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調整人民幣匯率政策
根據今日北京時間20:47分更新的外匯牌價:1美元=6.8835人民幣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請採納!
㈡ 最近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調整,會導致什麼後果
閱讀本篇文章只要抓住這個起點,就會很容易理順思路;兩行上市-妄動儲備-外匯儲備與中央財政-解決經濟上思路混亂也就是國家處理局部表面問題時忽略了基本的經濟概念:外匯儲備和中央財政代表的不是一個主題,前者是國家根本憲法後者只是一般法律問題而已,用改憲法的辦法解決一般法律問題十分可笑!其他的都是一些基本的經濟學常識,結合了實際情況生發的議論。准確與否就見仁見智了!
1)最初的時候,市場上有10萬億人民幣,也有10萬億物資,物資和貨幣一一對應,所以每一元錢能買一斤大米。
2)由於保持了固定匯率,中國人民央行,就必需有責任和義務,無限制地按8.27買入/拋出,美元兌人民幣。假設現在有一個美國商人,手持4000億美元,來找中國央行,要求兌換成了人民幣。中國央行本沒有錢,便只好新印刷了32000億人民幣,交給美國商人。於是市場上有13.2萬億人民幣,卻只有10萬億物資。從理論上來講,13.2萬億人民幣,爭奪10萬億物資。必然導致了通貨膨脹,市面上的物價上升。
但其實不然,等式實際的平衡,是:13.2萬億人民幣vs10萬億物資+4000億美金從理論上來講,外匯儲備既可以增加,也可以減少。中國央行完全可以用4000億美金,去國際市場上購回了小麥,黃金。從而使等式平衡到:13.2萬億人民幣vs13.2萬億物資。仍然是一比一。當積蓄外匯儲備時,國內市場的物價是上升的。但只要國家願意動用外匯買東西,外匯減少,則物價自然下跌。外匯儲備減少到零,物價恢復到一比一。
不幸的是,從目前的情況看,中國央行也是個土財主,守財奴,只進不出。3)第三步。更糟糕的是,人民幣匯率其實是被低估的,美金匯率其實是被高估的,美元並不值得1:8.27的固定匯率,或許只能值1:7至1:5。4000億美金,在國際市場上買不回了32000億公斤的大米小麥。在這種情況下,等式永遠無法配平,原公式:13.2萬億人民幣vs10萬億物資+4000億美金。等式永遠配不成:13.2萬億人民幣vs13.2萬億物資,可能只有:13.2萬億人民幣vs12.8萬億物資,甚至只有:13.2萬億人民幣vs12.0萬億物資當美金的實際購買力只有1:5時,外匯儲備增加得越多,人民幣被攤薄得越快,人民幣貶值越厲害。
今年的現實情況是,美國人蜂擁進入中國,手持著一大堆白紙美鈔,紛紛要求兌換成了人民幣。整個2003年,中國外匯儲備增加1600億美元,突破4000億美元大關。打個比方,1949年建國,一直到1976年毛老逝世,中國的外匯儲備僅只有80億美元。英明偉大的鄧小平,改革開發20周年,至1999年時,中國外匯儲備首次達到了1600億。整個2003一年,外匯儲備增加,相當於建國五十年總和!
