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朋友向我推薦30歲應該懂得理財規劃這本書,想問一下,理財有什麼用
理財的意義在於 能夠讓你的資產合理的規劃 並保值增值。
錢不是萬能的 但沒錢萬萬不能呢 你該謝謝你的朋友。
『貳』 30歲前如何制定個人理財計劃
30歲前如何制定個人理財計劃?生命中最重要的投資,投資自己的想法。生命中最重要的理財,將理財變成自己的習慣。財務自由是2017年知乎最受歡迎的100個問題之一,近800個答案,最高18500+的認可。財務自由是什麼意思?
讓消費回歸享受,不為錢所苦
讓愛好回歸樂趣,不為錢折腰
讓愛情回歸純粹,不為錢所累
讓親情回歸關心,不為錢所縛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如果我有五百萬張彩票,我可以在第二天退休。如果現在500萬,也就只能在深圳買套兩居室小房子,提前退休想都別想。隨著時間的推移,「財務自由」的標准正在發生變化。貶值不僅在金錢意義上,而且在我們的知識水平上,工作場所的競爭力和行業狀況等各方面。如果把自由定義為「不受恐懼」,那麼對金融自由的定義就是「克服年齡和通貨膨脹的能力」。
30歲前如何制定個人理財計劃?實現「財務自由」的手段是多元的,包括自我投資和投資理財。市場上很多金融產品,買股票買基金?理財產品?買保險?投資房地產?我們選擇越多,我們就越焦慮。最好的理財計劃與市場沒有任何關系,與房地產經紀人的言論說辭沒有任何關系,與鄰居向你透露的熱門股沒有任何關系,只關繫到你自己的需要。
一、關於理財最重要的問題。
拿一頁A4紙,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小目標不妨寫出三四個。例如:
1、省錢買房,我想成為深圳人
2、每年為孩子的教育賬戶存一筆開支
3、每年為退休賬戶存足夠的錢
4、與家人共度美好時光
大多數財務計劃的重點主要是金錢,忽略了其他三個最有價值的東西:時間,技能和精力。如果我們只看幾元和幾分的錢,我們可能會耗盡我們的精力,時間和技能儲備。有錢又閑才是享受生活的必備條件。
二、量化你的財務目標。
人的一生三萬天的生活,只有五個關鍵的財務節點:工作,婚姻,家庭,養育,退休。人們可能會遇到二千九百二十萬人,我們要保護的人不會超過十人:父母,配偶,孩子和親密的朋友。
財務目標要實現什麼?你想什麼時候做?它要多少錢?例如:
1、1年後帶我父母去馬爾地夫旅遊,需要5萬元
2、18年後,送孩子出國留學約需2000萬元至5000萬元。
3、經過30年的退休,每年要花費10萬元。
三、.明確目前的財務狀況。
不需要使用復雜的電子表格,甚至不需要使用電腦。只需紙和筆,在中間畫一條垂直線:
剩下的資產清單:銀行賬戶,房地產估值,投資組合......
要還的債務清單:信用卡,抵押貸款債務......
四、確定個人風險偏好。
人有黑白俊丑高矮胖瘦的區別,同樣,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也完全不同。有些人為了追求高回報,寧願冒很大的風險;有的人只想要穩定收益,高低無所謂,但絕對不會冒險。對於不同的人來說,一定是根據投資人的實際情況提示合適的投資建議。
在購買銀行理財、基金,開創業板之前,我們都被要求做財務測試。要判斷你是傾向於保守的還是穩健的,平衡類型的還是激進類型的等等。
五、合理分配資產。
1.應急響應:約3-6個月的日常生活費用。
應急費用因人而異。大多數人只需要一筆可以活6個月的資金,綽綽有餘。如果你是創業公司的創業者,多少資金都不夠。
2.防守:保險是保障的重要手段。
要決定你是否需要保險,有一個簡單的規則:如果有人在金錢方面依靠你,你需要一個保險。
對於你的父母來說,你不希望孩子們由於家庭的經濟波動無法完成學業。
作為一個孩子,你不希望自己的父母由於家庭逐漸衰落而花錢過於謹慎。
作為一個丈夫,你不希望妻子由於由於家庭的風波而生活的太苦。
3.保值增值
國家統計局最近十年的物價指數,十年前為63元,相當於現在的100元。通貨膨脹是最安靜的強盜,是不公平的財富再分配,最終的受益者是政府,不利於公眾。
30歲前如何制定個人理財計劃?[財富管理階段]關鍵詞:「學習、探索、積累」。
剛入社會工作的年輕朋友,急需盡快積累一定的本金,有條件的可以進行保守的、小額的財務管理。盲目進入股市是非常不明智的,如果是破壞了主要業務是弊大於利,不妨選擇「保值理財」。
30歲前如何制定個人理財計劃?[財富質變階段]關鍵詞:「健全」。
對於那些已經在大公司工作近10年,對於那些已經有一定的積蓄是很重要的(如200000-500000)在這個階段找到敢於超重和其長期的機會比他們的增長風險更高是非常靈活的投資品種,如單一的基金和股票,債券。同時考慮到子女的教育、家庭生活,獲得約10%的收益保障,後面的不可斷,
30歲前如何制定個人理財計劃?[財務自由階段]關鍵詞「安全」和「稅收籌劃」。
所謂「窮算命,富燒香」,此時財富增長的需要並不顯著。更重要的是要避免風險,不要去追逐機會,保持它是一個正常的狀態。
『叄』 30歲後如何做好理財規劃
所在城市若有招商銀行,可了解下招行發售的理財產品,首次購買理財產品,版需先辦理風險權評估,評估後,可購買對應您的風險承受能力等級的理財產品。
您可以進入招行主頁,點擊 理財產品-個人理財產品 頁面查看,也可通過 搜索 分類您需要的理財產品。
