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債券認購佔用授信額度的比例為多少
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21日已經正式通知銀行間債券市場各主承銷商,凡公開市場評級在A
A (含)以上的發行人,將不區分企業性質,允許其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發行額度互不佔用。此舉意味著,未來企業在銀行間債市發債的規模有望快速增長。
在債券市場一直有著「40%天花板」的規定,這是指《證券法》第十六條「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應當符合累計債券余額不超過凈資產的百分之四十。」此前,除A A
A
(含)以上央企及核心子公司以外,其他發行人若其除短融之外的中票、企業債、公司債等公開發行的信用債累計債券余額達到企業凈資產的40%,將不能獲得短期融資券額度注冊。而新政策出台後,約占市場份額為75%的A
A
(含)企業發行人的短融將單獨計算額度,不與中票、企業債、公司債等的發行額度合並計算。也就是說,理論上講,發行人至多可以發行相當於凈資產40%的短融,以及凈資產40%的中票、企業債、公司債等,累計額度將不超過凈資產的80%。
「很多企業本來就有債務融資的願望,過去是限於政策,新政策出來後,需求就會被釋放出來,估計銀行承銷的業務量能夠翻倍。」一位商業銀行相關部門人士告訴記者。不過,他也坦言,這中間蘊含風險,「加上超短融、私募債,理論上企業債務融資的規模或者能接近100%,一旦企業出現問題,有可能出現資不抵債。」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認為,短期內新政對擴容影響有限。因為供給能否增加不僅取決於政策限制,更取決於企業的融資意願,今年以來高等級發行人的融資意願並不強,而A
A
A級發行人的發債空間占上述新空間的比例有40%左右。同時,新政策對短融的發行空間擴容有利,但對中票的影響並不大,因為後者仍然與公司債、企業債的發行額度互相佔用。
鵬元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副總裁、評級總監周沅帆對記者表示,放鬆債務余額互相佔用限制,是在目前短融和中票發展速度明顯放緩,發展陷入一個相對瓶頸情況下,交易商協會採取的應對措施。今年1月至5月,短融和
中 票 同 比 增 長 只 有5 .2 1
%和9.78%,相比去年47%和65%,增速明顯下滑。而去年,證監會簡化了公司債審核程序,放鬆了對公司債的審核要求,將短融不計入發債額度內,從而極大地推動了公司債的發行,去年公司債發行規模同比增加了152.43%,今年1月至5月增長了36.64%「這對市場來說,是個利好消息,將會促進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發展,交易商協會也希望藉此來推動短融和中票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周沅帆說。
「放開短融和中票發行額度互相佔用限制,有利於將發債主動權交由企業,推動債券發行市場化進程。」某國有大行資產管理部投資經理對記者稱。
關於開戶的回答及軟體——————「金融點評網」匯集了廣大股民對市場上熱門的股票軟體、股票專家以及網站的客觀點評,
一切都是免費的,您可以查看對您有幫助的信息!
C. 中小企業各種方式融資所佔的比列,如增加企業資本,銀行貸款,租賃,債券,商業信用,所佔的比列!謝謝!
債券和商業來信用中小企業就別想了源,企業資本,現在很多小企業的注冊資本都很少的,所以最多的還是股東投資和銀行貸款。各個企業差別很大的
如果你要全國中小企業的平均比例,這個國家統計局可能都沒法提供,即便它提供了你也不敢相信
D. 銀行機構目前線上融資佔比大約多少
中國這么多的金融,銀行機構,到底融資是進入多少和出去多少呢?日前這個數據得到顯示。根據央行顯示指出,2017年前三季度融資主體結構看,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中資大型銀行繼續作為資金融出方,保險業機構轉變為資金融入方。前三季度大型銀行經回購和拆借凈融出資金123.1萬億元,占市場總體凈融出資金量的98.6%,保險業機構於2017年8、9月由資金供給方轉為融入方後,中資大型銀行成為唯一的資金融出方。
110.4萬億是中資大型銀行在今年前三個季度融出的資金,數量不小哦,但比同期的去年160萬億是少了50多萬億。這是回購的市場;而同行拆借是,是12.6萬多億是拆借融出的資金,比同期的18.8萬億也是減少了。
這份數據是2017年前三個季度的數據 官方數據
而相反的是,中小型銀行,證券機構都是融入的資金,簡單點是借入的錢,大概合計是56萬億,不管是回購還是拆借得來的資金。
有點的是中小銀行今年拆借的錢比去年多。而保險業機構回購市場是融出1.7萬億,是借出方,說明有錢。外資銀行,其他金融機構合計大概是67萬億的融入資金。
一、特別分清下,什麼的金融機構定義
按照央行公布的數據,是這樣的。
①中資大型銀行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
②中資中小型銀行包括招商銀行等17家中型銀行、小型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
