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由於除權。
世界上各地股市基本都是這樣的,分紅的同時會將股價向下作相應調整。貴州輪胎這次分紅,是每10股分紅1.5元,即每股分紅0.15元現金到戶,同時除權每股下降0.15元,早上開盤時顯示的「昨日收盤價」6.02元直接改為5.87元。這樣,確保個人賬戶的總資產不增不減。
㈡ 貴州輪胎廠社保退休一月多少錢
首先你得交滿15年以上,然後得65歲以後(政府計劃男的65歲退休),然後就是你戶籍地的最低工資水平,如果你現在65歲,貴州估計1200左右,如果你現在30歲,估計到65歲能領兩三萬(其實只是人民幣貶值,購買力還是一樣的),
㈢ 人民幣升值的影響
2010年6月19日晚,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即按照已公布的外匯市場匯率浮動區間,對人民幣匯率浮動進行動態管理和調節。央行強調,匯率改革重在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匯改重啟是中國經濟改革深化必須走的一步棋。目前,全球經濟逐步復甦,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進一步夯實,經濟運行趨於平穩,匯改時機已漸成熟。但匯改必然導致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加強。人民幣升值預期增加會在國內和國際帶來什麼經濟後果?貨幣匯率是一國主權的體現,為什麼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橫加干涉,目的是什麼?
美國等國家為什麼總拿人民幣匯率說事
早在2002年,西方國家就打響了人民幣匯率問題的第一槍。當時,以日本財政大臣和《讀賣新聞》為首,強烈譴責中國蓄意操縱匯率,向世界低價傾銷商品,是全球通貨緊縮的罪魁禍首,要求「西方七國」集團通過決議,迫使人民幣匯率升值。繼日本之後,美國高官、金融巨頭、主流媒體立即跟進,歐盟也在一邊搖旗吶喊。一時之間,人民幣突然成了眾矢之的。然而,人民幣幾年的緩慢升值並沒有能夠滿足西方國家的胃口。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西方國家由於需要中國的政策配合,暫時收斂了要求人民幣繼續升值的動作,但全球經濟剛剛出現好轉跡象,西方國家馬上恢復了過去頤指氣使的態度,又一次祭出了逼迫人民幣升值的大旗。
從2009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的貨幣當局一直承受著國際輿論對人民幣升值的強大壓力。美國財政部每6個月向國會提交一份關於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情況報告。在報告中被認定為操縱貨幣匯率的國家,最終可能受到美國的貿易制裁。美國財政部2009年10月15日發表報告說,美國依然認為人民幣幣值遭到大幅低估,且將繼續游說中國政府放開人民幣匯率。美國官員還呼籲中國外匯匯率機制應更富有靈活性,並表示這種努力將令中國在維持物價穩定上獲得更大空間。人民幣匯率問題在2010年4月再度升級,美國紐約州參議員查爾斯·舒默於4月16日公布升級版「舒默議案」,並啟動立法程序,再度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向中國施壓。美國也聯合印度等國向中國政府施壓,逼迫人民幣升值。
發達國家重提人民幣匯率問題並非偶然,這與當前的世界經濟形勢密切相關。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在2008年相繼陷入衰退後,在史無前例的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刺激下,各國經濟從2009年第二季度起顯著反彈。然而,這種反彈主要是政府刺激政策以及企業的重新庫存化導致的,在主要經濟體失業率無顯著下降、消費無明顯改善之前,這一波經濟反彈缺乏可持續性。
在政府擴張性政策難以為繼的前提下,各國政府不得不千方百計尋找新的增長動力,以彌補擴張性政策效力消逝後的空白。通過本幣貶值或者逼迫競爭對手貨幣升值,來提高本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通過擴大貿易順差或者縮小貿易赤字來帶動經濟增長,就成為順理成章的選擇。美國等國如果貶值本國貨幣,就會增加出口,帶動就業和消費的上升。當然,這種以鄰為壑的政策要想達到預期效果,需要其他國家不採取同樣貶值貨幣的做法,否則,競爭性貶值不但使政策失效,而且還會導致嚴重的通脹問題。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外部壓力,實際上反映的是發達國家日益抬頭的貿易保護主義。與其在特定商品上打壓中國出口(如輪胎特保案),自然不如要求人民幣升值的方式一勞永逸。因此,近期內針對中國出口的種種反傾銷、反補貼浪潮,其實是與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相互配合的。
