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都會在年初設定目標。雄心勃勃的想在工作上面大幹一番。比以前更認真了。工資雖然漲得不多,但是公司也給漲了,可是到年終的時候這么一算怎麼還沒攢到多少錢呢?
我們拿小A同學舉例。
小A同學積極努力的工作,然後到年中的時候好不容易攢了3萬塊錢。
本來想已經攢了3萬了,再努力工作下,就可以攢更多了,可是事與願違,由於居住的地方不理想,打算換一個安靜點的環境,所以又重新找房子,一次性交給房東半年的房租9000元。
由於學習成長,小A同學呢,又報了一個提升職場競爭力的課程,花了3000元。
又交了個女朋友。給女友買衣服,買包包,出去聚餐娛樂看電影。又消費了5000元。
給爸媽寄了3000元。
買了台電腦5000元。
同學結婚隨份子3000元。
手裡還剩下2000塊錢,本來打算投資的,現在也沒多少本金了,還投什麼呢?乾脆放余額寶算了。
小A同學的例子非常普遍,也是大多數上班族面臨的問題,辛苦工作1年,本來想攢更多錢,卻是攢了個零頭。就這樣年復一年,攢錢的計劃總是泡湯。
就算有的童鞋攢了5萬塊錢,但是又要買車,一下又花沒了,還要背上車貸,在這里暫不說買房的事情。
以上的案例,看似沒問題,其實問題很大,根本的問題解決不了,小A童鞋的攢錢計劃也是很難實現。
❷ 投資理財有哪些計算公式
若是招行個人理財產品或代銷基金,收益計算方式有所不同。建議您可以詳詢客服熱線或網點理財經理。
❸ 企業購買的理財產品會計上如何核算
問:企業購買來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自到期可獲得約定的理財收益,對此理財產品,會計是否作金融資產管理,對此收益,是作投資收益還是利息收入? 答: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定,企業的金融資產應當在初始確認時劃分為下列四類: (一)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 (三)貸款和應收款項; (四)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您所述的理財產品屬於金融資產范疇,具體作為上述哪類資產管理,應根據企業的持有意圖及具體的理財品種,如果准備短期持有,通常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如果相對較長時間的穩定持有,則可能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持有收益會計上均作為投資收益核算。相關文章: ·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的企業內部控制 ·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理探析 ·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研究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農村信用社省級聯合社收取服務費有關企業所得稅稅務處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落實企業所得稅法若干稅收問題的通知僅用於業務交流,轉載必須註明「摘自天強財稅網」
❹ 公司購買理財產品,賬務如何處理
根據現行規定,企業如果適用新會計准則,所述理財產品通過「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持有期間的利息通過「投資收益」科目核算;收回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即可。
如果企業仍適用原會計制度,所述理財產品通過「短期投資」科目核算,持有期間收到的利息,作為沖減投資成本處理。收回時,收到金額與賬面價值以及未收到的已計入應收項目的股利、利息等後的余額,作為投資收益或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1、從公司帳戶劃出存款
借: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貸:銀行存款
2、購買理財產品
借:短期投資
貸: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3、處置理財產品
借: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貸:短期投資
投資收益
4、收回投資款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貸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4)投資理財核算擴展閱讀:
投資理財,投資理財是指投資者通過合理安排資金,運用諸如儲蓄、銀行理財產品、債券、基金、股票、期貨、商品現貨、外匯、房地產、保險、黃金、P2P、文化及藝術品等投資理財工具對個人、家庭和企事業單位資產進行管理和分配,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從而加速資產的增長。
理財產品除了種類繁多,理財產品的合約設計復雜如天書,晦澀難懂的產品描述也讓投資者「眼暈」,很多人基於對金融機構的信任和對高收益率的追求而簽下合約,最終在投資受損時才如夢初醒。而「被銀行客戶經理誤導」、「只報收益不說風險」、「將理財產品說成存款」等行為,更成為理財糾紛投訴的焦點。
另類理財產品多為不保本浮動收益產品,噱頭大於實質,與其掛鉤的產品價格走勢比較獨特,波動非常大,比如藝術品、酒類、普洱茶投資市場都出現過暴漲暴跌,因此風險也會大很多,風險承受能力不高的普通投資者最好不要輕易染指。
❺ 理財購買要怎麼做賬務處理
1、根據現行規定,企業如果適用新會計准則,所述理財產品通過「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持有期間的利息通過「投資收益」科目核算;收回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即可。
2、如企業仍適用原會計制度,所述理財產品通過「短期投資」科目核算,持有期間收到的利息,作為沖減投資成本處理。收回時,收到金額與賬面價值以及未收到的已計入應收項目的股利、利息等後的余額,作為投資收益或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❻ 購買理財產品如何進行會計核算
