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格力沒有實控人,董明珠和張磊談了什麼
經過半個多月的拖延,格力的混合改革終於落地了。值得注意的是,受讓方沒有實際控制人,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格力電器將變更為沒有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沒有實際控制人的公司結構有利於股東之間的相互制衡,可以避免公司主要股東對公司影響過大,形成「一言堂」的局面。這種制度一直被視為有利於維持公司穩定的公司治理結構。
然而,從最終簽署的股權轉讓協議來看,由董明珠領導的格力電器管理層為自己贏得了很大的空間。
B. 格力並不是董明珠的,那董明珠的身家有多少
雖然格力並不是董明珠的,但是董明珠在其他集團仍然持有股份。目前董明珠的身價已經超過了14億元。這裡面就包括董明珠在格力集團的工資,股份分紅以及她投資珠海銀隆公司所持有的股份分紅。
董明珠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格力集團和珠海銀隆公司,除此以外,她肯定還有很多小的投資,這些也為她積累了不少的財產。董明珠也憑借著這些收入來源成功躋身於全球身價最高的企業掌門人行列。擁有這些財產的同時,她還參與了多項公益活動。
由此可以看出,雖然格力並不屬於董明珠,但是董明珠也不完全依靠格力獲得收入,她在商場上的精明讓她嗅到了商機,並且開始個人的投資,這也為她的收入添上了一筆。
C. 格力如何回應給員工分房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日前透露,為了穩定人才隊伍,她這兩年在思考,讓八萬格力電器的員工每人有兩室一廳的房子。
有人估算,如按員工福利房每平方米5000元的成本算需280億元,至少要耗掉格力電器2015、2016兩年的凈利潤。
對此,格力電器市場部部長陳自立解釋說,「從每人一間房開始,到已婚員工過渡房,再到人才公寓;有公司自建、公司購買等多種方法;有總部,也有各生產基地;已經實施了很多年,會逐步升級。」(一財)
董明珠:8萬員工好好工作 每人都送兩房一廳
北京時間周一(1月1日),由珠海市人民政府指導,正和島、橫琴新區管委會主辦的「2018正和島新年論壇暨新年家宴」定於2017年12月30日-2018年01月01日在珠海舉行,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出席並發表演講,以下為發言摘要:
有一個數字可以跟大家宣布,用外國的品牌的空調,當它使用100萬電費的時候,我的空調節約了37%,我們只用了63萬的電費,你想,你要用了我的空調你要節約多少成本,你不用誰用?你一定要用。這就是我們講的技術給你帶來的未來。這個技術來自於哪裡?來自於我們的團隊研發人員,所以我講自主培養人才,當有一天全世界都到你這里來挖人的時候,就是你引領世界的時候,怕什麼?想走的,該走的趕快走。我們一定要培養一個有愛國情懷,有夢想,有價值的年輕人。當然,他們創造價值的時候,你不會因為他們創造價值讓他們喝稀飯,住茅屋,這個時代已經沒有了。怎麼樣留住人才呢?不是高薪,而是給你平台,只要你有想法,我就幫你去實現。只要你有夢想,我就和你一起去做,同時我們不斷的營造好的環境。就像我們格力,過去做空調的時候,到了夏天的時候我們汗流浹背,做空調的為什麼自己不用呢?電費太貴。今天到來的時候,我們公司所有員工可以在25度的恆溫下生產,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給他們帶來了身心愉悅的環境。
但是我不要增加一分錢成本,因為我們的技術而改變了。如果我們沒有這個技術來替代的時候,如果一個車間用上空調,保證他們舒適的環境的時候,我們付出的代價是幾千萬的成本,而現在就沒有了。所以技術給我們帶來了改變,我的光伏空調給大家分享一下,現在沙特的王子用的就是我的,我們用新的技術來享受生活品質的時候沒有帶來資源的消耗。第一個就是人才的重要性,人才如何培養的重要性,以及我們對於人才看法的重要性。
我剛剛講的是在技術領域裡面,在管理層面,就是你的工人是不是屬於人才呢?我認為是。我相信最感同身受的就是我們的李總,他把一個螺釘打歪了都不合格。工人也是人才,在不同的領域裡面都有標碼,都是率先的人才,這樣的企業才能蒸蒸日上。我要讓我格力的8萬員工每個人都有兩房一廳的房子,房價再高跟你有啥關系,沒關系,這就是我們的企業在創新過程中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的創新,而是在這個技術的創新過程中,讓你的企業能夠全圓創新的文化。所以你這個企業才是戰無不勝的。因為這樣,我們今年做到1500億的時候,我們也創造了兩個之最,一個就是1億元人民幣,凈利潤達到了15%,在製造業有15%的利潤沒有幾個,不敢講沒有,我想手指能數得過來。
