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依據民法典的規定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
「依據《民法典》的規定,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這句話是正確的。
當委託人以立遺囑的方式,把財產交付信託時,就是所謂的遺囑信託,也就是委託人預先以立遺囑方式,將財產的規劃內容,包括交付信託後遺產的管理、分配、運用及給付等,詳訂於遺囑中。
等到遺囑生效時,再將信託財產轉移給受託人,由受託人依據信託的內容,也就是委託人遺囑所交辦的事項,管理處分信託財產;遺囑信託是用遺囑形式創設的信託,那麼它既要遵守民法典中關於遺囑的規定,同時也要遵守信託法中關於信託的規定(《信託法》第十三條第一款規定:「設立遺囑信託,應當遵守繼承法關於遺囑的規定。」)
(1)遺囑執行信託擴展閱讀:
透過遺囑信託,由受託人確實依照遺囑人的意願分配遺產,並得為照顧特定人而做財產規劃,不但有立遺囑防止紛爭的優點,並因結合了信託的規劃方式,而使該遺產及繼承人更有保障。因此,遺囑信託具有以下功能:
1、可以很好地解決財產傳承,使家族永保富有和榮耀。通過遺囑信託,可以使財產順利地傳給後代,同時,也可以通過遺囑執行人的理財能力彌補繼承人無力理財的缺陷。
2、可以減少因遺產產生的紛爭。因為遺囑信託具有法律約束力,特別是中立的遺囑繼承人介入,使遺產的清算和分配更公平。
3、可以避免巨額的遺產稅。遺產稅開征後,一旦發生繼承,就會產生巨額的遺產稅,但是如果設定遺囑信託,因信託財產的獨立性,就可以合法規避該稅款。
② 執行遺囑信託的執行程序
遺囑的鑒定
首先鑒定遺囑的真偽;其次,要驗證遺囑人是否死亡,一般應無問題,然而有時版死者的死亡不在本權地,以致牽涉法律問題,所以應用真接證明法和推定證明法予以證實。只有遺囑人死亡確定,遺囑才開始有法律效力。
收集遺產
信託機構的第二步職責,應是在短期內收集死者的遺產。首先調查了解死者是否保有人壽保險。其次調查了解死者的債權情況。
編制遺產清冊及暫管遺產
信託機構為委託人收畢遺產後,應隨即詳列財產細目並按市場價格估計其數值,編制出遺產清冊,交付受益人(包括繼承人和受遺贈人等)及有關公正的第三者。
代結清稅款和債務
執行遺囑信託業務,信託公司的第四職責也是業務處理的第四步,是代收益人交付應負擔的捐稅和交付應清理的遺囑人生前所發生的各種債務。其順序當然是先交國家的賦稅,然後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
分割遺產
信託機構作為遺囑執行人,必須在完成上述各種手續後,才能對遺產進行分割。
③ 執行遺囑信託的基本簡介
遺囑執行信託是為了實現遺囑人的意志而進行的信託業務,其主要內容有清理遺產、收取債權、清償債務、稅款及其他支付、遺贈物的分配、遺產分割等。遺囑執行信託是短期性的,一般遺囑執行的成立有死亡者立的遺囑為依據,繼承人均已存在,因而不易發生制約。除了巨大和
復雜的產業之外,清理工作在兩三年即可完成。
人類創造了繼承法律制度以達財產傳承之目的。為充分發揮當事人對於財產的處分自由,現代社會無不承認繼承法是私法,繼承法的這一私法品格決定了繼承活動必須以意思自治為首要原則;而為了保障財產運作秩序,各國又都賦予繼承法強行法的品格。正是在這種雙重品格作用下,中國現有繼承法律制度呈現下列缺陷:由於繼承法是強行法,繼承製度一定程度上不能確保被繼承人充分發揮意思自治;由於繼承法是私法,國家權力較少干預,從而使繼承法的某些原則性規定(如繼承權平等原則)不能夠充分貫徹以及一些重要的制度(如遺產處分制度) 存在很多運行障礙。本文認為由於遺囑信託具備獨特的理論構造,其可以成為克服繼承法上述制度缺陷的工具;但是我國的遺囑信託制度存在的若干不足制約了遺囑信託功能的發揮,文章在著重研究了遺囑信託的設立生效制度後,試提出若干改進建議。 信託機構辦理執行遺囑信託,作為遺囑執行人,要充分注意掌握以下的幾條原則,以便更好地開展此項業務。
1、要嚴格區分執行遺囑信託與管理遺產信託兩種業務的界限。
2、遵守遺囑的意志,執行遺囑信託契約的規定。
3、信託機構作為遺囑執行人,不得受讓與遺囑執行任務有關的遺產。
4、信託機構被指定為遺囑執行人時不能借故推託。
5、信託機構執行遺囑時以遺囑中指定的任務量為依據。
