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美國信託運動

美國信託運動

發布時間:2021-02-22 03:12:04

① 誰能幫我詳細的解釋下美國金融危機發生的來龍去脈

1樓回答太多太繁瑣- -就算樓主認真看也未必能看懂- -我個人學經濟的,又對這方面的東西感興趣,看了不少書,所以大致解釋一下。下面這段話是我回答另一個人的問題時打的,我就不重新打了,直接復制過來了- -

在解釋之前我先說下一個可能你不知道的概念,那就是信託責任。我們平時強調資本主義的剝削,但從沒強調過資本主義的信託責任。2001年布希政府要取消遺產稅,第二天有110個人登廣告說反對。這110個人是誰?是比爾蓋茲,是巴菲特,是索羅斯,是美國最有錢的110個人。這些人如果要交遺產稅就要交幾億,可他們居然不同意取消遺產稅,為什麼?因為大部分,注意是大部分的美國人對國家和美國社會有一種責任感,他們覺得一個人的金錢是應該和他們的能力是成正比的,而不是像中國現在一樣,父母有錢子女就肯定有錢,父母有權子女也能有權,這是很不容易的。
那現在再來看金融危機。美國人有個美國夢,意思就是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出人頭地。安身才能立命,實現美國夢的基礎就是一幢房子,那美國人人人都想在美國買房子,這其實跟蟻族的觀點是一致的。那美國人買房子首先要通過中介,中介先要證明你有還貸款的能力,其次幫你聯系房子。那如果中介沒有信託責任,他們覺得他們自己能賺錢就可以,無所謂其他人,那他們就會作假。他們作假,那證明就是假的,那就是說沒錢還貸款的也能貸款買房,那銀行又不知道,只能貸款給他們。然後銀行貸款給別人,比如說銀行一共1000塊,全貸款出去了,自己一分錢都沒了,自己怎麼辦?那銀行就發行債券,向社會集資,那我們都是相信美國銀行的,所以都買了。同時這群貸款人本來的信用等級是次,次貸次貸就是這個意思,那本來信用等級是次,銀行就比較擔心,萬一他們真的還不起錢怎麼辦。那保險公司出面了,說你擔心沒吊事,我給你擔保,他們還不起,我們保險公司還。那銀行就貸款了。幾年後,還不起錢的照樣還不起,那保險公司就要賠錢,賠到最後人太多賠不起,就破產了。那銀行收不到保險公司的錢沒法把債券兌現,那銀行也破產了。銀行都破產了,債券更加不會兌現了,那買債券的人怎麼辦?只好認倒霉,那一個人買了這種債券還好辦,幾萬幾億人甚至包括國家政府都買了這種債券怎麼辦?這就是金融危機。冰島就是因為買了這種債券又無法兌現,國家破產。

② 結合「佔領華爾街運動」的背景和《金融的邏輯》談談你對我國金融發展的看法。一篇2000字論文。求助啊。。

國際金融業主要有兩種經營模式:(1)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混業經營的歐洲模式;()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分業經營的美國模式。1999年11月12日,美國簽署《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取代了將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嚴格分開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該法案的通過,意味著在美國實行了70年,並由美國傳播到世界各地從而對世界金融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的金融分業經營制度走向終結。混業經營是金融企業為了實施多元化經營,加強綜合競爭力所採取的重大變革。從分業經營到混業經營,這一國際金融業的發展趨勢,也預示了我國金融業的發展趨勢。

(一)80年代,我國銀行都開辦了證券、信託、租賃、房地產、投資等業務,實質上進入了「混業經營」時代。但是由於當時金融監管法規不健全,金融經營者素質和金融機構內部風險控制機制不完善,缺乏內控和約束制度,一些金融機構產生了嚴重的經營問題,大量銀行資金進入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因此,國務院於1993年12月25日作出了《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對金融業進行治理整頓,並提出了分業經營的管理思路。1995年5月《商業銀行法》正式從法律上確立了國有銀行分業經營的制度。隨著我國金融業的迅速發展,國內金融市場與國際市場逐步接軌,分業經營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我國金融業的發展需要。首先,分業經營增加了金融風險。由於商業銀行只能在狹小的存貸款領域從事基本的存、貸款業務活動,通過存、貸利差帶來的收益非常有限。另外,大量貸款也造成了大量的不良資產,進一步減少了收益。證券類金融機構由於缺少必要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手段,非法籌資或違規挪用客戶保證金的現象時有發生。其次,分業經營不利於我國金融業發展。近幾年,在全球金融證券化、電子化、信息化和一體化發展趨勢的格局下,完全割裂資本與貨幣兩個市場,只會嚴重束縛我國金融業的發展,使我國年輕的保險業和證券業停滯不前,不利於國有企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不利於我國市場經濟的積極培育和健康發展。