在這新增加的1600億外匯之中,僅只有450億是真正的FDI,既我們所謂的外商直接投資。外國人拿著錢來中國建廠辦實業,出口外銷,增加了中國的勞動就業。也轉讓了西方國家的先進技術。所以這是善意的,即使把美金高估一點,招商引資,權當是優惠折扣罷了。而另外更可怕的,國際金融系統,居然有人拿著了1200億的美金,來要求中國央行,按8.27強行收購。如果按照美金實際購買力僅1:5,每兌換1美金,中國人就損失3元錢人民幣。兌換了1200億美金,中國人就損失掉了3600億人民幣。
拿著了這些錢,美國人可以來上海花天酒地,可以買最高檔最豪華的別墅,上海二幢房子算什麼,把目前市面上供應的所有房源都買下來,也不過800億人民幣。(80萬*10萬套)這二年上海的勞動人民呼聲挺高,因為他們發現物價上漲,而手中的終身積蓄正在縮水。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貧窮,是炒家和姦商么,炒作只能堅持一會,而不可能導致長達三五年的綿綿不絕。其背後必定有持續的購買力和財富支持。有人說工資並沒有獲得增加,問題是,新增印的鈔票,都是在美國人的手中,而不是中國白領。
小布希正在大印紙鈔,過高的聯邦赤字債務,亞洲國家的一萬五千億美金借款,正讓這個莽撞的西部牛仔,丟拋棄掉最後一分的羞恥心。當隨著全世界各大國紛紛調低美金匯率,美元一貶再貶。僅只有中國,迄今仍保持著了對弱勢美金的固定匯率。這固然使中國的出口獲得了極大優勢,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但隨著450億FDI外商直接投資的同時,還再有1200億兌匯美金也湧入了中國。規模是實體經濟的三倍。要知道,美金是用白紙印的,無論上海的房子是賣10萬還是100萬,對美國人來說,成本為零。
這新印的10000億人民幣,攤薄了人民幣原有的幣值。正是在聯系匯率下,美國人越來越富裕,中國人越來越貧窮。很多事其實並不難解釋,便宛如一串珍珠,只需要了一根繩子將其串聯起來。為什麼三外購房特別多,因為新印刷的人民幣本來就在外國人手中。為什麼房價離本地消費群體越來越遠,因為鈔票都在外國人的手裡。為什麼投資性購房已到警戒線,因為預期貨幣貶值。為什麼房價和房租偏離,因為預期貨幣貶值。為什麼新房空置如此高昂,因為預期貨幣貶值。為什麼購買第二第三套住房,因為預期貨幣貶值,有300萬身家就必須買三套來保值。。。
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貧窮。要討論上海房價今後是漲是跌,是升是降,只需要很簡單地回答二個問題:小布希會不會停止大印鈔票(至少在2004年11月美國大選之前)中國會不會放棄固定匯率如果你對這二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的話。貨幣狂潮還得繼續,人民幣會越加泛濫。繼續手持現金,只能夠使你變得更貧窮。就算不買房子,至少也得買點黃金。4)比第三步更更糟糕的情況,13.2萬億人民幣貨幣所對應的,不僅僅是打折後的美金,而是。。。沒有,什麼也沒有。4000億美金就這樣平空消失了,就僅剩下了3550億。明明放在中國央行保險庫的外匯儲備,怎麼會沒了的呢。4000億外匯儲備,又怎麼又會變成3550億的呢。原來,據聞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虧損嚴重,為了拯救瀕臨破產的中國銀行體系,財政部政府決定從外匯儲備裡面取出450億美金。
給二大銀行注資,不良貸款率減少一半,利國利民雲雲。哦,原來困擾了中國銀行系統數十年,最最難的不良貸款問題,這么好容易解決。中國有4000億外匯儲備,拿450億出來,就救活了二家銀行,照這樣算,別說四大國有銀行,即使是十大國有銀行,也不在話下。更進一步講,下崗職工,國企改革,礦山改制,社保基金,什麼問題都易辦。所謂新世紀中國十大難題,只需要各從外匯儲備劃幾百億,很輕松全都解決了。真的這么簡單地么,歷屆中國高層精英全都是笨蛋,一直到今天才發現外匯儲備的大金礦。困擾了全世界發展中國家幾十年的大難題,聰明的中國財政部全都可以解決?關鍵的關鍵,外匯儲備不是財政部的錢,不是央行的錢,不是國務院的錢,這是人民的錢!是你的錢,是我的錢。財政部是不可以動用外匯儲備的,央行也不可以,沒有一個政府部門可以。前面已經講到,人民幣必須和物資一一對應。有多少人民幣,則必須有多少物資。
當存在外匯儲備的情況下,有13.2萬億人民幣,卻僅只有10萬億物資。但也不要緊,4000億美金去國際市場上,購回來大米小麥也就可以了。外匯儲備,其實就代表著了物資,代表著了人民幣的購買力。代表著市場上的大米小麥牛羊食鹽。正因為人民幣的背後有物資,有外匯。我們才相信人民幣,才願意拿3000元的工資,才願意擺面攤賣5元一碗的牛肉麵,才願意辛辛苦苦一輩子,只為了銀行存款里的幾位數。外匯儲備,不是財政部的錢,不是央行的錢,是人民的錢,是人民託管在中央銀行保險庫的一筆財富。
