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理解投資的「七二法則」
目前,理財觀念在社會各界快速地興起,很多的白領階層把自己多餘的資金拿來投資,因為金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也是萬萬不能的。
正所謂是「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句話對於個人與家庭、企業甚至國家都十分適用。所謂理財,簡單說來就是以最低的成本籌集資金、以最低的風險取得最大的收益。
個人理財,最近幾年才剛剛進入大眾的視聽范圍之內。個人理財的逐漸流行主要是因為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居民收入也水漲船高地快速增長,個人資產大幅度增加。
經濟學指出收入與儲蓄之間的變動關系受到收入效應的影響。根據恩格爾原理(隨著家庭收入的增長,食物消費占整個消費的比例越來越低),居民收入(流量,指的是一段時間內所獲得的經濟報酬)與財富(存量,指的是累積的總量,如一個家庭所擁有的總資產)的增長必將帶來消費行為的改變。一般來說,這種影響就是收入的提高會使得人們在維持基本生活方面的消費比例降低,節余會相應增加,這些儲蓄的資金可以用來進行各種理財活動。
在理財活動中,首先要了解的一個概念是「現金流」。
比方說,小王要投資10萬元開一家便利店,成本價1萬元的商品賣的價格是1.2萬元。如果1萬元周轉一次的銷售收入是1.2萬元,盈利是2000元。來看這樣兩種情況:第一,如果每天可以周轉一次的話,小王每個月就可以獲得6萬元的利潤;第二,如果每10天才周轉一次的話,那麼一個月的利潤只有6000元。在前一種情況下,不考慮稅收與其他因素的話,一年之後小王的資產將會達到82萬元;而如果在後一種情況下,一年之後小王的資產僅有18.2萬元。
那麼,究竟什麼是現金流呢?其實,從上面小王開便利店的例子,就能直觀理解現金流了。如果一定要用比較嚴謹的語言來描述「現金流」的話,就是資產用「現金」來衡量時,資產價值隨時間變化的流量。
如果小王所投資的這10萬元是從銀行貸款的錢,那麼情況又會如何呢?這個時候的現金流不僅要考慮每個月所賺到的收入,還要考慮資本成本。所謂資本成本就是小王必須要償還銀行貸款利息,一般都是以利息率表示資本成本。這就是所謂資金的「時間價值」。
資金的「時間價值」意味著錢財離開原先的所有者轉移到使用者手中,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再從使用者轉回到所有者手裡必須要附加額外的錢,這個額外的資金即利息。
大家所熟知的投資基金的「七二法則」就是「時間價值」的應用原則之一。所謂「七二法則」就是說,不拿回利息,一直利滾利,本金增值一倍所需的時間。本金增長一倍所需時間(年)=72/年收益率。還是以小王來舉例,如果小王不投資,把10萬元錢存在銀行,年利率2%,每年利滾利,那麼要36年才可以增加一倍變成20萬元。但是,小王如果投資30萬元在一隻每年報酬率12%的投資基金上,約需6年時間會增值一倍,變成60萬元。
從博弈心理的角度去看待時間價值的話,就是資金擁有者小王是選擇現在就將這些資金消費掉,還是選擇將這些資金儲蓄起來進行投資並在未來獲得收益。簡單來說,時間價值就是一個消費者現在與未來之間的消費決策博弈心理。決定消費者兩種情況優劣的因素是市場利率。
市場利率變動機制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經濟學家們對於市場利率變動的原因是爭論不休。總的說來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市場利率完全是由市場來決定,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量是根據市場狀況而定的;另一種看法認為市場利率是由政府的貨幣當局所發行的貨幣量來決定。在前一種情況下,「時間價值」中現在與未來之間的博弈心理方式正是前文所提到的是人與「市場先生」進行博弈心理的一種形式。在後一種情況下,「時間價值」中現在與未來之間的博弈心理則是居民與政府之間的博弈心理。
?
B. 投資理財七十二法則指的是什麼
我只知道布林格的「AB法則盈利策略」APP圖表家裡的,你可以手機下載一個。望採納!