(二)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央銀行金融調控手段的市場化改革有了實質性突破。如借鑒國際經驗,以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和風險管理取代貸款規模指令性管理;大幅度下調法定存款准備金率,適時多次降低存款貸款利率,擴大中小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范圍,穩步推進貸款利率市場化進程;努力拓寬融資渠道,積極發展股票、債券、投資基金等直接融資方式,等等。在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過程中,國有商業銀行的內控機制建設明顯增強。這些都為混業經營創造了十分良好的外部條件。實行混業經營將對我國經濟產生積極的影響。首先,有利於促進金融機構更好地服務於企業。企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往往是多方面的,出於業務便利和財務經營保密等方面的考慮,一般都優先選擇能夠提供優質全能服務的金融機構,即全能銀行作為其主辦銀行。全能銀行在面對客戶時,可以向客戶提供包括存貸款、投資、發債、資產管理、咨詢、電子服務、抵押、保險等內容的一條龍服務。其次,發展混業經營,有利於改善金融服務,優化金融企業的資產負債結構,提高收益。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可以產生優勢互補、連動效應,依靠中間業務增加盈利。面臨加入WTO的挑戰,首當其沖的就是金融業。只有把我國的金融業壯大為能提供多種服務的全能型金融集團,才能抵禦國外銀行帶來的沖擊。
當代以新型化、多樣化、電子化為特徵的金融創新,改變了傳統的金融運作模式,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之間的業務界限愈來愈模糊不清,金融機構業務交叉呈現自由化、綜合化、國際化的新趨勢。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浪高過一浪的金融業購並浪潮呈現出新的特點,金融購並不再是簡單的同業合並,而是銀行、保險、證券、信託等跨行業的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購並,形成了許多跨國金融集團。隨著加入WTO步伐的加快,大批的外資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將會湧入我國,而這些銀行或公司大多是全能企業,其業務領域涉及銀行、保險、證券及信託投資等多個方面,可以說是無所不包。因此,只有在外資金融機構全面進入我國市場,廣泛開展各項金融業務之前,塑造能夠在國內市場上與國際金融集團抗衡的金融機構是迎接「入世」挑戰的必然選擇。

(三)隨著我國金融結構的逐步調整和資本市場的不斷深化,自去年下半年開始,管理層逐步推出一系列以市場深化和放鬆管制為基調的改革措施,其中一些措施已突破了有關嚴格分業經營的限制,原來的一些政策禁區逐漸被打破。如開辟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合法融資渠道,允許其進入同業拆借市場進行信用拆借、債券回購和現券交易,以股票質押取得融資;允許保險公司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進行回購交易,以及允許保險資金通過證券投資基金進入股市等,都向混業經營方向發展了一大步。

