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五礦稀土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五礦稀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礦稀土")系由五礦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礦有色")出資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於2011年12月30日,取得北京市工商管理局海淀分局核發的110108014536213號,原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000萬元,實收資本為人民幣5,000萬元。2012年6月,五礦稀土變更工商登記管理機構為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2012年6月,五礦稀土申請增加註冊資本人民幣115,000萬元,全部由五礦有色認繳。 出資方式為貨幣資金65,000萬元,股權50,000萬元,其中股權出資對應的股權分別為五礦稀土(贛州)股份有限公司75%的股權、廣州建豐五礦稀土有限公司75%的股權、五礦(北京)稀土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稀土研究院、公司或本公司")80%的股權。變更注冊資本後,股東仍然是五礦有色。 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下發的([國]登記內變字[2012]第1250號),公司於2012年10月16日更名為"五礦稀土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濤
成立時間:2011-12-30
注冊資本:187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801453621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三里河路5號院1幢A210
A保持流動性 優化組合投資
支招理財師:
工行成都濱江支行個人金融理財團隊 尹薇 肖瑤
本案亮點:
多元化投資渠道,3年內總收益率將達到15.675%,適合穩健型投資者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由於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部分行業盈利增長速度明顯放緩。6月19日,銀行間市場利率在短暫回落之後繼續快速回升;6月20日,銀行間同業拆借1天利率上升到13%以上,7天利率上升到12%以上,SHBOR1周利率創出11%以上的新高,貨幣市場資金緊張局面愈演愈烈。也許在未來一段時間,貨幣市場資金局面緩解的有利因素較少,而資金局面持續趨緊的因素則較多。如果您有100萬元閑置資金,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讓這部分資產穩定增值?又如何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讓財富抵禦和減低意外風險?
對於穩健型投資者,即風險承受能力適中,有一定投資經驗的投資者,工商銀行(601398,股吧)成都濱江支行個人金融理財團隊建議,適當減少高風險品種配置,增加相應的中低風險品種配置。以3年為一個投資周期,該理財團隊為投資者制定以下理財方案。
一、應急金安排:
應急備用金主要應付突發情況,保障家庭6個月的基本生活,建議選擇期限較短的銀行存款和購買貨幣市場基金進行組合。
二、合理安排家庭收入和支出,優化現有資產結構 (見表)
理財師建議:
穩健型投資者應增加多元投資渠道;安排好對付突發事件的應急資金;合理安排好重大疾病、醫療、意外傷害等全面的人身保障;保持有足夠的易變現資產可隨時滿足消費需求;增強理財能力同時實現資本增值。當然還需隨著各種情況的變化,隨時調整理財方案,監督執行並定期進行檢討和調整,以期達到人生目標。
B信託風險可控 預期年收益約9%
支招理財師:
本地某信託公司資深理財經理 王濤
本案亮點:
以預期年收益率8.5%-9.5%估算,堅持復利投資信託產品,理論上可實現7年本金翻番的理財目標
假如您有一百萬的閑錢,怎麼在通貨膨脹時代保證自己的資產不縮水?怎麼樣「錢生錢」?
如果您的抗風險能力偏小,需要穩定、低風險的理財投資,本地某信託公司資深理財經理王濤給出的理財建議是投資信託產品。按照投資回報比率來講,信託投資超過商業地產投資,當然也大幅超越住宅地產和銀行理財。「100萬,剛好是信託合格投資者的起步門檻,也是信託投資的起步金額。」王濤介紹到,目前理財市場上100萬元的信託產品,其預期年化收益率為8.5%—9.5%,期限一般為1—2年。這個收益是固定收益,不會受到市場影響而增加或者減少。
100萬元投資信託產品,每年產生的收益究竟是多少?王濤算了一筆賬,如果購買一年期收益為9%的信託產品,那麼一年的凈收益為9萬元。按照復利投資方法,第二年投資為100萬元本金+第一年的收益9萬元,也就是109萬元,繼續買一款收益9%的產品,那麼第二年的收益就是98100元……王濤說:「以此類推,我們在投資信託7年內,就會讓本金翻一倍,其收益也會達到100萬元。」
王濤表示,正是因為信託產品的收益率比較高,所以有投資頭腦的人往往會使用零利率購買汽車,9折房貸利率購買房屋,空出資金購投資信託,其收益率也完全覆蓋了前兩者的貸款利率,還小有盈餘。
理財師建議:
盡管信託產品標榜著「高收益」,但也存在一定風險。王濤介紹,這個風險是可控可防的。「信託產品的風險很小,基本等同於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值。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稱之信託為剛性兌付的原因。每一個信託產品其風控也是層層把控的。」
王濤建議投資者,選擇一款信託產品時不能只看收益率,重要是看以下幾點:
其一是融資方的還款能力;其二是質押物的質押率,一般質押率低於50%就是風險極小的;其三是看信託公司的背景實力,過往產品的兌付率。
C收益+保障巧用保險產品養老
支招理財師:
恆安標准人壽四川分公司理財經理 劉道劍
本案亮點:
