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億創理財是真是假是不是騙子
個人認為要看一下幾點:規模 成立時間 注冊資金 業務模式 合作方 比如宜信 冠群馳騁 銀谷財富 恆昌 信合 陸金所 這些都是線下,個人認為比較好 因為有抵押!
❷ 美國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現狀及經驗借鑒
美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經驗借鑒
李 欣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成都,610074)
中圖分類號:F83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781(2007)02—0130—01
一、美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經驗總結
1、全面的金融產品服務
美國銀行在混業經營模式下形成了集銀行、證券、保
險和投資銀行業務與一體化的多元發展戰略,可以為客戶
提供更為全面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客戶多樣化、個性
化的需求。銀行理財服務含蓋投資規劃、合理避稅、現金
管理、遺產管理、旅遊服務等眾多方面。
2、理財顧問在美國商業銀行發揮著重要作用
當顧客籌劃財富管理策略時,需要一個精通財務、財
政和家庭背景的夥伴為他們提供專業指引。這個獨特的角
色便是「個人理財顧問」。在美國商業銀行,絕大部分理財
顧問都有 CFP(CertifiedFinancial Planner)或 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證書或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理財顧問根據
每個客戶的財務狀況及風險偏好,遵循一個考慮周全的理
財程序——個人財務策劃執業操作規范流程,制定不同的
投資策略及收益目標,並根據最新市場動態,及時調整投
資組合,以達到最大投資效益,保證把客戶的利益和需要
放在第一位;為客戶實現其生活、財務目標進行專業咨詢,
並通過規范的個人理財服務流程實施理財建議,防止客戶
利益受到侵害。
3、市場細分和定位以及成熟的客戶管理體系
客戶管理是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基礎,客戶管理首先
要建立在市場細分和定位的基礎上。因此,細分市場、差
別服務是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基本思路,也是美
國商業銀行的基本經營手段之一。細分市場的標准主要有
地理位置、客戶的收入高低、客戶的受教育程度以及不同
年齡層和生活方式等。銀行強調的是「以市場為導向,以
客戶為中心」經營理念。實施客戶關系管理是美國銀行個
人理財業務重要的營銷服務戰略,通過實施客戶關系管理,
科學地建立銀行與客戶聯系的平台,清楚地掌握每一位客戶
的資料,了解客戶不同的理財需求,甚至准確地計算出每一
位客戶對銀行的貢獻度,使銀行顯示出更高的工作效率;同
時,根據對客戶的差異分析,按照結構進行分層管理,為客
戶提供量身定製的理財產品及服務,也使美國銀行體現出更
高的服務水準。
4、信息科技在個人理財業務應用廣泛,形成綜合化立
體化銷售和服務網路
信息科技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為金融機構擴展個
人理財業務創造了條件。同時,信息技術與金融業務的有
機整合是國外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一是金
融機構與目標客戶實現溝通、達成交易的途徑和手段呈多
樣化、綜合化、立體化的特點。除了傳統的營業網點、ATM
等自助設備以外,客戶還可以藉助互聯網、電子郵件、電
話、無線接入設備等多種途徑辦理賬戶查詢、轉賬、投資
等理財業務。二是基於信息技術的客戶關系管理系統
(CRM)普遍應用,金融機構藉助數據倉庫、數據挖掘技
術對客戶信息進行全面管理和深度分析,為客戶提供個性
化、定製的理財服務。
二、我國商業銀行提高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建議
1、加強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豐富個人理財業務內涵
在現行金融管理體制下,我國商業銀行首先應該在現
有產品的基礎上,提升服務層次,創新理財產品,使居民
的貨幣資產在儲蓄、支付和消費環節以及證券、保險、基
金等投資領域合理流動,並從這些業務辦理過程中得到綜
合的效益。其次,通過與券商、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
信託投資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合作,甚至可以適當考慮