③ 世界上第一個石油壟斷企業是誰

1870年1月10日,洛克菲勒創建了資本額為100萬美元的標准石油公司。所謂「標准」,意思是標榜他們生產的石油是顧客可以信賴的「符合標準的產品」。當時,市場上銷售的煤油質量參差不齊。
洛克菲勒首先回到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合並了家鄉的整個煉油行業,又在全國范圍內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兼並運動,幾乎控制了美國所有的煉油行業。1878年,標准石油公司的煉油能力佔全美的95%。
洛克菲勒專心致力於鞏固他的事業——擴充工廠設備,保持和改進質量,注意控製成本。他向工業一體化邁出了第一步,使供銷的職能納入企業范圍,使全面的經營管理不受市場變化的影響,以加強企業的競爭地位。
隨著石油帝國的發展,因本身龐大而導致的危險性也越來越大。洛克菲勒清醒地看到這一弊病並十分重視。此時,洛克菲勒在一本刊物上發現一篇文章,裡面寫道:「小商人時代結束,大企業時代來臨。」這與他的壟斷思想不謀而合。他對文章予以高度評價,並以高達500美元的月薪聘請文章的作者多德為法律顧問。多德千方百計地為洛克菲勒的公司尋找法律上的漏洞。一天,多德在研讀《英國法》中的信託制度時,產生靈感,提出了「托拉斯」這個壟斷組織的概念。在「托拉斯」理論的指導下,洛克菲勒如願以償地創建了一個史無前例的聯合企業——托拉斯。19世紀80年代,標准石油公司把石油市場從歐洲擴展到亞洲,進而擴展到全世界。1884年,洛克菲勒把標准石油公司總部遷到紐約市百老匯街26號,建立了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集團企業。洛克菲勒成了享譽海內外的「世界石油大王」。
1888年,公司開始進入上游生產,收購油田。1890年,標准石油公司成為美國最大的原油生產商,壟斷了美國95%的煉油能力、90%的輸油能力、25%的原油產量。標准石油公司對美國石油工業的壟斷一直持續到1911年。
189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反托拉斯法。洛克菲勒對托拉斯採取明撤暗存的辦法,把重心轉移到新澤西標准石油公司,因為新澤西州的法律允許該州的公司持有其他州公司的股權,從而在「合法」旗幟下,把「隊伍」重新集合起來,注冊資本從1000萬美元擴大到1.1億美元。1899年,新澤西標准石油公司改組為控股公司,原先標准托拉斯的成員公司基本上變成了它的子公司。1911年,聯邦最高法院裁定它違背反托拉斯法,把它解體為34家公司。這是石油史上第一次採用法律手段進行的反壟斷。

④ 信託的靈活性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最直接的因素是資金鏈斷裂。金融危機的影響,通用汽車公司因管理不善,股市大跌,導致資金緊張,銀行有意尋求提供貸款,而當時美國的銀行也因抵押貸款和其他問題入不敷出,根本沒有能力來幫助自己不願承擔風險或考慮提供貸款,通用汽車公司,通用汽車通向資金周轉困難。同時損失每年,輿論壓力導致股市大跌,並在共同財產等因素大幅縮水,越來越多的尷尬,又深陷債務泥潭。
1,致命喜歡昂貴的養老金和醫療保健。讓通用汽車公司的靈活的經濟損失,最終賠了錢。
僵硬而昂貴的僱傭協議,迫使它以有限的資產,員工和退休人員及其家屬承擔幾乎無限責任的負擔:它的10萬本土工人享受高達70美元每小時,近50萬退休員工及其家屬享受一輩子的養老和醫療保險;這是JobsBank項目,支持超過8000全薪下崗工人,他們的一天坐著看的監督下被稱為「橡皮屋」,而其他工人花了150000美元年薪空倉庫報紙聊天;這是欠500多萬元的醫療費用,雖然這個數字被VEBA信託安排已減少到300多萬,但將繼續增加數十億美元,每年的速度; ......為什麼慘百年品牌?
(訂購走出困境,通用管理層已用盡了一切可能的手段在現有的框架合同。它已經嘗試了一些工廠搬到墨西哥和東亞以削減勞動成本,但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立即迫使它就範了大罷工;它曾試圖切斷無利可圖的品牌,以控制運營成本,但該州的特許經營法要求它,當你退出該品牌的加盟商必須贖回股票,而這筆開支是它無法承受;它已剝離低效的生產部門,卻發現UAW包袱如揮之不去的噩夢,剝出的德爾福破產重組,大部分的養老金和醫療保健的負擔,再加上冗餘或回後一般;現在的機會,接近的前景時,破產,它甚至剝離和出售資產的走了,因為這樣做會引起訴訟欺詐性財產法的轉移;它已經走投無路國會和一般位置,救援電話是很高,但如果救市計劃,其中包含一個根本性的重組安排,讓通用擺脫導致其長期的就業損失和品牌的負擔會簡單地使用納稅人的錢去增加一個無底洞,不僅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在政治上很傷心了。但與此同時,由於勞動合同,特許經營法和財產法三個鏈捆綁的欺詐性轉讓,除非程序破產,在法律上的任何重組安排工作。所以,現在大多數觀察家相信,通用汽車公司或者債權人將很快走進破產法院,只能按照破產法就申請了第11章破產保護,或直接由第7章),企業申請破產清算的差異是如此之弱,工作人員是如此強橫,僅在歐洲和所謂的自由的其他國家,這種情況估計是可見的。 (美國勞動法衍生的悲哀)
2,不斷瘋漲的油價,因此普遍非常耗油的運動型多用途車(SUV)和卡車銷量的冷卻。該公司在盡可能早的研發投入沒有任何混合動力汽車是另一個重要原因。多年的汽車設計欠佳也算是一個原因。通用汽車的未來......如何抹殺? (不能跟隨市場趨勢,研發不利)
3,汽車銷量下滑的投資組合惡化,原材料成本上漲都大大降低了公司的盈利轎車膚淺的理由。深層次的缺乏競爭能力。戰略失誤。組織缺陷。是根本問題。

