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都有哪些功能影響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基本功能:
1、度量通貨膨脹(通貨緊縮)。CPI是度量通貨膨脹的一個重要指標。通貨膨脹是物價水平普遍而持續的上升。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說明通貨膨脹的嚴重程度;
2、國民經濟核算。在國民經濟核算中,需要各種價格指數。如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以及GDP平減指數,對GDP進行核算,從而剔除價格因素的影響。
3、契約指數化調整。例如在薪資報酬談判中,因為雇員希望薪資(名義)增長能相等或高於CPI,希望名義薪資會隨CPI的升高自動調整等。其調整之時機通常於通貨膨脹發生之後,幅度較實際通貨膨脹率為低。
4、反映貨幣購買力變動:貨幣購買力是指單位貨幣能夠購買到的消費品和服務的數量。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貨幣購買力則下降;反之則上升。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倒數就是貨幣購買力指數。
5、反映對職工實際工資的影響: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提高意味著實際工資的減少,消費者物價指數的下降意味著實際工資的提高。因此,可利用消費者物價指數將名義工資轉化為實際工資。
6、CPI對股市的影響:一般情況下,物價上漲,股價上漲;物價下跌,股價也下跌。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主要影響:
CPI是一個滯後性的數據,但它往往是市場經濟活動與政府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CPI穩定、就業充分及GDP增長往往是最重要的社會經濟目標。不過,從中國的現實情況來看,CPI的穩定及其重要性並不像發達國家所認為的那樣「有一定的權威性,市場的經濟活動會根據CPI的變化來調整」。
對匯率的影響
通貨膨脹對美元的影響不太明確。通常情況在一個健康的經濟擴張中,提高美元的利率能使美元更具吸引力。如果利率的上升主要來自通貨膨脹的上升,它將損害美元。更高的通貨膨脹率損害了外國人持有的美元投資的價值,因此CPI的持續上升對美元有負面影響。貨幣交易者對其他細微差別也十分敏感。例如,外匯市場的交易者認為美聯儲已經迅速行動並靈活控制了通貨膨脹的壓力,美元可能將保持它的價值甚至升值。
衍生含義
核心CPI,是指將受氣候和季節因素影響較大的產品價格剔除之後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至2013年,我國對核心CPI尚未明確界定,美國是將燃料和食品價格剔除後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核心CPI。
這種方法最早是由美國經濟學家戈登(RobertJ.Gordon)於1975年提出的,其背景是美國在1974年-1975年受到第一次石油危機的影響而出現了較大幅度的通貨膨脹,而當時消費價格的上漲主要是受食品價格和能源價格上漲的影響。當時有不少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發生的食品價格和能源價格上漲,主要是受供給因素的影響,受需求拉動的影響較小,因此提出了從CPI中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變化來衡量價格水平變化的方法。
從1978年起,美國勞工統計局開始公布從消費價格指數和生產價格指數(PPI)中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之後的上漲率。但是,就是在美國經濟學界,關於是否應該從CPI中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來判斷價格水平,至今仍然存在很大爭論,反對者大有人在。
『貳』 為何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與百姓 感受不一樣
呵呵 原因很簡單 國家統計局不公布實際數字 還有就是CPI統計有問題 比如我國現在房地產已經成為第一支柱產業了 但是房價卻是不計入CPI的 只是租金可以計入CPI 所以就產生了與你實際感受的不同
『叄』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消費者物價指數是一回事嗎
是一回事,消費者物價指數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簡稱。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商品和服務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是度量一組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是用來反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
居民消費價格統計調查的是社會產品和服務項目的最終價格,一方面同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同時在整個國民經濟價格體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進行經濟分析和決策、價格總水平監測和調控及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指標。其變動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貨膨脹或緊縮的程度。一般來講,物價全面地、持續地上漲就被認為發生了通貨膨脹。