可見,西方世界將人民幣匯率作為攻擊的靶子,無疑是出於自身國家利益的考慮。在當前金融危機的背景下,西方世界再次逼迫人民幣升值,一方面是為了轉移國際視線,推託其在全球金融危機形成、發展以及應對危機方面應承擔的責任,另一方面則是想以此迫使中國為金融危機埋單。至於「人民幣匯率被低估」及其與「全球經濟失衡」的聯系,不過是西方國家為了自身利益而轉嫁責任的借口。需要指出的是,自中國政府在2005年7月啟動人民幣匯改以來,截至2010年第2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名義匯率升值超過20%,截至6月22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跌破6.80,創下新低。
人民幣升值的國內影響
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外部壓力卷土重來,在心理層面上,極有可能帶來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反彈。一旦國內外企業、居民和投資者再度形成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中國國際收支可能再度重演2007年與2008年上半年的狂飆突進,短期國際資本(熱錢)會洶涌而入。
國際收支雙順差的放大導致外匯儲備激增,貨幣當局通過外匯占款形式發放的基礎貨幣增加。盡管央行可以通過發行央票、提高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等方式來沖銷基礎貨幣的增加,但沖銷或者會加大央行的成本,使貨幣政策失去獨立性,或者會推高市場利率,從而吸引更多資金流入套利,因此沖銷是難以持續的。如果沖銷不可持續或者不完全,那麼外匯儲備激增必然會加劇國內流動性過剩。過剩的流動性或者流入資產市場,推高資產價格;或者流入商品市場,加劇通脹壓力。簡言之,一旦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形成並得到強化,中國可能重新面臨流動性過剩、資產價格上升、通脹壓力抬頭的不利局面。
人民幣升值後,還帶來另外兩個直接影響。一是導致中國貿易條件改善,出口一單位商品可以買來更多的進口品。但高啟的出口商品價格必然導致中國出口數量的減少,對外貿易余額萎縮。出口減少的後果是大量外向型的中小企業生存困難,失業增加。二是人民幣升值導致的美元貶值,導致以美元計價的外匯儲備貶值。同時投資於美國長短期國債的外匯儲備的收益也面臨縮水的威脅。中國人依靠廉價的勞動成本,省吃儉用積攢的外匯儲備,會因為美元貶值而大幅縮水。
人民幣升值對國際外匯市場的影響
但在人民幣升值預期加強的情況下,美元走勢存在變數且影響深遠。人民幣的逐步升值將進一步增加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客觀上提升了中國買進歐元等其它外匯資產以應對外匯儲備多樣化和結構合理化的需求,從而令美元資產承壓。如果美元持續走弱,美元的國際地位就會受到切實的沖擊。而這種沖擊將大大動搖美國人的消費習慣,改變美國人取得二戰和冷戰勝利之後已經形成的美國文化。美元一旦走強,可能會導致全球金融市場的顯著調整,其中的重要影響機制是利差交易的平倉。為了避免美元貶值的壓力,不少經濟體的央行已經大幅轉換了新增外匯儲備的貨幣結構,這使得幾乎每一種非美元的儲備貨幣在短期都已被過度買入,雖然金融市場方面在投資組合中美元的分量是下降的。
從中長期看,美國需要調整自身財政赤字,恢復經濟增長,解決經濟制度方面的問題,否則可能面臨長期的疲弱格局。2010年美國的經濟增長如果比預期的快,那麼美元到2010年末就可能會跟隨美國經濟持續走強。但另有一種看法是,需要把美元走弱的趨勢延續一段時間,以促進美國的出口乃至整個經濟的復甦,這樣就會帶來大規模的國際資本流動的問題。如果人民幣不升值,美國到2010年底也不加息,那麼到2010年發展中國家的資本凈流入壓力會加大,套息交易會持續活躍。從全球角度來說,各國對匯率有自身的政策考慮。人民幣盡管沒有升值,但從有效匯率的角度看,與一些發展中國家的貨幣相比,並沒有顯著的貶值。人民幣不升值會使其他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使商品資源出口國的貨幣不能過快升值,從而促使全球流動性流向發展中國家。
人民幣升值會對中國貿易相關國家貨幣帶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亞洲相關國家的貨幣。人民幣升值可能帶動亞洲其它貨幣的升值,或者亞洲其它國家放寬本幣升值的幅度,如作為中國出口競爭對手的韓國、馬來西亞和台灣等經濟體,將會不那麼反對其本幣的升值。有可能大幅推高馬來西亞林吉特、韓元及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我國從2009年以來,一直是日本的最大出口對象國,2009年日本對美國出口額同比減少22.7%,連續三年遞減;對歐盟出口額減少27.5%,連續兩年遞減;對亞洲出口額減少8.3%,降幅低於美國和歐盟。在人民幣升值後,日元也可能升值,這樣不會對其出口造成影響。2009年韓國的貿易順差中,中國的佔比最大,其次是香港地區、歐盟、美國、中南美、東盟、非洲,對中東、日本則為逆差。人民幣的升值可能會使韓國為應對擴張政策的不利後果而使韓元升值,對外貿易也不會受到顯著影響。人民幣升值可能會給市場傳遞中國緊縮貨幣政策的信息,那麼將可能對更廣泛的風險偏好產生抑製作用。這不僅會使與大宗商品相關的貨幣承壓,而且還會加大對日元的避險需求,導致日元對美元的匯率上升。
