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際上通行的理財師認證有哪些
目前國際上通行的理財師認證主要有十種,具體如下:
CFP:注冊金融策劃師,是所有理財認證證書中最權威、最滸的個人理財水平證書。考試內容包括理財規劃概論、投資規劃、保險規劃、稅收規劃、退休規劃與員工福利、高級理財規劃等,涉及7大類102個子課目。
ChFC:特許財務顧問,在金融界頗受尊重,與CFP齊名。
PFS:個人理財專家,是為客戶提供專門的綜合理財咨詢/個人理財規劃服務。它和CFP、ChFC並稱為美國理財行業的三大認證體系。
CFA:特許金融分析師,是世界上公認的金融證券業最高認證證書,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考試。
RFP:注冊財務策劃師,課程有基礎財務策劃、投資學、保險及退休規劃、稅務及遺產規劃、高級財務策劃。
CWM:特許財富管理師。已獲得全球100多個國家及800多所大學、美國證券交易商協會、美國政府勞工部一級皇家學會聯盟等國際知名組織的認可。
CFC:注冊財務顧問,在全球理財行業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考試內容主要分為財務報表分析、公司理財、個人理財規劃和投資管理。
RFS:注冊金融理財師。是針對金融行業一線人員設計的,注重於資產配置和投資建議。
RFC:注冊財務顧問,由美國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協會頒發。
CLU:特許人壽理財師,是美國人壽保險管理學會於1927年推出的。側重於收入支出規劃、不動產規劃、財產傳承規劃、財產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考試涉及人壽保險經營原則及地位、人壽保險銷售渠道、個人理財、所得稅籌劃、人壽保險相關法律、房產以及遺產規劃等內容。
『貳』 皇嘉國際理財是個騙局嗎有人知道嗎
通過他的資質證書以及營業執照就可以判斷他是不是騙人的。
『叄』 中歐國際皇家投資集團
中歐國際投資集團(Sino-Europea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Group Limited)是由海外華人基金設立的多元化國際投資集團,下轄139家分公司和56家控股公司。截至二○○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綜合營業額約為七百三十億美元。
近年來,中歐國際投資集團始終致力於國際市場的拓展,為廣大的投資者、經營者提供世界一流的成功經營模式和技術支持,全面超前地感受市場脈搏,激發動力,洞悉風雲,處處樹立行業典範,盡顯名家風采。
今天,中歐國際已發展成知名的跨國企業,並繼續以巴黎、倫敦、香港為基地,業務遍及亞洲、南美、歐洲、中東和非洲等九個市場,為超過三百萬個客戶服務。集團屬下各級員工分別來自英國、法國、德國、香港、奧地利、比利時、加拿大、捷克、荷蘭、匈牙利、義大利、立陶宛、摩洛哥、巴基斯坦、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土耳其和越南、埃及、菲律賓、新加坡、澳門、中國內地等國家。中歐國際投資集團是集團的投資部門,經營多元化投資業務,與歐洲中央銀行、德意志銀行、渣打銀行等保持著良好的戰略夥伴關系,集團以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創新的經營理念、先進的管理模式,充分發揮資金、管理、人才和技術等方面的優勢,為本土及全球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最專業的服務。投資領域涉及:交通運輸、能源、基建材料、房地產、國際教育、生物醫葯、電力與相關業務。
『肆』 北京通產投資集團的控股企業
通產投資集團主要參控股企業:
金融投資
香港京泰證券投資有限公司
美國TCC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房地產開發
北京金朝城鄉建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北京通產永利房地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通產永安建築工程公司
新型環保建材
法國通產國際有限公司
通產牆材(砌塊)企業集團
北京金陽新建材有限公司
臨沂金田貝斯特新建材有限公司
俱樂部/餐飲
北京通產日壇俱樂部有限公司
北京皇家國際俱樂部
北京通產德賽爾犬業有限公司
羲和雅居
『伍』 英國皇家國際投資管理公司是騙子嗎
判斷是否是騙子,看他們公司資質,經營范圍。然後到工商所查證,真假不言自明
『陸』 皇家國際投資有限公司騙子公司
D墮汁
『柒』 歷史上成功的大投資家有哪些
直接就是羅斯柴爾德家族!!!!
這么說吧
英格蘭銀行、美聯儲、摩根斯坦利、花旗銀行、日本銀行、瑞士國家銀行和德國中央銀行等超級銀行,或國家央行都是其家族的或間接控制的。
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2個都是他支持建立起來的。
IBM沃森家族是其支持起家的
摩根家族
洛克菲勒家族等都是其支持建立的核心家族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他們搞出來的,一戰完之後。他們直接策劃20年後的2戰了!!你說他們恐怖不恐怖!!
