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盛策略:如何區分一個股票點買平台的優劣
1、每股收益
簡單來說,就是拿這個公司的稅後利潤,除以總股數得出的數值,一般來說,每股收益高於0.25,就算不錯了。
有些時候發現每股收益是負數,那就是虧損了。原來炒股,一般不管這個了,只要這是公司的故事講的好,就有人買,現在這個時代不行了。
所以,以後買股票,多多少少關注下這個數值了,0.25算優秀,0-0.25算一般吧。
2、市盈率
簡單來說就是股價除以每股收益。也就是拿你的股價和你的收益去比,比如每股收益很高,股價很低,那麼市盈率也低,所以,你的這個股價被低估了,一般40以下,算低估值區域。
相反,你每股收益很低,股價卻很高,這就是所謂的泡沫。
問題來了,我拿股價除以這個每股收益,怎麼對不上軟體顯示的這個數啊,一般來說軟體上是收益乘以4來估算一年總收益的,所以得除以4,這就是所謂的動態市盈率。除以4,差不多就對上了。
3、凈利潤增長率。
一般同比來計算,也就是說今年的這個時候,和,去年的這個時候相比,是增長了,還是倒退了。
一般出現在F10當中。
運用以上三個點來判斷,基本上就可以了,當然還有像市凈率啊,每股凈資產啊這類的,簡單來說吧。這些是拿股價和資產去比的,有作用,相比之下,沒有上述時效好,上述考察的是成長性。
就像和王思聰比,不要和他比資產,而是要比增長性。
當然並不能單純的依靠業績去衡量股票,要融合技術分析等其他的參考。
❷ 程序化交易的缺點和優點
你好!
進行程序化交易的優點
1、避免了人為的主觀性
避免人為主觀性既是程序化交易的優點也是程序化交易的缺點,在進行期貨交易時,正是人的主觀判斷得以利潤的攫取,有一部分非常優秀的炒單手在期貨市場的交易中獲得了巨大的利潤,他們的主觀性是程序化交易所不能替代的。但是,更多的投資者的主觀性可以說在期貨市場的交易中是不合理的,該進場的時候退卻,該離場的時候卻是猶豫。採用程序化交易可以避免這些思想也就是避免絕大多數人在期貨交易中不恰當的主觀性。程序化交易最後獲得的利潤會低於優秀炒單手的利潤,卻會大大高於普通投資者的收益。
2、極大的分散了投資風險
期貨市場的交易很大程度上是博取概率事件的勝率,沒有人能保證每筆交易的盈利。因此,這就需要我們分散我們的交易,同時對多個品種交易,同時採用不同的交易策略對一個品種的交易。這些如果通過人工來完成必將耗費大量的人力,且無法避免一些人性的弱點。採用程序化交易可以完美完成上述策略,達到最大限度的風險分散。
進行程序化交易的缺點
1、出現大幅的資金回撤
有些程序化交易模型從長期看是盈利,但是短期內可能會出現巨幅的資金回撤。部分投資者對程序化交易認識比較模糊,認為程序化交易就是一台賺錢的機器。永遠盈利。這些投資者在這種資金回撤下就可能難以繼續進行程序化交易,從而錯過後期出現的大幅盈利。
2、或將加劇金融風險
1987年美國股市暴跌的罪魁禍首一度被認定是期現市場的程序化交易。當時的情況是股票期貨低於股票價格,指數套利者將買入期貨並賣出股票,如果股票價格下跌的幅度遠遠不夠,投資組合保險公司將賣出期貨合約,造成期貨市場新一輪的下跌,這導致指數套利者進一步賣出股票,從而形成自我強化拋售的下跌周期。不管1987的股災是否是程序化交易造成,但是期間程序化交易至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國內股指期貨一而再,再而三的推遲上市時間,監管部門或許也是處於這樣的擔憂。
❸ 如何識別優秀的量化交易策略
最快的方式就是用模擬賬號去模擬
看一下收益就知道策略好或者不好
