園區。 園區位於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的海寧市馬橋街道,創建於1999年初,系浙江省計委批準的首批省級特色工業園區、省重點工程項目,2006年9月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核成為省級開發區。 園區目前已開發面積4.5平方公里,擁有入園企業290餘家。2007年實現產值102億元,銷售100億元,利稅5.5億元。園區擁有國際上先進的經編生產設備1400多台(套),約佔全國擁有量的四分之一。園區經編產業經濟總量占海寧市的60%,約佔全國行業總量的20%。 4、太陽能光伏產業 從皮革紡織電子跨行到太陽能光伏產業,這是海寧市傳統產業轉型中的最大亮點。 為扶持海寧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2007年海寧市科技局將「高效單晶硅太陽能電池」項目列為重大科技項目,並給予100萬科技費用重點支持。 袁花作為全國知名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基地,近年來發展迅速。09年以來,袁花工商所以袁花鎮創建太陽能品牌基地為載體,以行政指導為抓手,著力規范轄區內太陽能企業經營行為,助推袁花太陽能品牌基地的創建。 盡管眼下已進入太陽能熱水器銷售淡季,但海寧的太陽能熱水器產業卻釋放出驕陽般的能量。 據統計,09年1至6月,全市規模以上熱水器生產企業產值達5.7億元,同比增長24.8%,自營出口額1080萬美元,同比增長70.8%。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海寧是良渚文化發源地之一。據考古資料證明,距今6000-7000年間,在海寧土地上已有先民生息。在春秋戰國時,海寧是越、吳、楚武原鄉、雋李鄉、御兒鄉屬地。秦時在海鹽縣、由拳縣境內。東漢建安八年(203)陸遜在此任海昌屯田都尉並領縣事。三國吳黃武二年(223),析海鹽、由拳鹽官縣,屬吳郡,隸揚州,為海寧建縣之始。 唐武德七年(624)並入錢塘縣,貞觀四年(630)復置鹽官縣。元元貞元年(1295)升鹽官州,天歷二年(1329)改名海寧州。明洪武二年(1369)降為海寧縣,屬杭州府。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復升為州。民國元年(1912)改州為縣,直屬浙江省,民國37年(1948)屬第一行政督察區。1949年5月解放,建海寧縣,屬嘉興專區。1958年10月海鹽縣並入海寧縣,到1961年12月復建海寧縣。1986年11月,撤海寧縣,設海寧市,屬嘉興市。 歷史上海寧縣治長期在鹽官鎮。抗日戰爭期間,曾先後遷移袁花一帶鄉間及縣境以外,抗戰勝利後設於硤石鎮,後還治鹽官鎮。1949年6月,縣人民政府移駐硤石鎮 。 據散見於典籍金石部分的記載,唐以前有二市、三鎮、七鄉、七里、四村。宋咸淳間(1265-1274),縣轄6鄉。元初有10鄉,後並為6鄉。明時有6鄉,統3鎮32都。清雍正六年(1728),設6鄉、4鎮和市都、安都、石都、上下都。宣統二年(1910),有1城、2鎮、5鄉共8個自治區。 民國初沿襲清制,後推行村裡制、保甲制,行政區劃多次變動。民國34年(1945),全縣4個區、55個鄉鎮;民國35年縮編為44個鄉鎮;民國36年又調節器整為25個鄉鎮。 1949年6月,縣人民政府建7個區、25個鄉鎮。1950年改為6個區、68個鄉鎮。1956年撤銷區建制,設22個鄉、68個鄉鎮。1958年10月實行人民公社,海鹽縣並入海寧,合建13個人民公社。1959年,恢復5個鎮的建制。1961年5月,調整公社規模,設7個鎮、37個公社;12月,海寧、海鹽分縣,海寧置24個公社、5個鎮。1984年撤社建鄉,全縣5鎮。1984年撤社建鄉,全縣5鎮、23鄉。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一批鄉陸續建為建制鎮。 1998年全市15個鎮、10個鄉。1999年11月,調整為14個鎮、4個鄉。2001年10月,優化完善鄉鎮行政區劃,全市調整為13個鎮。2003年11月,行政區劃進一步優化調節器整,全市設8個鎮、4個街道。 樓主,僅供參考!