6、遺囑執行過程中繼承人不能處分與遺囑有關的遺產。 謀求遺囑在執行中的諸多便利。信託機構根據遺囑的要求,並參照有關法律,對遺囑人身後的財務加以整理、清理,對遺產進行分配,以實現遺囑人的意願。信託機構在執行
遺囑上具有優勢和方便: 1、信託機構是獨立法人,在遺囑執行中可以排除各種干擾,做到公平客觀。
2、信託機構社會聯系面廣,對債權債務的清理較為方便。
3、信託機構擁有專職技術人員,對遺產的分割處理有豐富的經驗。
4、信託機構較個人受託執行遺囑更具安全性。
5、信託機構永久存立,不像個人受託人會因事務繁忙而中斷或拖延遺囑的執行,而且信託機構都有固定的辦公時間,便於各方聯系。減少遺囑在執行中的諸多糾紛。信託機構經營執行遺囑信託業務必須依法辦事,一切工作以遺囑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執行遺囑信託的成立與終止,都有明確的規定,便於社會監督和法律監督。一切有利害關系的人或團體都很少產生糾紛。
執行遺囑信託的意義還直接體現在實現該種信託的各種目的上,如不使遺囑受到損害、不給受遺贈人增添任何負擔、滿足死者的子女們的特殊需要等。
④ 設立遺囑信託要注意什麼
當委託人以立遺囑的來方式,把財產交付自信託時,就是所謂的遺囑信託,也就是委託人預先以立遺囑方式,將財產的規劃內容,包括交付信託後遺產的管理、分配、運用及給付等,詳訂於遺囑中。等到遺囑生效時,再將信託財產轉移給受託人,由受託人依據信託的內容,也就是委託人遺囑所交辦的事項,管理處分信託財產。
與金錢、不動產或有價證券等個人信託業務比較,遺囑信託最大的不同點在於,遺囑信託是在委託人死亡後契約才生效。
遺囑信託又分為執行遺囑和管理遺產兩種業務。
①執行遺囑信託是信託機構在受託之後,根據遺囑或有關的法院裁決,在遺囑人死亡後,代遺囑人辦理債權債務的收取和清償,遺囑物品交付以及遺產的處理和分割等有關遺囑的執行事宜。執行遺囑信託大多是因為遺囑人財產較多,遺產的分割處理關系比較復雜,且缺少可靠執行人等原因而設立的。
②管理遺產信託是信託機構受遺囑人或法院委託,在某一時期內代為管理遺產的信託業務。這種業務又分為「繼承未定」和「繼承已定」兩種情況。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設立遺囑信託時,要注意最好親自書寫和簽名,經三人以上的見證人簽字。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華律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延伸閱讀:
⑤ 什麼是遺囑信託,以及如何設立遺囑信託
遺囑信託(Probate Trust)是指通過遺囑這種法律行為而設立的信託,也叫死後信託.當委託人以立遺囑的方式,把財產交付信託時,就是所謂的遺囑信託,也就是委託人預先以立遺囑方式,將財產的規劃內容,包括交付信託後遺產的管理、分配、運用及給付等,詳訂於遺囑中。等到遺囑生效時,再將信託財產轉移給受託人,由受託人依據信託的內容,也就是委託人遺囑所交辦的事項,管理處分信託財產。與金錢、不動產或有價證券等個人信託業務比較,遺囑信託最大的不同點在於,遺囑信託是在委託人死亡後契約才生效。
鑒定個人遺囑:在遺囑中必須明確以信託為目的的財產的同時,並明確表示用該財產建立信託的意願,這是
遺囑信託成立的必備條件
確立遺囑信託:首先,要確認財產所有權。信託機構作為遺囑信託的受託人,首先要確知死者對於財產的所有權。其次,確立遺囑執行人和遺產管理人。信託機構要成為遺囑執行人或遺產管理人,必須由法院正式任命。第三,通知有關債權人和利害關系人。信託機構在被正式任命為遺囑執行人或遺產管理人之後,應在報紙上刊登公告向死者的債權人發出正式通知,要求債權人在指定的期限(一般通知發出後的4~6個月)之內出示其對死者的債權憑證,據以掌握和清償債務。同時,信託機構還要向死者的繼承人和被遺贈人兩種利害關系人發出正式通知。
編制財產目錄:受託人應在被正式任命後的較短時間內(通常為60天左右)與遺囑法庭一起完成對遺產的清理、核定。信託機構准備好一個登記簿,仔細地將死者的財產集中起來,並記錄在登記簿上。
安排預算計劃:信託機構在受託管理遺產和執行遺囑的過程中,會發生一系列的支付,為此,信託機構須擬訂一個正式而詳細的預算計劃,將現金來源與運用逐項列示出來,若遺產的流動性差,現有的和可能的現金來源不足以支付債務、稅款、喪葬費、受託人初期的管理費用等,則信託機構應制定一個出售部分財產的預算政策和計劃。