與國外金融機構合作,開發新的金融產品和更便利的營銷
方式,為客戶提供更具綜合性的理財服務,努力實現從單
一的銀行業務平台向綜合理財業務平台轉變。
2、培養專業的客戶經理,提高理財人員的素質
我國商業銀行應該著重培養一批扎實專業知識和極高
綜合素質的客戶經理,使他們既能對宏觀經濟形勢、行業
發展趨勢、金融市場走勢有很強的分析預見能力,有懂得
營銷技巧,能夠通曉客戶心理,為不同職業、不同消費習
慣、不同文化背景的各類人士提供理財服務。同時我國商
業銀行應建立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執業人員自律性的行業
標准,創建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從業人員資格認證體系,
以規范中國金融理財業的發展,全面提升理財服務的水平。
3、做好市場細分與市場定位,更好的為客戶提供差異
化服務
我國商業銀行應逐步引入市場細分理念,把有限的資
源用於能為自身業務帶來巨大發展空間的重點優質客戶
上,因此,中資銀行在市場定位上應該進一步向中高端客
戶群體傾斜。通過明確目標市場,銀行可以對不同的客戶
群體選擇合適的營銷渠道。
4、加大技術投入,完善我國商業銀行的技術系統
一方面,我國各大商業銀行應在現有的網上銀行的基
礎上,拓寬服務范圍,增加金融品種,整合證券、基金、
外匯、國債、保險以及個人綜合授信等個人理財業務,構
建全能的理財業務平台。另一方面,盡快建立包括客戶信
息模型、客戶分析模型、理財工作平台、理財方案模型等
功能的系統。
❸ 個人理財業務的簡介
個人理財業務,又稱財富管理業務,是目前發達國家商業銀行利潤的重要來源之一。國際上成熟的理財服務是指:銀行利用掌握的客戶信息與金融產品,分析客戶自身財務狀況,通過了解和發掘客戶需求,制定客戶財務管理目標和計劃,並幫助選擇金融產品以實現客戶理財目標的一系列服務過程。
個人理財業務是指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按照管理運作方式不同,商業銀行個人業務可以分為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其中,理財顧問服務是指銀行向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與規劃、投資建議個人投資產品推介等專業化服務。在理財顧問服務活動中,客戶根據商業銀行提供的理財顧問服務的基礎上,接受客戶的委託和授權,按照與客戶事先約定的投資計劃和方式進行投資和資產管理的業務活動。在綜合理財服務活動中,客戶授權銀行代表客戶按照合同約定的投資方向和方式,進行投資和資產管理,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分享與承擔。 1、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發展歷程及其動因
20世紀90年代末期,我國一些商業銀行開始嘗試向客戶提供專業化的投資顧問和個人外匯理財服務。2000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改革外幣利率管理體制,為外幣理財業務創造了政策通道,其後幾年外匯理財產品一直處於主導地位,但是總體規模不大,沒有形成競爭市場。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成為推動人民幣理財業務發展先鋒的直接原因是,在當時信貸投放高速增長的背景下,中小銀行定期儲蓄存款佔比較低,缺乏穩定的資金來源,而發行人民幣理財產品能夠增強其吸儲能力,緩解資金趨緊壓力。
立於不敗之地。
2、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運作模式的演進
在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初創期,投資方向基本為銀行間國債、央行票據、貨幣市場基金等固定收益工具。在風險管理方面,與初期的外幣理財產品相比,人民幣理財產品則更為規范,客戶資金與銀行自有資金相互隔離。應該說,這一時期的理財產品與商業銀行熟悉、專注並具有傳統優勢的領域,依靠銀行自身的平台就可以完成產品銷售、資產配置、投資決策、清算分配等職能。
此後,由於銀行間債券市場利率的走低以及資本市場的走強,商業銀行紛紛探索新的理財產品運作模式。一是藉助信託平台進入股票市場、產業投資市場。銀行通過與信託公司合作,將理財資金委託給信託公司,信託公司則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股票和實業投資。在此種投資路徑打通以後,理財產品形式上的創新層出不窮,比如新股申購、信託受益權轉讓以及由債券、股票、信託融資等產品組合而成的資產配置產品等。二是與外資金融機構合作推出結構性理財產品,實現覆蓋全球市場的投資管理。尤其是QDII的推出,打通了人民幣海外投資的通道,擴大了資源配置的半徑,理財市場上出現了大量與利率、匯率、股指掛鉤的產品。