溫馨提示:購買之前請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肆』 每個人從20歲,30歲,40歲,50歲,60歲每個階段都該有什麼樣的理財方式
對,這個問題不是一段話能說清楚的,每個年齡段不一樣,那麼收入和支出不一樣,人生目標理財目標也不一樣,所以一般這種情況是尋找理財規劃師來進行服務,針對不同的年齡段規劃不同的理財方式,比如說20歲,考慮的多半是累積原始資本,累積原始資本又從兩大方面去講,一方面是事業的累積,一方面是知識得累積,這個年齡段的人理財通常著重於開源節流。比如50歲就更著重於考慮養老規劃這塊兒了。所以每個階段不一樣需求不一樣,方式肯定不一樣。這要具體而言了。我是理財規劃師,有問題可以問我。
『伍』 30歲的家庭,應該怎樣理財
l 個人理財主要從哪些方面入手
1.個人風險管理和保險規劃
保險是財務安全規劃的主要工具之一,因為保險在所有財務工具中最具防禦性。保險不僅可以積累現金價值,還可以提供償債能力,當投保人發生風險並且沒有時間在未來歲月中繼續增加收入以償債的情況下,保險是唯一可以立即創造錢財的工具。保險也被形容成一種買時間的理財工具。
2.教育投資規劃
「一定要對人力資本、對教育進行投資,它帶來的回報是強有力的。變化的中國需要增加人力資本投資。」2000年,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赫克曼在北大演講中爆出教育投資回報率高達30%時,很多人開始領略到這項投資的魅力。
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有經濟學家把家庭對子女的培養看作是一種經濟行為,當子女成年後,可獲得的收益遠大於當年家長投入的財富。1963年。舒爾茨運用美國1929年――1957年的統計資料,計算出各級教育投資的平均收益率為17.3%,教育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3%。
在一般情況下,受過良好教育者,無論在收入和地位上,確實高於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同齡人。從這個角度看,教育投資是個人財務規劃中最具回報價值的一種,它幾乎沒有任何負面的效應。
3.退休規劃
當代發達的醫療科學技術和極為豐富的物質文明帶給人類的最大好處,是人類的健康與長壽。在21世紀,人人可望長壽。
如果退休是不同人生的相同結果,那麼養老便成為每個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按目前我國的現狀,據測算,按20年後退休,到時一個人所需的養老金平均要在300萬元左右。這樣一個巨大的數字,可能會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事實上,如果要想過上有品質、有尊嚴的退休生活,這個數字僅僅是一個基礎。
巨額的養老金缺口靠誰來彌補?政府買單,養兒防老,這似乎都不是理想的答案。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就在自己手上:盡早准備,合理籌劃。無論你是選擇商業保險、購買基金,還是投資房產、致力收藏,只要未雨綢繆,盡早著手,退休後的二三十年也許會成為你人生當中一抹絢爛美麗的晚霞。
4.居住規劃
「衣食住行」是人最基本的四大需求,其中「住」是投入最大、周期最長的一項投資。買房子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很多人辛苦一輩子就是為了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買房前首期的資金籌備與買房後貸款償還的負擔,對於家庭的現金流量及其以後的生活水平的影響可以延長到十幾甚至幾十年。
5.個人稅務籌劃
美國開國元勛本傑明·富蘭克林曾經說過:「只有兩件事情無法避免:一是死亡,二是納稅。」
稅收規劃是整個財務規劃過程中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個人稅務籌劃是指納稅行為發生之前,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通過對納稅主體的經營活動或投資行為等涉稅事項做出事先安排,以達到少繳稅和遞延納稅目標的一系列籌劃活動。
稅務規劃的首要目標就是確保通過各種可能的合法途徑,來減少或延緩稅負支出。
6.投資規劃
投資的目的是在一定時期獲得資產增值和一定的收入預期。分為實物投資和金融投資。
投資的最大特徵是用確定的現值犧牲換取可能的不確定的未來收益,因此,對未來收益和風險結構的分析就成為投資規劃的一個重要方面。
l 理財步驟
1.自我風險和個人性格的分析;
2.編制個人或家庭的資產負債表;
3.編制個人或家庭的現金流量表;
4.制定個人或家庭的短期、中期及長期目標;
5.設定計劃完成時間。
個人理財的分類
1. 生活理財:設計個人整個生命周期的終身財務計劃,包括教育金、養老金、醫療金、保險、房產、企業年金、遺產和繼承、其他方面。目的是達到終生的財務安全和生活幸福。
2. 投資理財:在生活理財基礎上,再去投資股票、基金、債券、金融衍生工具、黃金、外匯、不動產、藝術品、其他方面。目的是獲取回報,提高家庭生活水平質量。
特別說明
應先考慮生活理財,在此基礎上,量力完善投資理財,不要想一步到位。
供參考! 祝好!