❹ 請問量化交易策略和程序化交易策略有什麼聯系和區別呢
量化交易策略包括數量選股,選行業。但是交易時候沒准還是手動交易。 程序化交易策略主要側重於交易的自動化,為機構准備的。並不涉及選股等內容
❺ 程序化交易的幾種資金管理策略
在一次虧損的交易中,等價鞅策略在資本減少時會增 加賭本的大小;另一方面,內反等價鞅則在容一次盈利交易中或者當我們的資本增加時,增加賭本。如果在一連串的虧損中,你的風險不斷增加,最後就會有一連串的非 常大的虧損足夠導致你破產,因為等價鞅策略是有巨大風險的。反等價鞅是在一連串的盈利後冒更大的風險。在投資領域,聰明的賭徒會在他們盈利的時候在一定限度內增加賭注。只要有多少種入市法則就有多少種資金管理策略。以下幾種是反等價鞅的資金管理模式。1.每固定金額一個單位。這個模型只允許你用一定數量的錢買一個頭寸,它基本上對所有的投資都有均等對待並且總是允許你持有一個頭寸。2.等單元模型。這個模型對資產組合中的所有投資都根據它們的根本價值給予相同的權重。3.風險百分比模式:其資金調整法則是建立在風險作為資本的一個百分比的基礎上。給予所有的交易相同的風險水平並允許穩定的資產組合增長。這個模型適合於對長期走勢跟蹤者來說是最好的。4.波動性的百分比模型:在風險和機會之間提供一個合理的平衡。這個模型適用於使用緊密止損的交易。
❻ 如何鑒別期貨程序化交易系統的好與壞求解答
文章來源: 智冠豐銀程序化 在運用趨勢交易系統時模型是具體的發送指令者,交易模型由各類計算機語言編寫而成,它關乎著投資者能否長期盈利的關建地位,因此正確的認識與識另一款期貨趨勢交易系統的好壞尤為重要。智冠豐銀將多年來對程序化交易模型的研究結果現與大家分享。 首先我們要將交易系統的種類區分開來比較,趨勢交易系統與日內交易系統不能同比,在下文中我們再著力講述《日內系統的選擇與鑒別》 。從程序化軟體上來分目前大體分為文華財經與交易開拓者兩款主流,做為一款以固定手數交易的期貨趨勢交易系統(交易手數人工調整)來講我們認為使用文華財已經可以達到要求,做為波段交易通常的盈利比列一般都是較大的,盡管文華財經是採用市價發單會帶來滑點,但我們可以想到通常波段交易的盈利或虧損一單都在千元或萬元以上,一兩個點的滑點並不會影響整體的交易結果。而一款正常的趨勢交易系統一年的交易次數在50到100次間,這也並不會由於滑點對年終的利潤形成較大的影響,對於普通的期貨交易者來講文華財經以通俗易懂的界面是最佳的選擇。期貨趨勢交易系統一年交易多少合適? 智冠豐銀認為一個趨勢交易系統以波段交易為主,交易次數太少不付合實際的交易,說明止損大,不能抓住更小的波段。一月一次則一年12次試問誰會持倉這么久?人們選擇期貨就是為了短線靈活的交易方式,但交易次數如果太多則說明交易成本會太高,加上滑點很不可取。並且這種交易模型在震盪行情中會反復開倉形成較大的資金回轍。我們認為一年交易50-100次間較為適當。如何識別一個期貨趨勢交易系統的有效性? 很多朋友在選擇模型時只關注測試曲線平穩與否與盈利大小這是很不正確,如果一個模型的測試曲線過於平均是有刻意優化的成份!只是為了給別人展示看的,過於優化的模型因為所有的參數都是針對測試的這段行情,因此在以後的行情中會出現較大的虧損,因為未來的行情千變成化。而我們追求的趨勢交易系統必須具有一定的自適應功能,能夠適合行情變化而自動做出調整。同樣我們可以這樣來檢驗:一個完整的趨勢交易系統它是一個優質的交易策略,它應適合多個品種,如果一個模型能適用相近的較多品種和周期那則說明這是一個真正的好策略。也證明了交易策略的有效性。(不含未來函數)趨勢交易系統應測試多久? 