根據現行規定,企業抄如果適用新會計准則,所述理財產品通過「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持有期間的利息通過「投資收益」科目核算;收回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即可。
如果企業仍適用原會計制度,所述理財產品通過「短期投資」科目核算,持有期間收到的利息,作為沖減投資成本處理。收回時,收到金額與賬面價值以及未收到的已計入應收項目的股利、利息等後的余額,作為投資收益或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❼ 理財產品收益怎麼算
利息(年)=本金×年利率(百分數)×存期
或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存款利息=本金×天數×掛牌利息(日利率)=計息天數×日利率
利息稅=存款利息(應繳納所得稅額)×適用稅率
利息的多少取決於三個因素:本金、存期和利息率水平。
利息的計算公式為:利息=本金X利息率X存款期限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國稅函〔2008〕826號規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暫免徵收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因此目前儲蓄存款利息暫免徵收利息稅。
(7)投資理財核算擴展閱讀:
風險控制:
風險是指由於將來情況的不確定性而使決策無法實現預期目標的可能性。在進行一項投資決策或籌資決策時,如果只有一種結果,就不存在不確定性,可以認為此項決策不存在風險。
但如果這項決策有多種可能的結果,實際的結果就有可能偏離預期的目標,則認為存在著風險。而且,這種偏離程度越大,該項決策的風險也就越大。
企業的財務決策往往面臨著各類風險。把風險從企業經營及財務管理的角度分類,可分為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兩類。
經營風險:
企業外部原因,就是指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及企業所處經濟環境的變化,市場供需狀況與價格變化,國家財政稅收政策、金融政策及產業政策的調整等各種外部因素的變化。
企業內部原因是指企業管理者的素質及全體員工的綜合素質,產品形象及市場佔有率的變化趨勢,技術領先程度及工藝、裝備水平,質量管理水平,成本控制措施等變化,企業對突發情況的反應與應變能力等。
❽ 理財怎麼計算
以工行理財收益計算及分配為例
(一)持有到期的理財收益
在理財資金投資正常版的情況下,以某客戶投權資5萬元為例,客戶投資收益率為4.50%。理財產品到期後(持有期30天),客戶最終收益為:50,000×4.50%×30/365=184.93(元)。
(二)持有到期理財資金支付
理財期滿,工商銀行在到期日後第2個工作日將客戶理財資金劃轉至客戶指定賬戶。
(三)提前終止時理財收益及理財資金支付
如果工商銀行提前終止本期理財產品,工商銀行在提前終止日後第2個工作日將客戶理財資金劃轉至客戶指定賬戶。
在提前終止的情況下,客戶最終收益根據理財產品實際年化收益率及產品實際存續天數計算。如提前終止情況下理財產品實際年化收益率仍超過本條(一)款約定的最高年化收益率,超出部分作為銀行投資管理費用。
❾ 理財收入計入什麼科目
理財收入計入什麼科目,要看具體的理財產品是什麼:
1、股票買賣收入(差價) 投資收益
2、股票分紅收入 應收股利
3、基金收入 交易性金融資產
4、其他理財產品收入
為了連續、系統、全面地核算和監督經濟活動所引起的各項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化,就有必要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按照其不同的特點和經濟管理要求進行科學的分類,並事先確定分類核算的項目名稱,規定其核算內容。這種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的項目,稱為會計科目。
(9)投資理財核算擴展閱讀:
企業在持有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期間、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按應享有的份額,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借記「應收股利」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科目。
企業在持有長期股權投資期間,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按應享有的份額,借記「應收股利」科目,貸記科目應區分兩種情況,對於採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貸記「投資收益」科目;對於採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貸記「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科目。
需要說明的是,企業取得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主要為交易性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等資產,如果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有已宣告但尚未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
不單獨作為應收股利處理,即不需要借記「應收股利」科目,而是直接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初始確認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