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宏觀經濟環境怎樣影響理財
(1)政治、法律與政策環境: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稅收政策內等。宏觀經濟容政策對投資理財的影響具有綜合性、復雜性和全面性的特點。各種宏觀經濟政策由於其發揮作用的方式不同,因此通常相互配合使用以達到整個宏觀調控的目標。宏觀調控的整體方向和趨勢決定了個人和家庭投資理財的戰略選擇。考試大助你成功(2)經濟環境:經濟發展階段,包括①傳統經濟社會;②經濟起飛前的准備階段;③經濟起飛階段;④邁向經濟成熟階段;⑤大量消費階段。屬於前三個階段的國家稱為發展中國家,而處於後兩個發展階段的國家則稱為發達國家。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宏觀經濟狀況: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周期;通貨膨脹率;就業率;國際收支與匯率;(3)社會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社會制度環境:養老保險制度,醫療保險制度,其他社會保障制度;人口環境。(4)技術環境:計算機信息技術與網路技術
2. 宏觀經濟政策對投資的指導作用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經濟之聲《基金觀察》記者劉思強專訪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高級副總裁李俊,本期主題:宏觀經濟分析對投資的指導作用。
劉思強:從當前時點看,哪些宏觀因素會影響您下一步的投資決策?
李俊:宏觀環境方面,我的判斷是:經濟增速預計會窄幅波動,逆周期政策以及部分行業投資升溫會帶動經濟出現溫和的回暖,但是房地產引擎退出以後,新的經濟增長動力還沒有形成;貨幣政策方面,貨幣政策大概率是中性,未來貨幣政策很難進一步寬松,但是鑒於內外部壓力明顯,收緊可能性不太大。這是年初我對宏觀基本面的判斷。但是目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評估,至少對一季度的經濟數據會帶來較大影響。與此同時,我們的政策由於應對疫情這一突發事件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貨幣政策方面比之前預計的更為寬松;財政政策方面,對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也給予了大力度的稅費減免和財政補貼。
關於市場機會方面,我們不妨先看一下2018年和2019年,可能更為清晰一些。2018年市場大跌的原因主要是兩個方面:中美貿易摩擦和去杠桿。2019年則是另外一番氣象,貨幣環境大幅寬松,這可以看作是對2018年的修正,也就是影響2018年市場環境的主要因素都得到了很大的緩解。在這樣的背景下,2019年市場大漲,年度漲幅處於歷史第二高的位置。而2020年與2019年相比已經不再是修正的過程。在國內,在空間換取的寶貴時間里,如果我們簡單選擇放水,則是一種「逃避」。所以,我個人還是期待在改革方面有一些切實硬核的措施能夠出台。如果有這樣的一系列舉措,我對市場是充滿信心的。那麼今年,需要關注的市場主要矛盾,我覺得有幾個方面:第一,改革舉措是否能夠出台;第二,貨幣政策的松馳;第三,經濟能否齊穩;第四,美國大選以及中美關系的走向;第五,世界地緣政治的演變。這是主要的幾個方面。
另外,就像疫情打亂了經濟運行的節奏一樣,這對市場而言也是一個新的變數,給市場的投資節奏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從資金量方面,更為寬鬆了;在政策選擇上,鑒於我們要完成既定的增長目標與任務,在政策上也將推出一系列的穩增長政策,投資者在具體投資的板塊上需要予以關注。
劉思強:從實戰經驗來看,宏觀基本面對投資的指導作用到底有多重要?
李俊:我認為宏觀研究對於實際投資的重要性是見仁見智的。每個投資人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投資理念,這個其實無所謂好壞,只要適合自己就可以了。我個人對宏觀研究是比較感興趣的,所以宏觀研究在我個人的投資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具體的投資上,我的投資框架里有三個因素:一是投資者;二是資產;三是資金。更詳細來說是指」投資人的認知、資金的可獲得性以及資產性價比」。從宏觀的視角看,這三個因素更容易看得清。所以就我個人而言,宏觀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劉思強:投資者、資產和資金這三個方面的具體關聯,該如何理解?
李俊:投資者主要是指投資者認知,但是投資者的認知和市場主流觀念還不是特別一致。一般市場主流觀點代表市場整體的趨勢,但投資者個人的認知有時是在市場主流認知之前,有時是在之後,所以有時做了左側交易,有時做了右側交易,這是投資者的認知方面。資產性價比方面主要是看標的的未來成長性,另外是看它的價格,如果你成長性很好,但是價格非常高,性價比就不是特別高了,那麼資金肯定會流向其他性價比更高的資產上去。資金的可獲得性主要是看市場的貨幣環境是寬松還是比較緊張。這是最主要的三個方面,建議個人投資者從這三個方面來參考決策。畢竟宏觀概念是比較龐雜的,如果整體來看,會容易抓不到重點,主要抓這三個方面就可以了。
劉思強:關於資產配置的方向,具體到配置策略上,投資者應該如何把握?
