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近幾年小麥價格走勢

近幾年小麥價格走勢

發布時間:2021-07-04 20:59:43

A. 河北小麥價格走勢

2011年新產小麥收購價格走勢分析
2011-05-09

5月6日,我國已經進入二十四節氣的「立夏」時節。這個標志著夏季開始的季節,不僅僅意味著氣溫升溫從此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而且更預示著我國夏季糧油即將陸續登場入市。現在我國冬小麥正在楊花、灌漿期,長江中下游地區,如我國十大夏糧主產區的湖北省襄陽市小麥將在本月下旬收割。對於今年新小麥上市後的價格走勢各方高度關注,下面將作進一步分析。

像其它糧食品種一樣,近年來我國小麥市場價格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湖北省襄陽市近年小麥收購價,每50公斤2008年77元、2009年每87元、2010年92元,除2008年、2009年是按照國家最低收購價收購外,從2010年起,市場收購價高於最低收購價(2010年小麥最低收購價為90元)。

2011年推動小麥收購價上揚的因素不少,主要有:

國家最低收購價政策的提振因素。去年10月份,國家決定並公布了再次提高2011年小麥最低收購價,2011年生產的白小麥(三等,下同)、紅小麥和混合麥最低收購價分別提高到每50公斤95元、93元和93元,比2010年分別提高5元、7元和7元。

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我國保持18億畝耕地面積的形勢越來越艱難,大量農民外出務工,農業生產有生力量減弱,人口增長和糧食消費剛性增長使糧食生產和供求形勢嚴峻。作為農民看得見、摸得著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是國家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有效舉措。

國家逐年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一方面給農民發展糧食生產吃了「定心丸」,同時也向糧食市場發出了明確的信號。這就是隨著人民收入的增長,國家逐步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價格。政策性的提振,是糧食市場價格穩步上揚的主導因素。

自然災害預期增加了人們對糧食產量的擔憂。盡管農業部調查今年夏糧種植面積有所增加,但是去冬今春的乾旱冰凍和去冬今春夏連旱不可忽視。據國家防總辦公室統計顯示,截至2月15日,全國作物受旱面積1.04億畝,重旱3033萬畝,乾枯421萬畝,有468萬人、250萬頭大牲畜因旱發生飲水困難。雖然各地全力抗旱,和一定程度的降雨,旱情一度緩和,但是最近南方旱情又有發展態勢。截至5月4日,南方各省農作物受旱面積546萬畝,水田缺水813萬畝。因旱有119萬人、40萬頭大牲畜發生飲水困難。其中,湖北省有297萬畝農作物受旱,水田缺水518萬畝、旱地缺墒77萬畝。湖南省有32萬人因旱飲水困難,部分縣城供水緊張。雲南省有58萬人因旱飲水困難,江蘇省有40萬畝農作物受旱。在小麥楊花、灌漿即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出現嚴重乾旱,不能不增加人們對小麥產量的擔憂。讓人感到欣慰的是,各級政府和農業等部門高度重視,並採取了多項強有力措施抗災救災,相信會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生產成本提高增加了農民出售小麥價格上漲的心理預期。今年新產小麥,從去冬種植,到上市,不僅遭遇冰凍、乾旱、蟲害,增加了抗災成本,還遇到了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的壓力。據湖北省襄陽市糧食局最近進行的調查,今年農民生產小麥的收益將比往年降低。根據入戶調查結果來看,2010年小麥平均單產381.67公斤/畝,畝平成本在439.1元,畝平純收益271.7元;2011年小麥平均單產預計384.27公斤/畝,每畝成本465.5元,畝平純收益259.05元。純收益降低的原因是由於生產資料成本上漲造成的,比如種子、化肥、農葯同比上漲5.01%;人工費用同比上漲11.2%;由於柴油價格的調整,機收、機耕同比上漲10.02%,造成畝均收益下降4.86%。種植收益的下降,農民寄希望於出售小麥價格的上升來彌補。