③證券業機構包括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
④保險業機構包括保險公司和企業年金。
⑤其他金融機構及產品包括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社、財務公司、信託投資公司、金融租賃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社保基金、基金、理財產品、信託計劃、其他投資產品等,其中部分金融機構和產品未參與同業拆借市場。
⑥負號表示凈融出,正號表示凈融入。
也解釋下什麼是回購市場。銀行間回購,主要是針對債券市場而言,中國的銀行間債券市場是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是中國的一個重要的場外交易市場。它的參與者主要是銀行及非銀行類金融機構,主要有銀行,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在實際操作中,銀行間市場的回購交易也和現券一樣採取自主詢價的方式,資金拆出方和借入方自行尋找對手方,約定回購要素。
二、今年的利率交易活躍
按照統計,利率互換交易活躍。第三季度,人民幣利率互換市場達成交易34723筆,環比增長 16.9%,是3.6萬億多。
、560 家金融機構披露了 2017 年同業存單年度發行計劃
同業存單發行交易量明顯增加,大額存單業務進一步發展。截至9 月末,共有 560 家金融機構披露了 2017 年同業存單年度發行計劃,其中 451 家機構已在銀行間市場完成發行。第三季度,銀行間市場陸續發行同業存單 6937 只,發行總量為 5.42 萬億元,二級市場交易總量為 32.53 萬億元,同業存單發行交易全部參照 Shibor 定價。第三季度,金融機構陸續發行大額存單 5935 期,發行總量為 1.69 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24.5%。
四、央行給農業支持
近期央行一組數據公布,在2017年投入支弄的資金不少。根據顯示,9 月末,全國支農再貸款余額為2401 億元,支小再貸款余額為 823 億元,扶貧再貸款余額為 1465 億元,再貼現余額為 1504 億元。
E. 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比例關系
覺得我國的公司的股權和債務補償都是由國家承擔了一部分,所以他們很多公司都是要全面的上市
F. 企業債券為負數時怎麼算直接融資比重
舉例子的問題算的是地抄區規模的增長量,在增長量的基礎上企業債券融資減少172 股票融資增加48, 直接融資比例減少了5.21%。 和企業債券正負沒有關系。但是企業債券出現負利率,(企業債券融資也會有成本出現),就可能由於著經濟環境不景氣通貨膨脹導致的收益小於成本。導致融資對ROE的影響是負的。
G. 發行企業債對公司規模有什麼要求
企業債發行的上限是凈資產(歸屬於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規模的40%。
H. 既然債券融資比例已經是股權融資3.3倍,為什麼上市公司仍是偏好股權融資
中國特色的問題,中國的股票市場以前的規律就是沒有上不了的股票,只有賺不完的專錢,很少股票有面臨破發屬的危險,而且你想啊中國的股票不用分紅的,而且主要是吸收散戶的錢,這樣相當於可以集資並且獲得絕對控制權,而且中國的股票洗洗就算是ST*****(此後略去N個*)還是有重組的希望的,所以來來去去就靠炒股就可以活了,這么多的好處,肯定比債券融資好啊!債券融資風險多高啊,而且利率波動了以後還會影響到債券的價值,還得逼著還錢。所以中國的上市公司還是偏好股權融資。
I. 當下我國工商企業整體的融資渠道和結構比例情況如何
我國企業外源融資方式主要包含四大類,分別為銀行貸款、非標融資、債券融資以及股權融資,2017年末存量佔比分別達58%、23%、11%以及8%。
J. 美國非金融企業中債券比例高於股份,而中國卻是股份高於債券原因
因為中國的債券市場遠沒有美國發達。很多企業債券很難賣出去或很難體現其正常價值:
1,二級市場流動性比較
美國債券二級市場是以場外交易為主的交易市場,自由的交易模式和雙邊報價商制度給市場帶來了活躍的氛圍和良好的流動性.同時,電子化交易系統的普遍應用也進一步提高了二級市場的交易效率.2006年,所有債券市場的日均交易量(現券)約9417億美元,是紐約股票交易所的日均股票交易量(約688億美元)的十三倍之多.從各類型債券的交易規模看,由於國債二級市場是美國貨幣當局實施貨幣政策的主要場所,是美聯儲的公開市場業務的主要
操作手段,因此交易最活躍的是以國債為主的政府債券,其日均交易量在5545億美元;其次是以政府支持機構發行為主的抵押支持證券和資產支持證券,日均交易量在2518億美元左右;聯邦機構債券,公司債券和市政債券的交易不活躍,分別只有788億美元,210億美元和169億美元.從各類債券的年換手率(現券年交易量/債券年末存量)來看,2005年國債的換手率達到了33.01倍
公司債券聯邦機構債券場外市場分為銀行間和商業銀行櫃台市場.由於交易所市場和商業銀行櫃台市場的存量和交易量均較小,銀行間市場占據了債券市場存量和交易量的90%以上規模,因此本文我們考察的流動性主要針對銀行間市場.