2015年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5%。其中,城市上漲1.6%,農村上漲1.3%;食品價格上漲2.7%,非食品價格上漲0.9%;消費品價格上漲1.3%,服務價格上漲2.1%。1-4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1.3%。
基本功能:
1、度量通貨膨脹(通貨緊縮)。CPI是度量通貨膨脹的一個重要指標。通貨膨脹是物價水平普遍而持續的上升。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說明通貨膨脹的嚴重程度;
2、國民經濟核算。在國民經濟核算中,需要各種價格指數。如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以及GDP平減指數,對GDP進行核算,從而剔除價格因素的影響;
3、契約指數化調整。例如在薪資報酬談判中,因為雇員希望薪資(名義)增長能相等或高於CPI,希望名義薪資會隨CPI的升高自動調整等。其調整之時機通常於通貨膨脹發生之後,幅度較實際通貨膨脹率為低;
4、反映貨幣購買力變動 :貨幣購買力是指單位貨幣能夠購買到的消費品和服務的數量。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貨幣購買力則下降;反之則上升。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倒數就是貨幣購買力指數。
5、反映對職工實際工資的影響 :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提高意味著實際工資的減少,消費者物價指數的下降意味著實際工資的提高。因此,可利用消費者物價指數將名義工資轉化為實際工資。
6、CPI對股市的影響:一般情況下,物價上漲,股價上漲;物價下跌,股價也下跌。
主要影響:
CPI是一個滯後性的數據,但它往往是市場經濟活動與政府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CPI穩定、就業充分及GDP增長往往是最重要的社會經濟目標。不過,從中國的現實情況來看,CPI的穩定及其重要性並不像發達國家所認為的那樣「有一定的權威性,市場的經濟活動會根據CPI的變化來調整」。
對匯率的影響:
通貨膨脹對美元的影響不太明確。通常情況在一個健康的經濟擴張中,提高美元的利率能使美元更具吸引力。如果利率的上升主要來自通貨膨脹的上升,它將損害美元。更高的通貨膨脹率損害了外國人持有的美元投資的價值,因此CPI的持續上升對美元有負面影響。貨幣交易者對其他細微差別也十分敏感。例如,外匯市場的交易者認為美聯儲已經迅速行動並靈活控制了通貨膨脹的壓力,美元可能將保持它的價值甚至升值。
『肆』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能夠反應哪些經濟問題
作為衡量宏觀經濟是否通貨膨脹或者通貨緊縮的關鍵指標.中國的主要是用版食品、煙酒權、衣著、家庭設備、醫療衛生保健、文化教育娛樂、交通通訊、居住等八大類算比如你去年一個月工資1000元,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2%.那說明生活成本就提高了 以前100塊享受的的東西,現在100塊只能享受到90幾元的東西..就是說通貨膨脹了.一般上升3%-5%就是通貨膨脹.超過5%就是嚴重通貨膨脹.... 不過也不是下降就好... 杠桿一樣
『伍』 cpi指數高低說明什麼
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說明通貨膨脹的嚴重程度
在國民經濟核算中,需要各種價格指數。如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以及GDP平減指數,對GDP進行核算,從而剔除價格因素的影響。
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提高意味著實際工資的減少,消費者物價指數的下降意味著實際工資的提高。因此,可利用消費者物價指數將名義工資轉化為實際工資。
(5)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不準擴展閱讀:
切實保障CPI計算的科學性和准確性,我們對CPI調查方案進行了例行調整,涉及對比基期、權數構成、調查網點和代表規格品的調整。
CPI月度數據由國家統計局通過新聞發布的形式統一公布,公布形式包括國務院統一安排的新聞發布會和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的傳播。國家統計局發布CPI的時間,月度一般在月後13號左右,季度、年度則延至月後20號左右。
『陸』 為什麼居民住房價格不計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居民住房價格亦即商品房價格為什麼不計入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最近,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首次向公眾解讀了CPI的採集過程和計算公式,有消費者對CPI不包括商品房價格表示不解,質疑購買商品房為什麼不是消費而是投資。就此問題,記者30日走訪了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
什麼是CPI指數?