中央銀行身受人民的重託,誠惶誠恐尚且都來不及,怎可侵犯人民的利益,將人民的錢拿走,這是背信棄義,監守自盜。450億美金,相當於3600億元人民幣。或居民存款的3%。每一元錢的人民幣,購買力少了3%,相應貶值到了0.97元。銀行里十萬元的儲蓄,便自動貶值至97000元。從外匯儲備里劃帳450億至財政部,相當於往每一個人的頭上抽收取了3000元的《現金稅》。這么天一樣大的事情,怎麼就沒人說哼了一聲,說劃就劃了呢。這么天一樣大的事情,每個老百姓,便交了3000元的稅。中國國有銀行的虧損,主要是因為國有企業效率低下,廠長經理貪污腐敗,毫不吝惜,毫不愛國。而貪官污吏的腐敗揮霍,貪官一個都不抓,一個都不追究責任。銀行虧損漏洞,卻讓十三億人民來買單,問人民每人抽取3000元稅。貪官喝酒,卻要百姓買單,世上哪有這樣的道理。為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注資,這件事做得了很不漂亮,整件事非常地缺乏透明性,也再讓人質疑政府的信譽和文明度。劃走450億後,人民幣已經永久性地貶值了3%,然後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又再是6%。
若加上對人民幣信譽的傷害,簡直是不可估量的損失。中國的央行官員,完全辜負了人民的重託。央行的職責,在於維護發鈔行的信譽,捍衛人民幣的信用度。央行官員的守則,在於誓死捍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此不惜付出生命榮譽職位代價。而當人民的財產被劃走,貨幣信譽顏面掃地,央行官員不站出來說半句話。只想著妄想用技術面手段調控物價,簡直都是玩火自焚。貨幣必須和物資一一對應,一個國家的財富,不可能從印鈔機裡面產生,這是最基本的守則,是不可違背的自然定律。當然從貨幣到物價的傳遞有一個傳導過程。但技術面永不可能取代基本面。調節利率、央行准備金、積極或消極的財政政策、這些都只能微調於一時,延緩於一時,堤防築得越高,洪水也就越強。中國的貨幣/物資比例(M2/GDP),已經達到了十分可怕的220%。而國際社會一般常規,僅只有在70%。
或者說,在目前不變的情況下,物價至少還要再漲三倍,才可以完全消除掉貨幣裡面的泡沫。想當年,居民存款在五萬億的時候,朱老總深切地感嘆到,這是一隻吃人的猛虎,一經下山,會將市面上的物資全部掃光。而今五年以後,貨幣更翻了幾倍,而市面物資增長有限。顢頇短視,怎麼就不知腳下面的火山呢。拉美的一些國家,也曾有過大發紙幣,再靠技術面調節的事情。當時一些軍閥官僚以為高枕無憂,技術面可以超越基本面。但結果他們是住在了洪河堤下,一旦頑疾累深,金融系統終有一天無法支持,大量貨幣再也封鎖不住,當第一筆貨幣進去流通系統時,便會引起雪崩,物價飛漲不可收拾,幾倍,幾十倍,貨幣信譽盪然無存。用技術面調節貨幣泡沫,壓得越久,彈得越大。
還是堅持這樣一個觀點,房價是太低,不是太高,遠遠地太低太低太低。房價上漲,是一個《擠泡沫》的過程,擠掉的是貨幣系統裡面的泡沫。政府應該有次序地,溫和地,盡快地讓物價上漲。盡量讓貨幣泡沫軟著陸,而不是硬著陸。在具體地價格體系調整中,可以考慮剝削內貿補貼外貿。盡量地讓房地產,公交,教育,醫療,水電煤等費用上漲。讓房價上漲五倍,十倍,獨自承擔掉所有的貨幣壓力。把所有的貨幣壓力宣洩口都放在了房價上面。而採取補貼,稅收,技改等方法,讓外銷外貿類部門,成本盡量不上漲,少上漲。剝削國內百姓補貼外貿。中國仍然是一個出口導向型的國家,出口貿易高於一切。如果房價不漲,而貨幣壓力流竄到了紡織,電子,機械等出口類部門上面,那可真的是誤國誤民,萬劫不復的了。
㈢ 人民幣匯率變動原因
國際收支變動
國際收支變化是決定人民幣匯率的重要因素,反映了外匯市場供給變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如果國際收支順差,外匯市場的外匯供應將增加,外匯將貶值,人民幣將升值。如果國際收支惡化,外匯供應將下降,人民幣將面臨貶值壓力。
長期以來,中國的貿易順差和資本賬戶翻了一番,人民幣也保持了升值趨勢。如果中國的國際收支順差下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將減緩,雙向匯率變動的可能性將增加。
央行的調控
外匯市場的參與者除了買賣雙方之外,還有中央銀行的調控,中央銀行是外匯市場中最大的參與者,可以影響匯率走勢。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為了控制人民幣的快速升值,穩定匯率,中央銀行需要在外匯市場上購買以本幣計價的外匯。
你買的外匯越多,調控力度就越大,這也體現在外匯儲備的增加上。如果外匯儲備增加,中央銀行的調控力度可能就越大。1~5月,中國外匯儲備大幅增加,6月份出現116.67億美元的大幅下降,反映出隨著人民幣升值壓力的緩解,央行干預壓力在下降。
熱錢的流動
如果國際投機資本流入,外匯市場的外匯供給將增加,人民幣升值壓力將加大。如果投機資本外流,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就會減緩。中國新修訂的外匯條例加強了對熱錢流入的控制。同時,人民幣預期升值幅度減小,投機資本利潤空間縮小,投機資本外流增加,人民幣升值步伐放緩。
公眾預期
如果公眾期望人民幣匯率繼續升值,公眾持有的外匯就會減少,盡快進行外匯結算,減少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損失,人民幣升值壓力也會加大,升值步伐也會加快。如果公眾期望人民幣匯率貶值,他們更願意持有外匯形成外匯存款。