關於交易模型測試並不在於測試的長久,要以測試的交易次數為標准,因為有些模型選擇的周期較大,只用時間來衡量是不科學的,一個趨勢系統理論上測試越多越好,但都會受到歷史數據的限制,一般有50次測試交易,再加以上兩條的標准大體就是推斷出一個期貨趨勢交易系統的有效性了。新手如何使用期貨趨勢交易系統? 對於一個程序化交易新手來說首先要克服心理這一關,要改掉從前自已的交易習慣從而按信號來交易,既使信號的交易方向與你分析的完全相反你也只能按信號來交易(當然現在的軟體都可以自動完成交易),程序化交易最忌諱就是不能嚴格的執行每一單交易,如果你確實對自已手中的交易模型沒有十足的把握擔心會對自已造成損失,又想體驗交易模型的量化結果我們建議您可以用最低的倉位來運行這個交易模型,這樣一點盈虧自已總不會在意的。對於新手來說選擇良好的進場機會最為重要,一般情況下當交易模型連續虧損幾單後進場最理想(具本連虧幾次視模型而定),因為經過短期的回轍後風險已充分的釋放,接下來可能就是不斷的盈利交易,也會使投資者更有信心。三個月或半年過後你會發現賬戶的盈利已累積到了一定比列,這時您對模型也有更多的了解,可以適當的增加倉位以達到更大的盈利。 總之確定一個交易模型的有效性後就需要我們堅持連續的執行指令才會達到盈利的目的,趨勢交易模型換言之就是一個賺大虧小的工具,誰想追求只賺不虧誰就會是輸者,誰越怕虧錢誰反而在賺小虧大。一個優質的交易模型它正是一個賺大虧小的工具而已。
❼ 國際產品差異化策略與標准化策略各有何優缺點
國際產品差異化策略的優點是人無我有,標准化策略的優點是人有我優。
產品標准化:對產品(或零件)的類型、性能、規格、質量、所用原材料、工藝裝備和檢驗方法等規定統一標准,並使之貫徹實施的過程。標准化的零件,叫做標准件。如對各種機電產品上使用的螺栓、螺帽、螺釘、墊圈等零件,分別給予一定的符號或代號,加以統一規定,制訂成各種標准。標准化後,就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用途,按照規定的標准組織生產和使用。
標准按其適用范圍可分為國際標准、國家標准、專業標准和企業標准。標准化是現代技術經濟科學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實行標准化能簡化產品品種,加快產品設計和生產准備過程,保證和提高產品和工程質量;擴大產品零件、部件的互換性,降低產品和工程成本;促進科研成果和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合理利用能源和資源;便於國際技術交流等。
產品的標准化指不管銷往哪個國外市場,產品都基本不作修改。
產品差異化(Proct Differentiation) 是指企業以某種方式改變那些基本相同的產品,以使消費者相信 產品差異化這些產品存在差異而產生不同的偏好。按照產業組織理論,產品差異是市場結構的一個主要要素,企業控制市場的程度取決於它們使自己的產品差異化的成功程度。除了完全競爭市場(產品同質)和寡頭壟斷市場(產品單一)以外,通常產品差異是普遍存在的。企業對於那些與其他產品存在差異的產品擁有絕對的壟斷權,這種壟斷權構築了其他企業進入該市場或行業的壁壘,形成競爭優勢。同時,企業在形成產品實體的要素上或在提供產品過程中,造成足以區別於其他同類產品以吸引購買者的特殊性,從而導致消費者的偏好和忠誠。這樣,產品差異化不僅迫使外部進入者耗費巨資去征服現有客戶的忠實性而由此造成某種障礙,而且又在同一市場上使本企業與其他企業區別開來,以產品差異為基礎爭奪市場競爭的有利地位。因此,產品差異化對於企業的營銷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產品差異化產品差異化的概念比較大,但本質含義是相對於同質化或者成本優勢而言的一種競爭手段或者產品定位。成本優勢是指提供具有基本相同的使用價值的產品,通過生產成本或銷售價格更低的辦法取得競爭優勢,就好比同樣的一個充電器,A與B兩個不同企業成本分別是8元、7元,相同銷售價格下B的獲利更好,而相同獲利下B的競爭力更明顯。