⑤ 美國的富人區在哪

美國大部分財富都在金融業,所以華爾街是美國的巨富中心。

⑥ 十八世紀後期至十九世紀初英國國內開展了什麼運動

進入19世紀70年代,美國,德國等新興資本主義國家中,大量使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的基礎上,工業生產突飛猛進。英國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工業化已經走過了一百多手,設備陳舊,資本主義的貪婪,不願意放棄這些設備,另一種浪費錢進行設備更新,這嚴重阻礙了進步和生產工業的發展歷程。
補充:
其次,英國對外投資的高額利潤遠:大於國內投資,通過資本輸出導致資金大量外流 - 大多是放高利貸的方式,在英國形成了非常大的食利階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達到100萬之多(當時英國總人口200萬),在最近的歷史,以「引起的精神,」那人說,然後與英聯邦食利階層的出現,逐漸失去了向上的精神斗爭。大片大片的耕地,進入馬場,服務業和非製造業的一個顯著增加豐富的狩獵場,造成工業和農業的衰落。
補充:
第三外貿期間英國商品越來越不能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美國,德國等國家的競爭,英國長期以來一直奉行自由貿易政策,使外國商品湧入,造成了巨大的貿易。再加上經濟危機重創1878--1879,導致英國市場低迷,農業衰退。這直接影響到產業發展的速度。這一切都使得英國工業壟斷地位,
補充的必然損失:
十九世紀,二十世紀早期,英國等資本主義國家,開始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當然,英國的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和發展有其自身的特點。由於它占據著非常廣闊的殖民地,最初形成於英國殖民地的壟斷組織。德國?邲哀思公司出現代表在十九世紀,在南非的采礦業90壟斷的鑽石和金礦。此後,在冶金,化工,煤炭,造船,水泥等工業部門在這兩個組織都建立了壟斷地位。尤其是在新興化工,水泥等工業部門的壟斷,發展速度較快。到了二十世紀初,在1902年,英國有75信託和其他類型的壟斷。
補充: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英國等資本主義國家,開始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當然,英國的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和發展有其自身的特點。由於它占據著非常廣闊的殖民地,最初形成於英國殖民地的壟斷組織。德國?邲哀思公司出現代表在十九世紀,在南非的采礦業90壟斷的鑽石和金礦。此後,在冶金,化工,煤炭,造船,水泥等工業部門在這兩個組織都建立了壟斷地位。尤其是在新興化工,水泥等工業部門的壟斷,發展速度較快。到了二十世紀初,在1902年,英國有75信託和其他類型的壟斷。
補充:
總體而言,英國的貿易優勢逐漸喪失,走上殖民地貿易的道路上。 。 。