這位負責人指出,CPI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服務價格調查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如果CPI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貨膨脹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
我國編制價格指數的商品和服務項目,主要根據全國城鄉12萬戶居民家庭消費支出構成資料和相關的資料確定。目前共包括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交通和通訊、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八大類,263個基本分類,約700個代表品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就是運用抽樣調查技術對全國550個樣本市縣近3萬個采價點進行價格調查,加工整理後計算出來的。
商品房為什麼不算消費
這位負責人指出,目前我國編制的CPI指數,包括八大類消費品,每一類有一個權重。這個權重是根據居民消費結構,即消費支出所佔的比重來確定的。比如說食品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是多大等。統計人員會到每一個采價點居民家裡調查,這些家庭都有記賬的賬本。統計人員還到銷售網點去調查,每一類同質可比的商品,上個月是多少錢,這個月的價格是多少。通過這樣一些調查,來計算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在八大類消費品中,第八類是住房價格。這里的住房價格主要是租房價格,而不是商品房價格。
你買一套房子,買來以後,是分段消費的,分年度消費。一般來說新房至少折舊五十年,或者更長時間,而在幾十年的折舊期間,房子還有可能升值。所以國際上通行的標准,把商品房價格不放在CPI當中,也不算居民消費,而是算做投資。
這位負責人說,國際上公認CPI有三大用途,即通貨膨脹指標、國民經濟核算以及支付的調整。世界各國大多採用CPI作為測量通貨膨脹的指標。一般認為,商品和服務普遍持續上漲就標志著發生了通貨膨脹。而不認為商品房和股票等資產價格上漲意味著通貨膨脹。另外,根據國民經濟核算分類,商品房購買屬於投資行為,而CPI關注的是消費,只能反映與居民即期消費密切相關的消費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變動,不必要也不可能反映房地產和股票等資產類價格的變動。
這位負責人指出,不將商品房(資產)價格納入CPI統計范疇,不代表CPI不反映居住類(消費)價格的變化。主要通過建房和裝修材料價格變化、房租的變化、房貸利率和物業費的變化,以及水電、燃料的價格變化來反映居住類價格的變化情況。
『柒』 消費價格指數與居民對價格的感受不一致的原因是什麼
消費價格指數為何與居民對價格感受不一致原因有四:
首先,消費價格指數是指兩個不同時期(報告期與基期)商品及服務價格相比較的相對數,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一個復雜的指數系統,調查內容包括食品、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等八大類263個基本分類,約600個規格品種的商品和服務項目。物價指數反映的是兩個不同時期價格變動的相對水平,其編制原則是「同質可比」。「同質可比」是物價指數編制的金科玉律,絕對不能違背。比如將彩電價格與液晶電視價格相比,得出的價格差就不是真正的價格變動。
消費價格指數是一個地區的消費價格指數,不是某一個人的消費價格指數;是全國、全省消費價格水平的平均數,不是某一個地區的消費價格指數。如同哲學里所說「一般」與「特殊」的區別,消費價格指數是「一般」,百姓個人切身感受是「個別」。所以消費價格指數這一宏觀平均數據,與百姓微觀感受之間存在差距是必然的。
其次,在使用總的消費價格指數的同時,還要充分發揮具體消費價格指數的功能。除了一個綜合的總的消費價格指數外,還有食品、居住等八大類價格指數,這些指數構成一個指數鏈。總的消費價格指數並不能准確地反映某一種商品或服務價格的變動情況。觀察某一種商品或服務價格變動的情況,不應該簡單地與總的消費價格指數進行比較,而是應該具體看與其相對應的類的消費價格指數。比如觀察大米、麵粉及肉的價格,就應該看食品類的價格指數。如果觀察商品房價格的情況,就應該看房地產價格指數中的商品房價格指數,現在人們只是看總的消費價格指數,而沒有學會看分類消費價格指數,所以產生「不一致」的感覺。
第三,人們有種誤區,一看到某類商品價格高了,就覺得消費價格指數也應該高。其實,消費價格指數與價格無關。它只是反映不同時期商品或服務價格變動的相對情況,與價格高低本身沒有關系,也不能解決價格高的問題。
第四,生活壓力的增加很大部分是物價指數之外的原因造成的。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即使價格不變,所消費商品和服務質的提高和量的增加,都會使支出增加,從而導致生活壓力的增大。
教育支出方面,如果學雜費、課本費等價格不變,則對物價指數就沒有影響。
目前,義務教育方面的這些支出價格受到政府的嚴格控制,然而動輒數萬元、十幾萬元的「擇校費」,名目繁多的鋼琴班、芭蕾班、奧賽班、英語口語班,肯定會給普通家庭帶來巨大的支出壓力。而這些名目是非正常的、不合法的,不能通過正常采價渠道取得價格,不能同質可比,因此不能納入物價指數的計算。
醫療方面,當前物價指數反映出的葯品價格是下降的,特別是西葯,因為政府一直在降低葯品的價格。但如果增加了用葯種類,提高了用葯檔次,或開大處方、用進口設施診斷和治療,特別是有些降價葯品從醫生處方上消失等等因素,都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不斷上升的醫療支出,這些都是物價指數統計之外的問題,在物價統計中是看不出來的。
『捌』 請簡述消費物價指數存在的問題。
