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長期股權投資處置投資收益確認問題
投資收益的主要賬務處理怎麼做?投資收益屬於損益類科目,相信很多接觸會計較多的朋友都知道,但是,你們知道為什麼嗎?今天,牛賬網小編就本文來和大家講講投資收益的賬務處理怎麼做以及與大家分析分析它為什麼屬於損益類科目.
投資收益的主要賬務處理怎麼做?
1、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的,企業應按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中屬於本企業的部分,借記"應收股利"科目,貸記本科目;屬於被投資單位在取得投資前實現凈利潤的分配額,應作為投資成本的收回,貸記"長期股權投資"科目.
2、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的,資產負債表日,應按根據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利潤或經調整的凈利潤計算應享有的份額,借記"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科目,貸記本科目.被投資單位發生虧損、分擔虧損份額超過長期股權投資而沖減長期權益賬面價值的,借記"投資收益"科目,貸記本科目(損益調整)科目.發生虧損的被投資單位以後實現凈利潤的,企業計算的應享有的份額,如有未確認投資損失的,應先彌補未確認的投資損失,彌補損失後仍有餘額的,借記"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科目,貸記本科目.
3、出售長期股權投資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原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借記"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長期股權投資"科目,按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利潤,貸記"應收股利"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本科目.
出售採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時,還應按處置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成本比例結轉原記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的金額,借記或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貸記或借記本科目.
為什麼投資收益是損益類科目呢?
答:損益類賬戶是指按照損益類會計科目開設的,用以具體核算和監督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收益和費用、損失,以便計算確定損益的賬戶.該類賬戶的特點是:其核算對象是與損益的計算確定直接相關的;主要是用來反映企業收入和費用.
另外.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也屬於損益類科目,但是,由於其核算的是以前年度的損益調整,而不是當年的損益.因此,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該科目余額,在期末不能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而應當結轉入利潤分配科目.結轉後,該科目期末余額為零.
投資收益的主要賬務處理怎麼做?以上就是小編在本文為您分析的全部內容了,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歡迎進入牛賬網官網進行線上咨詢,關注牛賬網每日更新,獲取精彩會計資訊.
㈡ 問下權益法下被投資單位實現利潤或發生虧損,那投資單位應如何做會計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205
貸:銀行存款205
2011年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45
貸:投資收益45
2012年
借:投資收益 250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250
另外(900*30%-205-45=20)20萬元計入備查帳。
2013年: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70 (300*30%-20=70)
貸:投資收益70
2013年末甲公司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為205+45-250+70=70
(2)被投資單位年報未出確認投資收益擴展閱讀:
投資企業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後,應當按照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的份額,確認投資損益並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在被投資單位賬面凈利潤的基礎上,應考慮以下因素的影響進行適當的調整:
(1)被投資單位採用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與投資企業不一致的,應按投資企業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對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報表進行調整。
(2)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計提的折舊額或攤銷額,以及以投資企業取得投資時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計算確定的資產減值准備金額等對被投資單位凈利潤的影響。
(3)除考慮對公允價值的調整外,對於投資企業與其聯營企業及合營企業之間發生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應予以抵銷。該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的抵銷既包括順流交易也包括逆流交易。但是產生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失,屬於所轉讓資產發生減值損失的,有關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失不應予以抵銷。
㈢ 請教 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下,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投資單位在確認投資收益時,是否區分投資前或投資後
權益法的基礎是購買法,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相當於我們購買了被投資單位的凈資產,凈資產裡麵包含有之前實現的利潤的,所以在後期的核算時不需要考慮這部份利潤了。
㈣ 投資企業 根據被投資企業已作出並宣告的利潤分配決議確認投資收益,但款項尚未收到