李俊:對於大類資產配置,我目前比較看好的有幾個方向:第一是我覺得港股目前性價比是比較好的,主要是因為去年跌得比較多,今年我覺得一些邊際上的影響會逐漸消除,相對於A股來說,港股目前配置價值可能更為明顯一些;在商品方面,我覺得有色表現應該會好於黑色,主要是看房地產這塊,因為我覺得今年主要是製造業投資可能會上來,未來在科技板塊這塊可能會更明顯一些;在其他方面,我覺得如果未來全球地緣風險上升,下半年黃金會有一定的機會。這是我對未來大類資產簡單的判斷。
風險提示:上述觀點不代表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基金投資需謹慎。
《基金觀察》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經濟之聲《交易實況》欄目特設的投資專欄。對基金業內專業人士進行深度訪談,聚焦資本市場,分析市場熱點,幫助投資者把握投資機會。周一至周五交易日,經濟之聲10:30播出。
李俊
北京大學法學學士、工商管理學碩士。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曾任職於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證券部。2008年12月加入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數量投資部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等,現任數量投資部高級副總裁,華夏5GETF、華夏新能源汽車ETF、華夏新錦綉混合等基金的基金經理。
劉思強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專欄編輯、記者,《基金觀察》製作人、財經評論員。
3. 簡述個人理財業務的宏觀因素有哪些問答題
(1)政治、法律與政策環境: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稅收政策等。宏觀經濟政策對投資理財的影響具有綜合性、復雜性和全面性的特點。各種宏觀經濟政策由於其發揮作用的方式不同,因此通常相互配合使用以達到整個宏觀調控的目標。宏觀調控的整體方向和趨勢決定了個人和家庭投資理財的戰略選擇。 考試大助你成功
(2)經濟環境:經濟發展階段,包括①傳統經濟社會;②經濟起飛前的准備階段;③經濟起飛階段;④邁向經濟成熟階段;⑤大量消費階段。屬於前三個階段的國家稱為發展中國家,而處於後兩個發展階段的國家則稱為發達國家。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宏觀經濟狀況: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周期;通貨膨脹率;就業率;國際收支與匯率;
(3)社會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社會制度環境:養老保險制度,醫療保險制度,其他社會保障制度;人口環境。
(4)技術環境:計算機信息技術與網路技術
4. 影響個人理財業務的宏觀因素有哪些理財影響
1、政治、法律與政策環境、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稅收政內策等。宏
觀經濟政策對投資理財的影響具有綜合性、復雜性和全面性的特點。各種宏觀容經濟政策由於
其發揮作用的方式不同、因此通常相互配合使用以達到整個宏觀調控的目標。宏觀調控的整
體方向和趨勢決定了個人和家庭投資理財的戰略選擇。
2、經濟環境、經濟發展階段、包括①傳統經濟社會、②經濟起飛前的准備階段③
經濟起飛階段④邁向經濟成熟階段⑤大量消費階段。屬於前三個階段的國家稱為發展中
國家、而處於後兩個發展階段的國家則稱為發達國家。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宏觀經濟狀況、
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周期、通貨膨脹率、就業率、國際收支與匯率。
3、社會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社會制度環境、養老保險制度、醫療保險制度、其他
社會保障制度、人口環境。
影響個人理財業務的宏觀因素包括以上這些,上次在財大師上面看到的,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5. 結合我國證券市場的實際情況寫一篇關於「宏觀經濟對證券市場影響」的論文
一.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對股票價格有直接的影響。貨幣政策是政府重要的宏觀經濟政策,中央銀行通常採用存款准備金制度、再貼現政策、公開市場業務等貨幣政策手段調控貨幣供應量,從而實現發展經濟、穩定貨幣等政策目標。無論是中央銀行採取的政策手段,還是最終的貨幣供應量變化,都會影響股票價格,這種影響主要通過以下途徑:
(一)存款准備金制度
1.中央銀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商業銀行可貸資金減少,市場資金趨緊,投資者手中的資金減少,投資者可用於投資的資金減少,投資者會減少對證券市場的投資,證券市場不再活躍,進而推動股票市場價格下降。