CPI (Consumer Price Index 物價指數或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是政府用來衡量通貨膨脹的其中一個數據。通俗的講,CPI就是市場上的貨物價格增長百分比。一般市場經濟國家認為CPI增長率在2%~3%屬於可接受范圍內,當然還要看其他數據。CPI過高始終不是好事,高速經濟增長率會拉高CPI,但物價指數增長速度快過人民平均收入的增長速度就一定不是好事,而一般平均工資的增長速度很難超越3-4%。
在國家統計局設定的13萬戶城鄉居民的結構中也存在不合理性,城鎮居民7萬戶,農村家庭6萬戶,因為農村家庭有些食品、蔬菜等權重較低,所以,人員設置也存在商榷之處。因此,才發生了在城市居民當中,普遍感受到通貨膨脹已經發生,而CPI只是微幅上漲0.6%的怪現象。
根據有關資料說明,建國以來,我國一直將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作為衡量物價總水平的主要指數。經國務院批准,自2001年1月1日起,我國將這一指數改換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與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相比,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除了反映消費品的價格變動外,還反映服務價格的變動,能夠更全面、真實地反映市場價格的實際變動狀況。大多數國家都編制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並用其年度變化率來反映通貨膨脹程度。
與商品價格不同,價格指數是一個相對數,它以物價漲落的百分比來表示物價水平的升降。從2001年起,我國改用國際通用方法計算定基價格指數,首輪固定對比基期選為2000年。即以2000年平均價格作基準,計算出各月定基價格指數後,再推算月環比、月同比、季同比及年度同比價格指數。採用這種計算方法,人們可推算任意時段的多種價格指數,價格資料更為豐富。
居民消費價格是採用定時、定點、定人的直接調查,不同類別的商品或服務項目,調查周期不同。對於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價格變動比較頻繁的商品,比如,鮮菜類商品,每2至5天調查一次;一般性商品,如家電類產品,每月調查2—3次;由國家、省(區)或地方政府制定價格的一些主要商品、服務項目或價格相對穩定的商品、服務項目,如水價,每月或每季調查一次。調查的主要任務是採集價格,當商品的掛牌價與市場成交價不一致時,採集市場成交價。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主要針對商品和服務項目展開。指數商品共涉及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及用品、醫療保健、交通和通訊、娛樂教育和文化用品、居住等八大類,251個基本分類,約700個品種,既有生產和批發零售貿易企業的生活消費品,也有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食堂、小賣部的消費品;既有服務行業提供的各種服務價格,也有行政事業單位提供的各種服務價格。
指數商品的價格採集以一年期為限,且使用同一代表規格。即價格調查人員需要連續一年跟蹤採集某一指數商品或服務項目同一規格的價格。與以往不同,現在雖然指定指數商品,但已由過去的某一品牌變成了一個產品組。比如,彩電產品組,就由每一個省選取的同一規格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品牌組成,人為因素已降至最小。值得說明的是,指數商品規格一旦選定,一年內不變。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採用指數商品加權平均的方法計算。權數是指城鄉居民家庭用在各類商品或服務項目的支出占其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目前我國確定權數的依據是全國11萬戶居民的家庭支出調查資料,其中城市居民家庭4萬戶,農村家庭7萬戶。居民家庭調查資料是採取住戶調查的方式取得的,必要時,也採取一些典型調查作補充。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准確性由指數商品和服務項目的選擇、指數商品平均價格的計算、權數的確定三大要素決定。2001年以來,我國統計部門非常重視指數商品的選擇調整。2000年底,我國將汽車、汽油、行動電話、電腦等商品以及家庭服務收費、車輛購買使用維修的相關費用、電話月租費、有線電視費、非義務教育收費、健身活動收費、物業管理費用、自有住房需繳納的稅費、旅遊收費等收費項目新增為指數商品,其數量由2001年前的325種增到550種左右,現在又近70指數商品平均價格的計算也日趨科學。當指數商品價格只有掛牌價或市場價時,其平均價格就是月內各次或年內各月調查價格的算術平均值;當指數商品的掛牌價與市場價並存時,其價格則按不同價格形式的消費量進行加權平均。
權數是影響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一個重要指標,多根據上一年居民家庭實際消費構成計算而成的。按照國際通行方法,權數一般5年不變。考慮到中國處於經濟轉型時期,居民消費行為、結構、內容及水平變化較大,我國每一年都對權數進行部分調整,受季節影響較大的鮮菜、鮮果的品種權數,則每月計算一次。經過近幾年的調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中食品和消費品類商品的權數都有較大幅度的下降,而服務類項目的權數則明顯上升,權數構成與我國居民消費支出比例基本吻合,且日趨合理。
『玖』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是怎麼算的。越低越好嗎
同比是指 和上一年度或歷史相比的增長(幅度)。
同比增長計算公式
同比增長率=內(本期數容-同期數)/同期數*100% 環比即與上期的數量作比較。
環比增長速度=(本期數-上期數)/上期數*100% CPI 如何計算 也算是統計局的秘密,和老百姓的體驗肯定不一致。CPI 不是越低越好,如果各種價格不斷下跌,消費者自然高興,但生產者方面損失就很大了,對國民經濟發展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