被投資企業已作出並宣告的利潤分配決議確認投資收益是對的,未收到可向財務部門咨詢,是還沒支付,還是支付信息不全導致で不能支付。
㈤ 長期股權投資的被投資單位未審計如何確認投資收益
您好,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長期股權投資的實質性程序通常包括:
1.獲取或編制長期股權投資明細表,復核加計正確,並與總賬數和明細賬合計數核對相符;結合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科目與報表數核對相符。
2.根據有關合同和文件,確認股權投資的股權比例和持有時間,檢查股權投資核算方法是否正確。
3.對於重大的投資,向被投資單位函證被審計單位的投資額、持股比例及被投資單位發放股利等情況。
4.對於應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獲取被投資單位已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年度財務報表,如果未經注冊會計師審計,則應考慮對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報表實施適當的審計或審閱程序:
(1)復核投資收益時,應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為基礎,對被投資單位的凈利潤進行凋整後加以確認;被投資單位採用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與被審計單位不一致的,應當按照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對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報表進行調整,據以確認投資損益。
(2)將重新計算的投資收益與被審計單位所計算的投資收益相核對,如有重大差異,則查明原因,並做適當調整。
(3)檢查被審計單位按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在確認應分擔被投資單位發生的凈虧損時,應首先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其次沖減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賬面價值(如長期應收款等);如果按照投資合同和協議約定被審計單位仍需承擔額外損失義務的,應按預計承擔的義務確認預計負債,並與預計負債中的相應數字核對無誤;被投資單位以後期間實現盈利的,被審計單位在其收益分享額彌補未確認的虧損分擔額後,恢復確認收益分享額。審計時,應檢查被審計單位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4)檢查除凈損益以外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是否調整計入所有者權益。
5.對於採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檢查股利分配的原始憑證及分配決議等資料確定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對被審計單位實施控制而採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比照權益法編制變動明細表,以備合並報表使用。
6.對於成本法和權益法相互轉換的,檢查其投資成本的確定是否正確。
7.確定長期股權投資的增減變動的記錄是否完整:
(1)檢查本期增加的長期股權投資,追查至原始憑證及相關的文件或決議及被投資單位驗資報告或財務資料等,確認長期股權投資是否符合投資合同、協議的規定,並已確實投資,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2)檢查本期減少的長期股權投資,追查至原始憑證,確認長期股權投資的收回有合理的理由及授權批准手續,並已確實ll殳回投資,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8.期末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逐項檢查,以確定長期股權投資是否已經發生減值:
(1)核對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本期與以前年度計提方法是否一致,如有差異,查明政策調整的原因,並確定政策改變對本期損益的影響,提請被審計單位做適當披露。
(2)對長期股權投資逐項進行檢查,根據被投資單位經營政策、法律環境的變化,市場需求的變化、行業的變化、盈利能力等各種情形予以判斷長期股權投資是否存在減值跡象。確有出現導致長期股權投資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將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差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予以計提。並與被審計單位已計提數相核對。如有差異,查明原因。
(3)將本期減值准備計提金額與利潤表資產減值損失中的相應數字核對無誤。
(4)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按單項資產計提,計提依據充分,得到適當批准。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
9.結合銀行借款等的檢查,了解長期股權投資是否存在質押、擔保情況。如有,則應詳細記錄,並提請被審計單位進行充分披露。
10.確定長期股權投資在資產負債表上已恰當列報。與被審計單位人員討論確定是否存在被投資單位由於所在國家和地區及其他方面的影響,其向被審計單位轉移資金的能力受到限制的情況,如存在,應詳細記錄受限情況,並提請被審計單位進行充分披露。
關於長期股權投資審計的問題就介紹到這里,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可以幫到您,歡迎您為我們點贊及關注我們,謝謝。
㈥ 投資企業不應確認當期投資收益的有哪些
投資收益是指企業進行投資所獲得的經濟利益。隨著企業運用資金權力的日益增大,資本市場的逐步完善,投資活動中獲取收益或承擔虧損已經成為企業利潤總額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其比重發展呈越來越大的趨勢。以下將對新准則中規定計入投資收益的情況進行分析。
(一)長期股權投資中投資收益的核算
如果被投資公司是投資公司的子公司,或者投資單位持有被投資單位很少的股份而且沒有影響、且這些股權也沒有市場價格,按照新會計准則的規定,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在成本法核算情況下,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時,投資企業按股份比例確認當期投資收益;另外,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將實際收到的金額與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例如:被投資企業宣告分配100萬的利潤,投資企業持股比例為80%,則投資企業確認80萬利潤。
