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有人知道韓國電視劇商道裡面的李國銘是誰演得嗎
李在龍飾林尚沃
金賢珠飾朴妙玉
李順才飾朴酬未
鄭寶碩飾鄭之收
羅文姬飾韓氏
金子玉飾徐氏
金有美飾尹彩妍
李亞賢飾秦草禮
李輝道飾許三甫
孟相勛飾黃大虎
金世俊飾李傅弟
周炫飾閔祥基
仁煥飾洪德銖
洪銀姬飾洪美琴
金泳健飾吉天九
導演:李秉勛
編劇:崔完圭
原著:崔仁浩
【李在龍(飾林尚沃)】
從小就聰穎過人
有著靈活的生意頭腦
為人溫厚,情義並重
為了繼承父親做譯官的志向
勤學好聞,刻苦自勵
從不輕易放棄希望與堅持
但在幾番出生入死的際遇後
憑著剛強的意志與智能
他轉戰商場,異軍突起
終成為朝鮮的大富豪
【金賢珠(飾朴妙玉)】
朝鮮時代的新女性
聰慧冷艷又有出色的理財能力
剛柔並濟的經商手腕
讓她在商場上贏得美譽
對林尚沃
她有著一份惜才之心
也有著深深的情意
而執著沉穩她
總是理智主導情感
將深情放在心中
【李順才(飾朴酬未)】
開城地區的首富,
他的賺錢哲學是,
絕不把錢花到不該花的地方,
是一個非常精明小心的生意人。
【鄭寶碩(飾鄭之收)】
在洪德銖門下經商,並深得信任。
本有意攀附權貴,一心想討好洪德銖的獨生女,
後來又對朴妙玉一見鍾情,與林尚沃成為情敵,
也是林尚沃商場上的勁敵,後來投到朴酬未的手下
【朴仁煥(飾洪德銖)】
義州首富,同時也是有名的鐵公雞。
為中了朴酬未的詭計,一手建立江商也面臨崩解。
【洪銀姬(飾洪美琴)】
洪德銖的女兒,也是一個多情的女子。
聰慧美麗,很得父親的寵愛。
情竇初開時,愛上本店書記鄭之收,
卻因鄭追求名利而慘遭拋棄。
後因因緣際會,成為林尚沃的夫人。
【金有美(飾尹彩妍)】
正二品官弘文館大提學尹成弼的女兒。
父親因逆謀罪處死,她則被發派為驛站官婢。
在驛站巧遇林尚沃,並隨她一同逃亡,
經林尚沃幫助,投靠雜技團。
B. 推薦幾部好看的古裝韓劇
宮!(《我的野蠻王妃》)雖然不完全算是古裝!但他們的裝扮真得很好看!
C. 尋找古代商界名人的事跡與故事
喬致庸(18l8—1907),字仲登、號曉池,是喬全美之子,喬貴發之孫,喬家第四代人。人稱"亮財主",生於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卒於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7年),是喬門中最長壽的人。出身商賈世家,自幼父母雙亡,由兄長撫育。淳厚好學,本欲以仕進光大門庭,剛考中秀才。兄長亦故。遂不得不放棄舉子業而承襲祖遺商業資產,挑起理家、理財之重擔。素性恬淡、酷嗜讀書,經營財務非其甘願亦非其所長,然知人善任。待下寬厚。豁達大度,慎始慎終,人都樂為其用。「人棄我取,薄利廣銷,維護信譽,不弄虛偽」為其以儒術指導商業經營的主導思想。十數年後,其祖業包頭商號獲利倍增,於「復盛公」之外,又增設「復盛全」、「復盛西」等多處,左右著包頭整個市場,因此有「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之說。商業外,兼營錢庄、當鋪,相輔相成,資本愈見盈厚。但他並不沾沾自喜,反急流勇退,商務全權委任長子,自己則休閑家居,閉門課子。「肆力史冊。廣購圖書,效法燕山竇氏,嚴飭子孫無少懈」。同時,廣行善舉,光緒三年(1877)縣遭飢饉,出巨資助販。渠本翹創設中學堂,孟步雲創設女子學校。均以重金襄助,其盛德廣為人所傳誦。因販災義舉。受到清廷「舉悌弟加五級」,並賞戴花翎的嘉獎。子景儀、孫映霞均沿襲祖業,使商業、金融又有開拓與發展,成為省內外商界聞人。他娶過六個妻子,分別是馬氏、高氏、楊氏、周氏、楊氏、楊氏、都誥贈夫人。據說他最後一個妻子可作他的孫子,兩人的年齡相關三十幾歲。這樣看來,不知底細的人會認為這位老翁好色,老了還討妙齡為妻。其實老翁娶妻竟是兒女們的主意。因為他家雖說僮僕很多,可貼身服侍實在不如自己的妻子方便,妻子比孝順的獨生女使用起來自然很多。娶了妻子,來省去子女們的麻煩,二來還可避免同仆婦女傭的風流不雅。
致庸生有6子,11個孫子。在他執掌家務時,可稱得上人丁興旺,四世同堂了。在他手上,"在中堂"的事業突飛猛進,有了很大的發展。如起先是"復字型大小"稱雄於包頭地面,接著有大德通、大德恆兩大票號活躍於全國各大商埠及水陸碼頭。這時"在中堂"的財勢已躋身於全省富戶前列,家資千萬,商業遍布全國。他為了光大門庭,又大興土木,於同治初年開始,先在老院西側隔小巷購買了不少房基地皮,又修了一座里五外三的樓院。而且兩樓對峙,主樓為懸山頂露明柱結構,通天欞門,有陽台走廊。登上陽台,可觀全院。陽台前沿,設有扶欄,扶欄上刻有磚雕,磚雕工藝精湛,栩栩如生。明樓竣工後,又在兩樓院隔街相望處,陸續興建了兩個橫五豎五的四合斗院。四座院落正好位於街巷交叉的四角,為後來連成一體奠定了基礎。在他手裡建築的房屋佔到現在整個房院的三分之二。