與上述同質化辦法相對,是通過產品差異實現消費群體差異。具體有幾種不同表現:
1、產品價格定位差異化: 產品差異化通俗講是高中低檔定位不同,例如打火機,一次性打火機和ZIPPO就檔次不同,消費群體因此而不同。
2、技術差異化:
比如尚朋堂電磁爐堅持雙圈加熱路線,達到提升加熱均勻程度,其他品牌都是單圈加熱的。
3、功能差異化:
是指不改變基本使用價值的前提下,通過延伸或附加功能的不同提高競爭力的辦法。
例如:索愛手機強力開發MP3功能
4、文化差異化
銷售不同文化,例如北京布鞋也是鞋,但銷售對象的文化取向有差異,陶玉梅服裝也是如此,ZIPPO也是銷售一種文化。另外產品差異化總是相對概念,可大可小,因為同類產品或同行業本身也是相對說法,比如同樣廚衛電器行業,把食物垃圾處理器作為主攻方向和把油煙機作為主攻方向也是一種差異化,實際上兩種產品使用價值差異相對比較大。
❽ 風險策略指標和風險偏好指標有什麼不同
風險偏好(Risk Preference or Risk appetite),是指為了實現目標,企業或個體投資者在承擔風險的種類、大小等方面的基本態度。風險就是一種不確定性,投資實體面對這種不確定性所表現出的態度、傾向便是其風險偏好的具體體現。
風險偏好的概念是建立在風險容忍度概念基礎上的。針對企業目標實現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風險管理框架對企業風險管理提出風險偏好和風險容忍度兩個概念。
從廣義上看,風險偏好是指企業在實現其目標的過程中願意接受的風險的數量。風險偏好的概念是建立在風險容忍度概念基礎上的。
風險容忍度是指在企業目標實現過程中對差異的可接受程度,是企業在風險偏好的基礎上設定的對相關目標實現過程中所出現差異的可容忍限度。
風險承受度是組織或個人能夠承擔的風險限度,泛指各方面風險承受能力和水平。
通過科學的測試具體估算風險承受能力,定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對於投資者有重要的意義。
對個人而言,影響風險承受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
1.年齡:經驗表明,受經濟條件和身體條件的影響,不同年齡的人適宜投資股票的比例有所差異
2.工作性質:工作性質不同決定了在生活中對資金需求的不同,從而對風險承受能力有一定影響
3.置業狀況:房產是普通居民一生中的最大開支,置業情況體現了未來的資金需求
4.每月衣食住行消費比例:吃、穿、住是生活中的必需開支,這部分佔家庭收入的比例決定了日常資金的寬裕程度,從而對風險承受能力有較大影響
5.是否購買保險:保障程度不同,對風險的抵禦能力也有一定區別
❾ 如何鑒別期貨程序化交易系統的好與壞
交易系統的穩定性,,與交易所連接穩定,不能在交易時間內崩潰或斷線;交易系統的執行力,下單是否能及時成交,大單交易是否能夠良好執行,能否控制甚至減少沖擊成本;交易系統的保密性,程序是否有加密;是否有風控機制;從生成信號到成交,是否即使順暢;
❿ 如何判斷一個期貨交易策略的好壞
能賺錢,特別是長期持續穩定賺錢的就是好策略。