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希臘主權債務危機沖擊下,幾乎所有的股指、石油以及其他大宗商品價格都出現了劇烈震盪甚至大幅下跌,只有黃金「逆勢」上漲,犀利地突破了此前1226美元/盎司的峰值記錄,最高沖到1248美元/盎司。最顛覆性的是,黃金幾乎解除了過去所有的關系或規律:例如以前美元和黃金並認為是負向的「蹺蹺板」關系,美元指數上沖到85.5的高位,黃金也創造出新的紀錄;石油或者其他大宗商品(如銅)並認為跟黃金是「正向同步」的,這個「同步」關系也被解除了,石油從每桶89美元大幅下挫到79.8美元。簡單地說,黃金是近期最耀眼的「明星」。
黃金的漲勢已經迫使高盛或者瑞銀不斷上調金價預期,前者認為今年黃金至少在1335美元以上,後者的數字則是1600美元。不過,對黃金的質疑依舊頑固,就像著名基金經理約翰。保爾森說得那樣「黃金的道路還很長,因為長期以來紙幣體系都宣揚一種'反金文化』」,各國政府都敵視黃金——幾千年在貨幣市場競爭中的優勝者——對紙幣體系的潛在威脅,凱恩斯說黃金是「野蠻的遺跡」,更多主流經濟史學家顛倒黑白地認為「1929-1933年大蕭條,金本位是重要的兇手、通縮的推手」,由於紙幣體系澆灌一種像毒品一樣緩慢且上癮的「社會認知侵蝕」,導致很多人對黃金依然懷疑,他們將黃金列入這個時代「7大泡沫」之一。
英國前首相布朗是典型的「反黃金主義者」,有趣的是,在黃金創出1248美元新紀錄的時候,他因議會大選落敗黯然辭職,這是雙重羞辱,因為他擔任財長的時候,最愚蠢的交易是在1999年將英國國庫400噸黃金以254美元/盎司的價格賣掉了,這個價格是十年來黃金最低價,隨後黃金步入了一輪大牛市。當時布朗認為黃金不計息,沒有任何用處,他的賣出也使得英國黃金處於幾十年來最低的水平,所以英鎊的幾年來持續貶值落下了「既沒有產業支撐幣值,也沒有黃金擔保幣值」的笑柄。
很多人認同「黃金泡沫」那是他們對黃金「一知半解」,即使很多goldbug也沒有完全領會黃金的真義。黃金的確不計息,而紙幣可以儲蓄有利息,但黃金是有限的,不僅是存量有限,而且增量也是有限,黃金供應不會放大,甚至由於儲量和采煉成本上升,導致黃金每年產量是逐年遞減的。黃金被廢黜走下貨幣神壇後,長期以來,黃金成了一種消費品,是中東富人和印度教佛徒的最愛。但是,黃金並不必然如此,它等待著「召喚」,它是真正的放之四海皆準的硬通貨。
「召喚」的條件很簡單,就是紙幣「毒癮」的深度發作,無限的紙幣流動性對應有限的、規則供應的黃金,同時經濟和社會處於高度不穩定狀態,人們的投資備受打擊,並對紙幣無度流入感到憂慮,購買房地產或者股票,害怕前途渺茫,社會不穩定讓後續接盤者不夠踴躍,現金為王持幣待守又怕通脹回升、負利率不斷吞噬購買力。社會雖然不穩定,但還不至於兵荒馬亂、「備荒備戰」,因為如果社會太亂,那麼糧食等生活必備又成了首選,黃金退居次席。恰是滿足這一系列微妙條件,黃金開始了波瀾壯闊的「牛市之旅」。
整個世界完全符合這些微妙條件。美國金融海嘯導致各國拯救危機,不可思議地向市場注入天量流動性,將民間系統的負債轉換成國家主權債務,然後希臘危機又引爆主權債務危機,歐洲陷入巨大麻煩。而最新公布的美國、日本債務數字都令人咂舌。通脹勢頭已經在快速全球蔓延,低利率政策主要經濟體都不想改變,名義零利率或者實際負利率,幾乎讓黃金不計息不成為缺點。同時,一些國家因債務危機發生了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這些危機將會在其他國家潛伏、擴散、發作,但這些危機又不太像變成顛覆性的亂局。
所以,這些微妙條件的成立,恰恰變成了黃金成為投資舞台「明星」,而且它的時限會非常長,這也是茫然的「後危機時代」典型特徵。黃金在這個時候,它既可以看作是各國央行新的儲備品種,也可以看作是避險的投資武器。中東出現了「ATM金條機」、黃金ETF規模越來越龐大、黃金保險庫越來越多……而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盡管不願意主動買金刺激金價,但他們卻不斷強化其逢低吸納的「托盤者」印象。於是,黃金有拉升者(ETF),有「托盤者」,也有尾隨者,更有大時代背景的支持。毫無疑問,黃金的號角已經吹響,時代的命運正在編成。
