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建設資金來源

建設資金來源

發布時間:2021-06-29 06:08:21

❶ 審查項目資金來源,是怎麼理解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國外貸款項目銀行帳戶是存放、支付項目資金及辦理結算的主要工具,按幣種可分人民幣帳戶和外幣帳戶兩類,兩類帳戶可再細分為一般帳戶和專用帳戶。對項目銀行帳戶實施審計監督,是國外貸款項目審計的一項重要內容。尤其對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項目外幣專用帳戶,每年必審,審計意見要在審計報告中專項表述。


項目銀行帳戶的審計方法和審計內容與一般銀行帳戶審計基本相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項目外幣專用帳戶審計有一些特殊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評審專用帳戶內部控制系統的健全性和有效性。2.驗證國際金融組織撥付的開戶資金、回補資金、利息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入帳的及時性和准確性。3.審查各項支出的合規性,要逐筆檢查各項支出是否用於項目協定規定的用途,審批手續和支出證明文件是否合規、齊全,應向下級項目單位撥付的報帳資金是否及時、足額下撥。4.驗證年末結存和在途資金是否真實,與項目財務報告中的銀行存款余額的勾稽關系是否銜接。


希望高頓網校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❷ 建築施工合同中的資金來源的約定

以上屬於建築工程承包合同。當事人可以自行約定資金的來源,約定是優於法定的。但是如果約定後對反違約的(以財政資金短缺拖延付款的),施工方給予一段合理寬限期(10天左右)後仍不支付資金的,施工方有權停工。停工所造成的損失由發包方承擔,並且施工方有權要求發包方賠償必要損失(工人工資住宿等)。所以請放心。

❸ 目前水利工程項目建設資金來源,項目業主、區縣水務局、省水利局、發改委、財政部門之間的關系,求高手!

主要是國家投入,根據項目的性質不同國家投入60-80%,其餘部分省、市、縣(區回)自籌;
項目業主負責組織答項目規劃、設計編制、申報,項目的招投標,組織實施、完工驗收及結算,運行管理;
區縣水務局負責區域內的水利項目規劃、申報,實施過程中的中間檢查,相關部分的協調;
省水利廳負責規劃的審查、設計方案的審定(大型報國家水利部)、實施方案的批准、主持大中型項目竣工驗收等。
發改委負責批准項目的規劃、批准項目的立項、建設規模、下達建設資金計劃;檢查、督促項目實施情況參與項目的竣工驗收等。
財政部門負責資金撥付、招標前的項目建設資金的評估等

❹ 資金來源與籌措

油氣工業建設項目資金來源主要有地質事業費、儲量有償使用費、國內外貸款、自有資金等。石油企業應根據項目的性質不同,分別採取不同的投(籌)資方式。

基礎性項目是油氣工業的主體產業項目,主要包括油氣勘探開發以及與之配套的大型骨幹係統工程項目。對這類項目要加大投資力度,提高投資比重,主要利用自有資金、國家政策性貸款及外資貸款。公益性項目由石油天然氣公司或企業利用非經營性資金及自有資金進行安排。競爭性項目主要包括機械製造、煉油化工、多種經營等,這類項目的籌資主要是利用自借自還的銀行貸款。

為加快石油工業的發展,企業應實行籌資方式的多元化和建設資金來源的多渠道,可以運用經濟手段吸收外資、地方投資、其他企業及個人投資。主要的籌資方式有控股、參股等形式的股份制以及合資、集資等形式。

若新建項目本身設立企業時,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的注冊資金(資本金),應達到國家有關規定的數額,其來源可以採取自有資金、國家投資、各方集資或者發行股票和債券等方式籌集。

籌集的資本金中,所吸收的投資者的無形資產(不包括土地使用權)的出資不得超過企業注冊資金的20%;因情況特殊,需要超過20%的,應當經有關部門審查批准,但是最高不得超過30%。法律另有規定的,按規定執行。企業籌集的資本金,在生產經營期內,投資者除依法轉讓外,不得以任何方式撤資。出資者按出資比例或者合同章程的規定,分享企業利潤和分擔風險及虧損。

