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借殼後再融資

借殼後再融資

發布時間:2021-07-09 19:47:24

㈠ IPO上市流程與借殼上市流程借殼的優勢和減少了多少步驟

n買殼上市與直接上市比較

直接上市的利弊:

好處

Ø成功後可直接達到融資效果Ø比買殼上市的成本一般較低(3千多萬人民幣)Ø沒有注入資產於上市公司的限制

弊處

Ø上市操作時間一般較長,一般需要九個多月甚至更長的時間Ø上市過程存在若干不明朗因素,如須通過證監會,聯交所審批及面臨承銷壓力Ø上市成功前須支付超過60%的費用(約港幣1500-2000萬),但未必一定能成功上市n買殼上市與直接上市比較(續)

買殼上市的利弊:

好處

Ø比直接上市簡單、快捷(3個月-5個月)Ø如前期工作準備充分,成功率相對較高Ø無需支付巨額的IPO費用而冒最後上市失敗的風險Ø借殼上市後,可再融資能力強(於2002年於香港或美國主板及創業板之「再融資」總額為560億港幣)Ø不用符合直接上市的利潤要求(死殼復生除外)Ø聯交所及證監會的審批比直接上市容易得多n買殼上市與直接上市比較(續)

弊處

Ø需要先付出較大的一筆殼費(對國內企業而言需要較多的外匯儲備),後才能融資Ø收購殼公司法律程序復雜,如收購過程中不妥善處理,日後可構成麻煩n二、香港或美國買殼上市的途徑
n香港或美國買殼的方式

香港或美國買殼上市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Ø直接收購上市公司控股權(干凈殼)Ø透過債務重組以取得控股權(重組殼)Ø挽救及注入資產以取得控股權(死殼)n(一)直接收購上市公司Ø向主要股東直接購入控股權 Ø若收購超過30%股權需進行全面收購Ø減持配售以達25%公眾股權比例n(一)直接收購上市公司(續)
--步驟n(二)透過債務重組以取得控股權

操作方式:

Ø提交重組方案給清盤官(包括削債、股本重組)Ø與清盤官、債權人、原有股東談判Ø投資者進行盡職審查Ø削減現有股本Ø削減債務Ø增發新股給投資者(以達到控股權)Ø配售減持至25%公眾股,復牌上市n(二)透過債務重組以取得控股權
--步驟n(三)挽救及注入資產以取控股權

操作方式(一):

Ø提交重組方案給清盤官(包括削債、股本重組、注入資產)Ø與清盤官、債權人、原有股東談判Ø增發新股給投資者(以達到控股權)Ø注入新資產(需符合上市條件)Ø進行新上市文件編制、審批等新上市程序Ø減持配售至25%公眾股Ø復牌上市n(三)挽救及注入資產以取控股權

操作方式(二):

Ø成立新准上市公司(「新公司」)Ø以「股換股」的方式把新公司的部分股份給原上市公司股東及債權人Ø新公司從以上換回的原上市公司股權賣給清盤官Ø注投資者的新資產入新公司Ø配售減持至25%公眾股Ø新公司進行「介紹上市」n三、香港或美國買殼上市時間,代價及後續融資n(一)買殼上市時間

(一)「干凈殼」:2-3個月(最佳選擇)

(二)「重組殼」:5-8個月

(三)「死殼」: 6個月-1年

n(二)買殼上市代價

投資者的成本有三個部分:

Ø殼價Ø公司內之資產價值(如保留)Ø中介費用(清盤官、財務投資公司、律師等等)

投資者亦要准備全面收購之資金(如需要全面收購)

n(二)買殼上市代價(續)

(一)殼價(注:殼價會隨市況波動)

主板(一般情況)

「干凈殼」:7-12千萬

「重組殼」:3-6千萬

「死 殼」:2-4千萬

創業板: 9百萬-2千5百萬

n(二)買殼上市代價(續)

(二)公司內之資產價值

Ø取決於投資者對公司的資產的需求及原有股東董事買回公司資產的意態Ø投資者可跟原有股東另行達成協議,於1年後出售部分或全部公司資產予原有股東n(三)買殼上市後續融資