人民幣升值對國際商品市場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中國購買力的增強,必將提高對商品的需求。在國際原油市場上,中國因素正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也一直是國際投機基金炒作的重要因素。人民幣升值無異於美元的貶值,而原油是以美元計價的,人民幣升值將直接降低中國的原油進口成本,並增強國外原油供應商對中國購買力提高的預期,進而對國際原油市場形成利好。但也應當看到,在國際商品市場上,也存在利空因素。首先,人民幣的升值,短期內將對中國的商品出口以及外資的進入形成一定程度的抑制,進而對高速發展的中國經濟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進而降低中國原油進口需求的增速,這對國際原油市場無疑是一大利空;其次,中國是燃料油進口大國,而燃料油是中國唯一市場化的成品油品種,人民幣的升值將直接導致以人民幣計價的燃料油現貨價格的下降。總之,人民幣升值,對於國際國內石油市場而言,短期之內多空並存。
就表面而言,人民幣的逐漸升值,就是美元的緩慢貶值。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會提高。但實際上,無論是石油還是黃金,其價格都不是由市場供求來決定的,而是控制在國際原油期貨和黃金期貨炒家手中。如果國際炒家同時炒作原油和黃金的時候,就會將原油和黃金作為蹺蹺板——或者人為壓制黃金價格、拔高石油價格,或者人為壓制石油價格、拔高黃金價格。當前的黃金期貨價格已經嚴重背離了黃金和用一攬子國際貨幣綜合標定的價值;而且有人還堅決地預測,國際黃金價格期貨將達到2000美元這樣的高度。這一切都和當初石油期貨價格大漲時的情況一樣,石油期貨價格也是這樣被人為地大幅抬高的。當時也是有人大膽預測,石油期貨價格將達到200美元/桶,但不久,石油期貨價格一路下滑,直到55美元左右才止跌。如果黃金期貨的價格不斷上升,伴隨著人民幣的緩慢升值,讓中國人手裡的「升值」了的人民幣換取美元,再來購買黃金,從而讓中國人來接下黃金期貨這個盤子,而這可能正是黃金期貨價格要崩潰的時候。
㈣ 黔輪胎A的公司簡介
貴州輪胎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系經貴州省人民政府函 148號文批准,由原貴州輪胎廠進行資產重組,以其主要生產線和供銷系統為主體改組而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於1995年12月22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發審字85號文同意,由貴州輪胎廠為獨家發起人,以募集方式向境內社會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4,000萬股,其中職工內部股400萬股。公司的股票於1996年3月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 公司領有貴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的注冊號為5200001202715(2-2)號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公司法人代表為馬世春,截至2007年12月31日止,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254,327,065.00元。
㈤ 請問各位朝陽好運輪胎1200的怎樣好嗎!和貴州輪胎對比。
個人感覺比貴州輪胎好,特別是朝陽好運的那大塊花,我們用來跑工地的覺得輪胎還是比較耐磨。聽他們說朝陽好運公司的輪胎都還是比較值得信賴的品牌。我前輪就是貴州金剛輪胎。才三個多月就見鋼絲,花紋也差不多沒多少了。那個朝陽好運的我還是我去年差不多10月份左右裝的3個。每個還花了我3050塊大洋。那個補胎師傅的還說沒有我額外的費用。我靠。輪胎還是得用三包的。樓主千萬不用那個叫啥洛克斯通和德瑞寶德不三包輪胎。兩個輪胎踩急剎就會看見一層一層的掉,還有就是洛克斯通各種超級不耐磨啊。尼瑪我表弟裝了兩個多月就哦豁了。反正就是不值啊
㈥ 貴州前進橡膠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公司系1992年11月27日經貴陽市人民政府外經貿築字[1992]17號文件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後經股權轉讓變動,現已由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收購。 2005年8月,黔輪胎A(000589)對公司進行增資,增資後公司注冊資本為4000萬元,黔輪胎A(000589)所佔權益比率為98.75%,貴州輪胎進出口公司所佔權益比例為1.25%。 公司已注銷。
法定代表人:馬世春
成立時間:1992-12-18
