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千分相送!!誰能介紹一下順義這兩年的城市基礎建設情況及融資模式。
順義新城區域價值需要重新評估和認識,順義新城的未來發展前景不容小覷,而現在,順義新城如火如荼的建設已經讓我們看到了美好未來的雛形。
「順義真是大變樣了,我敢說這將是北京未來最有潛力的發展區域。」類似的話,記者最近從不同的人身上聽到了相同的聲音。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他們有的剛觀看了「好運北京」順義皮劃艇項目比賽,有的則是在順義馬坡剛參觀了朋友新買的別墅。
的確,當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北京市「十一五」時期重點新城發展實施規劃等諸多政府文件將「順義新城」的發展提上日程時,順義新區的面貌就註定要煥然一新。再加上2008年奧運會水上項目將在順義舉行、臨空經濟帶的強力推動,順義新城已經依靠新的規劃和奧運經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一切始於完美規劃
順義新城目前的建設究竟已經怎樣,是否能承擔那麼多的溢美之詞呢?畢竟,從規劃方案來看,順義新城寄託了太多人的希望。
根據最初的規劃,順義新城南與老城區北部(原順義縣城)相連,規劃范圍為南起減河,北至兵營――馬坡白馬路向北2100米,東至西濱河路、潮白河,西至京承鐵路,規劃總用地面積12平方公里,兩個奧運比賽場館將成為新城重要組成部分,區委、區政府等機關將北移至新城辦公,從而使得順義新城成為北京東部發展帶的重要中心。
根據《北京市「十一五」時期重點新城發展實施規劃》,順義新城將確立「一港、二河、三區、四鎮」的順義城市空間結構。一港指首都機場及臨空經濟核心區;二河指潮白河旅遊休閑度假區和溫榆河綠色生態走廊;三區指順義中心區(原衛星城三個組團,包括仁和鎮、馬坡鎮和牛欄山鎮)、空港區、河東新區;四鎮(楊鎮、高麗營、李遂、趙全營)組成,到2010年,順義新城人口規模約5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規模60平方公里。
同時,順義新城的功能定位也已經非常明確,「是北京重點發展的新城之一,是面向國際的首都樞紐空港,帶動區域發展的臨空產業中心和先進製造業基地,將打造為現代國際空港,區域產業引擎和綠色宜居新城。」
順義區規劃部門負責人表示,根據規劃,「十一五」時期,順義新城建設將圍繞重點解決「業強城弱」——即城市建設、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不高、住宅和社區建設滯後、新城組團相對分散整體聚集力不強等問題,做優、做強臨空產業和現代製造業,加快現代產業綜合發展,提高新城經濟發展綜合實力;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和城鎮建設,提升新城主要功能區及城鎮的綜合服務功能,優化發展環境,提升新城品質;加強環境保護及綜合生態建設,提高新城人居環境質量。
而現在,我們顯然已經看到了發展的雛形。
基礎建設帶出別樣精彩
為了更好地服務奧運會,以及配合北京新的城市發展規劃,在各大區縣中,順義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可謂罕見。2008年之前,順義將完成六大重點工程,總投資達到300億元。這六大重點工程包括——首都機場東擴工程、2008年奧運場館及配套工程、京承和京平高速公路建設工程、北京城郊輕軌順義段工程、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及相關配套工程以及潮白河森林公園基礎建設工程。
目前,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的場館建設已基本完工。碧綠的湖水、別致的主看台、潔凈的鵝卵石、周邊鬱郁蔥蔥的樹木……2008年奧運會期間,將產生32枚金牌的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已經清晰地展現在人們眼前。 總面積1.62平方公里的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按照「自然、綠色、親水」的特色,場館綠化率達到82%以上。
潮白河綜合整治也已經基本完成,改造後的潮白河森林公園,以潮白河順義段為中軸線,南北長38公里。整個公園佔地面積6.3萬畝,林地4.6萬畝,水面有1.7萬畝,形成了一個天然氧吧。從4月末開放以來,其以優美的自然景觀吸引了眾多遊客。
此外,大量圍繞順義新城建設的基礎工程也己基本竣工。比如,連接北京市區和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的白馬路已經通車,形成了一條西起京承快速路東至順密路的20公里奧運大道。目前從馬坡到北四環,原來需要一個小時的路程被縮短到了30分鍾,極大提高了行車效率。奧運場館周邊的潮白河左右堤路、辛樊路、順安路改擴建工程及供水、污水、電力、信息管道等工程,正在按計劃施工。「濱水、生態、國際、活力、宜居」的城市魅力日益彰顯。
據介紹,為了營造奧運場館良好的生態環境,到今年底,順義綠化覆蓋率將達到48%。在服務奧運的建設規劃中:天然氣將由六環向東到達奧運場館;馬坡和水上公園南側將建110千伏變電站。今年將建設從六環路到首都機場的李天高速和從京通快速路的定福庄站直達機場北門,繞經五、六環的新迎賓大道。同時京密路、順安路、潮白河左右濱河路等公路也將進行改造,首都機場輕軌也將啟動建設。
經濟發展如火如荼
籌辦奧運的輻射、聚合效應,為順義區經濟全面發展起到了助推劑的作用:投資270億元的首都機場擴建工程年底將投入試運營,中國民航六大集團4家總部先後入駐;投資120億元的現代汽車二廠、投資64億元的首鋼冷軋、投資84億元的新國展中心等一大批國家、市重點項目落戶順義;吸引體育休閑、餐飲、商業等行業間接投資42億元。
由於奧運項目的拉動,幾年來已經累計1000億元經營性固定資產投向順義,為區域持續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據統計,順義取得奧運水上項目承辦權後的幾年間,奧運因素的帶動使得地區生產總值年均遞增23.2%,財政總收入年均遞增40.7%,地方財政收入年均遞增37.2%。同時,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簽約北京奧組委「奧運會贊助商」;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北京2008奧運會合作夥伴;空港物流的普洛斯公司負責奧運期間各類奧運物資的存儲、周轉、加工和配送;幾家順義區的建築公司參與了21個奧運相關項目建設,合同總金額10.3億元;怡生園、金潮玉瑪、金寶花園、順義賓館、鄉村樂園被確定為奧運官方接待酒店,順義區域內企業在全國乃至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和受知度明顯提升。
特別是順義區委、區政府緊抓奧運機遇,促進項目引進。近年來,「超億元項目比例高」成為順義區招商引資的最大特點。2004年至2006年全區累計引進項目1427個,協議投資額664億元,區外生產要素加速向順義集聚,累計完成出口交貨額705.9億元。順義區已初步形成了電子通訊、汽車製造、文化創意、食品飲料、物流會展、航空運輸等多點支撐格局。