喬致庸人如其名。他待人隨和,處世一般。由於他關於計謀,在他執掌農業時,資產越來越多,是"在中堂"殷實家財真正的奠基人。
喬致庸的一生頗有善行,經常救濟貧民百姓。特別是在清光緒三年,天遭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民謠有:"光緒三年,人死一半"的說法。當時喬致庸曾開倉賑濟。對此,光緒八年版《祁縣志》有記述,並給予褒獎。
在理家上,他經常告誡兒孫:經商處事要以"信"為重,以信譽得人。其次是"義",不哄人,不騙人,該得一分得一分,不掐昧心錢。第三才是利,不能把利擺在首位。又誡"驕、貪、懶"三個字。他治家有方,以《朱子治家格言》為准則,把它當作兒孫啟蒙的必讀課,同時寫在屏門上,作為每日的行動規范。兒孫如若有過,則令跪地背誦,到有針對性處,令讀多次。如犯拋米撒面之錯,便把"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今物力維艱"反復誦讀,直到認錯為止。然後再作一番訓教,最後犯者謝赦,慢慢退出。
喬致庸還把他親擬的對聯著人寫好刻就,掛在內宅門上:"求名求利莫求人,須求已。惜衣惜食非惜財,緣惜福"。以此告誡兒孫,注重節儉,不要貪圖安逸,坐享祖業。他對他的獨生子進行了排隊分析,認為長子不可委以重任,因為長子驕橫跋扈;次子個性暴烈;三子過於老實,亦非經濟之才;四子朴實遲鈍,不關於說話;五子是個書獃子;六子體質瘦弱,難擔大業,沒有一個是他的理想繼承人。只有長孫喬映霞性地忠誠厚道,聰明伶俐,故對映霞寄予厚望,教誨亦多。常對其教育說,唯無私才可訟大公,唯大公才可成大器。"氣忌燥,言忌浮,才忌露,學忌滿,膽欲大,心欲小,知欲圓,行欲方"。"為人作事怪人休深,望人休過,待人要豐,自奉要約。恩怕先益後損,威怕先緊後松。"這些教誨,對喬映霞的立身行事是有很大影響的。
喬致庸老年時,對他的六子寵愛至極,偏袒極甚,因而在他的幼子去世後,慟哭不起,染病卧床,二年後離開人間。
小說《喬家大院》
作者:朱秀海 出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作為2006年農歷新年大戲,45集電視連續劇《喬家大院》2月13日在中央電視台一套黃金檔開播。而在這部晉商題材的故事登上熒屏之時,擁有獨家出版權的上海辭書出版社也推出了《喬家大院》同名長篇歷史小說。
在中國民族商業發展史上,「晉商」是一個充滿著傳奇色彩的沉甸甸的名字,那些古老的當鋪、錢庄、票號、商號,就是晉商留在歷史上的符號和印記。
「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20世紀80年代以來,有關晉商這個中國歷史上特殊群體的著述不斷問世,但多是一副充滿探究和考證的學術面孔。從學者余秋雨的《抱愧山西》開始,晉商文化終於得以通俗淺顯地面對大眾。此次,脫胎自同名電視劇的歷史小說《喬家大院》一躍躋身暢銷書之列,更是因為牢牢把握住了大眾視角,在弘揚晉商誠信為本的商業精神和文化內涵的嚴肅主題下,講的是一代晉商喬致庸作為商人、文人、俠客的不同風采。「隨著這個人物在筆端日漸豐滿,我對他的兩種感情也在增長,一是對他英雄氣概的敬佩,二是對他生不逢時的惋惜。」集小說作者與電視劇編劇於一身的朱秀海說,除了喬致庸用自己的機智一一化解商場中司空見慣的欺詐、蒙騙、設陷阱等精彩的商戰故事外,《喬家大院》還用貫穿一生的錯綜復雜的愛恨情仇,襯托出一種渺小的個人在強大人生宿命面前的無奈。
喬家大院位於祁縣喬家堡村正中。這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建築群體,從高空俯視院落布局,很似一個象徵大吉大利的雙「喜」字。整個大院佔地8724平方米,建築面積3870平方米。分六個大院,內套20個小院,313間房屋。大院形如城堡,三面臨街,四周全是封閉式磚牆,高三丈有餘,上邊有掩身女兒牆和瞭望探口,既安全牢固,又顯得威嚴氣派。其設計之精巧,工藝之精細,充分體現了我國清代民居建築的獨特風格,具有相當高的觀賞、科研和歷史價值,確實是一座無與倫比的藝術寶庫,被專家學者恰如其分地贊美為「北方民居建築的一顆明珠。」難怪有人參觀後感慨地說:「皇家有故宮,民宅著喬家。」
D. 介紹幾部電視劇
這個就很多了!!
不過我推薦一部傳得很熱的
《大長今》確實不錯,本人也有看過!!
主角也是屬於由失敗轉向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