在可行性研究階段,評價的前提是可能取得必要的建設資金。項目應有可靠的資金來源;有外資貸款的要明確貸款的性質、期限、還款方式、還款條件等,進行籌措方案比選,從中選擇最優方案,作為項目財務評價計算的基礎。

❺ 企業項目自籌資金來源渠道有哪些

1、地方財政自籌資金

地方財政自籌資金包括財政預算外資金、上年財政結余、財政預備費等地方機構財力。

2、各主管部門的自籌資金

各主管部門的自籌資金主要是預算外資金,這是預算外資金中種尖最多、管理較為復雜部分。

1993年國家調整了預算外資金統計口徑,1996年國家又將13項重要的預算外資金納入預算管理,預算外資金占預算內財政收入的比重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但近年來又大幅回升。據統計,2002年預算外資金為3826.43億元,占預算內收入的20.2%。這部分資金,成為國有資產投資,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渠道。

3、企業、事業單位的自籌資金

企業自籌資金包括兩個方面:企業現有盈餘和股東注資。其中前者包括企業所得稅後提取的盈餘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當然,廣義的企業自籌資金還應包括向銀行貸款、發行企業債券、舉借外債等。在這里主要採用狹義的概念。

事業單位自籌資金包括各種事業性收費、勞務收入、資產處置收入等。其中,按國家財政制度規定收取的事業性收費等預算資金,是事業單位自籌資金,用於國有資產投資的最主要的來源。

(5)建設資金來源擴展閱讀:

自籌資金的特點:

1、廣泛性

其廣泛性表現在:

一是自籌資金來源廣泛。

自籌資金來源渠道多,來自各地方、各部門、各企業及各行政、事業單位等各種渠道,具體包括地方財政自籌資金、部門自籌資金、企業自籌資金、飲食服務行業自籌資金、行政事業單位自籌資金和家庭個人自籌資金等自籌資金,名目繁多,范圍很廣。

二是自籌資金來自廣泛的預算外資金。

目前我國的預算外資金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從地方預算的重要補充發展為財政第二預重要地位。預算外資金十分廣泛,有幾百個預算外資金科目,只要預算外資金按規定使用後確有多餘,這多餘的預算外資金都可作為自籌資金。顯然,自籌資金同預算外資金一樣,也是十分廣泛的。

三是自籌資金使用范圍廣泛。

按照現行制度規定,自籌資金可用於地方的能源、交通、通訊和原材料工業投資建設,小型農田水利投資建設,輕紡和商業網點投資建設,文教、衛生部門單位投資建設。自籌資金的使用范圍相當廣泛的。

2、分散性

自籌資金是分散在各地方、各部門、各企業及各行政、事業單位自行籌集的,較為零星分散,而且條塊交錯,名目繁多,管理復雜,自籌資金多到幾百、幾千萬元,小到幾十、幾百元。

自籌資金分散在千家萬戶,不宜於國家集中統一使用,只能分散在各地方、各部門、各企業及;各行政、事業單位分散使用。自籌資金從籌集到使用的過程,其時間也較長,至少要半年以上,有的要幾年。

因此,從自籌資金的來源渠道、籌集過程和使用范圍看,自籌資金全都具有分散性的特點。

3、靈活性

自籌資金由各地方、各部門、各企業及各行政、事業單位獨立地、自主地籌集和使用。在國家規定的自籌資金指標范圍內,按照財政管理制度的規定,由各地方、各部門、各企業及各行政、事業單位自收自支,自行管理,十分靈活。

各地方、各部門、各企業及各行政、事業單位,只要自籌資金到位,有自籌資金的實力,都可靈活地進行自籌投資建設,既可以把自籌資金形成「拳頭」,辦大事,又可以伸展各手指,辦小事。