首都機場東擴工程帶動了一批新企業的入駐,國航客運公司、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南方航空公司、漢莎飛機維修公司等一批重要的航空企業紛紛落戶順義。全區航空以及相關企業總數達到158家,有力促進了臨空經濟主導產業鏈的延伸和拓展,航空企業成為拉動全區稅收增長的重要力量。
依託新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會展、廣告、創意產業得到帶動,今年入駐的中國煤炭城市發展聯合促進會煤城會議中心項目和入駐後沙峪鎮的華夏文化產業園項目成為新的亮點。
機場東擴以及奧運會水上項目促進了新城建設,現代服務業成為全區新的投資熱點。僅今年啤酒節期間,包括商務辦公、物流會展等在內的現代服務業項目簽約總投資額就高達90億元。民生銀行作為首個股份制商業銀行總部入駐馬坡,作為總部在北京東北部結算中心的交通銀行順義支行正式開業,金融服務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同時,商業、房地產、旅遊等傳統服務業,也注入了新活力。
高端居住逐漸成型
在順義新城的建設中,變化最大的要屬順義新城馬坡組團。
馬坡組團東依潮白河畔,毗鄰2008年奧運會水上項目場館、3660公頃國家級森林公園、潮白河水上運動公園,以及兩大市政公園、兩大果樹公園。西側為規劃中的城鐵S6號線、順義國際學校、北京首批示範學校牛欄山一中,東南側為鄉村高爾夫、國際高爾夫球場,距首都機場僅15 公里,從京承高速、京順路、機場高速、奧運大道等城市快行線均可到達,交通便利。特別是由於水上奧林匹克公園的落戶,使得世人的目光吸引到了順義新城馬坡組團這片希望之地,也使得順義區域的別墅開發正在悄然發生著改變,順義新城馬坡組團的高端居住逐漸成型。
在此前,傳統別墅區域一直以溫榆河沿線為主,但經過多年的開發,可開發用地所剩無幾。而馬坡組團的出現,其在環境、交通、規劃方面的優勢,使得順義別墅區域正逐漸形成由溫榆河畔向潮白河畔轉移的局面。尤其是包括納帕·爾灣、龍湖·香醍漫步、富力灣、水色時光·美麗香舍等項目集中在潮白河畔入市,形成了區域別墅供應新趨勢。
比如納帕·爾灣,這個曾創造北京別墅市場奇跡的納帕溪谷的姊妹作,是一個綠化面積占總面積超過三分之一,以中國傳統四合理念整合組織北美風格的獨棟項目。在潮白河國家森林公園的坡地上,1800棵高大苗木圍繞370幢南加州風格精緻獨棟別墅,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精良的開發建設理念,成為目前順義馬坡區域最受關注的產品。特別是納帕·爾灣推出的「圍合概念」,創造性地繼承了中國傳統建築的優勢,在規劃布局上,採用4棟獨立美式別墅自然圍合,形成別墅圍成的四合院,這樣便形成:每戶除了擁有私家庭院、半公開庭院,同時通過4戶之間的圍合也造就出了公共的戶外元素。和以往組團式別墅不同,「納帕·爾灣」的四戶圍合相對更為封閉,就如同將「U」形布局的頂端收攏,並留出適宜的出入口。這樣一來,人們在相對封閉圍合的公共環境中,能夠找到一種久違的鄰里氣氛。
而9月9日,龍湖地產在京的第二個項目香醍漫步的開盤,則宣告馬坡區域的高端住宅市場基本成型。龍湖·香醍漫步,總規劃建築面積約90萬平方米, 以地中海建築風格,以獨棟、洋房的建築規劃,營造城市舒緩的托斯卡納田園小鎮生活。在開盤的第一天,龍湖·香醍漫步一期推出的104套別墅就全部售罄。
據中大恆基不動產營銷市場研究中心數據顯示,目前順義新城馬坡組團共有4個別墅項目,全部為獨棟別墅,戶型面積在245-670平方米之間,套總價在430萬-700萬元/棟之間, 已經形成了北京又一高端居住的新區域。市場專家普遍認為,由於2008年奧運會的水上運動項目選址在該區域,為區域的發展帶來了利好,馬坡、潮白河的知名度將在全球范圍內以較短的時間得到快速提高,還會為區域增建大量市政、交通配套,預計這里將是未來幾年別墅市場競爭最激烈的地區,也將成為未來高端居住區域的重要選擇。
⑵ 跨境融資的方式有哪些
任何企業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都需要有適量的資金,而通過各種途徑和相應手專段取得這屬些資金的過程稱之為融資。並購融資方式根據資金來源渠道可分為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但應用較多的融資方式是從外部開辟資金來源,通過與其他投資人聯合投資,或以股權、債權、混合融資等方式籌集資金。一般來說,企業並購的融資渠道可以分為債務性融資、權益性融資、混合性融資。債務融資是指企業按約定代價和用途取得且需按期還本付息的一種融資方式。債務融資往往通過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民間資本等渠道,採用申請貸款、發行債券、利用商業信用、租賃等方式籌措資金,企業債務融資主要包括三種方式:貸款融資、債券融資、租賃融資。權益性融資指的是企業通過直接吸收投資或發行股票或利用權益資本融資籌集資金。權益資本是投資者投入企業的資金。企業並購中最常用的權益融資方式包括吸收直接投資、權益資本融資,發行股票融資。混合性融資並購指的是企業通過發行混合性融資工具籌集資金而進行的並購。常見的混合性融資工具主要有可轉換債券和認股權證。
⑶ 濱崎步everywhere nowhere
無處不在
the freedom we have
the choices we make
the sacrifices we pay
make life so complicated
分辨的眼睛
捉住的手
踏出的腳步
該依賴誰
到處充滿了太多的東西
情報一片混亂
究竟什麼是真的
什麼又是假的
我們是自由的
只不過自由得太過
無論去到哪裡都走過了頭
反而哪裡都去不了
逝去的今天
未知的明天
懷抱的過去
該與誰分享
太過便利的物質
變得不便的心靈
是否人類總有一天
終究也會被符號化
我們是自由的
只不過自由得太過
無論去到哪裡都走過了頭
反而哪裡都去不了
愛情不是虛幻的
夢想一定能實現
希望的光芒將照耀
只要我們願意相信
天空雖然有些遠
何不去尋找彩虹的盡頭
去尋找那一片
從來不曾有人看過的風景
我們是自由的
只不過自由得太過
無論去到哪裡都走過了頭
反而哪裡都去不了
everywhere nowhere
the freedom we have
the choices we make
the sacrifices we pay
make life so complicated
見(み)分(わ)ける目(め)を
mi wa keru me o
摑(つ か)まる腕(うで)を
tsuka maru u de o
踏(ふ)み出(だ)す足(あし)を
fu mi da su a shio
誰(だれ)に委(ゆだ)ねて
dare ni yuda nete
物(もの)は溢(あふ)れてくばかり
mono wa a fu retekubakari
情報(じょうほう)は混亂(こんらん)する
jyo u hou wa kon ran suru
一體(いったい)何(なに)がホントで
ii tai nani gahon tode
何(なに)がウソなんだろう
nani gau sonan darou
仆達(ぼくたち)はそう自由(じゆう)で
bokutachiwasou jyu u de
ただ余(あま)りに自由(じゆう)過(す)ぎて
tada a ma rini jyu u su gite
何処(どこ)へだって行(い)け過(す)ぎて