『叄』 海寧皮革產業
海寧中國皮革城,是全國皮革業龍頭市場,全國皮革服裝、裘皮服裝、皮具箱包、皮毛、皮革的集散中心,也是皮革價格信息、市場行情、流行趨勢的發布中心。曾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市場」、浙江省重點市場和浙江省百城萬店無假貨專業示範市場等榮譽稱號,2005年10月被評為「浙江省五星級文明規范市場」。2005年,海寧中國皮革城市場成交額68億元;今年1-9月,皮革新城客流量153.5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15%
海寧中國皮革城於1994年建成開業,是中國皮革界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最具競爭力優勢的專業市場,全國皮革業龍頭市場,全國皮革服裝、裘皮服裝、毛皮服裝、皮具箱包、皮毛、皮革的集散中心,也是皮革價格信息、市場行情、流行趨勢的發布中心。1995年榮獲「全國文明市場」稱號,1999年被定為浙江省重點市場,2005年10月被省工商局評為「浙江省五星級文明規范市場」,2007年2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市場總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入駐企業2000多戶,其中一期近17萬平方米。海寧中國皮革城經營方式為批零兼營、綜合服務。批發以展示、訂貨為主,面向國際、輻射全國,零售主要面向「長三角地區」的中高收入階層及旅遊團隊。海寧中國皮革城是一個以品牌店、專賣店為主的現代化、商場化的大型皮革專業市場,也是「長三角地區」功能齊全、購物方便、環境優雅,集展示、購物、餐飲、休閑於一體的高檔旅遊購物中心。海寧中國皮革城目前已成為全國著名的皮革專業市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肆』 科技創新基金何時成立的呢
9月15日上午,在「2017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北京會場啟動儀式暨中關村創新創業季開幕式」上,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許強表示,為支撐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北京市政府決定成立北京市科技創新基金(下稱「科創基金」),專注於科技創新領域投資,與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等社會資本形成合力。
許強介紹,科創基金是政府主導的股權投資母基金,專注於科技創新領域投資,與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等社會資本形成合力。科創基金投資分原始創新、成果轉化、『高精尖』產業三個投資階段,母基金投資比例按照5:3:2安排。科創基金投資范圍覆蓋光電科技、新一代信息技術、戰略性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葯、腦認知與類腦智能、量子計算與量子通信、大數據、智能製造、人工智慧等領域。
為適應原始創新周期長的特點,科創基金投資原始創新的子基金存續期可為15年。許強表示,為更好發揮政府出資的引導作用,對投資原始創新階段項目,政府出資部分設計了利益讓渡政策,原則上以「本金+利息」的方式退出,以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早期原始創新投資,吸引優秀的基金管理團隊。
『伍』 中國科學院趙海寧院士
趙海寧的三域中盛是個騙局,太假了!!!這個人跟中央根本一點關系都沒有,網路上都查不到,就是一個商業騙子。希望少一些人看到免得被騙。
『陸』 中國光電領域最大的實驗室已經封頂了嗎
據報道,11月來27日上午,隨著源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由中建三局承建的我國光電領域最大實驗室——華中科技大學光電信息大樓完成主體結構全面封頂。
希望該實驗室可以促進光電行業的發展!
『柒』 中國光電產業發展前景
鄙視樓上復制,並且文不對題,讓我回答你吧,一個字一個字手打。
光電,有光伏發電,有光電子,不知道你說的是哪個,光電子在中國前景比較好,應用也廣泛,不過,產業也比較精中,就那麼幾家做的大的。畢竟光電是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業。而光伏發電,中國大大小小企業就很多。