一、資產注入公司

Ø買賣後需要一年後方可注入新股東資產Ø但收購第三方資產無時間限制Ø注入新股東資產為關聯交易,須向聯交所報批Ø注入資產可能是「非常重大收購」「主要收購」或「需披露收購」,須向聯交所報批Ø如創業板公司主營業務轉變,須股東通過Ø注入新股東資產值如超過公司資產值*的100%會促發「非常重大收購」,即相等於新上市處理,但如符合以下要求除外:ü注入業務跟原本公司類似,及並不顯著大於原本公司ü董事會無重大變更ü公司的控制權無重大變更ü其他條件請見上市規則14.07(3)

*其他基準請查看上市規則的第十四章14.06及14.09

n(三)買殼上市後續融資(續)

二、後續融資

Ø減持配售可以新股增發方式融資Ø復牌上市後即可配售或供股Ø減持幅度沒有限制,如可減持至51%(保留絕對控股權),可減持到35%(仍保留控股股東身份)Ø配售成本一般為股份價之2.5%給包銷商Ø如死殼復生(即新上市),於復牌6個月內不可減持至低於50%Ø一般需要2星期-1個月完成配售,如配售不完成可申請延長Ø配售後大股東可再注入新資產以提高股權n目前國內企業誰最需要上市買殼?Ø國內民營公司,有長期融資需求Ø有大量現金(境外)Ø認為直接上市比較困難及風險大,特別是業績及利潤都一般(如1千萬以下)Ø國營企業想盡快達到上市地位,國企官員取得經濟業績

㈡ 請問公司借殼上市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再融資嗎

是的,有很多專業的公司和投行都能幫你借殼上市,而且費用也不用你花,他們直接在融到的第一筆資金里扣除。當然,你國內的資產要先通過他們的審核的。

㈢ 什麼是再融資

配股是上市公司再融資的方式之一。
某公司經營需要用錢,它可以再發行一部分股票,將這些股票賣給老股東們,一般價格會比較低,這種方式要通過股東大會的通過並且經過證監會的批准。

也有另一種方式,公司再發行一部分股票,將這些股票賣給股東以外的投資者(老股東如果願意也可以買),這種方式股票發行價格比較高,叫增發。

從理論上講,只要公司發展前景好,配股對股東是有利的,就好比大家合夥做生意,現在有比大買賣,需要再投點錢,可以賺一大筆,那麼合夥人就都願意再出錢。

但實際上,我國股市由於體制的原因,配股、增發已經成了大股東「圈錢」的代名詞,如果哪家公司要配股、增發,股價就會跌下來。

公司董事會根據需要發布配股方案,經過股東大會通過和報證監會及相關部門批准後,公布登記日、除權日、繳款日(一般為2周)、配股上市日(一般是繳款日結束後幾周內)。投資者只需在繳款期內交足款項,在配股上市日後即可買賣所配的股票。

㈣ 進行重大資產重組後相隔多久可以再融資

上面的回答有誤,配套融資的定價按照2017年2月發布的融資新規規定,但是版融資規模和時間間權隔要求還是按照《重組辦法》執行,也就是說重大資產重組配套融資後實施再融資的,不受18個月的限制。

依據: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2017年2月18日答記者問。

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總體按照《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等並購重組相關法規執行,但涉及配套融資部分按照《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等有關規定執行。

具體來看,並購重組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部分的定價繼續執行按照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董事會決議公告日前20個交易日、60個交易日或者120個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價之一定價。而配套融資的定價按照新修訂的《實施細則》執行,即按照發行期首日定價。

配套融資規模按現行規定執行,且需符合《發行監管問答——關於引導規范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監管要求》。

此外,配套融資期限間隔等繼續執行《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則的規定。

㈤ 借殼重新上市的股票算新股嗎

1.是的,和新股上市是一個概念,漲幅不受限制;
2.借殼上市(Back Door Listing)
直白地說,借殼上市就是將上市的公司通過收購、資產置換等方式取得已上市的ST公司的控股權,這家公司就可以以上市公司增發股票的方式進行融資,從而實現上市的目的。
與一般企業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優勢是能在證券市場上大規模籌集資金,以此促進公司規模的快速增長。因此,上市公司的上市資格已成為一種「稀有資源」,所謂「殼」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資格。由於有些上市公司機制轉換不徹底,不善於經營管理,其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喪失了在證券市場進一步籌集資金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這個「殼」資源,就必須對其進行資產重組,買殼上市和借殼上市就是更充分地利用上市資源的兩種資產重組形式。而借殼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團公司)通過將主要資產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來實現母公司的上市,借殼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是強生集團的「母」借「子」殼。
借殼上市一般都涉及大宗的關聯交易,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這些關聯交易的信息皆需要根據有關的監管要求,充分、准確、及時地予以公開披露。