投資企業對合營企業和聯營企業的投資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當被投資企業實現凈利潤或者發生凈虧損時,投資企業應當按照投資比例確認當期投資收益。處置採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時,除將實際收到的金額與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外,還需要將資本公積轉入投資收益。例如:被投資企業實現100萬利潤,投資企業的持股比例為25%,則投資企業確認投資收益25萬。
(二)金融資產的投資收益核算
按照新准則要求,企業應當結合自身業務特點、投資策略和風險管理要求,將取得的金融資產在初始確認時分為以下幾類:一、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有市價的股票等);二、持有至到期投資(債券等);三、貸款和應收款項;四、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
以公允價值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資產,要求以公允價值計量,在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將公允價值變動的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處置該金融資產和負債時,其公允價值與初始入賬金額之間的差額確認為投資收益,同時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入投資收益。例如:企業以1股1元購買了10萬股股票,當股價升至1股10元時,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90萬元(10×10-1×10),投資收益為0,只有當企業以1股10元賣掉該股票時,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90萬轉入投資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持有期間取得的利息和現金股利,應當計入投資收益。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處置該資產時,應將取得的價款與賬面價值之差計入投資收益;同時將資本公積轉入投資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資與貸款和應收款項,在持有期間,企業應採用實際利率法,按照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利息收入,將利息收入計入投資收益。處置該投資時,應將所取得價款與持有至到期投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上述兩類資產不涉及公允價值變動的計量屬性。
綜上所述,在持有期間公允價值變動並沒有計入投資收益‚而是分別計入了公允價值變動科目和資本公積科目,只有在處置時才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入投資收益。因此說‚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引入並沒有改變投資收益的數額。
可以對照參考。
㈦ 權益法確認投資收益的基礎是被投資單位的個別報表還是合並報表
在個別報表中調整體現
權益法本身就是達不成控制的情況下採用的會計核算方法,而只有達到控制的情況下才會有合並報表的問題。
㈧ 權益法下,如何確認投資收益
被投資單位個別利潤表是以其持有的資產,負債賬面價值為基礎持續計算的,而投資企業專在取得投資時屬,是以被投資單位有關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為基礎確定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收益所代表的是被投資單位資產,負債在公允價值計量的情況下再未來期間通過經營產生的損益中歸屬於投資企業的部分。
取得投資時有關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不同的,未來期間。在計算歸屬於投資企業應享有的凈利潤或應承擔的凈虧損時,應以投資時被投資單位有關資產 對投資企業的成本即取得投資時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計算確定,從而產生了需要對被投資單位賬面凈利潤進行調整的情況
對凈利潤進行調整
[50-(140-100)*60%]*20%=5.2萬=52000元
所以分錄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52000
貸:投資收益 52000
㈨ 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發放的現金股利為什麼不確認投資收益
請允許我從3個角度分別來回答你。
角度1:
不要把投資方想像成投資方,你就認為投資方就是企業的老闆之一,我投入的部分就相當於我是企業的一個大股東。好了,作為股東,企業資產負債表日結利潤,我盈利了,對不,我要調增我的所有者權益(也就是調增長投)。分紅的時候,相當於我!作!為!老!板!給!自!己!分!紅!啊!我的權益一拆兩半了(一半現金一半權益),我把現金拿回家了,我在公司的權益少了,是不是要減少我的權益(也就是減少長投)。
在這個理解的基礎上,關於長投的二級科目增減變動,也就好理解了吧。
角度2:
所謂權益法,就是投資方面對受資方時,時刻緊盯受資方的所有者權益。受資方所有者權益一變化,投資方就要相應變化,這就是所謂「權益」法。現金分紅時,是不是受資方所有者權益減少了?投資方一看,你減少了,我也要跟著減少,所以沖減長投。
角度3:
受資方在資產負債表日結利潤時,作為長投,我們已經受益了(這是總收益),計入賬面價值了對吧。那麼人家再分現金股利,是替我們把所有者權益分出去了,我們還會再受益一次嗎?
附加:
假設你看了我的答案,對成本法的損益調整和分紅方式又迷惑了。我來一並解釋。成本法下,我作為投資方具有控股權,說白了公司就是我的。回想一下各個教材第一章,都在說,作為股份公司或者有限責任公司,不退還投資者投資,而只享有收益,對吧。所以,我的長投成本不變,而分紅作為投資收益。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有問題可以隨時提問我。
㈩ 確認投資收益會計處理
2008年5月10日,借: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 230 000 【(12-0.5)*20000】
應收股利 10 000 【0.5*20000】
投資收益 5 000 【交易費用】
貸:銀行存款 245 000
2008年5月22日,借:銀行存款 10 000
貸:應收股利 10 000
2008年12月31日,應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市價-成本=20.5-23=2.5萬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5 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25 000
2009年2月5日,出售投資收益=賣價-賬面成本=26-(23-2.5)=5.5
借:銀行存款 260 000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25 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 230 000
投資收益 55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