據中央銀行統計,長期以來,中國外匯存款基本保持在1500——1600億美元左右,變化不大,也表明在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情況下,居民比存款更願意結匯。
美元價值的變化
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是人民幣與美元的比率,反映了人民幣與美元在當期的購買力。在一定的名義匯率水平下,如果美元貶值,人民幣幣值將相對上升,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將很大。如果美元升值,人民幣幣值將相對下降,人民幣升值壓力將下降。例如,在最近美元持續走強的情況下,人民幣對美元不斷貶值。
通貨膨脹的變化
如果中國的通貨膨脹率高於美國,人民幣的相對價值,即購買力下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就會減輕。相反,如果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高於中國,美元的價值就會下降,人民幣的價值就會相對上升,人民幣就會面臨升值的壓力。目前,中國的通貨膨脹率雖有下降趨勢,但仍高於美國。人民幣幣值相對下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也有所緩解。
㈣ 中國該如何調整人民幣匯率
中國國內,存在著一些類似獻疲秦計和連環計之類的龐統一樣的人物。所以要小心呀。 類似曹操,用了連環計之後,如履平地,多爽呀。 但是後來呢?大冬天的居然會刮東風。灰飛煙滅。 同時商場如戰場,知己知彼,百戰不怠。一旦情報泄露了,也就等於失敗。 類似中國匯率的調整。在06年前,就開始大討論。相關匯率調整的情報,早在一年之前,就已經泄露出去。 最終讓國外勢力,有了大量的時間得以准備,大肆的進入中國資本市場,潛伏待機。 戰略情報的提前泄露,這就已經決定了中國匯率調整的失敗。 類似股票市場一樣。當莊家知道有散戶大量建倉的時候,莊家有時候會振倉。甚至會放棄相關的拉升計劃。 因此,當人民幣匯率調整的計劃泄露之後,就應該放棄相關計劃。 因此,在06年的時候,不管當時的人民幣有多少應該升值的理由。一旦情報泄露,就不能實行計劃了。 現在呢?又開始舊病復發。一大幫人開始討論,到底應該升值還是貶值,認為06年升值錯了。應該貶值。 最終後果。我認為,可能跟06年差不多。不管是升值還是貶值,一旦情報泄露,最終就註定了失敗。 即便要人為調整和決定,也要切實的作好保密計劃。否則等於自尋死路。 如果匯率調整過程中,發現計劃暴露了。我們就應該停止計劃。甚至反向調整。類似股票市場里的多翻空。 要隨機應變。手法靈活。這樣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事實上,當年06年的時候,知道敵人預判我們人民幣將會升值而大量將資本注入我國。我們完全可以將計就計,就是不升值,一直拖,利用他們的資本發展自己。甚至反向操作。 但是國內的龐統們,畢竟還是發揮了作用。最後,還是升值了。
㈤ 人民幣匯率上升的好處和壞處
人民幣升來值的潛在好處:自
對中國的海外投資有利
對人民幣朝向區域貨幣和國際貨幣方向邁進有利
外債還本付息壓力減輕,一批依靠外資貸款的項目的贏利能力將得到改善
中國GDP國際地位將提高,
負面影響:
外國企業來華投資數量將減少。
對發展中國的國內旅遊業不利。人
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將大幅度縮水。中
中國經濟有可能失控。
㈥ 人民幣匯率調整受哪些因素影響
影響人民幣匯率調整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國際收支的變化
國際收支變化是決定人民幣匯率的重要因素,它反映了外匯市場供給變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如果國際收支盈餘,外匯市場外幣供給將增加,外幣將貶值,人民幣將升值;如果國際收支惡化外匯供給將下降,人民幣會面臨貶值壓力。長期以來我國的貿易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人民幣也保持升值的趨勢。若我國國際收支盈餘下降,人民幣升值壓力將變緩,匯率雙向變動可能性會增加。
(2)央行的干預
外匯市場的參與者除了買賣雙方,還有央行的干預,它是市場最大的參與者,能夠影響匯率的走勢。
(3)公眾的預期
若公眾預期人民幣匯率繼續升值,公眾會少持有外匯,盡快結匯以減少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損失,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會加大,升值步伐也會加快。若公眾預期人民幣匯率會貶值,則更願意持有外匯形成外匯存款。
(4)通貨膨脹的變化