麵粉加工企業急切需要原料。從去年小麥上市到現在,經過一年多的加工,麵粉加工企業收購的小麥早已經消耗殆盡,目前只能夠從國家指定的批發市場競買臨時存儲小麥和部分儲備企業輪出的小麥。在新小麥上市季節直接收購農民生產的小麥,是減少中間環節,減低生產成本的有效途徑。因此,麵粉加工企業正翹首以待新小麥上市。一般來講,麵粉加工企業直接收購的小麥成本,比從批發市場競買回的小麥每50公斤要節省成本80元以上。

外資企業緊盯小麥市場。在外資企業取得我國油脂市場話語權之後,近年來抓緊了在麵粉加工業上對中國的布局。這些企業憑借雄厚的實力,動輒建設日處理小麥上千噸,甚至上萬噸的大型、巨型麵粉加工企業。同時,初期以佔領市場為目的,不惜暫時犧牲短期效益,高價收購小麥, 必將抬高小麥收購價格。

社會游資虎視眈眈糧食市場。在國家控制房地產、打擊炒作短缺商品的格局下,社會游資正向農產品領域滲透。作為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人民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糧食商品,是比一般商品更有經營前景的商品。社會游資一旦發現糧食投機有利可圖,就會不遺餘力地進軍糧食市場。龐大的社會游資一旦進入糧食市場,糧食市場將烽煙四起,市場價格將扶搖直上。

今年小麥收購市場競爭將異常激烈,但是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不是無序經濟,國家強大調控能力對糧食市場價格將會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

通脹壓力決定了國家對小麥市場不會坐視不管。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開局良好,繼續朝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消費需求保持穩定,固定資產投資和進出口增長較快,農業生產形勢向好,工業企業效益改善,居民收入穩定增加,但物價上漲較快。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一季度GDP總量96311億元,同比增長9.7%。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4%,創出32個月以來新高。有關機構預計4月份cpi也不會低於3月份。由於通脹蔓延,CPI增幅很難低於全年4%的政府調控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季度CPI上漲中糧食價格的上漲仍然佔有很大的比重。一季度食品價格上漲佔CPI的11%,而糧食價格上漲占食品價格上漲的15%。控制糧食價格過快上漲,是今年控制物價上漲的重要因素。國家在密切監測糧食市場價格變動的同時,要繼續運用每周定期拍賣臨時收儲糧食、定向銷售等多種措施保持足量的糧食投放市場,確保糧食市場價格在可控的范圍內。

國家雄厚的糧食儲備足以穩定波動的糧食市場價格。近幾年我國大量加強糧食儲備,現在全國糧食庫存與糧食消費的比例已經在40%,大大高於聯合國規定的17%—18%的糧食安全警戒線。有了這些儲備糧食,就可以通過拍賣、定向銷售,儲備糧輪換等多種方式調控市場,不至於出現糧食市場價格象脫韁的野馬無法控制。

逐步完善的糧食法律法規和宏觀調控政策打壓操作糧食市場的非法行為。通過這幾年控制物價的實踐,國家已經掌握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控制國計民生重要商品的手段。去年國家成功地打擊了綠豆、大蒜等商品的投機行為。今年在大米、小麥市場價格過快上漲之時,又運用定向銷售等措施,成功地平抑了市場糧價。今後在糧食市場價格異常波動時,國家完全有能力運用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打擊非法行為,維護正常的糧食流通秩序。

基於以上分析和目前及今後糧食市場承受能力,考慮到種糧農民利益,筆者認為今年新產小麥收購價在最低收購價(國標中等白小麥每50公斤95元)5%左右的范圍內是可行的。

B. 2005-2019年小麥的平均價格是多少

那麼這時候期間的價格大約應該是在1塊5毛錢左右,那麼這個價格應該說是比較合理的一個價格。

C. 今年小麥價格趨勢

天氣因素成為利好小麥價格的重要因素。

5月,全球小麥主產區普遍遭遇高溫少雨天氣,正值關鍵生長階段的冬小麥作物承受的壓力明顯增大。美國中西部、俄羅斯南部、阿根廷及澳大利亞等地均因天氣乾燥少雨,使得小麥播種面積下降,單產水平降低。