C. 猶太人是怎樣經商的 理財法則
法則一:為錢走四方
猶太人長期沒有國家,這使他們生來就是世界公民;猶太商人沒有固定的市場,這使他們生來就是世界商人。猶太商人聲東擊西、轉戰南北、廣為聯系,做成了一筆又一筆的**小小的貿易。只要和猶太人做生意,誰都是朋友。
為錢走四方是猶太人天生的特性。他們不僅自己天馬行空,四處奔游,販進賣出,而且還鼓勵別人這么做。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後,猶太人已不滿足於小打小鬧了。他們是四處行走,販布帛,賣珍珠,做四方的生意,賺取八方的錢財。
一個關於猶太人的經濟神話說:猶太人控制著社區的、家庭的,還有全世界的銀行、貨幣供應、經濟和商業。猶太人是真正的世界性的商人。
法則二:金錢是猶太人世俗的上帝
馬克思曾經為猶太人畫了一幅絕妙的肖像:「現在讓我們來觀察一下現實的世俗的猶太人……猶太人的世俗基礎是什麼呢實際需要。猶太人的世俗偶像是什麼呢做生意。他們的世俗上帝是什麼呢金錢。
因為金錢對猶太人而言,是比天國的精神上帝更為實在的世俗上帝。對注重現實生活的猶太人而言,對必須靠金錢生活的猶太人而言,是世俗上帝———金錢得以使他們的肉體生存,也只有在世俗上帝保證肉體生存之後,他們才能膜拜精神上帝,追求高貴的精神生活。
法則三:能賺錢的智慧才是真智慧
猶太人認為賺錢是天經地義、最自然不過的事,如果能賺到的錢不賺,那簡直就是對錢犯了罪,要遭上帝懲罰。猶太商人賺錢強調以智取勝。猶太人認為,金錢和智慧兩者中,智慧比金錢重要,因為智慧是能賺到錢的智慧,也就是說,能賺錢方為真智慧。這樣一來,金錢成了智慧的尺度,智慧只有化入金錢中,才是活的智慧,錢只有化入智慧之後,才是活的錢;活的錢和活的智慧難分。
法則四:瞄準女人
猶太經商法公理之一:「瞄準女人」。
猶太人行商4000年,總結出兩條不證自明的公理,其中第一條就是:瞄準女人。對於這一「公理」,猶太人毫不懷疑。猶太5000多年的歷史告訴人們:男人工作賺錢,女人使用男人所賺的錢,這樣維持正常的生活。所謂經商法,就是要席捲別人的錢。所以不論古今,或者何處何地如想賺錢,就必須攻擊女人,來奪取她們所持有的錢,這就是猶太人經商的公理,所以「瞄準女人」就成為猶太人經商法的格言。
法則五:瞄準嘴巴
猶太經商法公理之二是瞄準人們的嘴巴。
這是庸俗的凡人也可以做的生意。
按照猶太人的說法,所謂「嘴巴」生意,是同吃有關的生意。
小而言之,猶太人主張經營蔬菜店、魚店、酒店、雜貨店、米店、點心鋪及水果店等,因為做這些生意一定會賺錢。大而言之,猶太人主**飯店、酒吧、夜總會等。
法則六:78:22法則
在自然法則中,有一個78:22法則,在漫長的經商生涯中,猶太人發現這個自然法則與一些商業經營活動有著天然的內在聯系,這就是78:22法則。
首先,讓我們畫一個邊長為10cm的正方形,再做一個內切圓,然後計算一下它們的面積,你就會發現,一個面積為100的正方形,它的內切圓的面積是78.5,其餘面積為21.5。因而「78:22」是一個「規矩方圓」中不可逾越的法則,在人體中,水的比例為78%,其他物質佔22%。
猶太人把這條法則作為從事一切商業活動的基礎,作為一個總的指導原則。正是因為有了這條根本法則,所以猶太商人做起生意來,總是左右逢源,得心應手。
也許有人會問,你們在商業運作中,是如何運用這個78:22的法則,去贏得優勢的呢這個78:22法則,在猶太商人手裡,主要是一個用來把握全局的指導原則。
法則七:賺而不是攢
商人,是以經商賺錢為天職。立足於賺,說的就是商人的天職所在。
自大流散以來,作為其寄居城市的獨特生存狀態,猶太民族基本上保持了一個商人民族的身份。盡管他們一再被剝奪得兩手空空,但在任何一個社會,只要有那麼一段不很長的和平時期,猶太人就可以由商業活動,由同錢打交道而迅速崛起。這猶如沙漠中一棵曬乾的種子,只要一場小雨,就會馬上萌發而蓬蓬勃勃地生長起來。
立足於賺,是猶太商人不可動搖的信念。