『貳』 歷史上黃金價格暴漲暴跌的例子有哪些
1、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停止實行金本位制。
192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希望藉助金本位制走上復甦之路,恢復金本位制度。
1931年,美國1929年的經濟危機引發全球經濟蕭條,英國結束了金本位制。
1933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宣布禁止黃金自由買賣和出口,要求人民將持有黃金全數上交銀行。美國放棄金本位制。
2、「布林頓森林體系」
在二戰已近尾聲的1944年,44國代表聚集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布雷頓森林,參會的部分國家在次年簽署《布雷頓森林協定》。
國際經濟體系的核心從黃金變為美元,當時的美元有世界黃金准備的75%支持。美國持有黃金二百億美元以上,債務卻不到一百億美元,可謂盛極一時。
35美元一盎司的黃金官方價格一直持續到1967 年。其時美國因深陷越南戰爭泥潭,龐大的財政赤字多次沖擊美元信譽,於是各國紛紛拋售手中美元,瘋搶黃金。隨著越戰的深入,美國財政狀況的惡化終於全面引爆美元危機。
3、1968年3月,全球黃金搶購潮導致倫敦黃金市場成交創天量,美國再也無法維持黃金官方價格,最終不得不宣布放棄每盎司35美元的市場供應。從此,金價正式進入自由浮動。
而7年後,由於美元危機加深,西方國家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轉而實施浮動匯率制,至此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徹底崩潰,黃金踏上了非貨幣化改革的歷程。
但好景不長。美國經濟超強的地位到了1960年已受侵蝕,當年的外國人持有的美元流動資產已從1950年的八十億美元增加到二百億美元,這也就是說,如果全數兌換成黃金,美國的黃金存底便會見底。
4、1967年,法國退出黃金總匯。
戴高樂站在投機客的一邊不無私心。法國是美國以外全世界擁有最多黃金的國家,如果按它宣稱的將每盎司黃金提到70美元的水準,法國將大賺一筆。
結果是,美國無限制地用美元彌補國際收支赤字,美元泛濫成災,將國內的通貨膨脹輸出並加劇了世界性的通貨膨脹。而美國黃金大量流失時,美元作為國際儲備物質基礎大大削弱,最後它和黃金的固定聯系被切斷,紙幣流通規律遂發生作用。美元相對黃金必然貶值,1盎司黃金35美元的官價已不堪一擊。
5、1967年11月18日,英鎊在戰後第二次貶值。
1968年3月17日,「黃金總匯」解體。
1969年8月8日,法郎貶值11.11%。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發表電視講話,關閉黃金窗口,停止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持有美元前來兌換黃金。美元掙脫黃金的牢獄,自由浮動於外匯市場。在當時這一招的功效還壓迫了西德和日本兩國實現貨幣升值,以改善美國國際收支狀況
6、接下來就是黃金價格像一匹野馬那般狂飆突進了。
1972年這一年,倫敦市場的金價從1盎司46美元漲到64美元。
1973年,金價沖破100美元。
1974年到1977年,金價在130美元到180美元之間波動。
1978年,原油飆漲達一桶30美元,金價漲到244美元。
1979年,金價漲到500美元。這一年3月12日發行的美國《商業周刊》封面上的自由女神像淚流滿面,標題是《美國的衰落》。10月,美國通脹率沖破12%,黃金成為對抗通脹的有力武器。
