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王安石生平及有關詩句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撫州臨川人,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特強,從小受到較好的教育。慶歷二年(1042)登楊鎮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鍾山,謚文。
安石從小隨父宦遊南北,對北宋中期隱伏的社會危機有所認識。在他進入仕途地方官吏時,能夠關心民生疾苦,多次上書建議興利除弊,減輕人民負擔。由於較長時期接觸了解社會現實,「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嘉佑三年(1058)《上仁宗皇帝言事書》,系統地提出了變法主張,要求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抑帛大官僚地主的兼並和特權,推行富國強兵政策。在他任參知政事和宰相期間,取得神宗的支持,抓住「理財」和「整軍」兩大課題,積極推行農田水利、青苗、均輸、方田均稅、免役、市易、保甲、保馬等新法,史稱「王安石變法」或「熙寧變法」。由於受到以司馬光為代表的大官僚大地主集團的堅決反對,神宗後來也動搖、妥協,革新派內部又產生裂痕等,新法終被全部廢止。安石變法,雖然歸根結底是為加強皇權,鞏固封建地主統治地位,但在當時對生產力的發展和富國強兵,確曾起了推動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人民的負擔,在歷史上有其進步的意義。偉大革命導師列寧稱譽王安石是「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列寧全集》第十卷第一五二頁)。
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㈡ 老公嫌棄老婆不會理財老婆很生氣的詩句
假如你記不住你為了愛情而做出來的一件最傻的是,你就不算真正戀愛過,假如你不曾絮專絮地講你戀人的好處,屬使聽的人不耐煩,你就不算真正戀愛過。我想大家的愛情問題,都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很多觀念都錯誤,尤其不知道要珍惜當下,我們可以指導大家,但是記得要先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強。
㈢ 關於理財的詩句
要想知道歐陸眾籌的優勢,還得先說一下什麼是股權,其實這算是眾專籌的一個進屬一步的服務項目,當一個成功的眾籌案例步入正軌時候,也許這個公司還沒有拿到投資人的投資。但是公司的業務和發展已經經過了市場和用戶的檢驗,用戶可以通過繼續為這家公司眾籌,而得到的回報是股權。對於投資人來說,投資減少了很大的盲目性,對其觀察更客觀、更真實、更理性,節約了時間和經歷。對於我們這些「散戶」,投資回報率也會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