投資者目前對全球及主產國小麥產量數據下調已經基本達成共識,主要分歧只是減產的幅度。

鑒於上述情況,6月12日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月度供需報告中,已對全球和部分主產區小麥產量做出下調。其中,預計2012/13年度小麥總產量22.34億蒲式耳,比5月份預估值降低1100萬蒲式耳。2012/13年度,美國小麥期初庫存下調至7.28億蒲式耳,比上月預測降低4000萬蒲式耳;2012/13年度期末庫存降至6.94億蒲式耳,比上月預測減少4100萬蒲式耳。

中糧期貨認為,盡管預測年度內美國小麥期末庫存水平明顯低於市場預期,但主要原因是期初庫存預估水平的下降,而並非新作產量如市場預期那樣大幅減產。而上述報告中的「利多」成分也將逐漸顯現。

而就中國而言,目前已經進入冬小麥收獲高峰期。截至6月11日,全國已收獲小麥2.35億畝,總體收獲進度超過六成半。值得注意的是,根據5月中國各地持續低溫陰雨天氣,小麥病害與正常水平相比偏重,因而各分析機構對中國產區冬小麥的減產預估大體為500-700萬噸,與此前市場普遍預期增產的觀點相左。

交易層面看,小麥期貨價格的季節性低點已經基本確認,隨著產量損失的逐步確認和出口需求的好轉,以及歐元區流動性的注入,CBOT小麥期貨價格有望呈現震盪走高走勢。且中國病害造成的減產因素,也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且小麥最低收購價預案已經啟動,也為小麥價格提供底部支撐。

中糧期貨提出,經濟增速放緩,央行的降息行為被市場解讀為新一輪刺激措施之一,貨幣政策趨向寬松,金融市場流動性有望逐步增強,有利於推動大宗商品價格整體回升。

D. 2020年小麥價格如何

2020年4月初,河北石家莊普通小麥進廠價2420元/噸,邯鄲2400元/噸;山東菏澤2390元/噸,德州元/噸;周比上漲10—20元/噸。山東濟南普通小麥進廠價2410元/噸,河南新鄉2380元/噸,鄭州2420元/噸;江蘇徐州2380元/噸,安徽宿州2390元/噸;周比保持穩定。

主產區優質小麥價格繼續平穩運行。4月初,山東菏澤「濟南17」收購價2510元/噸,濰坊收購價2520元/噸;河南鄭州「鄭麥366」收購價2490元/噸,新鄉收購價2490元/噸;河北石家莊「藁優2018」收購價2500元/噸,衡水收購價2500元/噸;周比持平。

即將進入5月,小麥市場價格已經回歸理性,河北、山東等地前期漲幅較大的也出現回落,在新麥上市之前,即5月中下旬之前小麥市場價格將以平穩偏弱運行為主。

(4)近幾年小麥價格走勢擴展閱讀:

行情預測:

第一,我國糧食種植面積非常穩定。我國糧食種植面積早已經納入法律化管理狀態,糧食種植面積用基本農田保護管理條例的形成固定下來,是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違背的,必須遵守執行。

因此,糧食種植面積法律化管理後,保障了糧食種植面積長期不變,糧食總產量也將基本上是恆定不變的。所以,我國的人口基本糧食用量,是完全有保障的,不會因國際市場和自然災害而受到影響。

第二,我國糧食總產量高,人均佔有量多。我國目前連續多年來,糧食沒有受到大的自然災害影響,總是處於高產穩產狀態。水稻種植面積長期保持穩定在4億畝以上,水稻總產量穩定在2億噸以上,小麥的種植面積穩定在3.31億畝以上,小麥總產量長期保持在1.3億噸以上。