注冊資本:4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2010000002140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貴州省貴陽市雲岩區百花大道50號
㈦ 人民幣升值對橡膠有什麼影響…
人民幣一方面在各方壓力下不斷升值,如果利率上升了是不是會引起國際熱錢的湧入,雖然人民幣不適用於利率平價理論,但一旦加息,結果好像正好和該理論相沖突,這樣不是升值壓力會更大么 Seekingself 回答:4 人氣:7 解決時間:2010-04-03 13:17
滿意答案你好!首先咱們談談人民幣升值的問題,就以現在美國壓迫我國升值人民幣的事件為例,壓迫人民幣升值,無非是想讓美元貶值,元貶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直接的,中國現在有萬億多的美元外匯儲備,如果美國人用多印美鈔的方法來度過危機,那中國的外匯儲備的貶值就是無法避免的,中國幾十年來的外匯儲備存的錢無形中進了美國的腰包,中國就替美國金融危機買單了,所以最近中國開始逐漸減持美國國債等措施就是想逐漸減少國家貨幣儲備中美元的比重,轉移風險。再次談談利率上升是否會引起熱錢湧入,熱錢湧入無非是想幹嘛,投資賺錢唄,那就結合股市來講,人民幣升值雖然說會帶來海外熱錢流入的問題,但是,那隻是在牛市大趨勢明顯向上時才會引起很明顯的資金流入,而現在國外的金融危機並沒有徹底過去,所以,很多資金都忙於他們國內的自保,所以真的有多少熱錢流入,我覺得在現在的經濟環境下要打點折扣。最後談談該不談加息,加息的目的,在於宏觀調控的手段,以保證國民經濟的順利平穩運行,如果在通貨膨脹繼續肆虐的時候,老百姓手中的錢越來越不值錢了,勢必會影響經濟的平穩運行和社會的動盪,所以通過加息抑制通貨膨脹以調控經濟的平穩運行是應該的,也是必須的。呵呵,希望能幫助到你!提問人的追問 2010-04-03 10:19 但我還是懷疑加息,首先中國現在的物價不算高吧,通脹率也不高,一旦加息,不管外資是不是忙於他們自保,有錢他們總歸會來賺吧,沒有在金融危機中受損失的金融大鱷有的是,要是進入了中國市場,一方面可以搭著利率上升的順風車撿錢,另一方面人民幣對外匯升值,他們換回去以後不是又賺了一筆?
團隊的補充 2010-04-03 10:36 首先,明確一點,人民幣升值不是大勢所趨,也不是市場浮動,是市場浮動和管制相結合的,說明了,是我國外匯管理局管著的,西方國家以美國為首吵吵多少年了,要讓人民幣升值都沒有實現這夢想。再次,物價水平要跟收入水平掛鉤的,要結合國情來講,是,你用咱國家的物價水平跟發達國家的比,入美國,肯定沒法比,因為我們的收入水平跟人家也沒發比,但從通貨膨脹率上講,與基期相比,是有所上升的,上面我們討論的是加息的目的,結合實際來講吧,中國3月29日公布的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升幅較預期大,令市場憂慮中國會提早加息。我們相信人民銀行會繼續透過控制放貸量控制市場流動性,但若未來幾個月CPI升愈3%,央行可能被迫要提早加息壓抑通脹。
提問人的追問 2010-04-03 10:49 正因為物價跟收入水平掛鉤的,所以中國的根本問題是勞動力廉價,應該先解決收入的問題,光靠加息來抑制國內通脹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一旦熱錢湧入了,物價還是會上漲的
團隊的補充 2010-04-03 12:46 熱錢湧入不僅會造成物價上漲,股市阿樓市阿炒作就會起來,跟著著,所以我國外匯管理局嚴格控制著外匯的進出。至於勞動力廉價問題,這也是國情決定的,像勞動密集型產業主要集中在出口行業,如果人民幣升值,相當於出口型企業在國外賺回來的外匯兌換成人民幣就更少了,收入就更低了。所以個人認為升值不可能,加息得謹慎!以上個人觀點,望採納,希望能幫助到你!
㈧ 黔輪胎A的介紹
黔輪胎A是由原貴州輪胎廠進行資產重組,以其主要生產線和供銷系統為主體改組而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以募集方式向境內社會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4,000萬股,其中職工內部股400萬股。公司的股票於1996年3月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
㈨ 人民幣到底是要升值還是要貶值
對外升值,對內貶值。這兩件事的原因是一樣的。
首先,我國有大量的對外貿易順差,這樣我國的銀行體系會收到大量的美元貨款,同時要把相應數量的人民幣投放到國內。這樣,我國的外匯儲備越來越多,使人民幣有升值的壓力。
同時,人民幣被投放到國內,導致國內貨幣供給增加,使物價上漲。
只要我國要保持匯率不變,就要不斷把美元貨款吸收到銀行,並且放出人民幣到國內,導致通貨膨脹。這是由美國的寬松貨幣政策輸入的通貨膨脹。但是,如果使人民幣升值,就會使出口貿易受到打擊,影響經濟增長。
無論怎樣,人民幣都是要對外升值的,只是早晚快慢的問題。不然我國的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將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