既可以用於地方性的能源、交通、通訊基礎設施和原材料工業等大中型投資建設項目,又可以用於短、平、快的小型投資建設項目;既可以用於工業投資建設項目,又可以用農業投資建設項目;既可以用於新建和擴建等基本建設項目,也可以用於技術改造項目。

既可以用於商業、飲食服務建設項目,也可以用於商品房和住宅建設項目。自籌資金籌集靈活,使用方便,靈活機動彈性大,能滿足各類工程需要。因此,自籌資金具有靈活性的特點。

❻ 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中的自籌資金是什麼

買房款。自籌資金是企業籌措基本建設資金和流動資金的總稱。是形成和增加企業經營資金的重要來源之一。

自籌基本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是各項專用基金、專項借款。以其購建和有償調入的固定資產,在增加固定資產的同時,增加固定資金。自籌流動資金主要是指以企業發展基金補充自有流動資金。聯營企業接受外單位的投資和集體所有制企業吸收股金,也屬於自籌資金範圍。

(6)建設資金來源擴展閱讀:

自籌資金具有靈活性。自籌資金由各地方、各部門、各企業及各行政、事業單位獨立地、自主地籌集和使用。

在國家規定的自籌資金指標范圍內,按照財政管理制度的規定,由各地方、各部門、各企業及各行政、事業單位自收自支,自行管理,十分靈活。各地方、各部門、各企業及各行政、事業單位,只要自籌資金到位,有自籌資金的實力;

都可靈活地進行自籌投資建設,既可以把自籌資金形成「拳頭」,辦大事,又可以伸展各手指,辦小事;既可以用於地方性的能源、交通、通訊基礎設施和原材料工業等大中型投資建設項目,又可以用於短、平、快的小型投資建設項目;

既可以用於工業投資建設項目,又可以用農業投資建設項目;既可以用於新建和擴建等基本建設項目,也可以用於技術改造項目;既可以用於商業、飲食服務建設項目,也可以用於商品房和住宅建設項目。

自籌資金籌集靈活,使用方便,靈活機動彈性大,能滿足各類工程需要。因此,自籌資金具有靈活性的特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自籌資金

