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理財規劃,常見的6個公式有哪些
1、支出=收入-儲蓄 2、穩健理財=50%穩守+25%強攻+25%穩攻 3、可承擔風險比重=(100-目前年版齡)*100% 4、還貸額度權≤月收入*35% 5、養老費用=目前年花費*20 6、家庭理財完美方案:4-3-2-1
B. 理財規劃
套用下邊的公式吧。
如何理財一直是一個大家都很關注的話題。等我一個字一個字的敲給你。以下文字絕非復制。
理財是一門嚴謹的學科,猶如中醫一般,需要望聞問切才能提供最佳理財方案,在理財咨詢中,您需要提供收入,支出,資產(車子 房子 股票 基金 保險等),負債以及理財目標等,專業的理財規劃師才會給你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
一般而言,首先,最基礎的理財方式是首先要學會記賬,通過記賬來發現自己的收入與支出的合理及不合理的項目,進而可以開源節流。
其次是保險的保障,保險在理財中的作用的非常大的,哪怕你賺了50萬,100萬,如果沒有保險的保障,也有可能一夜之間回到解放前。所以,擁有一定的保障是必須的,建議先從保障型保險開始,比如意外保險和健康保險。
再次,現金流的准備,根據專家的建議以及光禹理財公司的客戶群來發現,一般需要儲蓄3-6個月的生活總開支來應付比如突如其來的意外,疾病,或者暫時性的失業而導致沒有收入來源。比如我的月消費是3000,那我應該留多少備用現金?一般來說3000X3=9000元,3000X6=18000元,則建議保留1萬5左右的活期存款。
關於定存 國債和黃金。定期存款的收益真的很低,放在銀行里一天就貶值一天。債券的收益率其實並不高,屬於保值類的工具,有一些就好。而黃金,除非你是專業的炒家或者是有百萬以上資產,否則不建議資產低的人去持有黃金來保值。
關於基金定投,是要高風險高收益還是穩健保本有收益。前一種買股票型基金,後一種買債券型或貨幣型基金。確定了基金種類後,選擇基金可以根據基金業績、基金經理、基金規模、基金投資方向偏好、基金收費標准等來選擇。基金業績網上都有排名。穩健一點的股票型基金可以選擇指數型或者ETF. 定投最好選擇後端付費,同樣標的的指數基金就要選擇管理費、託管費低的。恕不做具體推薦,鞋好不好穿只有腳知道。
一般而言,開放式基金的投資方式有兩種,單筆投資和定期定額。所謂基金「定額定投」指的是投資者在每月固定的時間(如每月10日)以固定的金額(如1000元)投資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方式。 由於基金「定額定投」起點低、方式簡單,所以它也被稱為「小額投資計劃」或「懶人理財」。
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具有類似長期儲蓄的特點,能積少成多,平攤投資成本,降低整體風險。它有自動逢低加碼,逢高減碼的功能,無論市場價格如何變化總能獲得一個比較低的平均成本, 因此定期定額投資可抹平基金凈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場的波動性。只要選擇的基金有整體增長,投資人就會獲得一個相對平均的收益,不必再為入市的擇時問題而苦惱。
關於股票。股票是可以獲得高收益的,也是收益性產品中不可缺少的理財工具之一。但是,一般而言,在股市里能夠賺到錢的只有四種人,1 機構投資者,2 職業操盤手,3 多年的資深股民,4 學會藉助別人力量的人。此外,如果能夠賺錢,僅僅是因為運氣,如果前邊的三種賺錢的人你做不到,不妨做第四種,學會藉助別人力量的人。藉助光禹理財優秀的操盤手的力量,更輕松的從股市中賺到錢。
C. 理財常出現「72法則」是什麼意思
理財中的「復72法則」的意思就是制不拿回利息,利滾利,本金增值一倍所需時間。其計算公式為:本金增長一倍所需的時間=72/年報酬率。
(3)理財規劃公式擴展閱讀:
理財其他定律:
「80」定律:股票占總資產的合理比重等於80減去年齡的得數添上一個百分號。比如,30歲時股票可占總資產的50%,就是說在30歲時可以50%的資產投資股票,其風險在這個年齡段是可以接受的,而在50歲時則投資股票佔30%為宜。
D. 關於一個理財投資和數學問題,希望能把計算公式留下來。
這個公式很難,解方程的話,我個人覺得太難的。你設存入X元,15年,你最後得到一個一版元15次方程。我權覺得是無解的。這種東西用EXCEL很容易舉例出來,單元格a1輸入一個值,然後單元格二輸入a1*1.12,然後下拉,就滿足你的每天遞增12%的條件了,然後改變單元格的數值,在第15行得到2070000就OK了。
E. 理財規劃師3級考試中求年金現值終值的公式謝謝
年金現值:PV=(C/r)*[1-1/(1+R)^t]
年金終值:PF=(1+r)^t-1]
(^t代表t次方)
F. 哪位仁兄能給我一份助理理財規劃師考試用得到的公式匯總嗎
所得稅基礎類公式匯總