⑦ 琉球獨立運動的歷史回顧

另見:琉球國、琉球藩、脫清人和公同會運動
琉球群島在歷史上曾經是獨立的國家,經歷過三山時代和琉球王國時代,在琉球國時,琉球人使用琉球語為口頭語,但以漢語文言文為官方書面語。同時,琉球語本身同時受到日語、南島語系以及中國南方方言影響。明清兩代時曾向中國朝貢並自認作藩國,並同時由於被日本薩摩藩侵犯而被迫進貢。
1879年,琉球國遭日本的吞並,並強行設立為日本的沖繩縣。當時雖有部分琉球人支持吞並(這部分人被成為「開化黨」),但大部分琉球人持反對態度(這些人被稱為「頑固黨」),在日本、清朝以及駐日的列強公使館交涉,希望通過外交手段恢復琉球國。流亡中國展開琉球復國運動的琉球人,稱為脫清人。這些人以福州、北京、天津為據點,要求清朝向日本就琉球問題交涉,史稱琉球案。但最終由於中日雙方的觀點不和而遭擱置。
1894年,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戰敗,琉球人的復國願望破滅。尚寅、尚順等人發起讓沖繩成為獨立自治的一個縣的運動,史稱公同會運動,但最終失敗。
1945年,沖繩島戰役爆發。在美軍猛烈攻擊和日軍頑強抵抗下,沖繩島平民死傷慘重。 另見:美國統治琉球時期
1945年,根據《波茨坦公告》,日本放棄了除日本四島以外的所有領土。琉球群島(包括現今沖繩縣和鹿兒島縣的奄美群島)被美國軍事佔領,並施行「信託統治」。代表同盟國的美國等48個國家(中華民國與蘇聯未參與)在1951年與日本簽定《舊金山和約》,日本同意美國擁有對琉球群島的行政、立法、司法等權。
當時由於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美國人對自由主義和民主主義的期待非常高。根據美國最初的計劃,琉球將在美國的主導下建立獨立國家。美國宣傳佔領琉球是「將少數民族從帝國主義的暴政下解放」。在美國的宣傳下,琉球人的獨立意識高漲。在保羅·卡拉威統治琉球期間,更是多次使用「琉球」這一稱呼,來刺激沖繩居民的民族主義,試圖推動與日本分離的主張。
此時的琉球獨立運動宣導者認同日琉同祖論,認為琉球民族是大和民族的分支,但由於歷史因素,琉球民族與大和民族有著相當多的不同之處。他們反對明治時代日本對琉球人的同化政策,希望在美國的信託統治之後成立獨立的琉球國。這些人把美軍稱為「解放軍」。
這個階段的琉球獨立運動,最初倡導者之一的永丘智太郎,習慣於「日琉同祖論」,並逐漸承認琉球民族是日本民族的旁支。但即使這樣,他仍舊主張從歷史角度,琉球應該以獨立的民族而發展。雖然明治時代琉球國滅亡以後,日本政府推行了同化政策,但二戰投降之後,「非日本人」思想復燃,希望依託美國重新建立獨立國家。1947年,宮古島的報社記者團與美國軍政要員對話時說:「琉球人希望在稱之為

琉球的國家中,受美國的保護而生活。」1948年,於與那國島舉行的縣長選舉中,三個立補候選人中的一人就是倡導琉球獨立而當時日本左翼的政黨,例如日本共產黨、日本社會黨等等,也都支持琉球的獨立。
另一方面,受到共產主義思想的影響,琉球群島誕生了奄美共產黨(奄美大島社會民主黨)、沖繩共產黨(後改名沖繩人民黨)等共產主義組織。奄美共產黨成立之初的目標是建立奄美人民共和國。當時正處於冷戰時期,這些組織都是在非法情況下成立的,也是美國所不能容忍的。
為了避免琉球的共產化,美國對輿論進行了嚴格的管制。另一方面,美軍強買甚至強制接收平民的集落和農田,以建立軍事基地。這使美軍在琉球人的印象中大打折扣。琉球人把美國的接收土地,稱為「槍劍和推土機式」的接收。琉球人曾一度抗議。 另見:沖繩返還
美國在1953年與1972年先後將奄美群島與沖繩群島的管理權移交日本。有一部分琉球人提出讓琉球群島回歸日本統治。1960年,沖繩縣祖國復歸協議會成立,這個協會主張琉球重新回到日本的

統治之下。而琉球人反對美國統治的情緒愈演愈烈。1965年,發生宮古農民騷動;1970年,發生胡差暴動。1971年又發生波上騷動和第二次胡差暴動。此時美國正陷入越南戰爭的泥潭之中。在總統林登·詹森的指示下,美國駐日大使賴世和首次提出了美國有將整個琉球群島歸還日本的考慮。
而不少日本和琉球的左翼團體反對美國將琉球群島交給日本。1971年11月10日,沖繩浦添發生沖繩總罷工警察殺害事件。同月14日,日本左翼團體也在東京澀谷舉行示威,支持琉球的運動,是為澀谷暴動事件。
在與日本佐藤榮作內閣的反復協商下,美國最終1972年5月15日將沖繩歸還日本。日本重新設置沖繩縣。1978年7月30日,沖繩縣道路通行方向由美國的右向改為日本的左向,史稱730,象徵日本全面重新接管沖繩縣和「法制統一」。
雖然美國將沖繩移交日本管理,但美軍在沖繩島依然擁有大量的軍事基地。1995年沖繩縣一名十二歲少女被美軍強奸,觸發反對美軍基地運動的時候等,琉球獨立論也再次被提出。