財富是賺來的,而不是靠省吃儉用積攢起來的。
猶太商**都有白手起家的傳統,至今世界上著名的猶太富豪中,不少不過二三代人的歷史。但是,他們沒有靠攢小錢致富的傳統。
猶太人是一個酷愛智慧的民族,猶太商人也是非常善於以智取勝的商人,而用攢錢的方式積累財富的方式,他們認為不可取。
D. 買房沒有存款8個理財秘訣拿走不謝
每個月的錢都不夠花?與其月月感慨辛辛苦苦賺來的錢都去哪兒了,不如從現在開始學會理財,讓你的錢越滾越多。
一、收入「三分法」
每月收入到手後,別急著花,先把他們大致平分為3個部分,其中:
1、生活費佔1/3:即房租、水電、通訊、柴米油鹽等必要開銷,無論如何要保證這部分錢不被動用。
2、儲蓄佔1/3:存入銀行,沒有特殊開銷時盡量少動用。
3、活動資金佔1/3:剩下這部分可根據自己目前的生活目標,較為自由地使用,如用來旅行、購物、聚會等或投資。
二、「10%法則」強制儲蓄
確保每月收入的10%最後真正存了起來。例如每月3000元,那麼其中應該有300元成為儲蓄。如果手頭寬裕,可以將存款的比例提高,但別低於10%。
儲蓄的關鍵是要堅持每個月強迫自己不動這部分的錢。存儲的原則是:你應該長期備有能維持3-6個月基本生活的活期存款。
三、夢想儲蓄罐
為自己的「夢想」(想買的比較貴的東西)列出的未來一段時期內的儲蓄進程和目標,稱之為「夢想儲蓄罐」。
目的:1、延遲滿足感,讓每個「小夢想」的實現都有看得見的為之努力的痕跡,得到以後才會更加珍惜;
2、控制開支;
3、為了「夢想」,懂得取捨。
具體操作:1、將想要實現的「消費夢想」列出清單,包括所需金額、開始時間、計劃完成時間;
2、將每一筆省出來的錢,記錄在清單右側,並同時將這筆錢,轉入專門的賬戶里;
3、統計每一筆省出的資金,直到湊足所需金額,並記錄實際完成時間,與計劃完成時間作對比。
四、階梯式存錢法
目的:1、強制儲蓄,適用於月光族、剁手族等攢不下來錢的一族;
2、節流,通過這個方法可以在節省不必要的開支,攢起來;
3、積少成多,把零花錢舉起來,讓原本隨手溜掉的錢派上更大的用場。
具體操作:按照等差的方式,每周比上周多存一定數額的錢,如第1周存10元,第2周20元,第3周30元。。。依次類推,第52周存520元。這樣一年下來,即使起始金額只有10元,到年底總額竟然也達到了13780元。
五、學會記賬
記賬能讓你看到自己每月的錢花在了哪裡,分析必要支出和非必要支出,讓你的消費更「量入為出」。你需要記的有:
1、每月收入;
2、每月固定支出:房租、水電等;
3、每天的日常支出:可分為三餐、出行交通、購物、其他;
4、非日常支出:如外出旅行等。
以上幾項每月定期統計總收入和各部分支出比例和變化。
5、現有的房產、汽車等固定資產;現金、存款、支付寶等流動資產;股票、理財等投資資產;
6、現有的房貸、車貸等長期負債;信用卡欠款等短期負債。
以上幾項每月定期記錄和統計。
六、控制消費
耐用品、常用工具、電器等要長期使用的東西,寧可買質量和品牌好的,不要附加功能,基本款就可以,這種東西省錢才是浪費錢;
過節、促銷的日子關注一下各家電商,快消品可以趁做活動時一次多屯點;
每個月預估要用的錢,一次性取出現金保管,不要用沒了再取,這樣很容易不知不覺把錢用光;
不帶太多現金出門;
少喝或戒掉飲料、咖啡等,自己泡茶或自製飲料;
多自己做飯,少在外面就餐;
減少或不要團購、減少購買基本不用的超市大促銷產品;
不要跟風,不要嘗鮮;
無論如何,保證正常、有計劃的消費,不要壓抑自己省吃儉用。
不做月光族:八個秘訣教你變身理財小能手
七、合理投資
如果你現在還有些閑錢,選擇一些風險較低的投資理財項目,是不錯的增值保值方式:
1、國債:有國家信用擔保,收益率高於銀行存款,安全性高;
2、貨幣基金:安全性較高,收益率高於銀行存款,如余額寶等寶寶類理財產品,但余額寶收益率正在下滑,10月27日發布的余額寶七日年化收益率顯示,余額寶收益率再次不足3%,只有2.957%,萬份收益也僅0.79.