若中國的通貨膨脹率相對美國的通貨膨脹率上升,人民幣的相對幣值也就是說其購買力在下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將緩解。相反若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高於中國的通貨膨脹率,則美元的幣值在下降,人民幣的幣值相對上升,人民幣會有升值的壓力。
(5)熱錢的流動
若國際投機資本流入,外匯市場上外匯供給將增加,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將增加;若投機資本流出,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將減緩。
(6)美元幣值的變化
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是人民幣幣值對美元幣值之比,它反映了當期人民幣和美元的購買力之比。在一定的名義匯率水平下,若美元幣值下降,人民幣幣值就相對上升,人民幣升值壓力就大;若美元幣值上升,人民幣幣值就相對下降,人民幣升值壓力將下降。
(7)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化趨勢
通常我們講人民幣升值和人民幣貶值主要是指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和對美元貶值。人民幣除了對美元匯率以外,還有對歐元、日元和英鎊等匯率,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並不意味著人民幣對歐元、日元和英鎊等貨幣升值,如以前隨著美元走軟,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但人民幣對歐元和日元等貨幣貶值,而最近隨著美元走強,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但人民幣對歐元、日元和英鎊等貨幣卻快速升值。
希望採納
㈦ 人民幣匯率調整正常嗎
講一下機制吧央行5月6日發布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指出,目前已內經初步容形成了「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變化既反映了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又反映了市場供求狀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特徵更加清晰。永沃財富外匯提醒你,投資有風險需謹慎「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是指做市商在進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時,需要考慮「收盤匯率」和「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兩個組成部分。其中,「收盤匯率」是指上日16時30分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人民幣對美元收盤匯率,主要反映外匯市場供求狀況。「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是指為保持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基本穩定所要求的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的調整幅度,主要是為了保持當日人民幣匯率指數與上一日人民幣匯率指數相對穩定。做市商在報價時既會考慮CFETS貨幣籃子,也會參考BIS和SDR貨幣籃子,以剔除籃子貨幣匯率變化中的噪音,在國際市場波動加大時,有一定的過濾器作用。
㈧ 人民幣匯率調整有什麼目的
匯率問題作為一個貨幣問題肯定是派生的問題,原生問題應該是經濟問題,是貿易問題,貿易問題原生於生產問題和生產布局重新調整的問題,看透這層邏輯問題,措施就應該比較好選擇了。
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第二個好處是,有助於提高國家形象,有助於中國更廣闊地參與國際事物,使中國與其他國家的交流和對話有一個穩定的基礎,這是一個很大的好處,它有利於我國經濟的穩定。
目前如果不堅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將會在諸多方面造成消極影響。首先,會造成內部的不穩定。前一段時間由於人民幣升值預期,自己內部先亂起來,結果造成極大的壓力。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計,目前我國居民有四千六百多億私人外幣資產,包括存在境內和境外的。這已經足夠大到能夠對我們金融體系穩定產生影響的程度。