⑧ 信託公司的固有業務是指什麼

信託公司固有業務是指信託公司運用資本金的業務。信託公司資本金項下可以開展存放同版業、拆放同業、貸款、權租賃、投資等業務。投資業務限定為金融類公司股權投資、金融產品投資和自用固定資產投資。

信託公司的固有業務是與信託業務相對應的信託公司業務組成部分。固有資產狀況和流動性良好,符合監管要求,是開展各類信託業務的條件。



(8)美國信託運動擴展閱讀:

基本特徵

1、信託是以信任為基礎,受託人應具有良好的信譽。

2、信託成立的前提是委託人要將自有財產委託給受託人。

3、信託財產具有獨立性,信託依法成立後,信託財產即從委託人、受託人以及受益人的自有財產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運作的財產。

4、受託人為受益人的最大利益管理信託事務。

信託業務范疇含商事信託、民事信託、公益信託等領域。經央行批準的金融信託投資公司可以經營資金信託、動產信託、不動產信託和其他財產信託等四大類信託業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信託公司

⑨ 為什麼19世紀美國鄉鎮路上都是泥水

那個時候還沒有汽車,人們一般步行,或者騎馬、坐馬車,沒必要建立更好的道路,只要個泥土路就可以,所以一下雨,地面就變成了泥潭。馬蹄和馬車對泥土路的路面破壞也大,更容易形成泥潭。後來汽車普及的時候,美國還發生過一次「好路運動」,呼籲建設公路。
實際上,「好路運動」在汽車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早期「好路運動」的主力是自行車騎手,他們在1880年代起,就呼籲政府出來平整城市及鄉村的道路,讓自行車騎行更安全舒適。特別是有些去過歐洲的人,看到歐洲各國政府把道路維護得很好,於是也呼籲美國政府向歐洲學習。當時的美國處於鍍金時代(Gilded Age)的後期,資本主義飛速發展,壟斷各行各業的寡頭公司和商業信託不斷出現,商人們紛紛向錢看,政府腐朽不堪,上層社會充滿了貪婪,但許多關繫到平民百姓生活的事情,包括基礎設施的退步和環境污染等問題,卻遭到了忽視。於是,許多人也借著「好路運動」來表達著自己對上層社會那拜金主義的不滿,希望喚醒政府對平民生活的關注。在20世紀初,汽車司機們加入之後,「好路運動」達到了高潮,聲勢浩大。人們不僅要求重新平整城市和鄉村的道路,也要求在遼闊的西部荒原上鋪設像樣的、可供汽車行駛的道路。此時的美國,已經逐漸進入了進步時代(Progressive Era),商業壟斷被打破,環境污染得到了治理,平民的意見得到了重視。於是,在西部修路的話題得到了廣泛的關注。(節選自葉山的《路上的美國史》)

⑩ 美國如何保護歷史文化遺產

美國是一個歷史不太長的國家。如果從年7月4日宣布獨立算起,美國的建國史僅為240年。然而美國卻是世界公認的對歷史文化遺產極為重視,並對文化遺產保護得最為完善的國家之一。

民間參與,影響力大
美國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肇始於民眾自發的保護運動。以最早設在費城的美國聯邦政府樓即美國獨立宮為例,它是當年英國統治下的十三個殖民地宣布脫離英國,通過《獨立宣言》的地方。1816年賓夕法尼亞州政府已計劃拆除該建築,然後出售地皮。消息傳出後,大批市民聚集起來強烈反對政府的出售計劃,迫使費城市政府斥資7萬美元購買了這塊地皮,終於保留了這幢歷史建築和周圍的土地,才有了今天這處國家獨立歷史公園和世界文化遺產。美國第一位總統華盛頓的故居,也是在民間專門為保護這塊遺產地而組織的芒特·弗農婦女聯合會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募集到足夠的資金,在1856年購買到所有權,使得華盛頓總統的住宅、墳墓及土地得以保存下來,成為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設在波士頓的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策源地——舊南會堂的保護,是在當代居民組織「波士頓二十女人協會」的積極呼籲和籌措下,才在1877年用高昂的價格購買下舊南會堂產權,阻止了拆除,使這座美國獨立戰爭前期的歷史見證得以存留,並成為最早的美國歷史博物館之一。這些分散在各地的文化遺產保護民間團體在二戰後更為活躍,在1947年組成了全國史跡理事會,又於1949年組成全國史跡信託組織。這些社團組織在美國的文化遺產立法、國民文化遺產教育、資金籌措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於美國的文化遺產保護來自民眾的自覺意識並有民間社團的促動,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使得這項工作容易形成社會共識,有力保證了文保工作的開展。