7、1980年是世界黃金市場起伏最大的一年。里根政府上台後推行高利率政策,使美元匯率堅挺,給黃金投資者很大打擊。
當代首次黃金大牛市宣告結束,時間長達12年。金價從1968年的35美元漲到1980年的850美元的12年間,每年有30%的獲利率。
1980年黃金投資額達1兆六千億美元,已超出只有1兆四千億美元的美國股票市值。而在1959年,黃金的投資額僅是美國股票市值的五分之一。
現當代首次黃金大牛市宣告結束,時間長達十二年。
可惜在這么壯觀的黃金多頭市場,真正的贏家是那些供應黃金的賣方,比如金礦主之類。就像各種市場的大牛市,看多投機客未必賺了很多錢,金價從35美元漲到850美元,要有多大的想像力啊!恰恰相反,那些在850美元還在追漲的人要比在40美元買進持有的人要多得多。
伯恩斯坦就舉過這樣的一個例子,美國阿拉斯加州退休基金在1980年進場,以691美元的價格買進一噸黃金,在同年年底以575美元的價格又買進一噸,1983年3月,它以414美元拋出這些黃金。
現當代首次黃金大牛市宣告結束,時間長達十二年。
要確定黃金市場的大趨勢是向上還是向下,常常需要進行基本面分析,影響黃金價格走勢的因素有許多,投資者需逐個分析,判斷出主要因素。以下將列舉對國際黃金價格走勢影響較大的因素。
1、金價美元
由於國際黃金價格以美元計價,黃金價格走勢與美元匯率走勢的關系變得非常密切,歷史資料顯示,兩者常常呈逆向互動關系。美元漲,黃金跌;美元跌,黃金則漲。
2、金價原油
國際原油價格與黃金市場也存在著緊密的聯系。眾所周知,抗通脹是黃金的一個主要功能,而國際原油價格又與通貨膨脹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國際黃金價格與國際原油價格具有正向運動的互動關系。
3、商品市場
隨著金磚四國經濟的崛起,對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的需求日益增強,再加上國際對沖基金的炒作,導致有色金屬、貴金屬等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從2001年開始強勢上揚,高企的價格引起了全球經濟界的擔憂。
4、股票市場
從歷史數據可以看出,在通常情況下,黃金價格的走向與經濟狀況、股票走勢相反。如果股市當前是牛市,股票、基金價格上升,將帶走大量黃金投資,這是黃金價格很有可能下跌;如果當前股市是熊市,股票、基金等價格疲軟走弱,投資者也自然會離場選擇其他投資渠道,他們可能會選擇黃金投資,這時就有可能會推動黃金價格上漲。這種變化體現了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預期,如果投資者預期經濟發展前景良好,預料股市將繁榮發展,自然會將更多的資金投向股票市場,黃金市場的資金不可避免會受到影響。
5、金價與黃金現貨市場季節性供求
供求關系是市場的基礎,黃金價格與國際黃金現貨市場的供求關系密切相關,黃金現貨市場往往有較強的季節性供求規律,上半年通常是黃金現貨消費淡季,從近幾年的數據來看,黃金價格底部一般出現在二季度,而受歐美發達國家消費刺激,三季度黃金現貨需求會逐漸到達高峰,使得黃金價格持續走高。
6、政局震盪
國際政局和各國之間的戰亂也常常影響黃金價格。當出現政局動盪或戰亂時,經濟發展會受到相當負面的打擊,這種情況將造成通貨膨脹,人們會把目光投向黃金投資,這時黃金價格可能會大幅上漲。
7、中央銀行
世界各國央行是黃金的最大持有者,假如央行開始拋售黃金,那黃金短期內價格將會下跌。
8、金融危機
當金融危機來臨,人們會覺得將錢存在銀行並不安全,於是大量資金將湧向其他投資渠道,例如買黃金。當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金融體系出現不穩定的現象時,黃金價格很大機會會出現上漲。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就造成黃金價格的大幅上漲。
