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人編劇怎麼投稿
影視公司選用劇本沒有什麼固定的標准,主要是看你的劇本的完整程度。不過一般投稿被採用的機會很少,影視公司一般都是有一個想要做的題材,然後找職業編劇撰寫。
如果你手頭有很好的電影劇本可以投稿到電影頻道,他們比較容易接受業余作者的劇本。
還有一個途徑就是參加夏衍電影劇本徵文,如果能入闈的話,一般能夠投拍。
或者投稿給廣電局劇本中心,他們如果採納,會幫你代理劇本銷售。
這幾個地方都是比較容易接受業余作者的劇本的地方,而且他們有專人專門負責看投稿的劇本,和作者聯系還有指導修改。
一般情況直接給電影公司投劇本,幾乎都不會有人去看。
這時,就可以操作了,如果你沒有圈裡熟人,可以直接送到北京電影製片廠,不在北京的,通過網上傳,或者郵寄都可以,北影廠很缺好本子的,但是要確保你的本子沒有泄露,這就是為什麼不要全部發到網上的原因,法律問題哦!
之後,就靜靜的等著北影廠的大師們審本子吧,是否徵用都會通知你的!
『貳』 本土超市如何改造融資渠道
連鎖超市本身是具有非常好的現金流的業態,誇張的說,一家連鎖超市不亞於一家小型銀行。但是這些企業仍然缺乏足夠的 資金支持。為什麼,因為連鎖超市生存的根本就是不斷的擴張。連鎖超市從生下來就是一個生猛的動物,帶有侵略性。他侵略的是傳統市場、百貨公司、夫妻老婆店、批發市場的份額。而且他只有不斷侵略才能夠保證未來的生存。我們中國商業中連鎖業占消費市場平均比例為18%,上海、深圳差不多50%,而法國、美國連鎖業銷售佔比達到70%,所以我們這個空間非常巨大。有這么大的空間當然要不斷擴張。那麼支持連鎖超市擴張的錢從哪裡來?
房子是租來的、貨是賒來的、人是雇來的,連鎖超市這樣的現實往往很難獲取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支持。很多超市老闆天天跑銀行,請行長吃飯,但是很難拿到銀行貸款。因為你缺乏抵押物。
現在超市融資渠道有下面幾條:
1、 佔用供貨商貨款。每家供貨商基本上都有一個從幾天到幾十天的結款期,那麼就會有一部分 資金沉澱在超市手裡,可以為我們所使用。
2、 新店開張贊助,每家新店開張,收取供貨商新店開張的贊助費,增加返利扣點。這個又是一筆費用。比如一家大型連鎖超市,通常有800到1000個供貨商,每個收取1萬元,就有1000萬了,很可觀。雖然國家出台了一些法規,禁止和限制超市的這種做法,但是在終端為王的今天,市場的存在就是合理的。
3、 員工集資。對於一些經營狀況良好的超市,可以通過員工內部集資來緩解擴張 資金壓力。家世界曾經就在員工內部集資過,給予比較高的利息回報。但是這個一定要控制在國家允許的范圍內,不能搞社會集資,搞與法律抵觸的東西。
4、 民間借貸。有些浙江老闆開超市的,具有很強的民間融資能力,甚至一個億的 資金,一周就可以從溫州等這些地方融來。可見江浙一帶的地下錢庄的能量有多大。也有的老闆為了開超市,借遍了全村人的錢。
員工持股,風險共擔,利潤共享,不僅有助於 資金問題解決,更有助於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留住人才。「美國的實證調查表明,實行員工持股計劃的企業與同類企業相比,勞動生產率高三分之一,平均利潤率高50%,平均工資高25-60%。」
2、 最近參加了陝西省政府組織的風險投資和企業對接會,介紹了幫助二三級城市的超市提升管理運營能力的情況。結果風險投資大為感興趣。主動約談,了解二三級城市連鎖超市的情況,並且表示出極大的投資意願,希望幫助接洽。同時像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證券公司,也紛紛表示如果有合適的,可以介紹來,由他們包裝推薦在海外上市。
很多國內的企業認為上市很難、門檻很高,其實不是這樣的,香港、新加坡一些市場,尤其創業板上市的門檻並不高,關鍵是要能看得到。管理要上水平,還有專業輔導,所謂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就是這個道理。有的人幾年就搞了幾家上市公司,說明還是思路和方法問題。
雖然我們身處內陸的二三級城市,但是發現國際風險投資的目光已經開始注視我們,比如亞洲EAE這樣的掌管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公司,一直也在尋找內地超市領域的企業投資。過去風投注意的多是高科技行業,現在他們有很大改變,我們要抓住這個機遇,引進國際和國內資本。
風投不但可以帶來投資,還可以帶來很多新的理念和好的管理,比如風投會替企業聘請職業經理人或者管理公司。會引進完善公司制度和財務管理,會包裝上市等等。
「員工持股計劃與風險資本被認為是帶動矽谷高速成長的兩部發動機。」我們連鎖零售行業要向高科技行業借鑒這有效的做法。
3、 供貨商在長期和超市打交道的過程中,逐步的認識到了超市是一種極佳的盈利模式,有些供貨商也想轉變思路,但是因為供貨商能力、技術、實力等各方面原因,供貨商辦超市就不可能。有供貨商和我說:「你們納爾森公司什麼時候自己開超市?算我一股。」如果我們允許供貨商參股,進入董事會,那麼也擴大了 資金來源的渠道,把我們的事業變成大家的事業,無疑也會廣泛的調動供貨商的積極性。
4、 在「還富於民」的呼聲下,政府近幾年越來越側重於資源向農村和基層傾斜。什麼「家電下鄉」、「農超對接」、「放心食品」這些都投入了巨額補貼。實際上連鎖超市是和這些政策可以掛上鉤的。那麼怎麼更好的利用到這些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資源?我們已經在嘗試幫助一家企業和政府合作,接受政府投資,改組公司,預計基本解決企業今後幾年的發展的 資金需要。小一點的社區店,可以參與到「放心饅頭」、「放心早餐」工程里,也會獲得相應的 資金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