㈥ 請問上市公司再融資的作用和意義是什麼

恢復市場融資功能是市場發展的內在要求。為國民經濟建設籌集資本,為社會資金保值增值提供渠道,是資本市場的基本功能,也是市場發展的根本途徑。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是離不開融資的。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是上市公司獲得資金的重要途徑。同時,上市公司不發行新的證券,那麼就難以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更新的投資機會。因此,長期停止上市公司的再融資,是對投融資雙方都不利的。
此外,從中國證監會「新老劃斷」分三步走的安排看,只有先恢復上市公司再融資,才能最後恢復待上市公司的融資。從中國上市公司的構成看,境內市場如果長期不能恢復發行新股,那麼境內A股也存在被邊緣化的可能。因此,首先恢復上市公司再融資,也是境內資本市場長治久安的需要。
股權分置改革進程過半的背景下,逐步讓上市公司進行再融資,有著多重意義。誠如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所言:「恢復上市公司再融資是『新老劃斷』的一個重要步驟,既標志著股權分置改革完成了重要的階段性進程,也標志著市場創新發展在新機制下的啟動。同時,在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優先安排再融資,也是兌現改革政策、扶持改革後公司做優做強的一項重要舉措。」
從徵求意見稿具體的制度安排看,恢復上市公司再融資,不是簡單的再融資重新開閘,而是證券市場的一項重要變革,是在新運行機制上的新發展。中國證監會曾在《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股權分置改革是一項完善市場基礎制度和運行機制的改革,其意義不僅在於解決歷史問題,更在於為資本市場其它各項改革和制度創新創造條件。」徵求意見稿反映了這樣的幾個新特點:一是強化公開發行證券的市場約束機制。股權分置改革後,股東的利益基礎趨於一致,以價格信號為導向的市場資源配置功能將逐步發揮作用。二是嚴格募集資金管理,鼓勵回報股東。三是進一步完善再融資市場化運作機制,提高融資效率。如發行人獲得發行核准後,可在六個月內自行選擇發行時機;對兩次融資的時間間隔不再限制,可以更多地由股東大會決定,等等。這些指導思想,都是原來的有關規定所沒有的。
原有基於股權分置環境下制定的以財務指標和行政管理為主要監管手段的再融資規則已難以適應當前的市場情況,因而,《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的強化公開發行證券的市場約束機制,主要通過以下兩個方面實現:一、按確定市價發行原則,適度降低財務指標要求;二、配股引入發行失敗機制。這樣,以往增發時折價發行的情形,就將得到根本性的改變。而配股失敗的成本,也會引起上市公司的鄭重考慮。因此,改變以財務指標為主要監管手段的再融資規則,並不等於上市公司可以大規模再融資。綜合來看,再融資的門檻實際上還有所提高。

㈦ 借殼上市後那些圈到的錢就是那些持股人的了嗎太不可思議了,

不是啊
首先,借殼上市的時候,錢都是股東出了,上市公司沒有融資到錢。
其次,借殼上市之後,通過再融資融到的錢,是上市公司的。證券法等法規嚴格禁止上市公司的股東利用各種方式佔用上市公司資金。

所謂圈錢,是上市公司圈到的,公司增加了資金,可以用來發展,持股人享受公司發展帶來的收益。

㈧ 借殼上市能否配套融資

不可以。

2011年《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修訂時提出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可以同時募集部分配套資金,所配套資金比例不超過交易總金額25%的。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第十三條、第四十三條的適用意見——證券期貨法律適用意見第12號》規定:「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同時募集的部分配套資金,主要用於提高重組項目整合績效」。

(8)借殼後再融資擴展閱讀:

借殼上市配套融資注意問題:

上市公司在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時,可同時募集配套資金,通過「一站式」審核的方式,提升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的市場效率,拓寬並購重組的融資渠道,提高並購重組的整合績效。

在論證配套融資方案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募集配套資金提高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的整合績效主要包括:本次並購重組交易中現金對價的支付;本次並購交易稅費、人員安置費用等並購整合費用的支付;本次並購重組所涉及標的資產在建項目建設、運營資金安排;補充上市公司流動資金等。

2、屬於以下情形的,不得以補充流動資金的理由募集配套資金: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明顯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前次募集資金使用效果明顯未達到已公開披露的計劃進度或預期收益;並購重組方案僅限於收購上市公司已控股子公司的少數股東權益;並購重組方案構成借殼上市。