3、公司債券:風險較低,收益率高於存款和國債,靈活性好。但目前處於資產荒的狀態,公司債券收益率較低。
如9月29日,萬科公告其2015年公司債券發行規模為人民幣50億元,債券為5年期品種,最終票面利率為3.50%。萬科此次發行公司債利率水平接近於同期限國債利率水平。
4、銀行理財:固定收益類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一般高於存款和國債,安全性較高,但必須持有到期,適於一年期限投資,起點相對高,5萬、10萬、30萬都有;
6、黃金:歷來被當做保值增值的工具,但也具備一定的風險,流動性尚可,如果要投資,應該有風險意識、選擇合適的時機;
6、保險:保障性保險可以防範風險;理財型保險投資期限長,靈活性較差。
八、投資自己
對自己的培訓也是一種投資。拿一些富餘的錢用來學英文、會計、設計、編程等課程,或參加有用的線下活動、社交活動等,有助於技能成長、人脈積累,讓未來有更好的職業發展。
此外還要規劃未來。對自己今後3至5年間的發展有一個預計和規劃,比如1年後結婚買房,2年後買車,3年後開始養小孩等等;據此列出可能的重大支出,如房貸、車貸、小孩教育經費、自己和父母的保險費用等。
之後,定期檢查你離這些節點目標有多遠,從中判斷你近期需要多少錢、可以承受多少風險。比如接近買房的階段,你就要降低投資風險性,減少支出。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1-06,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E. 家庭理財不可不知的數字 七二法則雙十定律
家庭理財的方法有很多種
比如:銀行儲蓄:特點是安全,但是收益很低。
基金:特點是起伏不定,需要定期管理。
股票:特點是需要密切關注,但風險大。
期貨,黃金:特點是門檻高,但風險特大。
但近幾年出現一種新興的,比較熱門的理財方式:就是投資擔保公司。擔保公司理財的特點是收益穩定,無需關注,年收益率一般在:14.4%——18%。投資擔保公司通常是指個人或企業在向銀行貸款的時候,銀行為了降低風險,需要貸款人找到第三方也就是擔保公司為其做信用擔保,擔保公司收取相應的擔保費,承擔擔保責任。民間投資擔保公司是指個人將資金借貸給經過擔保公司嚴格考察、審核過的以房產、汽車或其他資產作為中介,對借款人,資金使用及回收情況進行全程監控並提供擔保,使投資人獲得安全、穩定、致富收益。
F. 新手如何入門基金
一、新手購買基金的買入策略
簡單來講,基金的買入可以是一次性買入,也可以是基金定投,個人認為前者主要適合基金業績穩定,穩步上漲,或者是行情較好的情況下,這時候可以一次性在較低點買入,獲取較高收益;而後者則主要適合波動較高的基金,或者是無法把握行情的時候,因為大多數人很難判斷行情的高低點,所以採用定投的方法可以避免買在高點的尷尬,在高點買入較少份額,在低點買入較低份額,從而實現成本攤低。
二、購買基金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1、買新不買舊
對於好多基金新手而言,總喜歡購買新基金,認為新基金費率相對較低,可以降低成本,並且新基金具有發展潛力,當時我也是這么認為的,所以購買了一些新的基金,一年多來雖不說賠,但也沒賺。新基金沒有過往業績作參考,無法判斷基金走勢,也無法獲取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並且多數新基金由新的基金經理掌控,對於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無從判斷,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也沒有經過市場的檢驗。
2、買低不買高
買低不買高可以說是大多數基金新人都會走進的誤區,往往認為基金凈值低,買入成本低,並且基金凈值已經很低了,不會再繼續走低了,大有可能觸底反彈,獲取較大收益,殊不知多少人去抄底,卻抄在了半山腰!而對於基金凈值高的基金,大多數新手都會被高凈值所嚇倒,基金凈值高也是基金業績持續走好的一種表現!
