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資管新規下,銀行理財不保本了,那銀行存款會有影響嗎
沒有影響。
「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專個人在單個銀行的屬普通存款(不包括結構性存款)享受50萬以內100%賠付),所以安全性是可以保障的。
銀行理財:根據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也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就不靠譜或風險「大」,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的風險等級。一般情況下不能提前贖回。
目前一些中小型銀行通過與互聯網平台合作(銷售)發行的銀行智能定期存款產品,具有流動性高(可分檔計息或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存款的優點。屬於標准個人存款產品,利率在4%-5.5%左右,享受存款保險50萬以內本息賠付的保障。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Ⅱ 關於銀行理財和銀行資管業務問題
1、銀行以前的產品也是自己設計的,不過形成了很壞的行業習慣,就是實質內的保底保收容益,這樣風險全部集中到銀行了。而去年出台的新規就是解決這個問題,明確是資管產品,不保底的,虧了是客戶自己的,銀行只收管理費。
2、大部分都是自己設計的,銀行產品部門很多的,產品類型也很多樣。內部消化為主,
參考:普益財富:2013年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規模超56萬億元_網易財經http://money.163.com/14/0307/08/9MNK90VK00253B0H.html
Ⅲ 資管新規對銀行理財業務都有哪些影響
對於我國百萬億元規模的資產管理市場,資管新規從醞釀到徵求意見一直牽動著市場的神經。特別是存量規模接近30萬億元的銀行理財,向標准化、凈值化轉型的進展備受市場關注。
截至2017年底,除了招行、中信銀行之外,多數股份行理財余額大幅減少。
資管新規落地後對銀行理財沖擊有多大?周之行分析稱,資管新規落地後,銀行依然會持續發展新產品,即便是採用表外轉表內的方法,也會試圖將資管資金存留在銀行體系內,但這部分一定會外溢,初步估算大概七成規模依然在銀行體系之內。部分資金體量會慢慢往外部資管公司流轉,包括公募基金,甚至包括私募基金都有可能吸收銀行外溢的存量資金。
奧緯研究報告顯示, 當前,銀行客戶行為正在加速市場化,其中個人金融資產投資配置中,銀行理財、股票、公募基金、信託、私募、保險的佔比顯著增加。而居民儲蓄卻從2007年的69%下降至50%。
在資管新規的新導向下,將嚴格區分合格投資者和非合格投資者,這從本質上有利於銀行。「未來非標投資者會部分回到銀行存款體系,尤其是降低債權類合格投資者的標准以後,他們可能進入債權的非標投資,成為合格投資者。」
此外,他認為,資管新規落地後,資管市場將出現底層資產替換。首先,債權資產從影子銀行資產替換成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等資產,資產特性變得更分散了;其次,資管新規後,底層資產將向二級市場轉向,實際上變成二級市場公開的資產;最後,期限拉長後,底層資產將向PE類資產轉變。銀行做不了二級市場和PE市場,某種程度對銀行是挑戰。
Ⅳ 銀保監會針對銀行理財產品的資產管理新規
銀保監會針對銀行里還產品肯定要有一個新的規定,或如果你要是說的超過50萬,他肯定要是一個擋線體的,還要看保監會對這個銀行產品的這個規范要求
Ⅳ 中國銀行資產管理裡面有中銀理財10000元是怎麼回事
是你把你卡里的錢,轉進去了,屬於中國銀行裡面的一個理財產品,比活期存款利率高一點點,,
Ⅵ 銀行資管可以購買其他銀行的理財產品嗎
若是招行個人理財產品,須使用招行借記卡賬戶、一網通賬戶、財富賬戶(不含存摺)作為投資結算賬戶。
Ⅶ 根據新的資管法規,目前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和之前的銀行理財產品有什麼區別
沒什麼區別,都是理財產品,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