doko hedaa te i ke su gite
何処(どこ)へも行(い)けずに
doko hemo i kezuni
過(す)ぎゆく今日(きょう)を
su giyuku kyo u o
まだ見(み)ぬ明日(あす)を
mada mi nu a su o
抱(かか)える過去(かこ)を
kaka e ru kako o
誰(だれ)と分(わ)け合(あ)う
dare to wa ke a u
便利(べんり)すぎる物(もの)達(たち)と
ben ri sugiru mono tachito
不便(ふべん)になってく心(こころ)
fuben ninaa teku kokoro
人間(ヒト)もやがていつ の日(ひ)か
hito moyagatei tsuno hi ka
記號(きごう)化(か)するのかな
kigou ka surunokana
仆達(ぼくたち)はそう自由(じゆう)で
bokutachiwasou jiyuu de
ただ余(あま)りに自由(じゆう)過(す)ぎて
tada a ma rini jiyuu su gite
何処(どこ)へだって行(い)け過(す)ぎて
doko hedaa te i ke su gite
何処(どこ)へも行(い)けずに
doko hemo i kezuni
愛(あい)は幻(まぼろし)じゃないこと
a i wa maboroshijya nai koto
夢(ゆめ)はきっと葉(かな)うこと
yume wakii to kana u koto
希望(きぼう)の光(ひかり)は差(さ)すこと
kibou no hikari wa sa sukoto
そう仆達(ぼくたち)が信(しん)じるなら
sou bokutachiga shin jirunara
空(そら)は少(すこ)し遠(とお)いけど
sora wa suko shi too i kedo
虹(にじ)の終(お)わり探(さが)し に行(ゆ)こう
niji no o wari saga shini yu kou
誰(だれ)も見(み)たことのない
dare mo mi takotononai
景色(けし き)を探(さが)し に
keshiki o saga shini
仆達(ぼくたち)はそう自由(じゆう)で
bokutachiwasou jiyuu de
ただ余(あま)りに自由(じゆう)過(す)ぎて
tada a ma rini jiyuu su gite
何処(どこ)へだって行(い)け過(す)ぎて
doko hedaa te i ke su gite
何処(どこ)へも行(い)けずにいた
goko hemo i kezunii ta
⑷ 嘉裕第六洲悠泊嶼周邊環境怎麼樣生活便利嗎
城市:成都
樓盤名稱:成都嘉裕第六洲悠泊嶼
別名:嘉裕第六洲國際社區 嘉裕第六洲東區
公交線路:759路:金馬湖大橋西站,羊馬鎮路口站
都江堰12路:金雞村站
溫江103路:金馬湖大橋西站
其他交通方式:行駛至成都第二繞城高速崇陽大道出口,出後沿崇陽大道向溫江方向行駛,直行3000米即到項目。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95020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2.6%,共0棟樓,停車位車位數:1786x09x09x09
周邊配套:配套設施:醫院: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崇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教育:六洲書院、溫江中學、成都七中
商業:1.7萬㎡鉑金會所、金逸影城、+U便利社區超市
銀行:農業銀行"x09x09x09x09x09x09x09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⑸ 聯合國通過的有關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的公約有哪些
截止2019年5月有四個。
1、《禁止非法販運麻醉葯和精神葯物公約》
本公約於1988年12月19日在奧地利維也納聯合國通過《禁止非法販運麻醉葯品和精神葯物公約》會議的第六次全會上通過,1990年11月1日生效,也稱《維也納公約》。中國於1988年12月20日簽署。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於1989年9月4日批准了該公約。
該公約不僅是國際社會也是聯合國制定的第一個懲治跨國洗錢犯罪的國際性法律規範文件,其主要內容有:明確規定毒品洗錢犯罪的概念;明確規定了打擊毒品洗錢犯罪的刑法手段和締約國承擔的強制性義務;初步規范了偵查、識別毒品洗錢犯罪案件的國際合作機制等。
2、禁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
《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於1999年12月9日在第54屆聯合國大會獲得通過,並於2002年4月10日生效。公約旨在斷絕恐怖主義的資金來源,是國際社會共同打擊恐怖主義犯罪的一項重要舉措。
《公約》由28條正文和1個附件組成。《公約》規定了「資助恐怖主義罪」的定義,並要求締約國採取相應的立法、司法、執法及金融監管措施,對資恐罪予以預防、打擊;規定了締約國對資恐罪行使管轄權的法律依據;規定了締約國應當就懲治資恐罪開展引渡和刑事司法協助方面的國際合作;規定了締約國發生爭議時的解決途徑;規定了《公約》的批准、生效和退約程序。
3、《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
第55屆聯大2000年11月15日通過了《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 (U.N. Convention Against Transnational Organized Crime) 。該公約是1998年在聯合國的主持下開始起草的。公約需在得到40個國家的批准後生效。
2000年12月12日至15日,該公約高級別政治簽署會議在羅馬舉行,118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該公約。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王光亞代表中國簽署了該公約。 2003年9月23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錶王光亞向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交存了中國加入該公約的批准書。
4、《聯合國反腐敗公約》
《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於2005年12月14日正式生效。這是聯合國歷史上通過的第一個用於指導國際反腐敗斗爭的法律文件,對預防腐敗、界定腐敗犯罪、反腐敗國際合作、非法資產追繳等問題進行了法律上的規范,對各國加強國內的反腐行動、提高反腐成效、促進反腐國際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5)u便利融資擴展閱讀
《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宗旨:
一 、促進和加強各項措施,以便更加高效而有力地預防和打擊腐敗;