『陸』 30歲以後如何改變理財觀念
李嘉誠有句名言:「30歲以前的人要靠體力、智力去賺錢;30歲以後的人更多的應該是靠錢去賺錢。」
30歲後的我,常盤算著自己的存款,有多少心裡才不慌?
20萬或是一套有著貸款的小房,恐怕都無法避免「中危」,焦慮一遍又一遍被掀起。
工作穩定帶來固定收入,有一個美好的家庭穩穩帶來支出。
如今中產們正忙著消費升級,除了羨慕,怎麼做才能追上別人的腳步?
用戶理財故事:我從月光族變身土豪
先自我介紹下,本人性別女,31歲,已婚。2016年是我財務上重獲新生的一年,2017年是我財務上開花結果的一年,通過這1年多的努力,實現了17%的財富增值,收獲財富的同時我也收獲了信心。
我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可能是由於平時父母照顧的比較多,我們兩個都沒在理財上花過心思,家庭支出更是沒有計劃。很多時候沒到月底,兩個人的工資就都花光了,便伸手向父母要點零花錢。
2016年4月17日,我發現自己有寶寶了,這個發現讓我又喜又驚,喜的是長輩們如願了,自己也是很喜歡孩子的;驚的是要為人母了,確突然發現自己沒做好任何的准備。回想這些年的財務狀況簡直是一團糟,寶寶的到來才真正使我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要改變自己的財務狀況,給寶寶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就像父母愛護我那樣愛護他(她)。
於是我開始給自己定了個理財的計劃,從最容易的開始做起——記賬。記賬是理財的最初階段,你不記賬就不會知道你有多少錢可以理,記賬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習慣。記賬也能幫助我發現那些不必要的生活支出,從而避免,記賬能夠讓我一點一點的把錢存起來。到2017年1月底,也就是春節之前,我和老公的家庭存款已經有了7萬元。當我把這筆數目拿給老公看的時候,他有些不敢置信的眨眨眼,驚愕之後簡直把我誇上了天,心裡真是美滋滋的。
這一年的春節婆婆給了我個10萬元的大紅包,其實也是給寶寶的。收獲了這份大禮,我的存款直接上升到了17萬元,我把這部分存儲分為三份,一份給寶寶買了儲備保險,一份做了定期銀行理財,投資期限6個月,年化收益5.5%,另外一份在一份經常理財的朋友指導下買了P2P理財產品,投資期限3個月,年化收益8%。
2017年底,我對這一年從春節後到現在的投資和收益做了統計,當然這包括我通過記賬不斷的存款,還有理財產品的復投,累計收益超過了1萬元,這是我超有成就感。對未來通往財務自由的路充滿了信心。我為明年做了理財規劃,由於寶寶的出生,家庭開支加大,記賬顯出了更的優勢,明年的目標是凈資產超過20萬,加油!
30歲,將財富緊緊抓在手裡!
投資【新華金典理財】
輕松穩步幫你實現財富的增長!
強力助力財富升級!
編輯:小新
關注新華金典理財
小新持續跟您分享最新理財資訊
幫您理財的同時,我們希望能夠給您提供生活中更多的價值資訊。
互聯網投資理財的道路上,新華金典理財常伴你左右!
『柒』 跪求20到30歲的合理理財規劃方案
先存銀行
再買股票
最後買房
記住一點
你不理財
財不理你
投資大師劉彥斌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