機構健全,責權分明
美國的文化遺產保護機構也是在發展中逐步完善的。在國家層面上,首先表現在國家公園管理機構的建立。1872年在環保人士及旅遊業者的推動下,美國國會批准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最大的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這個佔地898317公頃、以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為主的公園,開啟了美國國家公園體系的先河。1916年成立了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這個隸屬於美國內政部的機構負責對全美國家公園的管理。在國家公園系統內,既有國家湖濱、國家河流、國家海濱、國家荒野與風景河流、國家景觀大道、國家休閑地等自然景觀,也包括國家歷史公園、國家戰場公園、國家軍事公園、國家紀念地、國家歷史街區等人文景觀,數量已達近400處,其面積從幾十平方米到數百萬公頃不等,約佔美國國土面積的4%。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還曾長期負責對國家公園之外的國有及私有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保護管理事務。
1966年成立的歷史遺產保護咨詢委員會是美國政府專門設立的旨在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有效利用歷史遺產資源的管理和咨詢部門,也隸屬於內政部管轄。它直接向美國總統和國會負責,提供有關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咨詢,審定國家歷史文化遺跡名錄、對遺產保護管理和立法提出改進意見,對影響遺產保護的開發項目和政策進行評估,指導各州及地方政府制定文化遺產保護法規,面向公眾開展文化遺產的宣傳工作等。
美國各州也設有歷史遺產保護辦公室,其職能是根據聯邦政府的要求,制定本州文化遺產保護預算及遺產保護方案,督促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地方市縣也設有負責文化遺產保護的歷史街區委員會,安排專人負責相關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這樣,從聯邦政府的歷史遺產保護咨詢委員會和國家公園管理局,到各個州的歷史遺產保護辦公室及各個市縣的文化遺產管理委員會,再到各地民間的文化遺產管理團體,形成了縱橫交錯、責權分明、相互配合的國家文化遺產保護系統。