二 、促進、便利和支持預防和打擊腐敗方面的國際合作和技術援助,包括在資產追回方面;
三、 提倡廉正、問責制和對公共事務和公共財產的妥善管理。
范圍:
一、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應當根據其規定適用於對腐敗的預防、偵查和起訴以及根據本公約確立的犯罪的所得的凍結、扣押、沒收和返還。
二、為執行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的目的,除非另有規定,本公約中所列犯罪不一定非要對國家財產造成損害或者侵害。
⑹ 國際融資法
http://blog.sina.com.cn/u/1233721385
融資即資金融通,是指在現代信用貨幣制度下資金的借貸和籌集活動,它包括存放款、商業借貸、金融信託、有價證券的發行與轉讓、外匯交易等等。對於商業銀行來說,解決好資金融通問題,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在商業銀行所開展的國際業務中,國際融資業務構成了其中的主要內容;恰恰也是在迅速發展的國際融資領域,產生了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的法律問題。
一、 國際融資的發展
可以說,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國際融資開始於二戰以後,隨著戰後各國經濟的恢復和增長,國際經貿往來迅速發展,國際資金融通規模也隨之日益擴大。在日趨全球一體化的現代經濟中,各國間資金的流通也更加國際化、自由化。作為不同國籍經濟主體之間的融資活動,國際融資有其自身的特點,例如當事人應按照國際融資法、習慣法、國際慣例和慣行做法進行融資活動;國際融資要受到國內配套資金和本國外匯收支的制約等。較常見的國際融資方式有國際商業貸款、國際項目融資、出口信貸、證券發行、國際金融信託、金融期貨等。
80年代中後期以來,國際融資更是產生了質的變化,呈現出全新的特點:
首先,隨著技術手段的長足發展以及各國紛紛實行資本自由化,世界各國和地區的金融市場已經結為一體、同步運作。融資活動以電子速度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進行。金融市場一體化使得各國在經濟上更加相互依賴,一國金融發生變化往往會影響其他國家,甚至波及全球金融市場。
其次,近年來國際金融創新發展極快,新的金融產品日出不窮,全球資本市場金融擴展超越經濟增長的趨勢日漸明顯,結果金融資產總量及其增長率與實際生產總量及其增長率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有相當巨額的資金在金融市場上追逐投機利益,造成金融風險的加大。
第三,國際融資日趨證券化和多樣化,傳統的銀行貸款在國際資本市場籌資總額中所佔的比例下降,以國際股票和債券發行為主的證券化籌資作用不斷加強,各種新的融資工具應運而生。
第四,國際融資本質上是資本的無形交易,比實物交易具有更大的風險。最近,隨著網路技術和金融電子化的發展,這種擬制無形交易的高風險性更是日益凸現。進入9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領域動盪不寧,危機發生頻率之高、後果之嚴重,都是前所未有的。92年,英鎊受游資沖擊後被迫大幅貶值,退出了歐洲匯率機制。94年墨西哥爆發嚴重的金融危機;97年初,阿爾巴尼亞也陷入了金融危機;97年下半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更是震動世界,隨後韓國、日本也被不同程度地捲入了這場危機。除了這些國家、地區性的金融危機以外,商業銀行在國際業務中遭遇重大風險的新聞也是接連不斷:95年,尼克·里森投機金融衍生交易失敗造成英國巴林銀行破產;同年,日本大和銀行也爆發了類似事件,損失數十億美元;93年,我國也發生了某銀行分支機構被騙開100億美元的不可撤銷的信用證的惡性事件。
以上說明,當今國際資金融通全球一體、規模巨大、方式多樣、風險較高,這就要求各國通過法律對國際融資進行相互協調的、有效充分的監督規制;也要求各商業銀行在開展國際融資業務時遵守相關的法律、習慣、慣例和慣行做法,提高法律意識,加強自律管理,以便更安全高效地發揮國際融資的作用。
二、 國際融資法的特點
國際融資法就是調整國際上各經濟主體之間的資金融通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從內容和性質上看,國際融資法應該屬於民商法的一個分支,但它又具有顯著不同於傳統民商法的特點,因此不少人主張應該把國際融資法看作是一個正在形成和發展中的獨立法律部門。必須指出的是,國際融資法之所以具有不同於其他法律部門的特點,是由其調整對象——國際融資關系的特性所決定的。
一般認為,國際融資法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主體的廣泛性
國際融資法的主體范圍非常廣泛,國家、國際經濟組織、法人、非法人團體以及自然人都可以參與融資活動,成為融資法律關系的當事人,享有一定的權利並承擔一定的義務。
(二)調整對象的多樣性
融資法的調整對象是由於融資關系主體之間進行資金融通活動而發生的各種關系。由於融資關系的主體非常廣泛,融資法的調整對象也就顯現出復雜多樣的特點。既有國家與國家之間發生的融資關系,如政府貸款;也有國家與國際經濟組織之間發生的融資關系,如世界銀行的貸款。既有法人與法人之間發生的融資關系,如國際商業貸款;也有法人與自然人之間發生的融資關系,如外匯存放款。國際融資活動可以發生在各種主體之間,也不受國界的限制,因而融資關系是相當多樣化的。
此外,隨著金融創新的迅猛發展,融資方式也日益多樣化,不斷推陳出新。每一種新的融資方式的出現,往往就意味著形成了一類新的融資關系,也就相應地需要有一類法律規范來調整。現實中,融資關系日愈復雜多樣,新的金融工具不斷推出,使現有的融資法律制度經常落後於金融實踐的需要。
(三)淵源的復雜性
國際融資法具有復雜的法律淵源,這是國際融資法本身最為顯著的一個特點。所謂法律淵源,0一般是指法律規范的存在和表現形式,常見的有制定法、判例法、習慣和法理等等。國際融資法的淵源可以分為法律、習慣、慣例及慣行做法三個層次,包括國際法和國內法兩個方面。
1、調整國際融資關系的法律:
目前國際上尚沒有專門調整國際融資關系的統一制定法,但是各國關於建立國際金融組織的國際條約和協議中往往含有調整國際融資關系的法律規范,這是國際融資法律的重要構成部分。現代國際金融制度以1944年布雷頓森林會議所建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為基石,因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是國際金融領域內非常重要的國際條約。另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金融組織與其成員國之間或各國之間簽訂的正式協議(如各國相互之間簽訂的借貸協議),也是具有約束力的法律文件。在這些正式協議或者國際金融組織的協定(對所有成員國具有約束力)中一般都對融資的基本政策、原則以及融資對象作了規定,對法人或個人之間的國際融資活動具有直接的影響,所以說它們是國際上調整融資關系的法律。