我們覺得很自豪,自豪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有了這樣的一個創新的團隊。除了有這個團隊以外。第二個就是在這樣發展的是,還有一個重要的就是技術創新、人才創新,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管理創新。如果我們的管理還停滯於別人的後面,或者是向別人學習,我認為你不能說你是先進的企業,你也不能說你是標榜的企業。因為你都沒有一個管理完整的體系,你怎麼能讓你的產品做得最好。所以我們格力在科技進步獎幾次獲得這樣的榮譽,我覺得最讓我自豪的不是一個產品的技術專利獲得科技進步獎,而是我們整個的管理工程體系獲得科技進步獎,因為你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它又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產業鏈,每個員工能找到自己的崗位,而且每一個員工知道自己該干什麼。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我們每一位企業家應該在管理上做文章,我們格力在過去的這兩年當中,我們創造了很多的自己的管理模式。比如說零缺陷、零成本,怎麼樣零缺陷、零成本。就是我們生產過程當中出來的產品是無缺陷。在生產的過程當中是沒有廢料或者是呆料出現的,甚至每一台產品的構件是准確無誤的。在做到幾百億的時候,一個螺釘的損耗應該在7000多萬。到了去年的時候,我們的管理模式成功以後,我們生產的產量比那個時候要多了1倍,但是我們螺釘的損耗是200塊錢,所以能夠產生效益的時候,更重要的體現的是我們要有自己的人才隊伍,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的競爭力,最重要的還有一條就是你的管理水平。
也有人到我們這兒看了以後,你們的管理模式學了是哪一個國際的,是自己的,挺自豪的。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馬星月(音)市長到我們這兒來視察的時候,看到我們是重點企業的時候。他說你們要趕緊培養院士,因為我們今天培養的技術已經是世界第一的時候,難道還沒有院士嗎?院士一定要有,即使沒有院士,我們萬人的開發隊伍能創造出世界領先的技術,那就是我們有藝術個隱型的院士在這兒,在向中國製造轉變的時代,空調做的好要靠什麼?靠模具,靠一自動裝備,沒有去買,協同發展在中國買中國製造自己的設備,也是很自豪的事。像我們做的螺桿機精細度要達到一根頭發的百分之一,沒有怎麼辦?大量的國外的設備涌進中國市場,我們只能依賴於別人的技術來發展我們的製造向智造轉變。
如果大家有機會來到珠海,我們格力大門也是敞開的,我們劉導長可以帶大家到我們企業去看一看,在看的過程當中找到商機。所以我們在想怎麼辦?只有進口的時候我們發現格力大量的設備完全依賴於進口的時候,我們中國企業有更多的需求,我們中國製造是什麼?如果你做一個再好的空調依賴的別人的技術來實現的話,那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就在想,中國市場有這么大的需求,我們買了一個德國設備,給我加工一個核心零部件的時候,我們的一舉一動,人家在德國都知道了。你買的設備只能做民用產品,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就在想,我們要做這樣的技術突破,對中國的貢獻有多大,不是格力電器自身發展的需要,而是國家的需要。
前天我在家裡,在電視1套裡面播一個新聞,播一個回國的留學生,他說了一句話我很感動,他說:過去祖國需要我,留學出去想回來。他不僅是到外面學到東西。國外現代、先進,他後面一句話講了,今天我們需要祖國。所以我們一個人再想成功,沒有祖國做你的後台,你無非就是一個別人的打工者。所以我覺得祖國的偉大都是我們每一個人所渴望和期盼的。中國一定能成為世界的強國,但是這後面要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心協力去發展。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就思考,我們該怎麼辦?在2013年我們開始進軍裝備,我們開始進軍模具,大家在這個上面看到我的產品,都是我們的模具實現的,不僅我們自己用,我們給一些國外的品牌,寶馬。今天是他們需要我們,如果有一天國際采購的核心零部件到我們中國來采購那就是真正的中國製造成功的那一天。
所以我們今天用5年的時間,我投入不少於幾百億,有時候我們在開會的時候,老總們也擔心,他們說:董總,我們的空調做得挺好,而且我們根本就沒有什麼基礎。我們和別人合資買,我說不行,我們是必須走自己創造之路,盡管我今天沒有,但是我有一年,兩年,三年,五年,甚至10年的時間,我們就一定能成為世界之最。所以我們在智能裝備5年的今天,左邊是德國的設備加工,右邊就是我格力的數控機床在加工,這就是我們格力創新之路所取得的成功。也是向中央總書記提出來的「三個轉變」,如果在這個轉變當中我們能夠堅守,我們能夠自信,我們願意去奉獻,去付出的時候,我們中國製造將是成為世界最強大的中國製造。