法律完備,有規可循
美國聯邦政府注重用法律的手段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從最初的僅限於保護國有土地上的獨立戰爭紀念物、南北戰爭的戰場遺跡等政府所擁有的歷史文化遺產,到私人擁有的歷史文化遺產,都逐步列入了法律保護的范圍。
美國在1906年公布了《聯邦文物保護法》,該法規定,未經政府部門批准,任何人不得盜用、挖掘、破壞或銷毀政府擁有或掌管的任何歷史或史前的遺址、古跡或古物。該法律盡管也有缺憾,但對以後的文化遺產保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16年發布《國家公園系統組織法》,建立國家公園管理局,旨在「改善和規范作為國家公園、國家紀念地、國家保護區的聯邦土地的利用方法和手段」。它為美國重要的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發揮了深遠的影響和重要作用。
1935年,美國聯邦公布了《歷史遺址與古跡法》,規定保護對國家有重大歷史文化意義的古跡、建築和構建等文化遺產是一項基本國策,這些遺產包括那些屬個人私有的文化遺產。這使得文化遺產保護的范圍更為完整。
1949年頒布《國家歷史保護依託基金法》,據此建立國家歷史遺產保護基金會,由基金會整合政府和民間的文化遺產保護力量和資金來源,擬定重要的保護項目,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議,保證有效利用國家和民間的文化遺產保護基金。
1966年發布的《國家歷史遺產保護法》則標志著美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進入了新紀元。該法吸納了上述法律成果,提出國家負責認定並保護國土上的所有歷史文化遺產,建立國家歷史文化遺址的登錄制度,國家歷史文化標志地認定製度。這些文化遺產包括建築物、歷史街區、文物、遺址及相關構造物等,它們或與美國歷史上曾做出重大貢獻的事件有關,或與某些重要人物的生平有關,或體現一種類型、一個時代或一種施工方法的獨特品質和藝術價值,或曾產生或很可能產生史前的或歷史時期的重要信息。這些遺產入選的標準是根據其在美國歷史、建築、考古、工程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性,並具有表現地點、設計、背景環境、材料、工藝、感染力和關聯性等七個品質特性的完整性,時間超過50年。與此同時,提出建立國家各級歷史文化遺產管理機構,在內政部設立歷史遺產保護咨詢委員會,作為美國政府管理和咨詢歷史文化遺產相關事務的部門。在各州設立歷史遺產保護辦公室,負責所在州的遺產保護法令的制定及管理事務。
各州依據《國家歷史遺產保護法》制定的遺產保護法律往往提出更高的保護標准並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如馬里蘭州制定的《精明增長和鄰里保護法案》,以控制城市蔓延式發展,致力於保護歷史性社區、農場和開敞空間;賓夕法尼亞州制定了《歷史街區保護法》,督促地方政府劃定歷史街區並加以妥善保護。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家歷史遺產保護法》的指導下,與歷史遺產相關的城市規劃、住房、稅收、交通、環境保護等政府部門也制定了相應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條文。而其中包含有國家通過在法律框架下的經濟激勵政策,調動社會力量、解決文化遺產保護經費的內容。這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文化遺產保護資金來源這一關鍵問題。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美國政府的資金投入是十分有限的,保護資金主要來自民間,包括非營利組織、企業和私人捐助,以及遺產所有者的投入。國家主要通過遺產登錄制以確定文化遺產的資格,並採取稅收優惠、保護項目資助等方式,來激勵對文化遺產的保護。這些政策體現在聯邦、州、地方的歷史遺產保護、城市規劃、稅收等法律法規中,內容包括財產稅減免、地役權轉讓、開發權轉移、稅收抵扣等優惠條款。這就使得人們既從文化遺產保護中獲得了應有的尊重,也獲得了應有的經濟實惠和利益,激勵了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修復和開發利用。

自然人文兼顧,保護利用協調
美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把自然遺產與歷史遺產融合在一起,從一開始就樹立起建設供人游覽的生態公園的理念。如最早建立的黃石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公園,其中有茂密的森林,奔騰的河流,噴吐的火山,奔跑的野獸,但也保留了美國最早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聚居地。而為紀念1863年南北戰爭的關鍵之戰——葛底斯堡戰役而重建的葛底斯堡國家軍事公園,也建在當年的戰場遺址,成排的火炮和南北軍隊對峙的柵欄,分布在青草萋萋的開闊原野上,周圍的成片樹林與散落的尖頂房屋、紀念碑刻坐落有致地排列在荒野上,整個軍事公園綿延達十多公里。既保護了著名的軍事遺跡,也保留了一片優美怡人的田園風光。
美國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是為了更好地展示文化遺產的歷史價值、民俗風情、審美情趣和科技成就,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分享它們所蘊含的多彩絢麗的文化,因此,不管是費城的國家獨立歷史公園,還是波士頓的自由足跡;無論是弗吉尼亞的芒特·弗農華盛頓故居,還是德克薩斯州的聖安東尼奧歷史街區,保護這些文化遺產的目的都是為了利用,而絕不是單純為了保護。這種保護和利用相輔相成的協調理念在美國是顯而易見的。

閱讀全文

與美國信託運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航機電股票代碼 瀏覽:804
熱軋卷板期貨行情1910 瀏覽:902
期貨研投公眾號有哪些 瀏覽:298
神龍理財公司 瀏覽:286
外匯雙頭低 瀏覽:102
銀行理財投資者穿透 瀏覽:839
豐樹基金出錯嗎 瀏覽:981
來不及還貸款 瀏覽:949
民間貸款2436 瀏覽:394
5萬5日元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203
中國人民銀行5月15日人民幣 瀏覽:340
傻人買什麼股票強 瀏覽:817
2016年1月1日外匯牌價 瀏覽:724
外賣小哥理財月入五萬 瀏覽:65
模模搭融資 瀏覽:813
天原管道價格表 瀏覽:783
適合女生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640
基金募集期會提前結束嗎 瀏覽:557
益盟操盤手分時圖資金線指標公式 瀏覽:556
謝克對人民幣匯率多少 瀏覽: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