3、買短不買長
很多人買基金給買股票一樣,以買股票的方式買基金,殊不知基金通常需要長期持有才會見收益,當然碰到特殊情況也要學會止損。當然,大多數情況而言,還是長線持有,買基金頻繁進行短線操作,這樣不僅浪費交易手續費,沒准還會錯失大把大漲的行情。
三、基金的初步選擇方法
1、主題選「基」法
顧名思義,就是根據基金主題的劃分,在自己看好的主題中選出自己想要投資的基金主題,如銀行、證券、保險、食品飲料、煤炭、鋼鐵、新能源汽車等,當然這些主題不用我們自己去整理與總結,已經有專業的基金銷售平台為我們做好了分類整理,我們只需要點進去選擇基金就好了。
2、根據基金類型選「基」
我們都知道,根據基金投資的對象不同,可以將基金分為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貨幣型等這么幾個大類,每種基金類型對應的風險程度也不同,如股票型基金,六成以上投資的都是股票,所以其風險也是最大的,適合激進型投資人投資,所以,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選擇自己想要投資的基金類型。
3、根據指數選「基」
眾所周知,我國內地證券交易所主要是深證和上證,股票指數是判斷市場走勢的重要工具。
我國內地股票指數主要有上證指數、深證指數、滬深300指數、中小板指、上證50指數、中證500指數、創業板指等,所以我們也可以根據這些指數選擇基金,如上證50指數基金、上證綜指指數基金、創業板指數基金等,一般來講指數基金與指數的變化趨勢是比較貼合的,當前總體上來看,我國股票指數水平還相對較低,發展前景很大,所以買這些指數基金,耐心等待,長期持有,收益還是可期的。
四、基金進一步刪選策略
經過了基金的初選,我們大致可以確定要買哪種主題、哪種類型以及追蹤哪種指數的基金了,然後我們就要進行細致的確定購買哪只基金了,如何從眾多基金中選出一隻好的基金?
一是要選基金公司,盡可能的選擇大型基金公司,業績好的基金公司,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這些信息可以從專業的基金銷售網站上查詢;
二是要選擇好的基金經理,基金經理是基金的掌舵人,基金經理的能力直接影響基金業績,選擇基金經理很重要,要看基金經理的專業能力,從業經驗,要看基金經理掌管基金的過往業績等;
三是要看基金的歷史業績,特別是近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兩年的業績,從基金的歷史業績中大致可以判斷出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投資能力,從而對基金的未來成長有較好的把握,盡量選擇歷史業績在同類基金中排名靠前1/4的基金,選擇好基金以後就可以投資了。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選好基金之後,還要看看這只基金是否適合自己,基金的投資目標、投資對象、風險水平是否與自己的目標相符。在基金投資上,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的,新手投資者需謹記。新手購買基金的方法就介紹到這里,建議投資者在挑選基金產品時不要一味地追逐短期業績排名,要將基金作為長期投資工具,選擇長期業績表現優異的基金以理性的心態進行投資。
【(6)理財七二法則擴展閱讀】
基金的分類:
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3)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
參考資料:
基金-網路:基金-網路
G. 72定律是什麼意思
72定律是一種金融法則,即投資理財規律,或叫72法則。
指,以1%的復利計息,72年後(版72是約數),權本金翻倍。此規律稱為72法則。
由此,可以得出理財公式,指不拿回利息利滾利存款,本金增值一倍所需要的時間等於72除以年收益率。
本金增長一倍需要用的時間(年)=72/平均年收益率
比如,如果在銀行存10萬元,年利率是2%,每年利滾利,多少年能變20萬元?答案是36年。
這個公式好用的地方在於它能以一推十,例如:利用5%年報酬率的投資工具,經過14.4年(72÷5)本金就變成一倍;利用12%的投資工具,則要六年左右(72÷12),才能讓一塊錢變成二塊錢。因此,今天如果你手中有100萬元,運用了報酬率15%的投資工具,你可以很快便知道,經過約4.8年,你的100萬元就會變成200萬元。雖然利用72法則不像查表計算那麼精確,但也已經十分接近了,因此當你手中少了一份復利表時,記住簡單的72法則,或許能夠幫你不少的忙。72法則同樣還可以用來算貶值速度,例如通貨膨脹率是3%,那麼72÷3=24,24年後你現在的一元錢就只能買五毛錢的東西了。
H. 理財中的72法則是什麼
72法則是72除以每年年利率是投資資金的增長年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