在國內法上,各國制定的含有調整國際融資關系規定的成文法律、法規,如借貸法、證券法、信託法和投資基金法等等,都是國際融資法的國內法淵源。另外,進行融資活動一般也應遵守各國民商法中所確立的基本原則。目前,我國並未制定專門的「融資法」,而是採取針對某種融資方式制定單行法規或條例來調整,如97年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銀團貸款暫行辦法》。值得指出的是,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調整國際融資關系的國內法對國際融資具有類似示範法的明顯影響,這是由其金融實力和歷史因素所決定的。
2、調整國際融資關系的習慣(Custom)
習慣是國際融資法上一種重要的法律淵源。在一定意義上,國際習慣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國際法淵源,因為盡管有很多的國際條約,但在一般國際法的內容中,國際習慣還是占較大的部分,即便國際條約往往也要以國際習慣為背景來加以解釋和理解。
實踐中,「習慣」經常與「慣例」相混用。其實,國際慣例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國際慣例就是指國際習慣,即《國際法院規約》上所指的「作為通例之證明而經接受為法律者」。國際習慣必須是各國認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慣例,因此具有習慣法的效力。廣義的國際慣例則既包括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習慣,也包括尚沒有法律約束力的一般「慣例」。
二戰後,對國際商務慣例的整理總結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這些經過整理歸納的慣例影響日漸擴大,作用日漸顯著,因而逐漸為各國普遍接受,認為具有類似習慣法的約束力,這種慣例就逐漸轉變為習慣。在國際金融領域,象國際商會的《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現行為1993年第500號出版物)和《托收統一規則》,對於調整商業銀行的國際結算具有重大作用,得到了世界范圍內的普遍承認,可以說,這種國際慣例已經上升為國際習慣。
3、調整國際融資關系的國際慣例(Usage)和慣行做法(General Practice)
在國際經貿領域,慣例和慣行做法也是重要的法律淵源。國際慣例和慣行做法並沒有作為習慣法而被各國普遍接受。因而它們不具有國際習慣那樣明確的效力,需要經當事人作出的約定方能確立其法律約束力。可以說,國際習慣和慣行做法的效力,來源於當事人的共同協議和自願選擇。沒有當事人的合意採用,它們的約束力就很難成立。
在國際融資活動中,當事人除了要遵守相關的國際融資法律和習慣以外,一般也都遵守有關融資的國際慣例。由於調整國際融資關系的國際慣例是對長期以來國際融資活動中形成的約定俗成的做法的總結概括,只要當事人認可,即對當事人有法律約束力。慣行做法是指在長期的普遍實踐中形成的習慣做法。與慣例相比,慣行做法往往還未經過歸納整理,上升為成文的慣例,因此其影響力較慣例為弱。但是,只要雙方當事人同意將慣行做法約定在合約中,也對雙方產生約束力,故慣行做法也可成為一種法律淵源。
在國際融資實踐活動中,國際慣例和慣行做法往往大量地被當事人所採用,其根本原因是它們能夠便利交易,減少和避免國際經濟交往中的誤會和紛爭,縮短締約過程,提高國際融資活動的效率,便於解決爭議。因此,各國當事人在國際融資中一般都願意選擇採用已有的慣例和慣行做法,特別是那些經過歸納整理、具有較大影響的國際慣例。
綜上,各國關於建立國際金融組織的條約和協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區域性開發銀行(如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的規則和決議,國際金融組織和國家間或各國之間關於融資活動而簽訂的協議,各國關於國際融資的法律規定,調整國際融資的國際習慣,國際融資實踐中形成的相關慣例和慣行做法等,所有這一切構成了一套對國家和當事人雙方具有約束力的國際融資法律制度。必須強調的是,在國際融資法上,制定法意義上的成文法律並不多,即便有也往往只作一些政策性、原則性規定。在國際融資實踐中,真正起到具體規范作用的是大量的國際習慣、慣例和慣行做法。在國際融資活動中,那些頗具影響的國際習慣、慣例、不成文的協議或慣行做法、甚至當事人之間通過磋商達成的「君子協議」式的默契往往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很大的效力,這正如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官員格林所指出的那樣,「為取得在經濟問題上的諒解可以不必訴諸嚴格的『游戲規則』」。
三、對國際融資的依法規制和依法自律
正如上文所強調指出的那樣,國際融資是一個發展很快、復雜多樣、風險較高但又缺乏明確、完善的法律規制的領域。不可否認,由於科技和金融創新的推動,國際融資也不斷推陳出新,帶來許多新的法律問題,制定法形式的國際融資法律往往跟不上實踐發展,也不可能對很具體的實際問題作出預見和規定。所以,國際習慣、慣例和慣行做法事實上成為國際融資法的主體部分,在很大程度上發揮規制國際融資實踐活動的重要作用。在國際融資活動中採用這些國際習慣、慣例和慣行做法,無疑有利於便利交易,提高安全,降低和避免風險。但是,這些國際習慣、慣例和慣行做法往往又非常復雜,專業性很強,必須經過專門學習和訓練才能比較好地掌握。而且對於非發達國家的金融從業人員來說,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對這些有關國際融資的習慣、慣例和慣行做法的了解更是基礎薄弱。因此,鑒於國際習慣、慣例和慣行做法在實務中的重要性、復雜性和專業性,我國商業銀行從業人員學習國際融資法和從事國際業務時必須對它們給予充分的重視和注意。
各國政府或國際組織通過制定法律,締結條約和編纂整理國際習慣、慣例不斷完善對國際融資活動的有效規制,這只是一方面。在另一方面,國際融資活動的當事人,尤其是各商業銀行,在開展國際融資時一定要提高法律意識,加強依法自律,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安全地發揮國際融資的作用,預防和避免金融風險的發生。因為,在國際融資法中,大量的規范是以國際慣例和慣行做法的形式存在的,需要當事人通過在合約中的約定才能確立其效力。「有約必守」(pacta sunt servanda),這是一條民商法的基本原則。各國法律一般都規定:依法訂立的契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當事人違反合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我國《民法通則》和《涉外經濟合同法》也有這樣的規定。因此,當事人在合同中對適用的慣例和慣行做法作出明確的約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畢竟,如果當事人自己沒有法律意識,毫不自律,那麼將很難防範風險的發生;即便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恐怕能做到的也只有事後補救了。
⑺ 名詞解釋: 非公司負債型融資、旅遊企業投資規模、自願互利原則、旅遊企業投資規模、預期觀念、系統風險