太陽能發電,這將是人類能源的一個必然趨勢,這是由能源危機和能源安全這兩個命題決定的。現在,人類還沒有找到更合適的能源,至少在10、20年甚至更久的將來,也難以尋找到能夠產業化運作的能源體系。
鋼鐵俠里提到的聚變電站,這還不知道哪個年月能夠民用,或者說,能夠有足夠的安全系數,曾幾何,人們把核電當作能源的救星,但福島讓人們清醒了,另外,戰爭的因素是不可以排除的。同時,大型水壩對生態的改變和影響,讓反對大型水電的聲音也越來越強。
地球這個星球,因為有了太陽,才有了一切生命,利用太陽能,自然是能源體系的終極方向,只不過,人類在技術上,還未能得以突破,尋找到更好的太能陽發電的技術手段。
現在建立在硅體繫上的光伏發電,其實是太陽能利用的偽科學,一塊板子,終其一生,25年,能發出多少電?而製造它,又需要投入多少能源進去?內行的人一算就知道。
所以,中國才是光伏的產業大國,但不是應用大國。從這個層面上,你會覺得光伏產業能有前景?但是,中國已經在資金、技術、渠道上,形成了光伏產業的規模,因此,我們期待在技術上的突破,一旦技術上有突破,那麼這個產業將是飛一樣的發展。
『捌』 中國各省的主要產業
中國百佳產業集群名單(中國B2B研究中心注)
一、浙江省溫州鹿城區、中國皮鞋產業集群2、中國打火機產業集群溫州龍灣區3、中國人造革產業集群瑞安市4、中國汽車摩托車配件產業集群5、中國休閑鞋產業集群蒼南縣6、中國印刷產業集群溫州甌海區7、中國鎖具產業集群樂清市8、中國中低壓電器產業集群永嘉縣9、中國拉鏈產業集群平陽縣10、中國塑編包裝產業集群嘉善縣11、中國木業及傢具產業集群海寧市12、中國皮革加工產業集群桐鄉市13、中國毛衫產業集群平湖市14、中國光機電產業集群海鹽縣15、中國緊固件產業集群湖州市吳興區16、中國童裝產業集群安吉縣17、中國竹加工產業集群杭州市蕭山區18、中國鋼結構產業集群桐廬縣19、中國制筆產業集群富陽市20、中國白板紙產業集群寧波市21、中國西服襯衣產業集群餘姚市22、中國模具產業集群慈溪市23、中國家用小電器產業集群寧海縣24、中國文具產業集群義烏市25、中國小商品產業集群東陽市26、中國木雕產業集群永康市27、中國五金產業集群諸暨市28、中國制襪產業集群玉環縣29、中國中低壓閥門產業集群台州市路橋區30、中國金屬固廢處理產業集群溫嶺市31、中國注塑鞋產業集群黃岩區32、中國塑料模具產業集群台州市33、中國縫紉機產業集群紹興縣34、中國輕紡產業集群嵊州市35、中國領帶產業集群舟山市36、中國漁業加工產業集群
二、廣東省深圳市37、中國通信電子產業集群廣州黃埔區38、中國日用消費品產業集群廣州市增城市39、中國牛仔服裝產業集群廣州市40、中國汽車製造產業集群廣州市番禺區41、中國珠寶首飾加工產業集群廣州市花都區42、中國皮具產業集群廣東汕頭市澄海區43、中國玩具禮品產業集群東莞市44、中國電子信息產品產業集群45、中國文化用品產業集群中山市46、中國燈具及燈飾產業集群47、中國機電產品產業集群佛山市順德區48、中國傢具產業集群49、中國家電產業集群佛山市南海區50、中國金屬加工產業集群51、中國紡織產業集群佛山市禪城區52、中國建築衛生陶瓷產業集群惠州市53、中國電子產品產業集群開平市54、中國水暖器材產業集群雲浮市55、中國石材加工產業集群江門市56、中國摩托車產業集群陽江市57、中國刀剪產業集群
三、江蘇省宜興市58、中國電線電纜產業集群59、中國工藝美術陶瓷產業集群江陰市60、中國精細紡織產業集群無錫市61、中國電子產業集群張家港市62、中國冶金及金屬加工產業集群崑山市63、中國筆記本電腦產業集群64、中國精密機械產業集群常熟市65、中國服裝產業集群太倉市66、中國潤滑油產業集群吳江市67、中國絲綢紡織產業集群興化市68、中國不銹鋼製品產業集群泰興市69、中國減速機產業集群靖江市70、中國船舶修造產業集群東海縣71、中國水晶產業集群南京市72、中國化學工業產業集群南通市73、中國家紡產業集群徐州市74、中國工程機械產業集群
四、福建省福州市75、中國顯示顯像產品產業集群廈門市76、中國商用電子產品產業集群晉江市77、中國休閑運動鞋產業集群石獅市78、中國休閑運動服裝產業集群漳州市79、中國休閑食品產業集群南平市80、中國林業加工產業集群
五、山東省青島市81、中國電子及家電產品產業集群煙台市82、中國葡萄酒產業集群壽光市83、中國農副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淄博市84、中國工藝玻璃產業集群德州市85、中國玻璃鋼產品產業集群
『玖』 海寧市和平湖市,哪個發展的更好
都是全國百強縣,海寧好象是19名,平湖好象是20幾名!
海寧靠近杭州,平湖靠近上海,地理位置都不錯!
經濟方面,海寧以皮革、經編、紡織為主,平湖以服裝、光機電、造紙、箱包為主,外貿都做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