我的時間已經超時了,所以我們覺得在這個過程當中感覺到自己特別有價值,真的不是因為我們獲得了多少。說實在話,講財富,很多企業身價多少多少億,但是我覺得我並沒有想我要擁有多少多少的財富,我是想因為我真的能夠帶著我們的人為這個社會作出一點貢獻,因為我們和我們更多的合作者能夠共贏。所以當你走在路上的時候,特別是我最近感觸特別多,有幾天在火車上,甚至於我在英國出差,在馬路上會遇到,他們喊我說:你不是格力的董總。所以我只能:是。他說我很感謝你,因為我買的股票賺錢了。我們股市的資金沒有超過50億,但是我們那麼多人,過去的21年,我們給股民分紅53億,但是我這5年的時間分紅接近400億,如果你搞金融投資的話你就要投格力這樣的企業。因為我只對投資者負責,我不對投機者負責。本身這也是一個社會責任,你把錢也搞完了,沒了。賈躍亭出現了,我相信他一開始是不是想騙錢我不知道,但是結果是這樣。所以我們當一個企業家不容易,你要面對社會,面對你的員工,面對國家你都不可忘記了責任二字。
如果我們把責任二字忘了,我們就會迷失方向,我跟李書福董事長在央視做節目的時候,我堅信他的時候,就是因為他太自信。我感覺他是有一種自己挑戰的精神在裡面。所以我想我們在座的企業家,無論遇到了什麼樣的風險,特別是在島上的,有困難找劉島長,有什麼問題呢?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面對社會,面對你的員工,你一定要記住誠信二字,如果當一個人沒有誠信的時候,別人幫你也只有一次,我相信幫賈躍亭的人太多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這個教訓對我們今天聚集在這兒的就是有夢想的人,有追求的人,我們的夢想就是追求,因為我們的存在讓這個世界更美了。我覺得這就是我們要追求的。
最後祝願我們每一位在2018年,祖國的繁榮富強,讓我們每一個人在這個過程當中添磚加瓦。同時我也希望大家記住,我近幾次的出去,我都講一個很重要的事情,空調我不宣傳了,因為你不買格力空調你最傻。但是我今天還要跟大家說的一個就是格力手機,所以我剛剛像李董事長的時候,我投資了銀龍,因為新能源時代到來了,我們要以不破壞環境,不污染環境,節約資源的時代來到了,這就是我們的使命與責任。大家記住,空調用格力的,小車開著李書福的,打著格力的手機,你們會幸福一生。謝謝大家!
D. 格力是誰創建的
1985年,珠海經濟特區工業發展總公司(格力集團的前身,以下簡稱「總公司」)在拱北將軍山下北嶺的一片荒地上,依靠僅有的十萬元開辦費艱難起步。
1985年8月,「總公司」成立了珠海經濟特區冠雄塑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雄」),盡管設備先進,但由於經營管理不善,自成立三年多來一直不盡人意。
1987年4月,「總公司」成立珠海經濟特區冷氣工程有限公司空調器廠,後更名為「珠海海利空調器廠」(以下簡稱「海利」)。
1988年5月,朱江洪從廣西百色礦山機械廠回到珠海,出任「冠雄」總經理。
1988年底,「冠雄」開發以注塑件為主要附件的一系列家用電器產品,商標名稱為「海樂」。
1990年,「海樂」商標被人搶注,朱江洪創立「格力(GREE)」商標。
1990年,董明珠加入珠海海利空調器廠,任職該公司安徽片區業務經理。
1991年3月,「總公司」聘任朱江洪兼任海利空調器廠廠長。
1991年8月,「總公司」決定將「冠雄」和「海利」合並,統一建立「格力空調器廠」。
1991年11月18日,投資2億元、佔地10萬平方米的格力電器一期工程在前山河畔、南屏橋邊開工奠基,這被認為是格力電器公司正式誕生的日子。
1992年1月,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海利」牌空調正式更名為「格力」牌空調。
E. 格力電器最大股東是
格力電器最大股東來是珠海自格力集團有限公司
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
持股量:109,625.56萬股
持股比例:18.22%
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
持股量:53,602.22萬股
持股比例:8.91%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
持股量:49,045.43萬股
持股比例:8.15%
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持股量:20,948.20萬股
持股比例:3.48%
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利年年
持股量:17,963.90萬股
持股比例:2.99%
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持股量:8,448.30萬股
持股比例:1.40%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紅-個人分紅-005L-FH002深
持股量:5,347.42萬股
持股比例:0.89%