收益及保障雙豐收,同時首年交保費不到10萬元,更多資金可根據自身情況制定投資計劃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老百姓手中的閑錢越來越多,錢的貶值速度也在不斷加快,所以整理財務,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是每個現代人必須面臨的問題。
在以經濟為導向的大社會環境中,理財產品和理財途徑復雜多樣,如何配置理財產品考驗著千千萬萬的普通百姓。
如果投資者擁有100萬元的閑置資金,那麼他的資產保守估計在1000萬元以上。這個時候家庭應該考慮的理財風險是惡性負債。所謂惡性負債是和良性負債對立的,良性負債是指銀行里的各種抵押貸款等,惡性負債是指因發生意外或重疾導致的負債。惡性負債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和破壞性,會直接導致家庭財富縮水。通常解決惡性負債的途徑主要靠人壽保險。
以恆安標准人壽的三款產品「幸福金生卓越版」、「年年吉祥」和「幸福到老」為例,假設投資者今年
35歲,那麼每年交費98515元,三款險種投保期限分為10到20年不等。雖然總保費是超過100萬元,但首年對客戶來說,只用了不到10萬元。此外,劉道劍建議投資者將剩下的90萬元按照理財金字塔規則,10萬元用來做緊急備用金,剩下的80萬元可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配置不同比例的國債、銀行理財產品、股票等投資品種。
選擇以上三款保險產品,投資者可享有以下收益及保障(以下數據按中檔分紅數據測算):
A、從60歲開始,每年領取75002元養老金,且逐年遞增,到70歲每年領取90931元,到80歲每年領取110474元,保證領取20年;
B、假如不領取,放在保險公司復利計息,到80歲一次性可領取2663774元,到90歲一次性可領取3899325元,假如徵收遺產稅的話,這筆錢未來可以抵扣稅金或者作為遺產免交遺產稅留給下一代,實現財富的穩健傳承;
C、享有200萬元的意外傷害保障,如果乘公共交通發生意外則翻倍為400萬元;
D、享有30萬元的重大疾病保障,包含39種重大疾病,同時享有最高15萬元的輕症疾病保障,包含常見的11類輕症重疾,比如極早期惡性腫瘤、輕微腦中風、較小面積III度燒傷等常見輕症重疾,一旦發生輕症重疾公司賠付後,未交保費將豁免,同時免費享有30萬元的重大疾病保障,到老年時還將有分紅以滿足養老及其他家庭資金的需求。公司還對重大疾病提供導醫導診服務,免除客戶看病難、不確信診斷結果時對更好醫療和救治條件的擔憂。
理財師建議:
一般人談到理財,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實際上理財的范圍很廣,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包含以下涵義:
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不只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
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現金流出),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
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入(收入中斷風險)或現金流出(費用遞增風險)。
Ⅲ 王濤:股市值不值得救,能不能救得了
伴隨而來的是「救市論」的聲音再起,加上眾多中小投資者的吶喊,遠遠蓋過了「不救市論」。回想5年前,A股6000多點跌到3000點的時候,這樣的爭論還歷歷在目。到底救不救股市,先不下判斷,釐清兩個問題:值不值得救?能不能救得了?不少觀點將股災的主要原因歸結為錢荒,這話沒錯,因為流動性的池子已經將銀行、保險、信託、券商、基金捆綁在一起,年中銀行備付壓力巨大,牽一發而動全身。但這話不完全對,央行日前明確表態稱「今年以來,市場流動性整體充足,商業銀行備付金充裕」,而中國的M 2從2008年的18萬億,增長到目前的100萬億,整體看來,並不缺錢。再聯繫到此前四大商業銀行頻頻向央行「哭窮」,此次故伎重演卻未能得逞,於是,「股災」來得恰到好處,「錢荒」成了罪魁,「救市論」因此大行其道。這種「救市論」邏輯,就是逼迫央行繼續放水。但實際上,水並不缺,只是旱澇不一。即使央行放水,有多少資金能流到股市呢?這次央行頂住壓力,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必要救市。退一步講,現在能救得了市嗎?A股歷史上出現了多次救市,最近的2008年的救市,配合四萬億流動性,動作可謂空前,結果強心針作用僅僅維系了半年多時間。再看現在的宏觀經濟,很多企業反映經營環境和效益還不如2008年,經濟何時觸底仍是未知數;外圍市場,美聯儲將逐步退出Q E,全球金融市場風聲鶴唳;而現在的金融潛在風險,遠高於2008年,理財產品過度發行超出正常規模,影子銀行和地方債問題嚴重。現在救股市,如何救?有人提議設立平準基金,但這只是單純的證券政策,國外的經驗證明,如果不配合經濟面改善的預期,這種方法難以奏效。僅從漲幅來看,A股救市最成功的是2005年的股改,再加上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美元泛濫,造成了A股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漲幅最大的牛市。因此,要救市,首要問題是改變中國經濟的悲觀預期。在某門戶網站正在進行的民調中,今年虧錢的佔85.5%,而主張不救市的佔56%。筆者看到一個死多頭大V這樣解讀:「這表明盡管虧錢仍主張不救市的佔多數。按理說虧錢者占絕大多數,那主張救市的也應佔多數,可恰恰相反,這表明,虧錢者破罐破摔,不惜越虧越多,竟希望股市崩盤、經濟崩潰。」這種言論是典型的「倉位決定態度」式解析,非常武斷,也是非常短線的目光,不主張救市,就是希望股市崩盤、經濟崩潰?試想,央行資產負債表繼續無限制地擴大下去,最後爆發金融危機,受損的絕不僅僅是普通投資者——— 這樣的救市就是偽救市。新一屆政府抓住了問題的要點——— 去杠桿,加快存量貨幣的流通速度,把資金趕到實體經濟領域內,給市場以新的方式「重生」的預期,正是救市的良方。救市論者應有長線投資眼光。一個投機心態過重的管理層,使出的招數一定是短視的;一個投機心態過重的投資者,同樣無法分享改革的收益。
Ⅳ 股市牛哥王濤是哪個單位的
搜索銀帆1號,銀帆2號,銀帆3號。信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