1.市場:是指某種產品的現實購買者與潛在購買者的集合。市場包含三個主要因素:有某種需要的人、為滿足這種需要的購買能力和購買慾望。
2.市場營銷:是指個人和集體通過創造並同別人交換產品和價值以獲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種社會過程。換言之,市場營銷是指從滿足服務對象的需要出發合理配置自己的資源,通過}芮足對方需要實現自己目標的活動過程。
3.市場營銷者:是指希望從別人那裡取得資源並願意以某種有價之物作為交換的人。市場營銷者可以是賣主。也可以是買主。
4.市場營銷戰略:是指企業根據可能機會,選擇一個目標市場並試圖為目標市場提供一個有吸引力的市場營銷組合。
5.市場營銷管理過程:是指企業為實現其任務和目標而發現、分析、選擇和利用市場機會的管理過程。更具體地說,市場營銷管理過程包括如下步驟:分析市場機。會、選擇目標市場、設計市場營銷組合、管理市場營銷活動。
6、市場需求:是指一定的顧客在一定的地理區域、一定的時間、一定的 營銷環境和一定的營銷方案下對某種產品的購買總量。
7、市場預測:表示在一定的營銷環境和營銷費用下估計的市場需求。
8、市場潛量:是指在一定的營銷環境條件下,當行業營銷費用逐漸增高時,市場需求所能達到的極限值。
9、企業需求:就是在市場總需求中企業所佔的需求份額。
10企業銷售預測:就是根據企業確定的營銷計劃和假定的營銷環境確定的企業銷售額的估計水平。
11、企業潛量:是當企業的營銷力量相對於競爭者不斷增加時,企業需求所達到的極限。
12、市場營銷信息系統:是指一個由人員、機器和程序所構成的相互作用的復合體,企業藉以收集、挑選、分析、評估和分配適當的、及時的、准確的信息,為市場營銷管理人員改進市場營銷計劃、執行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據。
13、參照群體:是指那些直接或間接影響人的看法和行為的群體。
14、學習:是指由於經驗而引起的個人行為的改變。
15、驅使力:是指存在於人體內趨勢人們產生行動的內在刺激力,即內在需求。
16、刺激力:是指可以滿足內在驅使力的物品。
17、誘因:是指刺激物所具有的能去世人們產生一定行為的外在刺激。
18反應:是指驅使力對具有一定誘因的刺激物所發生的反射行為。
19、強化:是指驅使力對具有一定誘因的刺激物所發生反應後的效果。
20、采購人:是指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物資或服務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社會組織。
21、招標代理機構:是指政府設立的負責本級財政性資金的集中采購和招標組織工作的專門機構。
22、供應人:是指與采購人可能或者已經簽訂采購合同的供應商和承包商。
23.戰略計劃:是企業根據外部市場營銷環境和內部資源條件而制定的涉及企業管理各個方面(包括生產管理、市場營銷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的帶有全局性的重大計劃。它強調企業組織的整體性,而不僅限於市場營銷一個方面。
24定點超越:是指企業將其產品、服務和其他業務活動與自己最強的競爭對手或某一方面的領先者進行連續對比衡量的過程。對比衡量的目的是發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或尋找行業領先者之所以會領先的內在原因,以便為企業制定適當的戰略計劃提供依據。
25.目標管理:是指把企業的任務具體化為一系列的各級組織層次的目標,各級經理對其目標的實現完全負責的管理制度。
26.戰略計劃過程:是指通過制定企業的任務、目標、業務組合計劃和新業務計劃,在企業的目標和資源(或能力)與迅速變化的環境之間發展和保持一種切實可行的戰略適應的管理過程。換言之,戰略計劃過程是企業及其各業務單位為生存和發展而制定長期總戰略所採取的一系列重大步驟,包括規定企業任務、確定企業目標、安排業務組合、制定新業務計劃。
27市場營銷環境:是指影響企業與目標顧客建立並保持互利關系等營銷管理能力的各種角色和力量。
28.可支配個人收入:是指扣除消費者個人繳納的各種稅款和交給政府的非商業性開支後可用於個人消費和儲蓄的那部分個人收入。可支配個人收人是影響消費者購買力和消費者支出的決定性因素。
29.可隨意支配個人收入:是指可支配個人收入減去消費者用於購買生活必需品的固定支出(如房租、倮險費、分期付款、抵押貸款)昕剩下的那部分個人收入。可隨意支配個人收入一般都用來購買奢侈品、汽車、大型器具及度假等,所以這種消費者個人收入是影響奢侈品、汽車、旅遊等商品銷售的主要因素。
30知識管理:是對企業知識資源進行管理,使每一個員工都能最大限度地貢獻其積累的知識,實現知識共享的過程。
31、大量市場營銷:是指大量生產某種產品。並通過眾多的渠道大量推銷產品,試圖用這一產品來吸引市場上所有購買者。
32.產品差異市場營銷:是指企業生產銷售多種外觀、式樣、質量、型號不同的產品。
33.目標市場營銷:是指企業識別各個不同的購買者群體.選擇其中一一個或幾個作為目標市場,運用適當的市場營銷組合,集中力量為目標市場服務,滿足目標市場的需要。
34.地理細分:是指企業按照消費者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其他地理變數(包括城市或農村、地形氣候、交通運輸等)來細分消費者市場。
35、人口細分:是指企業按照人口變數(包括年齡、性別、收入、職業、教育水平、家庭規模、家庭生命周期階段、宗教、種族、國籍等)來細分消費者市場。
36、心理細分:是指按照消貲者的生活方式、個性等心理理變數來細分消費者市場: .
37.行為細分:是指企業按照消費者購買或使用某種產品的時機、消費者阿追求的利益、使用者情況、消費者對某種產品的使用率、消贊者對品牌(或商店、)的忠誠程度、消費者待購階段和消費者對產品自態度等行為變數來細分消費者市場。
38.目標市場:是指企業擬投其所好.為之服務的具有相似需要的顧客群。
39.無差異市場營銷:是指企業在市場細分之後,不考慮各子市場的特性。而只注重子市場的共性.決定只推出某種單一產品.運用某種單一的市場營銷組合.力求在一定程度上適合盡可能多的顧客的需求。
40、差異性市場營銷:是指企業決定同時為幾個子市場服務。設計不同的產品,並在渠道、促銷和定價方面都加以相應的改變,以適應各個子市場的需要。
41集中性市場營銷:是指企業集中所有力量,以一個或少數幾個性質相似的子市場作為目標市場?試圖在較少的子市場里取得較大的市場佔有率。
4 2.市場定位:是指企業針對潛在顧客的心理進行營銷設計,創立產品、品牌或企業在目標顧客心目中的某種形象或個性特徵,保留深刻的印象和獨特的位置.從而取得競爭優勢。
43總固定成本:是一定時期內產品固定投人成本的總和。在一定的生產規模內,產品固定投入的總量是不變的,只要不超過這個限度,不論產量是多少•總固定成本都一樣。如果增加總固定成本,只能進行大量投資、更新設備等。
44總可變成本:是一定時期內產品可變投人成本的總和。產量越大,總可變成本也越大;反之,產量越小,總可變成本也越小。
45邊際收益:是指企業每多出售一件產品所增加的收人,也就是最後一件產品的賣價。
46平均固定成本:是總固定成本被產品總量均分的份額。由於短期固定成本是一個常數,產量增加,平均固定成本就會降低。
47平均可變成本:是可變總成本被產品總量均分的份額。在某一產值區間內,產量增加,平均可變成本會降低。超出了這一產值區間,產量增加將導致平均可變成本趨於增加。