❼ 建設新農村鄉政府資金來源問題。

給你個範文,裡面地名自己改就行。 新農村建設中的一些問題及建議
――橫山縣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
調查人:~~~
-----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2006級
調查時間:2007年7月
調查地點:陝西省榆林市橫山縣城關鎮
調查背景:本人今年暑假參加了我院組織的「您心目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調查活動,在調查中對橫山縣城關鎮的十戶農戶以及一處行政村領導機構進行了問卷調查,之後在橫山縣縣委,縣政府,國稅局以及審計局進行了相關數據的調查。發現了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並總結出了一些個人建議,如下文。
根據我所調查,橫山縣規模較大的行政村年支出需15萬元左右,規模相對較小的行政村也不少於10萬元。但目前大多數村的經濟現狀都不樂觀。原因有幾個方面:一是受政策性制約,企業改制斷了收入,稅費改革少了收入,招商引資沒了收入;二是經濟發展空間小,受制於有限土地資源、資金和自然資源;三是財政轉移支付入不敷出,不可預見性支出不斷攀升,正常運轉難以為繼。村級集體往往經濟薄弱、無錢辦事,這成為建設新農村的突出難題。
巨額的鄉村債務對基層組織運轉、農村社會穩定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1,是違法行政的重要誘因。鄉村出現收支失衡後,鄉村幹部首先想到的是利用行政資源,巧立名目向行政相對人收取各種費用,因而,農村「三亂」久治不止;為了彌補工作經費的不足,鄉村兩級均熱衷於違規徵用土地搞建設,通過炒地皮,從中獲取20-30%的收益;由於經費緊張,驅使政府機關和幹部採取各種隱蔽手段經商辦企業;為確保正常運轉,鄉村幹部千方百計找門路,以項目建設為幌子,通過非正常途徑,採取非正常手段,爭取上級支持,以彌補工作經費不足。
2、直接影響黨的執政能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沉重的債務包袱,使鄉村主要領導整天處於「借新債、還舊債、躲追債」的狀態下,影響了他們謀劃經濟發展的精力;橫山縣的幹部工資只有榆林市的1/2、西安市的1/3,並且還不能按時發放。鄉村幹部為墊交稅費、墊付工作經費,每人手裡攥著幾千元、上萬元乃至10多萬元的「白條」,兌付遙遙無期,鄉村千部人心渙散、意志消沉;面對存量和增量均嚴重不足且強制帶病超負荷運行的農村基礎設施、亟待完善的社會事業公益設施,鄉村二級無力改造和建設,農村公共產品供需脫節的現象更加嚴峻;由於缺乏足夠的資金保障,有限的農業技術推廣經費和教育經費被鄉村挪用已習以為常,直接影響農業科技推廣和農村基礎教育。沉重的債務包袱,致使鄉村二級運轉困難,公共服務職能難以正常發揮,勢必影響黨的執政能力,同時,由於公共投入不足,也直接制約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影響農民增收致富。
3,有損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巨額的鄉村債務使鄉鎮政府、村委會成為農村最大的債務人。對內,欠鄉村幹部的工資和公款私墊費用,對外,大到欠金融機構貸款、施工單位工程款,小到欠水電費、運費、餐費、辦公用品費,而且在目前狀況下,鄉村根本不具備償還能力,只能採取能拖就拖、能躲就躲的應對之策,社會公信度大打折扣。搞得鄉村幹部聲名狼藉,無法開展工作。
盡管近年來國家實施了一系列惠農政策促進農民增收,但受多種因素制約,農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難。農民富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目的,增收困難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挑戰。
首先是種養業增收難。農業抵禦市場風險和自然災害的能力很弱,增收的不穩定性較大。雖然國家對農民實行了種糧補貼,但生產資料和機械作業費等持續漲價,無形中增加了生產成本,農民從事種養業增收困難。二是產業化帶動難。近幾年農業產業化有了一定發展,但農業競爭力總體還不強,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還不高,帶動農民增收不明顯。四是政策性增收難。自2005年起,國家取消了農業稅及其附加,「一免三補」政策提高了農民的種田積極性,但農民依靠政策增收的空間也在縮小,沒有更多途徑。
一、農業政策執行情況
稅費改革前的2001年,橫山縣農民的稅費負擔情況為:農業稅28404509元、農業特產稅5160000元、生豬屠宰稅1352700元、鄉統籌47604645元、村提留18886556元,共101408410元。人平負擔98元,畝平(按計稅面積計算)負擔108元。一些臨時性攤派和搭車收費(約30元以上/人)尚未計算在內。
2002年稅費改革時,橫山縣核減一批不合理計稅面積,合理確定計稅產量,取消農業特產稅、生豬屠宰稅,將農業稅費門類規范為農業稅和農業稅附加,2002年和2003年因稅費改革使農民減負約30元/畝。
2004年農業稅稅率由7%下調至4%,全縣農業稅及附加總額3304萬元,人平負擔31.98元,畝平負擔35.30元,較2001年下降67.42%。 2005年,農業稅全免,全縣預計免徵農業稅6046.4萬元,從此,農民完全從稅費負擔的梏桎中解放出來。
2003-2004年,橫山縣共減免農業稅10116.4萬元,得到了上級財政等額專項轉移支付。
2002-2004年,橫山縣共下援農業稅災社減免2163.7萬元,重點照顧貧困村組的農戶、五保戶、烈軍屬、殘疾人、受災群眾和水庫庫區內的困難群眾。
2004年,橫山縣嚴格執行國家政策,發放直補資金970萬元,糧補資金1544.4萬元,使農民直接增收2514.4萬元,人均增收24.51元。
二,2000~2004年橫山縣農民收入情況
〈一〉、農民人均純收入總量及構成的變化情況。