其次,會造成外部不穩定。今年1-8月份,一方面外幣儲備增長非常快,另一方面外債在增加,這意味著我們在借錢形成外匯儲備,這是一個很不利的影響。這時如果匯率政策產生一些調整,將會對國內經濟穩定造成很大影響;如果不調整,這種壓力就會積累。目前,由於匯率變動壓力存在,所以對經濟造成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打消人民幣匯率升值的任何預期。比較大的政策改變必須在市場上沒有強烈投機預期的情況下才能夠採取。
第三,涉及到貨幣政策問題,使得貨幣政策調整遇到前所未有的復雜局面。經濟政策理論中有一個基本原則,即可採取手段的數量不能少於解決目標的數量。現在至少有兩個目標,而手段只有一個,即現在我們貨幣政策手段幾乎只有發央行票據了。這個時候要面對不同目標就會有問題,比如利率水平,根據國內經濟發展情況應該上調,但是根據人民幣升值壓力以及外匯儲備情況,又應該下調。這時候很難做出決策。
㈨ 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有利影響。匯率變動對經濟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有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刺激進口增加,人民幣匯率升值,國外消費品和生產資料的價格比以前便宜,有利於降低進口成本;二是有利於改善吸引外資的環境,人民幣匯率升值,可使已在華投資的外資企業的利潤增加,從而增強投資者的信心,促使其進一步追加投資或進行再投資;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吸引大量外資進入中國的資本市場,間接投資比重將進一步增加。三是有利於減輕外債還本付息壓力,人民幣匯率的上升,未償還外債還本付息所需本幣的數量相應減少,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外債負擔。
(2)人民幣匯率升值的負面影響。但是,人民幣匯率升值給我國經濟增長造成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特別是在目前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經濟的負面作用較為突出:
第一,抑制出口增長。人民幣匯率升值後,出口企業成本相應提高。在國際市場價格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出口利潤的下降將嚴重影響出口企業的積極性;如果出口企業為維持一定利潤而提高價格,則會削弱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利於出口的持續擴大和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佔有率的提高。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對我國大量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競爭力造成傷害。
第二,將導致外債規模進一步擴大。隨著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將吸引大量資本流入中國資本市場,使我國的外債規模相應擴大。
第三,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資本市場上活躍的多為國際游資,這部分資金規模大、流動快、趨利性強,是造成金融市場動盪的潛在因素。在我國金融監管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金融市場發展相對滯後的情況下,大量短期資本通過各種渠道,流入資本市場的逐利行為、易引發貨幣和金融危機,將對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第四,影響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由於人民幣匯率面臨升值壓力,為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迫使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大量買進外匯,從而使以外匯占款的形式投放的基礎貨幣相應增加。從表面上來看,貨幣供應量在持續增長,但供應結構的差異卻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影響了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第五,增加就業壓力。由於目前我國提供新增就業機會的主要是出口企業和外資企業,人民幣升值將抑制或打擊出口,最終將影響到就業。在當前我國就業形勢極其嚴峻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可能惡化就業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