48平均總成j本:是產品總成本被產品總量均分的份額。不論產量增加還是減少,平均總成本始終等於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變成本之和。如果產量增加,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變成本降低,那麼平均總成本也一定會隨之降低。
49邊際成本:是增加一個單位產量相應增加的單位成本。一般地說,邊際成本的變化取決於產量的大小。
50規模效益:是指各種生產要素都等比例增加時,對產量變動的影響程度。如果企業的產出增加大於投入增加,則企業支出會使規模效益增,加;如果企業的產出增加小於投入增加,則企業規模效益會減少;如果產出與投入以同樣的比例增加,則規模效益不變。
51替代性需求關系:是指在購買者實際收.入不變的情況下,某項產品價格的小幅度變動將會使其關聯產品的需求量出現大幅度的變動。52互補性需求關系:是指在購買者實際收入不變的情況下,雖然某項產品價格大幅度地變動.但其關聯產品的需求量並不發生太大變化。
53反向定價法:是指企業依據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最終銷售價格,計算自己從事經營的成本和利潤後,逆向推算出產品的批發價和零售價。
54市場營銷組織:是指企業內部涉及市場營銷活動的各個職位及其結構。
55市場營銷計劃:是指在研究目前市場營銷狀況(包括市場狀況、產品狀況、競爭狀況、分銷狀況和宏觀環境狀況等),分析企業所面臨的主要機會與威脅、優勢與劣勢以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對財務目標與市場營銷目標、市場營銷戰略、市場營銷行動方案以及預計損益表的確定和控制。
56矩陣型組織:是職能型組織與產品型組織相結合的產物,它是以原有的以直線指揮為職能部門組成的垂直領導系統為基礎,又建立了一種橫向的領導系統,兩者結合起來就組成一個矩陣。
57.分銷規劃:是指建立一個有計劃的、實行專業化管理的垂直營銷系統,把製造商的需要與經銷商的需要結合起來。
58供應鏈管理:是指在一個組織內集成不同功能領域,加強從直接戰略供應商通過生產製造商與分銷商到最終客戶物流流動過程管理的體系。
59直接分銷渠道:是指產品從生產者流向最終消費者的過程中不經過任何中間商轉手的分銷渠道。直接分銷渠道主要用於分銷產業用品。
60傳統渠道系統:是指由各自獨立的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和消費者組成的分銷渠道。傳統渠道成員之間的系統結構是鬆散的。
61物流:是指通過有效地安排商品的倉儲、管理和轉移,使商品在需要的時間到達需要的地點的經營活動。物流的任務,包括原料及最終產品從起點到最終使用點或消費點的實體移動的規劃與執行,並在取得一定利潤的前提下,滿足顧客的需求。
62.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製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後由銷售網路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模式。
63產品:是指能提供給市場.用於滿足人們某種慾望和需要的任何事物,包括實物、服務、場所、組織、思想、主意等。
64便利品:是指消費者通常購買頻繁,希望一需要即可買到-並且只需要花最少精力和最少時間去比較品牌、價格的消費品。
65選購品:是指消費者為了物色適當的物品,在購買前往往要去許多家零售商店了解和比較商品的花色、式樣、質量、價格等的消費品。
66特殊品:是指消費者能識別哪些牌子的商品物美價廉,哪些牌子的商品質次價高,而且許多消費者習慣上願意多花時間和精力去購買的消費品。
67非渴求物品:是指顧客不知道的物品,或者雖然知道卻沒有興趣購買的物品。
68.產品組合:是指某一企業所生產或銷售的全部產品大類、產品項目的組合。產品大類(又稱產品線)是指產品類別中具有密切關系(或經由同種商業網點銷售,或同屬於一個價格幅度)的一組產品。
69品牌:是銷售者給自己的產品規定的商業名稱,通常由文字、標記、符號、圖案和顏色等要素或這些要素的組合構成,用作一個銷售者或銷售者集團的標識,以便同競爭者的產品相區別。
70.品牌標志:是指品牌中可以被認出,但不能用言語稱呼的部分。
71.品牌名稱:是指品牌中可以用語言稱呼的部分。
72商標:實質上是一種法律名詞,是指已獲得專用權並受法律保護的一個品牌或.一個品牌的一部分。
73品牌資產:是指與品牌的名字與象徵相聯系的資產(或負債)的集合.它能夠使通過產品或服務所提供給顧客(用戶)的價值增大(或減少)。品牌資產從消費者的角度來分析是指品牌隨著產品的出售而帶給購買者的附加利益的大小。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品牌資產即是品牌的競爭力。
74新產品採用過程:是指消費者個人由接受創新產品到成為重復購買者的各個心理階段。
75.新產品擴散過程:是指新產品上市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地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採用的過程。
76.創新擴散:是指一種創新以一定的方式隨時間在社會系統的各種成員間進行傳播的過程。
77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一定社會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的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78營銷道德:是調整企業與所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是客觀經濟規律及法制以外製約企業行為的另一要素。
79功利:是指事物的內在價值或者內在的善,而不是外在價值或外在的善。
80自由原則:是指在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條件下,最大限度地使人們行使同樣平等的權利.盡可能讓每一成員享受更多的自由。
81差異原則:是對自由原則的一種修正和補充,它要求任何社會的制度安排一方面應普遍適合社會每一成員;另一方面又要使社會底層的人們獲得最大的利益,不應出現強者剝奪弱者而使弱者更弱的狀況,、
82戰咯控制:是指市場營銷管理者採取一系列行動,使實際市場營銷工作與原計劃盡可能一致,在控制中通過不斷評審和信息反饋對戰略不斷修正。
83市場營銷審計:是對一個企業市場營銷環境、目標、戰略、組織、方法、程序和業務等進行綜合的、系統的、獨立的和定期性的核查,以便確定困難所在和各項機會,並提出行動計劃的建議,改進市場營銷管理效果。
84市場營銷執行:是將市場營銷計劃轉化為行動方案的過程,並保證這種任務的完成以實現計劃的既定目標。
85企業文化:是指一個企業內部全體人員共同持有和遵循的價值標准、基本信念和行為准則。
86市場營銷控制:是指管理者經常檢查市場營銷計劃的執行情況•看看計劃與實際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或沒有完成計劃.就要找出原因所在,並採取適當措施和正確行動,以保證市場營銷計劃的完成。
87促銷:是企業通過人員推銷和非人員推銷的方式.與潛在顧卒進行信息溝通,引發並刺激顧客的購買慾望,使其產生購買行為的蔣動和過程。