2.中央銀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商業銀行可貸資金增加,市場資金趨松,投資者手中的資金增加,投資者可用於投資的資金增加,投資者會增加對證券市場的投資,證券市場會活躍起來,進而推動證券市場價格上升。
(二).再貼現政策手段
1.中央銀行通過採取再貼現政策手段,提高再貼現率,收緊銀根,使商業銀行得到的中央銀行貸款減少,市場資金趨緊,投資者手中的資金減少,投資者可用於投資的資金減少,投資者會減少對證券市場的投資,證券市場不再活躍,進而推動股票市場價格下降。
2.中央銀行通過採取再貼現政策手段,降低再貼現率,放鬆銀根,使商業銀行得到的中央銀行貸款增加,市場資金供應相對寬松,投資者手中的資金增加,投資者可用於投資的資金增加,投資者會增加對證券市場的投資,證券市場會活躍起來,進而推動股票市場價格上升。
再貼現率又是基準利率,它的提高必定使市場利率隨之提高。資金供應趨緊和市場利率提高將導致股票市場價格下降。另一方面,再貼現率的下降必定使市場利率隨之下降,股票市場價格相應提高。
(三)公開市場業務
1.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業務大量出售證券,收緊銀根,一方面,投資者可用於投資的資金減少,投資者可用於投資證券市場的資金減少,證券價格下降;另一方面,在收回中央銀行供應的基礎貨幣的同時又增加證券的供應,可能使證券市場上的證券出現供過於求的狀況,也會使證券價格下降。
2.中央銀行放鬆銀根時,一方面,基礎貨幣增加,投資者可用於投資的資金增加,投資者可用於投資證券市場的資金增加,推動證券市場活躍,證券價格上升;另一方面,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大量買入證券,在投放中央銀行的基礎貨幣的同時又增加證券需求,可能證券市場上的證券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也會使證券價格上升。
總之,中央銀行放鬆銀根、增加貨幣供應,資金面較為寬松,大量游資需要新的投資機會,股票成為理想的投資對象。一旦資金進入股市,引起對股票需求的增加,立即促使股價上升。反之,中央銀行收緊銀根,減少貨幣供應,資金普遍吃緊,流入股市資金減少,加上企業拋出持有的股票以獲取現金,使股票市場的需求減少,交易萎縮,股價下跌。
二.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財政政策是政府通過財政預算收支平衡或赤字、財政稅收和補貼、國債政策等手段影響社會總需求,促進社會總供求平衡的宏觀經濟政策。財政政策對於刺激或者減緩經濟發展速度有相對直接的效果。財政指出下降會直接減少對社會產品與勞務的需求,稅率上升也會立即減少消費者的收入,從而導致消費的快速下降。財政支出減少,稅率下降,則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財政政策也是政府的重要宏觀經濟政策。財政政策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有三個方面。
(一)國家預算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作為政府的基本財政收支計劃,國家預算能全面反映國家財力規模和平衡狀態,並且是各種財政政策手段綜合運用結果的反映。財政赤字具有擴張社會總需求的功能,會起到刺激經濟發展的作用;反之,財政結余政策壓縮財政支出,具有縮小社會總需求的功能,會抑制經濟的發展速度。
1.通過擴大財政赤字、發行國債籌集資金,增加財政支出,刺激經濟發展。
2..或是通過增加財政盈餘或降低赤字,減少財政支出,抑制經濟增長,調整社會經濟發展速度,改變企業生產的外部環境,進而影響企業利潤水平和股息派發。
(二)通過調節稅率影響企業利潤和股息。
稅收調節經濟的首要功能是調節收入分配,也就是稅收的轉移功能。另外,稅收還可以調節社會總供求結構,財政部門通過設置稅種和差別稅率能夠達到調節供求結構的效果。在經濟蕭條時期,社會有效需求不足,這時,政府降低稅率可以刺激企業擴張投資,提高總需求;在經濟過度繁榮時期,政府可以通過提高稅率的辦法抑制企業投資沖動,降低總需求。
1.提高稅率,企業稅負增加,稅後利潤下降,股息減少。公司的可分配利潤減少,證券市場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減小,投資者不再投資於證券市場而是採用其他投資手段,使證券市場投資減少,從而推動證券價格下降。
2.降低稅率,企業稅負減少,稅後利潤增加,股息增加。公司的可分配利潤增加,證券市場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增大,投資者投資於證券市場而不是採用其他投資手段,使證券市場投資增加,從而推動證券價格上升。