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0年的2644元增加到2004年的3681元,5年內增加1037元,增長39.2%,年均遞增8.62%。
2000—200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度增長具有極大的不均衡性(2000年較1999年增長3.97%,2001年較20001年增長5.3%,2002年較2001年增長5.7%,2003年較2002年增長7.5%,2004年較2003年增長16.3%)。5年中,農民收入雖穩步上升,但有四年的年間增速低於8.62%的年均增速;其增長規律具有較強的階段性和明顯的跳躍性,前四年為低速期,年均增速僅6.17,2004年為快速增長期,較2003年增加516元。增長16.3,首次超過城鎮居民純收入增返5.3個百分點。若沒有2004年的高速增長支撐,就不可能實現8.62%的年均增速。
5年間,農民純收入的構成基本穩定。家庭經營收入佔60.78%,5年間的增減幅度穩定在58—2.5%之間;工資性收入佔36.19%,5年間的增減幅度穩定在34.3~38.9%之間;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僅佔0.87%、2.16%。橫山2004年農業總產值10.3億元,農業增加值9.21億元,糧食種植面積187.4萬畝,糧食總產量85.72萬噸,出欄牲豬134.49萬頭,農民人均純收入3681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6%、8.5%、17.3%、14.7%、8.4%、16.3%。以上數據顯示,隨著一系列以「多予、少取、放活」為核心的支農扶農政策的頒布實施,農業和農村取得了多年以來難得一見的好形勢,糧食生產在短期內實現了恢復性增長,農產品全面豐收,農業效益明顯提高,特別是農民收入增幅首次超過城鎮居民,成為國家宏觀調控下,縣域經濟特別是農業大縣縣域經濟的最大亮點之一。
〈二〉、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特點
1、農民收入的增長仍然依賴於家庭經營收入和工資性收入,收入來源渠道依然狹窄。
2、農民收入增長與國家政策緊密相連,2004年農民收入的快速增長主要是政策效應。免徵農業稅不僅使農民減輕了負擔,更重要的是從源頭根治了農村亂收費的痼疾,使各種巧立名目的搭車收費失去其依附的載體。3、較長時期內農民收入增速一直低位徘徊。以橫山縣2000~2004年為例,年均增速僅8.62%,其中,2000年較1999年僅增長3.97%,2001年增長5.3%,2002年增長5.7%。扣除物價上漲因素,2000~2003年的農民收入增長處於停滯和負增長狀態。
4、農民收入的內部分化日趨加劇。今年,我調查了1個村10戶農戶的收入情況,戶均收入8400元,其中年收入10000元以上的4戶,佔40%;年收入在5000~10000元的5戶,佔50%;年收入1000~5000元的1戶,佔10%。
三、農民收入增長的影響因素
1、農民增收的空間非常有限。1998年以來,農民收入持續低迷的原因除政策等因素外,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經歷了10多年的家庭經營後,農村生產力、單位土地面積的生產效率已經發揮到了極至,在新的經濟體制、產業格局、生產經營模式沒有出現以前,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必然進入「休眠期」。2004年的增產、增收、增效緣於政策好、市場旺、人努力、天幫忙,政策的引扶效應和市場的刺激效應又一次發揮到了極至,要保持2004年的良好發展態勢已屬不易,要謀求新的發展和突破,難度可想而知。
2004年,我國農產品的平均關稅從45%下降到17%,許多農產品的關稅普遍下調20—30%,國際農產品在中國的市場價格也將下降20—30%,農產品價格回落的壓力越來越大。一家一戶的小生產已經無法經受國際國內大市場的沖擊,國內農產品生產和加工企業面臨新的考驗和挑戰。
2005年,農產品價格就遭遇「寒潮」,稻穀價格比2004年下跌5~8元/50kg。工資收入己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就業機會增多的影響,尤其是城鎮建築業、製造業等對農民工需求大的產業增長強勁,民工外出務工尋找工作的機會相對較多。。但是橫山縣的勞務經濟至今是一種自發經濟,管理鬆散,組織化程度低,若不引起高度重視,就有可能失去部分勞務輸出市場。
2、農民增收的風險性系數大。農村是一個龐大的「露天工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農民是「靠天吃飯」。目前,我國農業風險保險制度還很不健全,一遇自然災害,農民就只能望天興嘆。
3、農民增收的自主性非常有限。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受思想觀念、認知水平的限制,農民死抱自己的一畝三分自留地不放,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的土地浪轉機制難以形成,產業結構調整步履艱難。作田、養豬、打工不可能使農民收入出現量的飛躍和質的變化,增收動力明顯不足。
況且今年以來,農產品價格有較大幅度的下跌,農用生產資料價格卻一路飈升,因生產資料漲價,2004年橫山縣「二補一免」政策給農民帶來的收益被生產資料漲價幾乎全額抵消。
透過漲價現象還是可以發現一些不可忽視的深層次的問題。一是近年來,輿論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宣傳有失偏頗。電視、報紙、網路等媒體把農村形勢說得天花亂墜,片面宣傳和誇大成就,對仍在存在的各種問題輕描淡定,給人以「三農」問題已經解決,農民已經富裕的輿論誤導,各行各業,特別是生產資料生產商和經銷商也就爭先恐後來分「蛋糕」,為生產資料漲價造勢。國家在農業生產資料的「產前」補貼方面出台了許多優惠政策,投入大量資金,但真正的「好處」往往落到了生產企業和經銷商手中,最終受「擠榨」的還是農民。