1、 工資、薪金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個人所得稅稅率表(適用於工資、薪金所得)級次應納稅所得額(元)稅率%速算扣除數1不超過500的部分502超過500至2000的部分10253超過2000至5000的部分151254超過5000至20000的部分203755超過20000至40000的部分2513756超過40000至60000的部分3033757超過60000至80000的部分3563758超過80000至100000的部分40103759超過100000的部分45153752、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或=(全年收入總額-成本費用及損失)×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3、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或=(納稅年度收入總額-必要費用)×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個人所得稅稅率表(適用於個體工商業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級次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元)稅率%速算扣除數1不超過5000的部分502超過5000至10000的部分102503超過10000至30000的部分2012504超過30000至50000的部分3042505超過50000的部分3567504、 勞務報酬所得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個人所得稅稅率表(適用於勞務報酬所得)級次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元)稅率%速算扣除數1不超過20000的部分2002超過20000至50000的部分3020003超過50000的部分4070005、 稿酬所得應納稅額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1-30%) 或=(每次收入額-800)×20%×(1-30%)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1-30%) 或=每次收入額×(1-20%)×20%×(1-30%)6、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納稅額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每次收入額-800)×20%×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每次收入額×(1-20%)×20%7、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20%8、 財產租賃所得應納稅額 每次(月)收入不足4000元的 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月)收入-准予扣除項目-修繕費用(800元為限)-800元 每次(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月)收入-准予扣除項目-修繕費用(800元為限)] ×(1-20%) 應納稅額=應納所得稅額×適用稅率9、財產轉讓所得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收入總額-財產原值-合理稅費)×20%10、偶然所得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20%
房產計算類公式匯總
1、可負擔首付款=目前凈資產在未來購房時的終值+目前到未來購房這段時間內年收入在未來購房時的終值×年收入中可負擔首付比例的上限 2、可負擔房貸=以未來購房時年收入為年金的年金現值 ×年收入中可負擔貸款的比率上限 3、可負擔房屋總價=可負擔首付款+可負擔房貸 4、可負擔房屋單價=可負擔房屋總價÷需求平方米數 5、房屋總價=房屋單價×需求面積 6、首付額度=房屋總價× 7、貸款額度=房屋總價×按揭貸款比例8、每月還款額=貸款額度以月為單位的准年現值9、等額本息還款法 每月還款額= 貸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還款期數/(1+月利率)還款期數-110、等額本金還款法 每月還款額=貸款本金/還款期數+(貸款本金-累計已還本金)×月利率11、應退保險費=實繳保險費-保險金額×實際承保期限相對應費率×實際承保期限(以月計)/1212、實退保險費=應退保險費×(1-5%)(實際承保期限不足一個月的,按1個月計算)
財務理財基礎類公式匯總