根據中央國債登記
央票交易最為活躍,日均交易量122.65億元;其次為政策性銀行債和記賬式國債,日均交易量65.40億元和43.49億元;企業類債券交易清淡,其中短期融資券和商業銀行債日均交易量19.93億元和9.71億元,其餘的如企業債,證券公司債,非銀行金融機構債等則日均交易量不滿1億元.從換手率指標來看,目前我國債券市場流動性最好的債券品種為短期融資券,央票和商業銀行債,其換手率均在1倍以上,分別為2.02,1.51和1.38倍;其次為政策性銀行債,其換手率為0.93倍;國債的換手率水平較低,僅有0.41倍.我國債券市場整體換手率水平為0.91倍,是美國債券市場的十分之一.
2,債券種類比較
在美國債券市場中,以企業為發行主體的債券產品已經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包括公司債券,資產證券化產品在內的企業直接債務融資工具佔了債券市場整體規模的60%以上.
2005年,抵押支持債券和資產支持債券余額共78708億美元,占市場可流通余額的31.08%;公司債券余額49899億美元,占市場可流通余額的19.70%;聯邦機構債券余額26039億美元,佔比10.28%.美國政府類債券余額則排在公司類債券之後,佔到債券市場總規模的三分之一不到,2005年可流通余額為63928億美元,佔比25.24%(其中國債余額41658億美元,佔比16.45%;市政債券余額22270億美元,佔比8.79%).
3,國債的持有結構比較
從美國國債市場投資人的構成結構來分析,截至2005年底,外國及國際機構持有美國國債的比例最大,持有量2.20萬億美元,佔美國國債可流通余額的52.15%;美國貨幣當局和各類養老金分別位居二,三位,各持有國債0.74,0.28萬億美元,佔到可流通余額的17.60%和6.70%. 美國國債之所以呈現出外資大量流入的特點,是由美國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勢所決定的.美國的貿易赤字,財政赤字和儲蓄不足是令其宏觀當局棘手的三大經濟難題,而國債供求則與後兩者有直接關系.小布希上台以來,美國財政部為彌補巨額財政赤字,不得不發行大量國債,而國內儲蓄不足又迫使其轉向國外融資,從而每年有大量外資流入美國債市.1985年,外國及國際機構僅持有美國國債2264億美元,佔美國國債市場的15.90%;20年後外國及國際機構持有的美國國債余額猛增到了原來的10倍,佔到了市場份額的1半以上.
我國國債市場,由於外資機構參與程度較低(2005年底,在銀行間債券市場5508家機構中,外資銀行在華分行一共45家,佔比0.82%,國債持有餘額27.77億元,佔比0.10%),投資人構成結構主要呈現出本土化和機構化的特點.截至2005年末,商業銀行類機構國債持有量最大,持有16522.63億元,占國債可流通余額的61.92%;其次為特殊結算成員(包括人民銀行,財政部,政策性銀行,交易所,中央國債公司和中證登公司等機構)持有國債6399.83億元,
佔23.99%;保險類機構排名第三,持有國債1693.94億元,佔6.35%.
4,債券市場規模比較
美國債券市場可流通債券規模總量較大,債券品種發展較為成熟.截止到2006年3月底,美國債券市場可流通余額達25.87萬億美元(不含1年以內的短期票據),相當於同期我國債券市場可流通余額的26.32倍(按照1:8的匯率),且總體規模增長速度比較平穩,年均增長率9.10%.自1985年開始,市場可流通的債券品種就比較豐富,包含國債,市政債券,抵押支持債券和資產支持債券,公司債券,聯邦機構債券,貨幣市場工具等.
市政債券國債抵押支持債券公司債券聯邦機構債券貨幣市場工具資產支持債券數據來源:美國證券業協會注:2006年數據截止到2006年3月31日.
根據中央國債公司的統計,截至2006年末3月末,中國債券市場可流通債券余額7.86萬億元,但整體規模增速較快,年均增長率達42.31%.債券品種主要為國債,中央銀行債,政策性銀行債,企業債,商業銀行債,非銀行金融機構債等.2005年,企業短期融資券,國際機構債和資產支持證券(2006年上市流通)等作為債券市場的創新品種首次向市場推出,但總量規模仍相對較小.
另一方面,債券市場余額與GDP的比重也能反映出一國債券市場的容量和整體的償債能力.美國債券市場可流通余額/GDP的比值整體水平較高,1997年為1.54,2005年上升到1.99;我國的數據是,1997年該比值為0.06,2005年提高到了0.38.這表明,我國債券市場目前還處於發展階段,存量規模仍有進一步擴大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