創建了以下4個國際超級組織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協會
美國外交協會(CFR)
彼爾德伯格俱樂部(Bilderberg Group)
三邊委員會(Trilateral Commission)
顯然是世界政治精英操縱世界局勢的核心組織。
擁有3600名會員的外交協會相當於美國的「中央黨校」,加入該協會就等於邁進美國政界的大門,成為未來世界政策的制定者。 彼爾德伯格俱樂部加上了歐洲的精英分子,而擁有325名會員的三邊委員會加上了日本和其它亞洲國家的精英分子。美國外交協會的重量極成員往往也是其它組織的成員。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JP 摩 根國際委員會的戴維·洛克菲勒、納爾遜·洛克菲勒、英國菲利普王子、在肯尼迪總統政府內任美國國防部長後來又任世界銀行總裁的麥克納馬拉、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法國前總統(和歐洲憲法的主要制訂者)德斯坦、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費爾德、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和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還有就是一代宗師凱恩斯。國際銀行家正是這些組織幕後的大老闆,羅斯切爾德家族主持了很多屆彼爾德伯格會議。
股票
是股份公司簽發的證明股東所持股份的憑證,是公司股份的形式。投資者通過購買股票成為發行公司的所有者,按持股份額獲得經營收益和參與重大決策表決。
證券投資基金
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證券投資方式,即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託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
期貨
期貨的英文為Futures,是由「未來」一詞演化而來,其含義是:交易雙方不必在買賣發生的初期就交收實貨,而是共同約定在未來的某一時候交收實貨,因此中國人就稱其為「期貨」。
最初的期貨交易是從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最初的現貨遠期交易是雙方口頭承諾在某一時間交收一定數量的商品,後來隨著交易范圍的擴大,口頭承諾逐漸被買賣契約代替。這種契約行為日益復雜化,需要有中間人擔保,以便監督買賣雙方按期交貨和付款,於是便出現了1570年倫敦開設的世界第一家商品遠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為了適應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1985年芝加哥穀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種被稱為「期貨合約」的標准化協議,取代原先沿用的遠期合同。使用這種標准化合約,允許合約轉手買賣,並逐步完善了保證金制度,於是一種專門買賣標准化合約的期貨市場形成了,期貨成為投資者的一種投資理財工具。
期貨的特點是以小博大、買空賣空、雙向賺錢,風險很大,因此我國對期貨交易的開放十分慎重。期貨的炒作方式與股市十分相似,但又有十分明顯的區別。
一、以小搏大 股票是全額交易,即有多少錢只能買多少股票,而期貨是保證金制,即只需繳納成交額的5%至10%,就可進行100%的交易。比如投資者有一萬元,買10元一股的股票能買1000股,而投資期貨就可以成交10萬元的商品期貨合約,這就是以小搏大。
二、雙向交易 股票是單向交易,只能先買股票,才能賣出;而期貨即可以先買進也可以先賣出,這就是雙向交易。
三、時間制約 股票交易無時間限制,如果被套可以長期平倉,而期貨必須到期交割,否則交易所將強行平倉或以實物交割。
四、盈虧實際 股票投資回報有兩部分,其一是市場差價,其二是分紅派息,而期貨投資的盈虧在市場交易中就是實際盈虧。
五、風險巨大 期貨由於實行保證金制、追加保證金制和到期強行平倉的限制,從而使其更具有高報酬、高風險的特點,在某種意義上講,期貨可以使你一夜暴富,也可能使你頃刻間一貧如洗,投資者要慎重投資。
證券投資基金與股票、債券相比,存在以下的區別:
1)投資者地位不同。股票持有人是公司的股東,有權對公司的重大決策發表自己的意見;債券的持有人是債券發行人的債權人,享有到期收回本息的權利;基金單位的持有人是基金的受益人,體現的是信託關系。
(2)風險程度不同。一般情況下,股票的風險大於基金。對中小投資者而言,由於受可支配資產總量的限制,只能直接投資於少數幾只股票、這就犯了"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投資禁忌,當其所投資的股票因股市下跌或企業財務狀況惡化時,資本金有可能化為烏有;而基金的基本原則是組合投資,分散風險,把資金按不同的比例分別投於不同期限、不同種類的有價證券,把風險降至最低程度。債券在一般情況下,本金得到保證,收益相對固定,風險比基金要小。
(3)收益情況不同。基金和股票的收益是不確定的,而債券的收益是確定的。一般情況下,基金收益比債券高。以美國投資基金為例,國際投資者基金等25種基金1976~1981年5年間的收益增長率,平均為301.6%,其中最高的20世紀增長投資者基金為465%,最低的普利特倫德基金為243%;而1996年國內發行的二種5年期政府債券,利率分別只有13.06%和8.8%。
(4)投資方式不同。與股票、債券的投資者不同,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間接的證券投資方式,基金的投資者不再直接參與有價證券的買賣活動,不再直接承擔投資風險,而是由專傢具體負責投資方向的確定、投資對象的選擇。
(5)價格取向不同。在宏觀政治、經濟環境一致的情況下,基金的價格主要決定於資產凈值;而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是利率;股票的價格則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巨大。
(6)投資回收方式不同。債券投資是有一定期限的,期滿後收回本金;股票投資是無限期的,除非公司破產、進入清算,投資者不得從公司收回投資,如要收回,只能在證券交易市場上按市場價格變現;投資基金則要視所持有的基金形態不同而有區別:封閉型基金有一定的期限,期滿後,投資者可按持有的份額分得相應的剩餘資產。在封閉期內還可以在交易市場上變現;開放型基金一般沒有期限,但投資者可隨時向基金管理人要求贖回。
雖然幾種投資工具有以上的不同。但彼此間也存在不少聯系:
基金、股票、債券都是有價證券,對它們的投資均為證券投資。基金份額的劃分類似於股票:股票是按"股"劃分,計算其總資產;基金資產則劃分為若干個"基金單位",投資者按持有基金單位的份額分享基金的增值收益。契約型封閉基金與債券情況相似,在契約期滿後一次收回投資。另外,股票、債券是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對象,在國外有專門以股票、債券為投資對象的股票基金和債券基金。
區別債券和股票,債券和基金
對我們家庭或個人來說,比較常用的幾種投資工具就是債券、股票和基金了。不摸清它們的稜稜角角,有時候還真難以分辨它們誰優誰劣,投起資來也難以找著北。看了下面對債券和股票、債券和基金的比較,我們就不難看出,要找既有安全保證又有可觀收益的投資工具,債券是最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