3、上市公司、財務顧問等相關中介機構應對配套募集資金的必要性、具體用途、使用計劃進度和預期收益進行充分地分析、披露。

㈨ 借殼上市怎麼起到融資的作用

借殼之後就有了配股,增發等再融資的資格,融資不僅僅是靠ipo

㈩ 房地產借殼上市如何融資

房地產公司借殼上市在最近兩年成為一股潮流,這些公司上市成功之後的發展也成為投資者關注 的焦點。近日,記者出席了廣州恆大地產戰略發展研討會,10餘家券商和基金公司的研究員和投資經 理到會就企業上市後的發展戰略各抒己見。 業界專家普遍認為,房地產企業發展的兩大要素是資金和土地儲備。如今土地實行公開掛牌招標 拍賣政策,土地儲備的能力最終取決於資金實力;而中國房地產公司的開發資金來源渠道並不多,銀 行貸款、預售款、自有資金是三大主要來源。最近幾年,銀行系統高度重視可能出現的房地產信貸風 險,樓盤預售准許門檻越來越高,借殼上市並實現再融資便成為地產公司尋求發展的理想渠道。 據統計,近年由於實際控股股東發生變化並且新的控股股東在房地產業有一定發展的公司共有24 家,其中僅有4家實行了增發,2家獲得了配股,也就是說有75%的買殼公司還未有達到融資的目的。 與會專家認為,發生此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於:首先,我國資本市場對上市公司再融資有嚴格的要求, 房地產公司業績波動大,負債高,很難符合要求。其次,大部分公司借殼時間不長,我國房地產公司 借殼上市風潮是於2000年底與2001年初,到現在也才只有一年多時間,而已經實現再融資的地產借 殼上市公司最短時間是2.2年。 各證券公司房地產研究員們認為,房地產業受「開發—銷售」周期影響易產生業績波動,在企業 管理架構上與上市公司的要求不盡一致,要實現再融資,最關鍵的莫過於保持業績的穩定和按照上市 公司的要求規范治理。而解決這一問題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要制定自身發展的長期戰略, 使其所開發項目保持銜接,從而使業績保持穩定。比如深萬科,其所開發的項目就具有充分銜接的特 點,達到了上市公司年年有盤開工,有盤熱賣的良性循環,使公司維持平穩優質的業績,保持了持續 再融資能力,最終作大做強,成為績優地產股。第二,可以做一些合法的技術處理。在收入確認上, 房地產企業可以通過調整竣工時間來使銷售收入更合理的分布。在財務處理上,在存貨、預提費用、 無形資產這三個會計科目上作些技術操作也大有裨益。第三,可以通過運作一些經營性或租賃性的自 有物業,每年獲得固定收入,來達到穩定業績的目的。比如,北京金融街借殼上市後,由於具有穩定 物業出租收入,再加上一定的土地開發,每年凈資產收益率都維持在10%以上,在2002年成功實現 再融資4.01億元。又如,龍發股份通過購得天倫集團旗下位於廣州市黃金地段的、具有最穩定收益的 天譽花園出租物業,從而穩定了公司收益,在規范治理方面,公司借殼上市之後,房地產公司必須加 大規范治理的力度。良好的公眾形象對上市公司意義重大,而塑造良好的資本市場形象的關鍵是做好 信息披露工作和建立良好的投資者關系,最關鍵是公司本身要規范治理。這包括公司日常決策管理的 規范化、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的明晰化及從新調整適應資本市場要求的發展戰略等等。

閱讀全文

與借殼後再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股權比例 瀏覽:715
合買信託 瀏覽:668
融資管理再創 瀏覽:589
1051美元換人民幣多少元 瀏覽:918
股市安信信託 瀏覽:401
准變性信託 瀏覽:291
信託起訴 瀏覽:991
跨境融資額度 瀏覽:741
一般融資金額 瀏覽:153
薈華樓理財 瀏覽:836
最大的投融資 瀏覽:375
聚愛財理財進不去怎麼辦 瀏覽:807
關於理財公司 瀏覽:830
四十萬理財 瀏覽:365
股價上漲融資余額下降 瀏覽:365
步步驚心誰投資的 瀏覽:128
正大肽琦的理財制度 瀏覽:357
悅暢科技融資 瀏覽:634
美唄融資 瀏覽:499
理財寶靠譜嗎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