9、通貨膨脹
如果一個國家的物價相對穩定,代表其貨幣的購買能力也穩定。如果一個國家發生通貨膨脹,則該國貨幣的購買力將會下跌。這時市場資金將會轉向黃金市場。從而推動黃金價格上漲。
網路——黃金價格
『叄』 黃金價格現在是多少
一、周大福今日金價
六、如果想了解紙黃金的話網路一下各銀行價格吧
『肆』 2012年·5.月12日夢金園黃金價格多少一克
黃金 一級市場的首飾是400多元一克
二級市場的黃金買賣是322元每克
如想及時知道每日價格,建議進群關注
『伍』 2019年黃金趨勢會漲到什麼價位
12月31日黃金ETFs數據顯示,截止12月30日黃金ETF-SPDR Gold Trust的黃金持倉量893.25噸,較上一交易日持平。
技術分析師指出,維持看漲金價立場,從月線圖來看處於系列均線上方,近四個月以來,金價處在看漲楔形內,若金價突破1560美元-1600美元區間,後市將上漲,上行目標依次為1730美元和1900美元,若金價於2020年跌破1445美元支撐位,將向下測試1350美元,然後是1250美元。
投資現狀
首先黃金投資主要分為實物黃金、黃金T+D、紙黃金、現貨黃金、國際現貨黃金(俗稱倫敦金)、期貨黃金、黃金預付款、民生金,這8種比較流行的黃金投資形式。
實物黃金,通過買賣金條,金飾等買賣實質物品上的黃金。實物金:以1:1的形式,即多少貨幣購買多少黃金保值,只能買漲,不能買跌,投資額大,手續和費用復雜。難在辨別真假,成色。
黃金T+D:以杠桿比例1:5.交易分三個時間段,雙向買賣,採用的是撮合式的交易,無點差,缺點是交易不活躍,有溢價產生,可以選擇銀行,優點是銀行提供,缺點是銀行手續費高的離譜。
『陸』 2019年的黃金價格
『柒』 5月12日金正黃金9999多少錢一克
你要買嗎,從5月4號開始已經沒有9999稱號了,以前的千足金萬足金統一為足金
『捌』 黃金歷史最高價
2020年7月日,時隔9年,現貨黃金價格再次站上歷史高點,突破2011年9月6日歷史最高價1920.24美元,現報1920.88美元/盎司,較年內低點大漲470美元,年內漲幅26%。
主要原因:一個是在過去一兩周的時間里,全球這種疫情的逐步繼續擴散,另外,從美國包括歐盟相對地出台了近萬億的這種經濟復甦的刺激計劃,導致金價的進一步上漲。
同時我們也看到短期的一些外交的,包括地緣政治的一個升級,包括全球ETF持續增倉,各項因素皆利好黃金短期的一個上漲。
世界黃金協會最新數據顯示,黃金市場在短時間內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以黃金ETF為例,一年前全球規模僅為1180億美元,現在已經幾乎翻番至2150億美元。
(8)2019年5月12日黃金價格擴展閱讀:
黃金歷史最高價也並非沒有利空因素
盡管西方投資者一直在買進黃金,但亞洲的需求大幅下降,一些人甚至賣出黃金。黃金過快的漲勢可能意味著一旦出現任何利好的消息就會出現回調的風險。同時,所有利好黃金的因素,都是在假設目前全球低利率環境不變的前提下。
這也意味著,曾經被視作對沖經濟過熱的黃金,如今倒被用於押注全球經濟不會重回增長,央行利率不會重新走高。
但在渣打銀行貴金屬研究負責人Suki Cooper看來,金價面臨的主要下行風險,就是利率可能不會長期保持低位,但是,如果經濟復甦意外強勁,就會推升利率,從而打擊金價。
如果近期美國披露出較為樂觀的經濟數據,或者美元短期內出現了修正性的回升,黃金價格就很有可能會出現大幅回調。
『玖』 黃金現在價格多少
你好:
黃金t+n2價格今天多少一克(2019年7月26日)
今日黃金T+N2價格 318.85 元/克
『拾』 現在黃金多少錢一克
如需查詢賬戶貴金屬行情,請您登錄農行官網www.abchina.com,點擊「個人服務→銀行專理財→貴金屬」了解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