結清稅捐款項:信託機構應付清與遺產有關的稅款,這些稅款主要有所得稅、財產稅和繼承稅。
確定投資政策:如果遺囑中涉及為了受益人的利益而必須對財產進行再投資的條款的話,受託人在准備稅收申報單的同時,應該制定適當的投資政策和計劃,選擇既安全靈活又盈利的投資工具進行投資。信託機構受託進行投資,要像對待自己的財產或投資一樣進行決策,投資決策應合理、及時、謹慎,需經得起主管部門的定期檢查。
編制會計賬目:信託機構編制的會計賬目分為兩種:一種是在執行遺囑或管理遺產階段,即辦理完各項遺產所得和債務、費用支付後所作的會計賬目,這些會計賬目必須上交法院,經其核定後,寄發給受益人若干副本,允許受益人在一定時期內向法院提出異議。若無異議,法院則批准信託機構的該種會計賬目。
進行財產的分配:上交法院的會計賬目獲准後,由法院簽發一份指示信託機構進行財產分配的證書。信託機構在收到該證書後,視遺囑信託辦理的進度決定行使分配權。若遺囑信託已經辦完,則著手對財產進行分配;若仍有部分的投資或其他業務未結束,則等辦完之後再行分配。
⑥ 遺囑信託文件的內容有哪些
遺囑信託文件不同於一般的遺囑。遺囑信託文件應包括三個方面的當事人。委託人(被繼內承人容),受託人(遺囑執行人),受益人(繼承人)。遺囑信託必須指定受託人(遺囑執行人),遺囑執行人一般選擇具有理財能力律師、會計師、信託投資機構等專業人員或專業機構。遺囑信託的受益人可以是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公民可以立遺囑將遺產受益人指定為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⑦ 信託機構在遺囑執行上具有的優勢和便利有哪些
一、家族保障。除了可以避免子孫揮霍外,還能讓那些為了家族財產而與家庭成員結婚之人沒有可乘之機,使家族財產不會落入外人手中。
二、避免紛爭。因為爭奪遺產而讓家庭成員反目成仇的案例不勝枚舉。而遺囑信託可以讓委託人依照心願,預先安排資產分配給各家庭成員、親友、慈善團體及其他機構。由於遺囑信託具有法律約束力,特別是中立的遺產監管人的介入,使遺產的清算和分配更公平,從而避免自己死後可能出現的財產繼承矛盾。
三、隱藏財富。由於遺囑信託文件一經簽署,資產已轉移至受託人名下,大多數的法定管轄區域均無關於公開披露的規定,而且信託契約無須向任何政府機構登記,亦不公開供公眾人士查詢,因此受益人的個人數據及利益均絕對保密,直至遺囑信託終止為止。
四、免於償債。遺囑信託可以保護信託受益人不受其債權人的追索。也就是說,如果「富一代」在建立遺囑信託後因經營不慎而陷入債務危機的話,債權人將無權處置已轉移到「富二代」名下的信託資產,從而一定程度上規避了企業經營不善給家庭生活可能造成的潛在風險。
五、稅務規劃。在許多西方國家,遺產稅高達50%甚至70%,國外的富人階級之所以青睞遺囑信託的一個關鍵原因就在於它可以有效規避遺產稅。雖然,中國內地目前還沒有開征遺產稅,但可以預見的是,開征遺產稅是遲早的事。
六、靈活運用。信託契約中可保有適度的彈性(尤其是全權委託信託),以確保受託人隨外在環境的變遷,仍能為受益人謀求最佳的福利。如信託可被撤銷(僅指可撤銷性信託),受託人可被撤換,或基於其他情勢的考慮,信託設立及執行地點可以移轉至其他法定管轄區域等,從而最大限度地規避了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財富繼承和管理風險。
七、財富升值。從理財的角度看,由於遺囑信託受託人一般都具有專業的理財能力,這樣就能彌補財產繼承人理財能力匱乏的缺陷,從而使家庭財產得以穩健增值。當然,一般來說,遺囑信託的投資組合都偏保守。
⑧ 遺囑信託有什麼作用
設立遺囑信託的作用
1、可以很好地解決財產傳承,使家族永保富有和榮耀。通過遺囑信託,可以使財產順利地傳給後代,同時,也可以通過遺囑執行人的理財能力彌補繼承人無力理財的缺陷。
2、可以減少因遺產產生的紛爭。因為遺囑信託具有法律約束力,特別是中立的遺囑繼承人介入,使遺產的清算和分配更公平。
3、可以避免巨額的遺產稅。遺產稅開征後,一旦發生繼承,就會產生巨額的遺產稅,但是如果設定遺囑信託,因信託財產的獨立性,就可以合法規避該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