(三)國債發行量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國債是政府用來調節總體經濟以及經濟結構的手段。通過發行國債,政府可以調節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將部分企業和個人的收入以信用的方式集中到政府手裡,以擴大財政支出的規模。國債還可以幫助政府在調節國民收入時使用結構和產業結構,將部分用於消費的資金轉化成投資基金,用於農業、交通、能源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展。另外,國債發行量的增加和減少,對於調整基準利率有一定影響,而基準利率變化對於市場利率的變化也有影響,因此,國債政策也能夠通過調節社會總需求和經濟增長。
國債發行量會改變證券市場的證券供應和資金需求,從而影響股票價格。
1 .國債發行量增加,市場上有一部分資金流向國債投資,使市場上的資金減少,投資者可用於投資證券市場的資金減少,證券市場價格下降。
2 .國債發行量減少,市場上流向國債投資的資金減少,使市場上的資金增加,投資者可用於投資證券市場的資金增加,證券市場價格上升。
三.市場利率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一)絕大部分公司都負有債務,利率提高,利息負擔加重,公司凈利潤和股息相應減少,股票價格下降;利率下降,利息負擔減輕,公司凈盈利和股息增加,股票價格上升。
(二)利率提高,其他投資工具收益相應增加,一部分資金會流向儲蓄、債券等其他收益固定的金融工具,對股票需求減少,股價下降;利率下降,對固定收益證券的需求減少,資金流向股票市場,對股票的需求增加,股票價格上升。
(三)利率提高,一部分投資者要負擔較高的利息才能借到所需資金進行證券投資。如果允許進行信用交易,買空者的融資成本相應提高,投資者會減少融資和對股票的需求,股票價格下降;利率下降,投資者能以較低利率借到所需資金,增加融資和對股票的需求,股票價格上漲。
四.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通貨膨脹對股票價格的影響較復雜,它既有刺激股票市場的作用,又有抑制股票市場的作用。通貨膨脹是因貨幣供應過多造成貨幣貶值、物價上漲。在通貨膨脹之初,公司會因產品價格的提升和存貨的增值而增加利潤,從而增加可以分派的股息,並使股票價格上漲。在物價上漲時,股東實際股息收入下降,股份公司為股東利益著想,會增加股息派發,使股息名義收益有所增加,也會促使股價上漲。通貨膨脹給其他收益固定的證券帶來了不可迴避的通貨膨脹風險,投資者為了保值,增加購買收益不固定的股票,對股票的需求增加,股價也會上漲。但是當通貨膨脹嚴重、物價居高不下時,企業因原材料、工資、費用、利息等各項支出增加,使得利潤減少,引起股價下降。嚴重的通貨膨脹會使社會經濟秩序紊亂,使企業無法正常地開展經營活動,同時政府也會採取治理通貨膨脹的緊縮政策和相應的措施,此時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更大。
五.匯率的調整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匯率的調整對整個社會經濟影響較大,有利有弊。傳統理論認為,匯率下降,即本幣升值,不利於出口而有利於進口;匯率上升,即本幣貶值,不利於進口而有利於出口。匯率變化對對股價的影響要看對整個經濟的影響而定。若匯率變化趨勢對本國經濟發展影響較為有利,股價會上升;反之,股價會下降。具體地說,匯率的變化對那些在原材料和銷售兩方面嚴重依賴國際市場的國家和企業的股票價格影響較大。
若一過國際收支連續出現逆差,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會採取提高國內利率和提高匯率的措施,以鼓勵出口減少進口,股價就會下跌;反之,股價會上漲。
6. 對於宏觀經濟學里,儲蓄和投資的一些概念問題
投資股票 在經濟學中不屬於投資。
股票投資是指企業或個人用積累起來的貨幣購買股票,藉以獲得收益的行為。股票投資的收益是由「收入收益」和「資本利得」兩部分構成的。收入收益是指股票投資者以股東身份,按照持股的份額,在公司盈利分配中得到的股息和紅利的收益。資本利得是指投資者在股票價格的變化中所得到的收益,即將股票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得到的差價收益。
1、股票與儲蓄存款雖然都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礎上,但其性質不同。股票是以資本信用為基礎,它體現著股份公司與股東之間圍繞著投資而形成的權利和義務關系。而儲蓄存款則是一種銀行信用,它所建立的是銀行與儲戶之間的借貸性債權債務關系。股票的購買者是股份公司的股東,而存款人實際上是貸款人,他將自己暫時閑置的資金借與銀行。
2、股票持有人和銀行儲戶的法律地位及權利內容有所不同。股票持有人和儲戶雖然都享有一定的權利,承擔相應的責任,但股票持有人處於股東的地位,有權參與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而儲戶則僅僅是銀行的債權人,其債權的內容限於定期收回本金和獲取利息,但不能參與債務人的經營管理,對其經營狀況不負任何責任。
3、股票和儲蓄存款雖都可使貨幣增值,但其風險性不同。