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HCM中國基金
持股量:5,045.71萬股
持股比例:0.84%
全國社保基金一零八組合
持股量:4,898.40萬股
持股比例:0.81%
全國社保基金一零一組合
持股量:4,763.96萬股
持股比例:0.79%
以上數據來源於證券之星
F. 執掌格力28年的"國資老東家"撤了,接盤者實力如何
我覺得能夠接盤的人肯定是有一定的實力和一定的信心的
G. 格力電器股權轉讓已經拉開帷幕,董明珠還能坐穩董事長繼續帶領格力集團嗎
格力電器股權轉讓已經拉開帷幕,董明珠還坐穩董事長繼續帶領格力集團的可能性還是有的,此次格力電器股權轉讓的資金量是很大的,一下子能夠拿下這么多的資金還是有點難度,不過對於董明珠來說,她和她的團隊有資金缺口的,但如果要籌集也並不是難事,而且再加上一些PE、VC投資財團分擔,那更加簡單。
總的來說,董明珠繼續帶領格力集團的可能性還是有的,不過這關繫到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她自己的想法,外界條件等這些都是影響因素。
H. 格力總裁董明珠是什麼學歷
格力總裁董明珠抄是研究襲生學歷。
董明珠,1954年8月出生於江蘇南京,企業家、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世界公僕領袖聯誼會經濟領袖分會副會長、空調行業會長,先後畢業於安徽蕪湖幹部教育學院統計學專業、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2008級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系研究生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 。
格力集團成立於1985年3月,前身為特區工業發展總公司,2009年完成公司制改造,更名為"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本8億元。
成立於1991年的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專業化空調企業。2012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001.10億元,同比增長19.87%;凈利潤73.80億元,同比增長40.92%,成為實現千億的專業化家電企業。
自主研發的超低溫數碼多聯機組、高效直流變頻離心式冷水機組、多功能地暖戶式中央空調、1赫茲變頻空調、R290環保冷媒空調、超高效定速壓縮機等一系列"國際領先"產品,填補了行業空白。好空調,格力造。
I. 格力集團是國企還是私營的董明珠是老闆娘嗎
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是國有控股企業,現任董事長是董明珠。
擴展內容:
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自1985年3月創立以來,已成長為珠海市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國有龍頭企業,主體資信評級達AAA級。奠定了「一個核心,四大支柱」的戰略性產業布局,涵蓋製造業、金融投資、建設投資、建築安裝、海島旅遊多個領域。
憑借對市場的精準洞察和未來趨勢的准確把握,三十多年間,格力集團完成了一家國際化企業的成長蛻變。旗下核心製造企業——格力電器是享譽全國的著名品牌,家用空調產銷量連續13年領跑全球,產品遠銷1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6年榮獲「世界名牌」稱號,並連續16年位居中國家電行業納稅第一。四大支柱產業中,金融投資和建設投資板塊自組建以來發展迅猛,前者已獲融資擔保、私募基金管理人等專業資質,並開展了多項大型產業投資、基金投資業務,後者在城市建設、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開發建設與運營等方面承接了多個優質項目,項目投資總額逾200億元。
建築安裝板塊底蘊深厚,建安集團是市屬唯一國有壹級建築施工總承包企業,擁有多項工程總承包壹級資質。海島旅遊板塊蓬勃發展,目前已在東澳島開業格力東澳大酒店——南沙咀、南沙灣兩家五星級酒店,未來將以泛海洋離島游的生活模式進行規劃,助推城市旅遊產業發展,提供國際海島旅遊度假新體驗。
從單純的家電製造企業發展成為資產規模超2000億元的多產業大型國有獨資企業集團,格力的每段征途都回響著蹄疾步穩的鏗鏘足音,著眼長遠,謀定而後動。當改革創新基因深度融入企業肌理,激活的不僅是集團綜合競爭力,更是智造高地的產業活力。立足本土,放眼國際,格力集團將積極發揮業務多元優勢,依靠引領時代的技術實力和感性,一如既往地將創造未來的事業推進下去,全面提高格力在國際市場的傳播力和競爭力,成為不負大眾喜愛和信賴的全球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