E. 2019年年底小麥價格會漲嗎

這都年底了,小麥的價格應該已經穩定了,不會有大的起伏,而且這類產品,國家都有控價的。

F. 十年前小麥多少錢一斤

2004年價格分析如下:
一月底國標中等質量小麥,市場平均收購價格在每公斤1.40元左右,比去年底平均每公斤1.38元上漲0.02元,企業普通小麥出庫價格一般在每公斤1.46元到每公斤1.50元,與年初價格持平。在四、五月份受禽流感影響,小麥價格漲勢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而保持第一季度末每公斤1.41元的價位進入平穩態勢。

在新小麥上市後國內市場小麥價格出現上漲,本來在新小麥上市前市場收購價格應該下跌,而今年卻形成一漲再漲的局面,新小麥開秤收購價格在每公斤1.40元左右,高於去年同期0.20元左右,隨著新小麥大量上市,市場價格出現上升,七月中旬升到每公斤1.46元,八月中旬升到每公斤1.50元,九月初升到每公斤1.54元,但是進入秋季新糧上市前的十月初小麥價格開始下降,市場平均在每公斤1.50元以內,各別地方收購價格回落到每公斤1.40元以下。秋糧上市以後,市場小麥價格進入調整恢復時期,市場收購價格一度平穩在每公斤1.50元左右,進入11月份受到雜交稻及粳稻價格上升影響,小麥收購價格開始有所抬升,市場由平穩再次進入上升通道,每公斤小麥收購價格由1.50元上漲到每公斤1.54元不等,目前進入年底,市場小麥銷售價格呈現出上漲,企業出庫價由每公斤1.56元上漲到每公斤1.62元,我們預計元旦以後小麥價格仍將繼續上漲,但上漲幅度及空間將縮小,具體價格不會突破每公斤1.76元。

G. 2021年小麥價格會上漲嗎

2020年還有幾天就過去了,今年各行各業都因新冠病毒而遭受不同程度影響,農民也不例外,但是秋收糧食卻讓農民喜出望外,價格達到多年歷史最高水平,從當初最開始的1.02分每斤漲到現在的1.24元每斤,農民就問明年小麥還會漲價嗎,租地種植小麥可行嗎?

今年玉米價格的高漲,以及蝗蟲入侵,讓我們對糧食安全又揪心起來。除了玉米外,小麥也是我們生活中的主要糧食之一,尤其是今年的玉米價格超過了小麥的那一刻,不少人開始關注小麥的價格情況。過了年,小麥會漲價嗎?



綜上分析,2021年小麥價格仍會繼續上漲,至少與現在保持平穩,你們說是不?

H. 2020年的小麥價格行情走勢是怎樣的漲了還是跌了呢

因為上半年疫情影響來,市源場很多消費都趨於癱瘓;隨著疫情接近尾聲,小麥價格趨於穩定。
近日制粉企業整體開工率有所增加,小麥庫存消化速度加快。
但是目前6月份,大部分的新小麥就會上市,年景沒有去年好,但是新麥臨近上市後,新陳小麥價格正好處於接軌期,市場上小麥價格易跌難漲。

I. 小麥現在多少錢一斤

根據國家價格網,中國小麥最低保護價,分別在1.18、1.38/1.55元一市斤。希望能夠幫到你

閱讀全文

與近幾年小麥價格走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來不及還貸款 瀏覽:949
民間貸款2436 瀏覽:394
5萬5日元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203
中國人民銀行5月15日人民幣 瀏覽:340
傻人買什麼股票強 瀏覽:817
2016年1月1日外匯牌價 瀏覽:724
外賣小哥理財月入五萬 瀏覽:65
模模搭融資 瀏覽:813
天原管道價格表 瀏覽:783
適合女生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640
基金募集期會提前結束嗎 瀏覽:557
益盟操盤手分時圖資金線指標公式 瀏覽:556
謝克對人民幣匯率多少 瀏覽:354
看看貨幣基金 瀏覽:424
安泰豐貴金屬投資公司58同城 瀏覽:162
股票價格還有負的嗎 瀏覽:825
丹麥對人民幣匯率計算器 瀏覽:867
中國農業銀行外匯轉帳 瀏覽:214
今天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匯率是多少錢 瀏覽:50
南京商廈古今內衣價格多少錢 瀏覽: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