反觀國內,自1996年中信實業銀行廣州分行在國內最早掛出「私人理財中心」的牌子至今,隨著國內居民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理財意識的不斷增強,個人理財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已成為不爭的現實。今年夏季,美林集團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顯示2003年中國內地百萬美元富翁約有23.6萬人,比上一年的21萬增長了12%,這些富豪所掌握的財富總額已經達到了9690億美元。若以人民幣計算,即將近24萬人成為了千萬級別的富翁。而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BCG)的最新研究報告,在2003年亞洲理財市場(不包括日本)6.4萬億美元的管理資產中有3.29萬億來自大中華區。而該報告更預測到2008年北京舉辦下界奧運會時,大中華區的財富增長率將達到27%,為4.2萬億美元,且中國大陸將超越香港和台灣成為理財市場成長趨勢中的領導力量。
而國內被廣泛引用的另一份調查結果則來自上海:該次抽樣調查表明,大多數上海市民認為未經專家指導的自發理財方案有很大風險;有87%的被訪問市民表示會接受銀行提出的理財建議,其中32%的市民最感興趣的是銀行的理財咨詢和理財方案設計;40%的人認為應增加代理客戶投資操作,提供專家服務,並希望能與銀行理財專家建立穩定和經常性的業務聯系。由以上調查結果可見,如何理好財,用好自己的錢,使之能夠不斷保值、增值,發揮更大的作用已經成為越來越多逐漸富裕起來的國人所共同關注的話題。
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需求,時至今日,國內各家銀行拓展中高端個人理財業務的腳步一直未曾停滯。個人理財業務已經成為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中外銀行紛紛推出各自的個人理財品牌,並在個人高端客戶市場和金融產品創新上展開了異常激烈的競爭。
❹ 農村家庭如何理財怎麼理財創造財富
農村家庭如何理財?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農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文化需求增強,理財觀念也逐漸深入農村家庭的生活。我國目前還是一個農業大國,數億農民是國家發展的根基。現在銀行利率不斷下降,不利於農民僅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農村家庭可以通過豐富的理財方式來豐富生活,提供生活質量。對於農村家庭怎麼理財?
一、分配合理的資金
農村家庭進行投資理財是一個好的開始,但是他們的生活根植於農村,就不得不進行農業生產,雖然農業生產主要以人力為主,用不上過多生產資料,但是還需安排出合理的資金用於現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以及備用資金、生產作業資金的准備等等,這部分需要預留出來。只有保證後方生產一切正常,才能全心投入理財,當然投資的期限有多種之分,可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三種。中短期的投資,可以提供較好的資金流動性,而長期的投資,可較好的增值財富,無論哪一種投資方式都很適用,主要看看家庭情況已經投資資金的多寡再做決定。
二、理財產品的選擇
說到投資理財主要還是理財產品的選擇,農村地區,理財相較於大城市來說,理財確實不那麼方便,可咨詢的場所也較少,因此在農村家庭的理財產品選擇較少的同時怎樣慎選優選顯得格外重要,在農村地區目前還是主要以銀行儲蓄為主要的理財方式,但是隨著理財觀念不斷普及很多農村家庭也開始不斷嘗試互聯網金融理財,其中以互聯網寶寶類理財產品投資最為廣泛,隨存隨取的便捷性,一元起投的低門檻,安全簡單的操作性,是的廣大農村家庭投資起來得心應手,輕輕鬆鬆樂享雙豐收。
三、多元化資產配置
對於廣大農村家庭來說,如何進行資產配置他們並沒有過多的經驗與理論支持。因此,假如自己家人投資的話,恐怕會面臨一些投資困難。因此對於沒有過多投資經驗的他們一旦進行隨性投資,操作不當、選擇時機不當的話,都將面臨較大的投資損失風險。但是農村家庭的抗風險能力較弱,經不起考驗,對此,家庭的投資最好是多元化來進行,分散成3-4個項目進行資產配置,並且建議通過間接投資的形式進行,不主張對不熟悉的領域過多的直接介入投資。
農村家庭的全部收入可分為五部分支出。一部分依慣例存銀行;一部分應付柴米油鹽之類的日常開支;一部分用於購買農資、農具等生產資料所需要的費用;一部分是根據需要和輕重緩急購買衣物和大件商品等消費品;最後一部分可用來買保險,以防不測。農村家庭理財可以把儲蓄分為幾份,來合理配置購買不同的理財產品來分散風險。
來源:網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