❽ 中國的高鐵建設資金主要從哪來

到2017年底,中國高鐵里程達到2.5萬公里,占據世界高鐵總里程的70%。中國的高鐵技術,包括鐵道建設技術、動車技術已經全面領先全球。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高鐵強國。中國作為高鐵後發國家,在高鐵技術方面已經遠遠把日本、法國、德國、美國甩斷了身後。

2016年負債增加4196億元,2016年增加6200億元,2017年增加2725億元,光這三年,中國鐵路總公司的負債就增加了1.3萬億元。這1.3萬億,大部分投向了鐵路建設,尤其是高鐵網路建設。這幾年來,中國每年新增的高鐵通車里程都在2000公里以上。到2020年,中國高鐵通車里程將超過3萬公里。

❾ 項目資金來源怎麼寫

您好!
項目資金來源分為:自籌、貸款、政府資助等類別。來源需要寫出,自籌、貸款、政府資金多少,占總投資的多少比例;
希望以上解答能夠幫助到您。

❿ 新基建的資金來源主要包含哪些部分

「新基建」項目的融資必須依靠多元化的融資體系,並在融資方式上有所創新。新基建融資要更加多元化要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指導地方做好項目儲備和前期准備工作,盡快形成有效的投資。同時應發揮出「四兩撥千斤」的引導作用,通過產業引導基金、擔保基金等方式不斷吸引市場資本參與到「新基建」的項目建設中來。國內專注於為地方政府提供定向融資服務的金融機構就是地方債的發行主體之一,其中,處於行業比較領先地位的是政信投資集團,他們專注於政信金融服務7年,服務超10萬+高凈值人士,累計投資管理規模超100億,戰略投資地方基建、民生項目近400個。。滿意請採納

閱讀全文

與建設資金來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每年 瀏覽:871
新一代信息技術股票 瀏覽:478
中國十大投資理財平台排行 瀏覽:305
均值回歸外匯交易策略 瀏覽:597
中國電影投資 瀏覽:926
2078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51
科創板基金申購比例 瀏覽:82
反彈基金 瀏覽:802
適合40歲怎麼理財 瀏覽:147
開戶香港期貨所 瀏覽:960
合營企業投資 瀏覽:891
青海省年豐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614
08245股票 瀏覽:573
華民慈善基金會登陸 瀏覽:838
8200美金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126
stp外匯平台 瀏覽:457
資金用途有哪些 瀏覽:711
格萊美股票 瀏覽:688
滬深300指數基金管理費最低 瀏覽:62
大學生創業無息貸款政策 瀏覽: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