88促銷組合:是指企業根據促銷的需要,對廣告、銷售促進、宣f與人員推銷等各種促銷方式進行的適當選擇和配合。
89廣告:是由明確的發起者以公開支付費用的做法.以非人員自任何形式,對產品、服務或某項行動的意見和想法等的介紹。
90.人員推銷:是指企業通過派出銷售人員與一個或一個以上E能成為購買者的人交談,作口頭陳述,以推銷商品,促進和擴大銷售
91銷售促進:是指除了人員推銷、廣告、宣傳以外的、刺激消費三購買和經銷商效益的各種市場營銷活動。例如,陳列、演出、展覽會示範表演以及其他推銷努力。
92宣傳:是指發起者無需花錢,在某種出版媒體上發布重要商:新聞,或者在廣播、電視中和銀幕、舞台上獲得有利的報道、展示、j出.用這種非人員形式來刺激目標顧客對某種產品、服務或商業單。的需求。
93關系營銷:是以系統論為基本思想,將企業置身於社會經濟大環境中來考察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認為企業營銷乃是一個與消費者、競爭者、供應者、分銷商、政府機構和社會組織發生互動作用的過程,企業營銷活動的核心是建立並發展這些公眾的良好關系。
94.網路營銷:是指利用I nt ernet技術最大程度地滿足客戶的需求,來達到開拓市場,增加盈利的目的的營銷過程。 ,
95交叉銷售:是指藉助CRM,發現現有顧客的多種需求,並通過滿足其需求而銷售多種相關服務或產品的一種新興營銷方式。
96綠色營銷:是指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為實現經濟利益、消費者需要和環境利益的統一而開展的市場營銷活動。
97整合營銷:是一種系統化的營銷方法,具有自身的指導理念、分析方法、思維模式和運作方式,是對抽象的、共性的營銷的具體化。它是一種通過對各種營銷工具和手段的系統化結合,根據環境進行即時性的動態修正,以使交換雙方在交互中實現價值增值的營銷理念與方法。
98整合營銷傳播:是指企業在經營活動過程中,以由外而內的戰略觀點為基礎,為了與利害關系者進行有效的溝通,以營銷傳播管理者為主體所展開的傳播戰略。為了對消費者、從業人員、投資者、競爭對手等直接利害關系者和社區、大眾媒體、政府、各種社會團體等間接利害關系者進行密切、有機的傳播活動,營銷傳播管理者應該了解它們的需求,並反映到企業經營戰略中去,應首先決定符合企業實情的爺種傳播手段和方法的優先次序,通過計劃、調整、控制等管理過程,有效地、階段性地j整合諸多企業傳播活動。
99市場營銷管理過程:就是企業為實現其任務和目標而發現、分析、選擇和利用市場機會的管理過程,包括如下步驟:分析市場機會、選擇目標市場、設計市場營銷組合、管理市場營銷活動。
100市場營銷調研:是指系統地設計、收集、分析並報告與企業有關的數據和研究結果。
101分區定價:就是企業把全國(或某些地區)分為若干價格區,對於賣給不同價格區顧客的某種產品,分別制定不同的地區價格。距離企業遠的價格區,價格定得較高;距離企業近的價格區,價格定得較低。在各個價格區范圍內實行一個價。
102企業文化:是指一個企業內部全體人員共同持有和遵循的價值標准、基本信念和行為准則。
103市場營銷組合:是企業市場營銷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即公司為了滿足這個目標顧客群的需要而加以組合的可控制的變數。這些變數可以概括為四個基本變數,即產品(Prod u ct)、價格(Pri ce)、地點(Pl a ce)和促銷(Promotion),由於這四個名詞的英文字頭都是「P」,所以市場營銷組合又稱為4 P組合。
104.市場定位:是指企業針對潛在顧客的心理進行營銷設計,創立產品、品牌或企業在目標顧客心目中的某種形象或個性特徵,保留深刻的印象和獨特的位置,從而取得競爭優勢。
105物流:是指通過有效地安排商品的倉儲、管理和轉移,使商品在需要的時間到達需要的地點的經營活動。
106需求的收人彈性:是指因收人變動而引起的需求的相應的變動率
107產業市場,又叫生產者市場或組織市場,它是指一切購買產品和服務並將之用於生產其他產品或服務,以供銷售、出租或供應給他人的個人或組織。
108市場主導者是指在相關產品的市場上市場佔有率最高的企業。
109產品生命周期是指產品從進人市場到退出市場所經歷的市、場生命循環過程。
110.撇脂定價是指在產品生命周期的最初階段,把產品的價格定得很高,以攫取最大利潤,就像從鮮奶中撇取奶油。
111市場營銷組合.即公司為了滿足目標市場上目標顧客群的需要而加以組合的可控制的變數。
112直接重購即企業的采購部門根據過去和許多供應商打交道的經驗,從供應商名單中選擇供貨企業,並直接重新訂購過去采購的同類產業用品。
113市場營銷執行市場營銷執行是將市場營銷計劃轉化為行動方案的過程,並保證這種任務的完成以實現計劃的既定目標。
114交叉銷售交叉銷售是指藉助CRM,發現現有顧客的多種需求。並通過滿足其需求而銷售多種相關服務或產品的一種新興營銷方式。
115.競爭者:是指那些與本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相似,並且所服務的目標顧客也相似的其他企業。
116.市場主導者:是指在相關產品的市場上佔有率最高的企業。
117市場補缺者:是指精心服務於市場的某些細小部分,而不與主要的企業競爭,只是通過專業化經營來占據有利的市場位置的企業。
118市場營銷情報系統.是指市場營銷人員用以了解有關外部環境發展趨勢的信息的各種來源與程序。
119差異性市場營銷 指企業決定同時為幾個子市場服務,設計,不同的產品,並在渠道促銷和定價方面都加以相應的改變,以適應各個子市場的需要。
120產品組合深度.指…個企業產品線中的每一個產品項目有多少個品種。
121.整合營銷傳播.是指企業在經營活動過程中,以由外而內的戰略觀點為基礎,為了與利害關系者進行有效的溝通,以營銷傳播管理者為主體所展開的傳播戰略
簡答題
1.在不同需求狀況下市場營銷管理的任務有哪些答:根據需求水平、時間和性質的不同,可歸納出八種不同的需求狀況。在不同的需求狀況下,市場營銷管理的任務有所不同。(1)負需求。負需求是指絕大多數人對某種產品感到厭惡,甚至願意出錢迴避它的一種需求狀況。在負需求情況下,市場營銷管理的任務是改變市場營銷,即分析市場為什麼不喜歡這種產品以及是否可以通過產品重新設計、降低價格和積極促銷的營銷方案,來改變市場的信念和態度,將負需求轉變為正需求。(2)無需求。無需求是指目標市場對產品毫無興趣或漠不關,山的一種需求狀況。在無需求情況下,市場營銷管理的任務是刺激市場營銷,即通過大力促銷及其他市場營銷措施,努力將產品所能提供的利益與人的自然需要和興趣聯系起來。(3)潛伏需求。潛伏需求是指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對某物有強烈的需求,而現有產品或服務又無法使之滿足的一種需求狀況。在潛伏需求情況下,市場營銷管理的任務是開發市場營銷,即開展市場營銷研究和潛在市場范圍的測量,進而開發有效的物品和服務來滿足這些需求,將潛伏需求變為現實需求。(4)下降需求。下降需求是指市場對一個或幾個產品的需求呈下降趨勢的一種需求狀況。在下降需求情況下,市場營銷管理的任務是重振市場營銷,即分析需求衰退的原因,進而開拓新的目標市場,改進產品特色和外觀,或採用更有效的溝通手段來重新刺激需求,使老產品開始新的生命周期,並通過創造性的產品再營銷來扭轉需求下降的趨勢。(5)不規則需求。不規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