財務理財基礎類1、 單利終值Vn=Vo×2、 復利終值Vn=Vo×n3、 債券成本Kb=I×(1-T)/[Bo×(1-f)] Kb成本;I為每年支付利息;T為所得稅稅率;Bo為發行價格;f為債券籌資費率4、 銀行借款成本K1=I×(1-T)/[L×(1-f)]K1為借款成本;I借款年利息;L為借款籌資總額;T為所得稅稅率;f為銀行籌資費率5、 優先股成本KP=D/[PO×(1-f)]KP=為成本;D為每年股利;PO為發行優先股總額;f為優先股籌資費率6、 普通股成本Ks=D1/[VO×(1-f)]+g D1第二年的股利;f為普通股籌資費率7、留存收益成本KS= D/ VO 股利不斷增加的企業,其公式為Ke=D1/ VO+g8、加權平均資金成本KW= Kj×Wj KW為加權平均資金成本;Kj為第j類個別資金成本;Wj為第j類個別資金佔全部資金的比重9、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11、現金比率=現金余額/流動負債12、經營凈現金比率(短期債務)=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量/流動負債 (全部債務)=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量/總負債13、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4、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支出15、應收帳款周轉次數=年賒銷收入凈額/應收帳款平均余額 天數=應收帳款平均余額×360/年賒銷收入凈額16、存貨周轉率=銷貨成本/平均存貨17、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18、固定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固定資產凈值19、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20、股東權益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股東權益21、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21、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22、銷售凈利率=(凈利/銷售收入)×100%23、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24、平均資產總額=(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25、成本費用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26、股東權益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股東權益)×100%27、主營業務利潤率=(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28、普通股每股凈收益=(凈利-優先股股息)/發行在外的加權平均普通股數29、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30、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100%31、每股凈資產=年末股東權益/總股本32、盈利現金比率=經營現金凈流量/凈利潤33、再投資比率=經營現金凈流量/資本性支出34、外部融資比率=(經營性應付項目增(減)凈額+籌資現金流入量)/現金流入量總額35、強制性現金支付比率=現金流入總額/(經營現金流出量+償還債務本息付現)36、到期債務本息償付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本期到期債務本金+現金利息支出)37、現金償債比率=經營現金凈流量/長期債務總額38、現金股利支付率=現金股利或分配的利潤/經營現金凈流量
保險規劃類公式匯總
1、 遺屬必要生活備用金的計算公式遺屬必要生活費=遺子必要生活費+在世配偶必要生活費+贍養老人生活費遺子必要生活費=子女目前月生活費×12個月×(22-子女現在的年齡)在世配偶必要生活費=夫妻月生活費×0.5×12個月×在世配偶退休前年限贍養老人生活費=目前贍養老人月生活費×12個月×老人的平均餘生2、 退休生活備用金夫妻必要退休生活費=夫妻退休前月生活費×0.7×12×退休時丈夫的平均餘生妻子必要退休生活費=妻子退休前月生活費×0.7×12×退休前夫妻的平均餘生差 夫妻退休生活備用金=夫妻必要退休生活費+妻子必要退休生活費-社保養老金-家庭其他收入3、 投資型壽險年繳費能力=(100-目前年齡)%×每月可自由支配資金×12
G. 家庭理財規劃如何做
要為家庭指定一份理財計劃,首先要弄清楚家庭處在什麼階段。是形成期還是成長期,還是成熟期或者衰老期。每個階段的家庭特徵不一樣,方案也會不同。
而且每個家庭的家庭情況不一樣,理財的知識水平也各不相同,所以要依據實際情況制定。
家庭理財規劃可分為5個步驟:
一是了解家庭財務現狀;
二是設定和分析理財目標;
三是了解風險承受能力;
四是合理配置資產;
五是計劃執行和跟蹤評估。
在做好家庭理財規劃的同時,要注意有以下風險,大致分為以下5類,我們需要在做好家庭理財規劃的同時,做好規避風險的准備
一是傳統風險,包括無法預料及難以避免的風險,如意外、疾病等;
二是人性風險,比如沖動、貪婪、虛榮、逐利等;
三是長壽風險,如存在養老金缺口及養老生活品質;
四是職業/事業風險,即失業、破產、清盤等;
五是相關政策風險,如稅收制度調整、行業標准變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