股票是向股份有限公司的直接投資,它可根據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盈利水平直接獲取所追求的收益-股息和紅利。這一收益可 以很高,也可能很低或沒有,它隨股份公司的經營業績而定,每年都有所不同,處於一種經常性的變動之中。而儲蓄存款則僅僅是通過實現貨幣的儲蓄職能來取得收益-存款利息。這一增值部分是事先約定的、是固定的,它不會受銀行經營的影響。
4、股票和儲蓄存款的存續時間和轉讓條件不同。股票是無期限的,不管情況如何變化,股東都不能要求股份公司退股而收回股本,但可以進行買賣和轉讓。而儲蓄存款一般是有固定期限的,儲蓄存款人到期就可收回本金和利息。即使提前支取,任何形式的儲蓄都能收回本金,而股票只能到證券市場去轉讓,其價格要隨行就市,能否收回投資要視交易時的股市行情而定。
7. 影響個人理財發展的宏觀因素和微觀因素包括哪些
影響個人理財發展的宏觀因素如下:
(1)政治、法律與政策環境: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稅收政策等。宏觀經濟政策對投資理財的影響具有綜合性、復雜性和全面性的特點。各種宏觀經濟政策由於其發揮作用的方式不同,因此通常相互配合使用以達到整個宏觀調控的目標。宏觀調控的整體方向和趨勢決定了個人和家庭投資理財的戰略選擇。 考試大助你成功
(2)經濟環境:經濟發展階段,包括①傳統經濟社會;②經濟起飛前的准備階段;③經濟起飛階段;④邁向經濟成熟階段;⑤大量消費階段。屬於前三個階段的國家稱為發展中國家,而處於後兩個發展階段的國家則稱為發達國家。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宏觀經濟狀況: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周期;通貨膨脹率;就業率;國際收支與匯率;
(3)社會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社會制度環境:養老保險制度,醫療保險制度,其他社會保障制度;人口環境。
(4)技術環境:計算機信息技術與網路技術
影響個人理財發展的微觀因素如下:
(1)金融市場的競爭程度:當市場需求相對穩定時,提供同類產品的金融機構越多,競爭者的業務創新越快、營銷手段越先進,商業銀行面臨的發展個人理財業務的壓力也就越大。 會計網竭誠為你服務
(2)金融市場的開放程度:一個開放的金融市場為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不斷創新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同時,市場開放程度的提高,對商業銀行管理個人理財業務風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金融市場的價格機制:金融市場上的一系列價格指標對理財產品的定價都有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利率水平。利率包括法定利率和市場利率,市場利率是市場資金借貸成本的真實反映。注意區分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只有在物價水平不變的前提下,不同的名義利率才能夠真實反映投資者投資於理財產品所獲得的實際收益率水平的差異。
8. 影響個人理財業務的宏觀因素有哪些
(1)政治、法律與政策環境: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稅收政策等。專宏觀經濟政策對屬投資理財的影響具有綜合性、復雜性和全面性的特點。各種宏觀經濟政策由於其發揮作用的方式不同,因此通常相互配合使用以達到整個宏觀調控的目標。宏觀調控的整體方向和趨勢決定了個人和家庭投資理財的戰略選擇。 考試大助你成功
(2)經濟環境:經濟發展階段,包括①傳統經濟社會;②經濟起飛前的准備階段;③經濟起飛階段;④邁向經濟成熟階段;⑤大量消費階段。屬於前三個階段的國家稱為發展中國家,而處於後兩個發展階段的國家則稱為發達國家。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宏觀經濟狀況: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周期;通貨膨脹率;就業率;國際收支與匯率;
(3)社會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社會制度環境:養老保險制度,醫療保險制度,其他社會保障制度;人口環境。
(4)技術環境:計算機信息技術與網路技術
9. 利率變動對理財產品收益的影響
影來響如下:
影響一:寶寶源類產品收益率將下行
貨幣基金收益率與資金面緊密相關,錢荒時貨幣基金收益大升。降息釋放資金量時,市面上的錢變多,寶寶類產品收益率下行。
影響二: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將下行
除去資金面寬松之外,許多銀行理財產品設置了收益率浮動條款,收益率據央行基準利率而調整。央行基準利率的大幅下降,一些新發的(部分已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也可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